自考电力系统基础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10)对于 A 相通过 Zf 接地短路,以下(C)成立。
。
。
。
。
。
。
。
。
A. Ua=0 B.Ia=0 C.Ia1=Ia2=Ia0 D..Ib1=Ib2=Ib0
第九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为(B) B.dPE/dδ>0
2)电力系统稳定性不包括(C) C.输出功率稳定
3)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般原则不包括(C) C.尽可能减小输出功率
A.Skt*=It*
B.Skt= 3 UNIt C.Skt=UNIt D.Skt=IW*SB
第七章 1)将三个不对称相量分解为三组对称相量的方法是(B)B.对称分量法 2)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知包含(A) A.正序分量 3)当电力系统的某点出现 A 相直接接地短路时,下式(C)不成立。
。
第八章
1)当电力系统中发生 a 相直接接地短路时,故障处的 a 相电压为( D ) D.
0
2)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越靠近短路点,正序电压( A )A.越低
3)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后没有零序电流的不对称短路类型是( B )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短路接地
4) 根据正序等效定则,当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附加阻抗 ZA 为( A )
器的电抗为(C)
C.XT=UK%/100 X 1102/SN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D.电阻标幺值的单位是Ω
10)对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电抗,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B.与电力网的频率有关
第三章
*~
**
*~
*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主要求取的物流量是 (A)A.U ,S B.U ;I C.I;S D Z ,I
电力系统分析 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资料电力系统分析复习资料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而电力系统分析则是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的过程,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力系统分析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的,它们共同协作,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户终端。
发电厂通过燃煤、水力、核能等方式将能源转化为电能,输电网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地方,配电网则将电能分配给用户使用。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是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
二、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性电力系统分析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电力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过载、电压失调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1.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它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通过潮流计算,我们可以了解电力系统中的电能流动情况,发现潜在的过载和电压失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2. 短路计算短路计算是为了确定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
短路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它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电力中断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通过短路计算,我们可以评估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功率系统稳定分析功率系统稳定分析是为了评估电力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电压失调、频率偏差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崩溃或设备损坏。
通过功率系统稳定分析,我们可以预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四、电力系统分析的工具与软件1. PSS/EPSS/E是一种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它可以进行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分析等多种功能。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1)1350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1)》复习资料一、多项选择题1.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有:①②④⑤①静电电容器② 同步发电机③电抗器④静止补偿器⑤同步调相机2.电力系统中消耗感性无功功率的元件有:②④⑤①白织灯② 异步电动机③电容器④变压器⑤输电线路3.调整用户端电压的主要措施有:①③④⑤①改变变压器的变比②改变有功功率③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④改变线路参数⑤改变无功功率分布4.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按其作用可分为:①③④⑤①负荷备用② 旋转备用③事故备用④国民经济备用⑤检修备用5.一台连接10kV和110kV电网的降压变压器,其高压侧的额定电压为:③①110kV ②115kV ③121kV ④124kV6.短路冲击电流是指:②①短路电流的有效值②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电流的瞬时值③短路电流的瞬时值④短路电流的平均值7.两相短路的复合序网为:②①正、负、零序电网串联②正、负、零序电网并联③正、负序电网串联④正、负序电网并联8.功角δ的物理意义为:①②①作为电磁参数代表发电机q轴电势之间的夹角②作为继续参数代表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置③各发电机机端电压之间的夹角二、判断题1.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电源。
(×)2.逆调压是大负荷时升高电压,小负荷时降低电压的调压方式。
(√)3.调频厂增加出力时将使系统频率下降。
(×)4.输电线路首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称为电压损耗。
(×)5.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等于正序阻抗。
(×)6.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7.电容器提供的有功功率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8.负荷率是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
(×)9.提高输电电压将提高系统输送功率的极限。
(√)10.按等微增率准则分配负荷将使系统的燃料消耗最少。
(√)11.采用自动重合闸将使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减小。
(×)12.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火电厂作为主调频厂。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第1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Ch 1.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动力系统、电力网:概念在P1。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P3 ①②③共三个标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P3-P4 1)2)3)共三个标题电压、频率、波形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三个基本指标。
Ch 1.2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分为地理接线图和电气接线图。
电力网的接线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两大类。
结合图1.4、图1.5记忆这两种接线方式各包含哪些类型。
对于这两种接线方式的(a)(b)(c)三种类型,任一负荷点只能从一个方向取得电能,称为开式网络;图1.5的(d)(e)为闭式网络(概念在P6顶端)。
电力网按其职能分为输电网络和配电网络。
Ch 1.3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定义在P6末段前两行熟练掌握表1.1,记忆前两列、后两列,尤其是变压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即主接头标准电压)的取法(结合第一章课件P53的表格记忆)。
变压器某一侧绕组的“一般情况”是指其直接与电网(或线路)相连。
掌握第一章课件P56例题。
Ch 1.4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公共点(P8第一段,教材有误)。
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的特点比较(第一章课件P68或见第一章习题答案)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种补偿方式:P10 1)2)3),其中过补偿广泛采用。
Ch 1.5 电力线路的结构电力线路按结构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大类。
架空线路包括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等组成部分。
了解这几个部分的大致作用。
钢线可用作避雷线,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广泛使用钢芯铝绞线,其中铝线是主要载流部分。
为了改善输电线路参数和减少电晕损耗,常采用特殊结构的导线,如扩径导线、分裂导线等。
识别导线型号,在P13图1-10下方。
为了减小三相线路参数不平衡,架空线路的三相导线应进行换位。
本章课后习题:P17 题1.4第2章电力系统计算基础Ch 2.1 电力线路的参数及等值电路四个参数反映的物理现象:电阻反映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效应(或热效应)。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及答案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得经济性3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
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
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4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在小接地电流方式中主要有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3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方式我国110KV及220KV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有效接地;330KV和500KV 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全接地;6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小电流接地。
5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答:对于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的相电压变为线电压,电压值为原相电压的√3 ,中性点变为相电压。
电流呈容性。
6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电位为0,没有电流经过消弧线圈,当某相如A相发生单相接地,则作用在消弧线圈两端的电压为相电压,此时就有电感电流I 通过消弧线圈和接地点,I 滞后电压90度,与接地点电容电流I 方向相反,互相补偿抵消。
接地点电流是I 和I 的相量和,因此,如果适当选择消弧线圈电感,可使接地点的电流变得很小,甚至等于零,这样,接地点电弧就会很快熄灭。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1、准同期并列与自同期并列方法有何不同?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是什么?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两种方法适用场合有何差别?、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1)准同期: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满足并列条件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自同期:将未励磁、接近同步转速的发电机投入系统,并同时给发电机加上励磁,在原动机力矩、同步力矩等作用下把发电机拖入同步,完成并列操作。
(2)冲击电流小,拉入同步快(3)准同期:优点:冲击电流小,进入同步快。
缺点:操作复杂、并列时间稍长。
自同期:优点:操作简单、并列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冲击电流大、对电力系统扰动大,不仅会引起频率振荡,而且会在自同期并列的机组附近造成电压瞬时下降。
(4)准同期:系统并列和发电机并列自同期:电力系统事故,频率降低时发电机组的快速启动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 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频率差为零,Δf = 0• 待并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幅值相等,即电压差为零,ΔU = 0• 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在主触头闭合瞬间的相角差为零,Δδ = 02.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①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频率相同;②发电机和电网的的电压波形相同;③发电机的电网的电压大小、相位相同;④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相同,相角差为零。
如果ΔU很大,则定子电流过大时,将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热,或定子绕组端部在电动力的作用下受损。
因此,一般要求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0%;如果δ很大,定子电流很大,其有功分量电流在发电机轴上产生冲击力矩,严重时损坏发电机,通常准同步并列操作允许的合闸相位差不应超过去5°;发电机在频差较大的情况下并入系统,立即带上较多正的(或负的)有功功率,对转子产生制动(或加速)的力矩,使发电机产生振动,严重时导致发电机失步,造成并列不成功。
电力系统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思考题1. 请说明火力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
2. 电力系统中除火电、水电及核电以外的其它发电形式一般称为“新能源”,你能说出几种新能源发电形式?3. 火力发电使用的一次能源都有哪些?4. 电力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分别起哪些作用?5. 什么是电力网?6. 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有哪些?7. 电力系统生产的特点是什么?8.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10. 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指标是什么?具体含义?11. 电力系统联网运行的好处有哪些?12. 电力系统联网运行的缺点有哪些?13. 什么是“有备用接线”?什么是“无备用接线”?适用范围如何?14. 发电机、变压器额定电压的规定?15. 升压变和降压变的变比有何区别?16. 我国电力系统3kV以上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二、计算题1. 在括号中给出下面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接线及设备选择、思考题17. 电气主接线图的定义、作用。
18. 电气主接线有母线接线分哪几类?19. 单母线接线有什么特点?20. 双母线接线有什么特点?21. 断路器的作用?隔离开关的作用?22.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作时有哪些顺序?23.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对单母线进行哪些改进?24. 断路器按灭弧介质来分,有哪些类型?、问答题1. 请写出下图中G1 , G2, QS1, QS2, QS3, QS4, QS5, QF1,QF2, QF3 的名称。
2. 请写出线路WL1送电,倒闸操作的顺序。
3. 请写出线路WL1停电,倒闸操作的顺序。
4. F图中,初始状态I母线工作, II母线备用。
现在要使II母线工作, I母线备用写出倒WL1WU2WL3QS5QS41丄■ #严QF3丄1QS3Q51QS2QF1QF2闸操作的步骤。
第三章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一、思考题25. 什么是无功功率?26. 容性无功功率与感性无功功率如何规定的?27. 铝线和铜线的电阻率是多少?28. 架空输电线为什么要换位?何谓“完全换位”?29. 什么是电晕损耗?30. 输电线路的阻抗和导纳与哪些电气现象有关?31. 电缆线路的适用范围?32. 电缆线路有何优点和缺点?33. 扩径导线和分裂导线有什么作用?34. 变压器的参数有哪些?35. 如何用空载实验和短路实验的数据求取变压器的参数。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复习资料1、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送电、变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电力网电力系统中的送电、变电和配电的三个部分称为电力网。
电力网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配电网根据电压等级又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
高压配电网指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配电网。
中压配电网指电压等级为35kV、10kV、6kV、3kV的配电网低压配电网指电压等级为220V、380V的配电网。
2、电力系统运行生产的特点(1)电能不能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同时完成。
(2)暂态过程非常迅速电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为300km/ms。
(3)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关系密切。
3、对电力系统的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性一类负荷:这类负荷,如果中断供电,将会造成恶劣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将会带来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生产瘫痪,人民生活发生混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类负荷:这类负荷如果中断供电,将造成生产大量减产,城市公用事业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三类负荷:这类负荷如果中断供电,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保证电能质量(3)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 环境保护问题4、电力网的接线方式1)无备用接线。
a)放射式b)干线式c)链式2)有备用接线。
a)放射式b)干线式c)链式d)环式e)两端供电网络通常,我们又把每一个负荷都只能从一个方向取得电能的网络成为开式网络,把每一个负荷都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取得电能的网络成为闭式网络。
5受电设备线路平均额定电压交流发电机变压器额定电压一次绕组二次绕组361035 (60)110 220 (330)500 750 3.1 56.310.537(63)115230(345)5258003.156.310.513.815.7518203及3.156及6.310 及10.513.815.751835(60)110220(330)5007503及3.156.3及6.610.5及1138.5(66)121242(363)5508251)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额定电压相等,电力线路额定电压规定:220、380V以及3、6、10、35、60、110、220、330、500KV和750K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电力系统基础复习资料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一致。
实际上,由于电网中有电压损失,致使各点实际电压偏离额定值,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显然,用电设备应具有比电网电压允许偏差更宽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要高出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为一次和二次绕组。
对于一次绕组,当变压器接于电网末端时,性质上等同于电网上的一个负荷(如工厂降压变压器),故其额定电压与电网一致,当变压器接于发电机引出端时(如发电厂升压变压器),则其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对于二次绕组,考虑到变压器承载时自身电压损失(按5%计),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5%,当二次侧输电距离较长时,还应考虑到线路电压损失(按5%计),此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五、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直接接地或中性点经小阻抗(小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取决于单相接地时电气设备绝缘要求及供电可靠性。
各种运行方式优缺点比较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当发生一相对地绝缘破坏时,即构成单相短路,供电中断,可靠性降低。
但是,该方式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可按相电压考虑。
我们国家的220V/380V和110KV以上级系统,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以大电流接地方式运行。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原来相电压的√3倍,供电不中断,可靠性高。
我们国家的10KV和35KV系统,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小电流接地方式运行。
六、供电质量决定用户供电质量的指标为电压、频率和可靠性。
1.电压理想的供电电压应该是幅值恒为额定值的三相对称正弦电压。
由于供电系统存在阻抗、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用电负荷的性质等因素,实际供电电压无论是在幅值上、波形上还是三相对称性上都与理想电压之间存在着偏差。
(1)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电网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实际电压偏高或偏低对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都有影响。
国家标准规定电压偏差允许值为:a、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b、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c、220伏单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计算公式电压偏差(%)=(实际电压一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最后乘以100%(2)电压波动和闪变:在某一时段内,电压急剧变化偏离额定值的现象称为电压波动。
当电弧炉等大容量冲击性负荷运行时,剧烈变化的负荷电流将引起线路压降的变化,从而导致电网发生电压波动。
由电压波动引起的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对人眼脑的刺激现象称为电压闪变。
国家标准规定对电压波动的允许值为:10KV及以下为2.5%35至110KV为2%220KV及以上为1.6%(3)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的产生,是非线性电气设备接到电网中投入运行,使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发生不同程度畸变,偏离了正弦波。
高次谐波除电力系统自身背景谐波外,主要是用户方面的大功率变流设备、电弧炉等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引起。
高次谐波的存在降导致供电系统能耗增大、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加快,并且干扰自动化装置和通信设施的正常工作。
(4)三相不对称:三相电压不对称指三个相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关系上存在偏差。
三相不对称主要由系统运行参数不对称、三相用电负荷不对称等因素引起。
供电系统的不对称运行,对用电设备及供配电系统都有危害,低压系统的不对称运行还会导致中性点偏移,从而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平衡度国家规定的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单个用户不得超过1.3%。
2.供电频率允许偏差电网中发电机发出的正弦交流电每秒中交变的次数称为频率,我国规定的标准频率50HZ.我国国标规定,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1Hz,实际执行中,当系统容量小于300Mv时,偏差值可以放宽到±0.5Hz。
3.供电可靠率供电可靠率是指供电企业某一统计期内对用户停电的时间和次数,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持续供电能力。
供电可靠率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供电可靠性可以用如下一系列年指标加以衡量: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等。
国家规定的城市供电可靠率是99.96/100。
即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3.5小时;我国供电可靠率目前一般城市地区达到了3个9(即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9小时;重要城市中心地区达到了4个9(即9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3分钟。
计算公式供电可靠率(%)=8760(年供电小时)-年停电小时/8760最后乘以100%用电负荷分类用电负荷: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实际取用的功率的总和。
电力负荷分类的方法比较多,最有意义的是按电力系统中负荷发生的时间对负荷分类和根据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类。
按时间对负荷分类1、高峰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一天时间内所发生的最大负荷值。
一般选一天24小时中最高的一个小时的平均负荷为最高负荷,通常还有1个月的日高峰负荷、一年的月高峰负荷等。
2、最低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一天24小时内发生的用电量最低的负荷。
通常还有1个月的日最低负荷、一年的月最低负荷等。
3、平均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某一段确定时间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电量。
按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程度分类1、一级负荷:突然停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引起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如重要的大型设备损坏,重要产品或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生产;以及突然停电会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在政治上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如重要交通和通信枢纽、国际社交场所等的用电负荷。
2、二级负荷:突然停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如生产的主要设备损坏,产品大量报废或减产,连续生产过程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以及突然停电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或在政治上造成较大影响,如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主要水源,广播电视、商贸中心等的用电负荷。
3、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
七、变电所变电所是联接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用以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
变电所的主接线变电所的主接线是电气设备的主体,由其把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通过母线、导线有机的连接起来,并配置各种互感器、避雷器等保护测量电器,构成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系统。
变电所主接线的形式与变电所设备的选择、布置、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继电保护的配置都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变电所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拟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时,应满足可靠、简单、安全、运行灵活、经济合理、操作维护方便和适应发展等基本要求。
八、电源电源主要由发电机产生,目前世界上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
其它小容量的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等。
1、火电: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的方式统称为火力发电。
按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分为燃煤汽轮机发电、燃油汽轮机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内燃机发电等。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的化学能生产电能的工厂。
火电厂主要组成为:(1)、锅炉及附属设备,确保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汽轮机及附属设备,确保热能变为机械能。
(3)、发电机及励磁机,确保机械能变为电能。
(4)、主变压器,把电能提升为高压电输送给输电线路。
火力发电的优势是:早期建设成本低,发电量稳定,一年四季均匀生产,所以在世界各国的电力生产中都占主要地位,一般在70%左右。
火力发电的缺点是:所用的煤、油、气等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储量多,始终会枯竭,污染严重。
一方面是煤炭资源丰富,二一方面是其它资源转换为油、气、化学能等成本高,我们国家火电是以煤电为主,油、气、化学能等火电是限制性的计划性发展。
2、水电:水力发电是利用循环的水资源进行,主要利用阶梯交接、河流落差大的优势,以产生强大的水能动力,用于发电,属于生态环保发电类型。
水电最大的优势是:环保、发电成本低、调峰能力强(可以根据负荷随时调整发电量)。
水力发电的缺点是前期建设成本高、时间长,年发电量不均匀,所以一般水电发电量只能占总量的30%左右及以下。
水力发电厂根据水力枢纽布置不同,主要可分为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等。
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大坝)、泄洪建筑物(溢洪道或闸)、引水建筑物(引水渠或隧洞,包括调压井)及电站厂房(包括尾水渠、升压站)四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