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离子2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离子共存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离子共存离子共存在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不同离子在一个溶液或固体中同时存在的情况。
离子的共存会影响其相互作用、溶解度、沉淀反应等方面的化学现象。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离子共存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溶解度积常数在讨论离子共存时,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溶解度积常数。
溶解度积常数是指离子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乘积,用Ksp表示。
对于给定的化学方程式,Ksp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容易溶解。
当有多个离子共存时,各个离子的浓度会相互影响,从而改变溶解度积常数的数值。
二、共存离子的影响离子的共存会对其相互作用和溶解度产生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共存离子可以相互干扰,降低溶解度,导致沉淀反应发生。
例如,当Na+和Cl-两种离子同时存在时,它们会形成NaCl的固体沉淀。
而在其他情况下,共存离子可能会相互促进,增加溶解度。
这取决于离子的电荷大小和化学亲和力等因素。
三、离子共存的平衡离子共存时会遵循化学平衡的原则。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有新的离子参与时,平衡会向使离子更稳定的方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
这意味着,离子共存可能会改变溶液中各个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理解离子共存对平衡的影响,对于预测化学反应的进行和结果的解释都非常重要。
四、常见离子共存现象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离子共存现象。
例如,Cu2+和Ag+的共存会导致银粉的沉淀;Mg2+和Fe2+的共存可能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这些共存现象既可以用来检验离子的存在,也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性质来判断共存离子的种类。
五、离子共存的应用离子共存不仅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通过研究不同离子的共存形式可以了解水体或土壤的污染程度;在药物研发中,研究离子共存对于了解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也非常重要。
总结:离子共存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溶解度积常数、共存离子的相互影响、化学平衡和一些常见的共存现象。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案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南蒂阿县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甚至得到发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史荦伯离子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有机化学离子教案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优势地位与作用《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节长远打算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层次为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进去打好了基础。
本段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本段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辅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建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现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素质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微生物学一般过程和方法。
3、亲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符号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已引起质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认清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元素周期律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二、说学情对于九年级的教师来说,经过数月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认识的见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
这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条件分析,我已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微专题2离子符号与化学式的书写

(2)非金属氧化物 一氧化碳 CCOO
二氧化氮 NNOO22 三氧化硫 SSOO33 二氧化硅 SiO22 过氧化氢 HH22O22
二氧化碳 CO22 二氧化硫 SO22 五氧化二磷 PP22O55 水 H22OO
(3)填写下表中酸、碱、盐的化学式
OH-
H+
H2O
NH+4
NH33•·H2HO2O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内
容,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H+ Na+ Ca2+ OH- Cl- SO24- CO23- +H1 N+a1 C+a2 O-H1 C-l1 S-O2 4 C-O2 3
你从上表中得出的规律是:离子的电量与化合价的数字相等;离子的电
BBaaSSOO44 CCaaSSOO44
Cl- HCl NH44CCll KCl NNaaCCll BaCl22 CaCl22
Mg2+
Mg(OH)22
Al3+
Al(OH)33
Mn2+
Mn(OH)22
Zn2+
Zn(OH)22
Fe3+
Fe(OH)33
Fe2+
Fe(OH)22
Cu2+
Cu(OH)22
Ag+
B.FeO
C.Fe2O3
D.Fe3O4
6.(黄冈中考)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2Fe2+ ③
④
⑤
A.①表示 2 个氮分子
B.②表示 2 个铁离子
C.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Al2O3 D.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7 g
(C )
7.在下列化合物中,若 X 代表某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它只有一种化合价 ,
《离子反应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

第四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一、教学目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熟知离子反应的应用,建立离子检验与推断的思维模型,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能从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物质制备与纯化等化学任务角度举例说明离子反应的应用,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三、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复习回顾】✓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检验NH4+的反应;✓酸性条件下MnO4−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渡】离子反应是多数物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一类常见反应,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可以检验一些常见离子以及测定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新知讲解】(一)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1. 常见离子的检验【思考讨论】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可能是稀硫酸或稀盐酸中的一种。
如何检验?4们可以通过检验SO 42-或Cl -是否存在做出判断。
SO 42-的检验一般用可溶性钡盐,Cl -检验一般用AgNO 3溶液,但AgNO 3溶液遇到SO 42-会生成Ag 2SO 4微溶物,会干扰到AgCl 沉淀的观察,所以我们选择用BaCl 2溶液检验SO 42-是否存在。
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为盐酸。
【归纳总结】2. 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1)沉淀法如溶液中SO 42-的浓度,用Ba 2+将其转化为BaSO 4沉淀,再称量沉淀的质量求得。
(2)酸碱中和滴定法如强酸溶液中H +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强碱溶液滴定的方法获得。
(3)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如溶液中MnO 4−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Fe 2+溶液滴定获得。
(二)物质的制备与纯化 1. 物质的制备【思考讨论】哪些常见物质可以通过离子反应制备?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 用可溶性铜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氢氧化铜: • 用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用硫化物(如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化氢: • 实验室制取CO 2:氯碱工业:2Cl -+2H 2O===2OH -+Cl 2↑+H 2↑ 2. 物质的纯化 ➢ 粗盐提纯【思考讨论】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Ca 2+、Mg 2+、SO 42−杂质。
九年级化学《离子(2)》课件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氢气(qīnɡ 、 qì) 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含有金属元素的
化合物。如:NaCl
Na+
第八页,共十八页。
Cl-
1.构成(gòuchéng)物质的粒子分有子 原、子 离和子
。
如:
五氧化二磷由 五氧化二磷分子(fēn构zǐ) 成,
金由
金原子构成, (yuánzǐ)
Na
Cl
+11 2 81
+17 2 87
Na+
+11 2 8
阳离子
NaCl
Na+ Cl -
第三页,共十八页。
阴离子
Cl -
+17 28 8
二、离子(lízǐ)的形成
+11 2 8 1 失去1个电子
+11 2 8
钠原子 (Na)
原子核 (yuánzǐ)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种类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粒子化学性质
举例 物质,元素(yuán sù),原子,离子,分子 间的关系图。 (jǔ
lì)
结合
单 同种元
质 素组成
原
铁,铝等
化 不同种元 合 物 素组成
元 具有相同核电荷
素
数的一类原子
结合 分 聚集 水
子
氢气
破裂
子
等
得失 离 结合
子
氯化纳等
电子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1、二氧化碳 由 (èr yǎng氧(yhuuá元àn stù素à)n)(yuán sù)、碳元素
[化学]离子反应2
![[化学]离子反应2](https://img.taocdn.com/s3/m/70cb8f18964bcf84b9d57b83.png)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2NH3↑ + Na2SO4 +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 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Si + 2CO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2Cl2 △SiCl4SiCl4 + 2H2 高温Si(纯)+ 4HCl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通电2NaCl+2H2O===2NaOH+Cl2↑+H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加热MnO2+4HCl(浓)===MnCl2+ Cl2↑+2H2O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氯气与水的可逆反应:Cl2+H2O HCl+HClO次氯酸的分解:光照2HClO=====O2↑+2HCl氯,溴,碘三种元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Cl2+2KBr===Br2+2KClCl2+2KI====I2+2KClBr2+2KI==== I2+2KBr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钠在空气中点燃:点燃2Na+O2===Na2O2点燃的钠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剂来灭火: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CO2+Na2CO3+H2O==2NaHCO3加热2NaHCO3=== CO2↑+Na2CO3+H2ONa2CO3与HCl反应:Na2CO3+HCl== NaHCO3+NaCl(盐酸少量)Na2CO3+2HCl== 2NaCl+CO2↑+H2O(盐酸过量) NaHCO3与HCl反应:NaHCO3+HCl== CO2↑+H2O+ NaClNaHCO3与NaOH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候得榜制碱法反应原理:NaCl+H2O+CO2+NH3=== NaHCO3+NH4Cl加热2NaHCO3=== CO2↑+Na2CO3+H2O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点燃2Mg+CO2===2MgO+C镁在空气中燃烧除了镁和氧气的反应还存在镁和氮气的反应:点燃3Mg+N2===Mg3N2制取铝的流程:Al2O3+2NaOH =2NaAlO2+H2ONaAlO2+CO2+2H2O=Al(OH)3↓+NaHCO3加热2Al(0H)3===Al2O3+3H2O通电2Al2O3 ===4Al+3O2↑氢氧化铝和强碱的反应:Al(0H)3+NaOH=NaAlO2+2H2O氯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氢氧化钠少量)AlCl3+4NaOH= NaAlO2+2H2O(氢氧化钠过量)氯化铝和氨水的反应:AlCl3+3NH3.H2O ==Al(OH)3↓+3NH4Cl偏铝酸钠和盐酸的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盐酸少量)NaAlO2+4HCl=AlCl3+2H2O +NaCl(盐酸过量)偏铝酸钠和氯化铝反应:AlCl3+3NaAlO2+6H2O=4Al(OH)3。
阜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_原子和离子2教案新版粤教版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氧气的性质与用途34568.3 酸和碱的反应【基础知识】⒈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A.硝酸钾 B.碳酸钙 C.氯化钾 D.硫化氢⒉下列各种盐中,与其它三种盐对应的酸不相同的是()A.硫酸铵 B.明矾 C.纯碱 D.硫酸钠⒊下列常见的盐中,难溶于水的是()A.氯化镁 B.硝酸银 C.硫酸钡 D.磷酸钾⒋要使洗涤用的苏打(Na2CO3)起泡,需要加入少量()A.柠檬汁 B.食盐水C.氨类清洁剂 D.自来水⒌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有()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食盐5 g左右B.通常的食用醋中含有3%~5%的醋酸C.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D.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03%的CO2不可以少,但是其含量达到1%以上对人体有害⒍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A.烧杯 B.蒸发皿 C.量筒 D.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瓶⒎玻璃棒的下列用途,不正确的是()A.捣碎固体药品,加快其溶解速率 B.搅拌促进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充分反应C.过滤时,引流缓冲 D.蘸取溶液测定溶液的pH⒏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
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最合适物质是()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盐就是食盐 B.纯碱就是烧碱 C.明矾就是胆矾 D.熟石灰就是消石灰⒑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右表。
该同学最好选用:A.尿素 B.碳酸氢铵C.硫酸铵 D.氨水⒒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③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硝酸;⑵上述反应的现象分别为、、;⑶由此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如果有、或生成,即可以发生(填写一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思维拓展】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调至恰好显中性,应直接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高温⒔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 CaO+7CO 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
新人教九年级上化学课题3离子2课件

再 见
制作单位: 设计制作: 修改时间: E—mail: 江宁区周岗中学 端木传胜 2004年 10月20日 dm-77@
退出
化学性质 (活泼与 否)
元 素
最外层电数
原子 结 构 (稳定情况)
得失电子
稀有气体元 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8 (He为 2 ) 一般 < 4个 一般 > 4个
稳定 结构
稳定
不活泼
不稳定 结构 易 失 电子 不稳定 结构 易 得 电子
活泼 活泼
所 以 ,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指出下列哪几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欢迎您莅临指导!
九年级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题3 离子
唐福三
一、核 外 电 子 的 排布:
1、分 层 排 布
电子层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2、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各部分的意义:圆 圈表示原子核 ,圆 圈内的数 字表示 质子数,弧 线 表示电子层 , 弧线上数 字 为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 原子核
微粒结构
区 别
电性
符号
一般易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
反应中 得到 或 失去 电 子(稀有气体原子除外)
化学性质一般比较 稳定 .
联 系
(1)都是构成成物质的
粒子
;
得到或失去 离子
(2)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原子
结合 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的一类原子
金刚石、铁、 汞等
聚集
结合
元素
原 子
不 同 种 元 素 组 成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