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文艺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文艺学研究生必读书目作为文艺学研究生,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是提高自身学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一些文艺学研究生必读的书目,这些书籍涵盖了文艺学的基础理论、经典著作以及前沿研究等方面,对于深入理解文艺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艺学基础理论1.《文艺学导论》作者:罗意华该书是文艺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文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对于帮助研究生建立起对文艺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2.《文学理论导论》作者:陈平原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各个流派、学派及其代表性理论,对于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典文艺理论著作1.《艺术的欣赏》作者:杰克逊这本书是经典的艺术哲学著作,深入探讨了艺术的本质、艺术审美的规律以及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对于研究生加深对艺术审美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价值。
2.《文艺创作理论》作者:陈丹青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对于帮助研究生深入理解文艺创作的过程和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文学作品研究1.《文学批评方法学》作者:陈丹青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研究生提高文学作品的研究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文学作品与文化研究》作者:李克强该书探讨了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对于帮助研究生拓宽研究视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前沿文艺研究1.《当代文艺批评理论与方法》作者:王小林该书综合介绍了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研究生了解当代文艺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艺术与社会》作者:李雪明这本书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于研究生深入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书目只是文艺学研究生必读书目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文艺学的基础理论、经典著作以及前沿研究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研究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981年版5、【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9、【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英】拉曼•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12、【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7、【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18、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1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0、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2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23、王国维:《人间词话》,彭玉平疏证,中华书局2011年版2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2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6、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7、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1.《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可选其中主要作品阅读)3.贝克特选集湖南文艺出版社4.《尤利西斯》肖乾等译译林出版社5.《追忆逝水年华》译林出版社(以上可选主要篇章及章节阅读)6.《二十世纪思想史》彼得·沃森著上海译文出版社7.《反对阐释》苏珊·桑塔格著上海译文出版社8.《西方正典》哈洛德·布鲁姆译林出版社9.《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1——4册):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谷羽、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1.《比较文学概论》:乐黛云顾问、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语言文学硕士等专业推荐阅读书目汇总文艺学1.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郝久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4.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系共读书)9.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3.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4.英伽登:《论文学作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刘勰著、周振甫注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
16.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7.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
20.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语法学、语用学研究方向1.叶蜚声、徐通锵 2010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荐 2016 《现代汉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艺学类推荐阅读书目

文艺学教研室阅读书目:1.诗学,亚里士多德2.文艺对话集,柏拉图3.诗艺,布瓦洛4.拉奥孔、汉堡剧评,莱辛5.美学,鲍姆嘉登6.判断力批判,康德7.美学、小逻辑,黑格尔8.审美教育书简,席勒9.狄德罗美学文选,狄德罗10. 艺术哲学,丹纳11.别林斯基选集,别林斯基12.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1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4.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马克思15.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恩格斯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和艺术,里夫希茨编17.列宁论文学和艺术,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18.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克罗齐19.悲剧的诞生,尼采20.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弗洛伊德21.心理学与文学,荣格22.批评的解剖,弗莱23.语言与神话,卡西尔24.情感与形式,苏姗·朗格25.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26.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什克洛夫斯基等27.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28.存在主义文学,今道友信29.存在与时间、诗·语言·思,海德格尔30.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31.美学新解,布洛克32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马尔库塞33.审美经验现象学,杜夫海纳34.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姚斯、霍拉勃35.走向科学的美学,托马斯·门罗36.书写与差异,德里达37.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福柯38.乐记,公孙尼子39.文心雕龙,刘勰40诗品,钟嵘41.二十四诗品,司空图42.王国维文集,王国维43.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44.美学散步、美学与意境,宗白华45.蔡仪美学文集,蔡仪46.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47.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48.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49.西方美学史,朱光潜50美学史,鲍桑葵51.美学史,吉尔伯特·库恩52东方的美学,今道友信。
现当代文学博士参考书目

一、当代文学史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需看3-5遍,理解作者内在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
2、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资料性较全,序言较有新意。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重点体会他提出的一些新研究思路,以上三本要注意比较其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4、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中下),此书重在使用了一些原始资料,较有特点。
5、温儒敏《中国现代当代学科概要》,此书必读,其中涉及书目有机会就读。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一般性参考7、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般性参考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可重点参阅90年代以后部分9、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50-70年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会,重点参阅50-70年代。
书名记不准了。
10、陈晓明《表意的焦虑》,80年代以来主要作家作品及研究思路11、曹文轩《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及其他12、杨健《地下文学》?关于文革文学的研究(很难找到)13、许子东《对50部文革小说的研究》?(可以找到)14、每年的文坛扫描、文情报告之类的资料汇编,浏览我们本专业必读的期刊。
(一般来说阅读近三年以来即可)其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争鸣》是必读的。
15、还有一些关于当代的重要名家的作品,有时间都要翻一翻,如钱中文等。
还有关于当代的女性研究、作家流派研究等专门性质的研究也都要了解其概况。
并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把要点,主要观点,代表作家作品记下来,以备后用。
二、现代文学史1、**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要求同洪《当代文学史》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细读之后必有收获。
3、*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有较高参考价值。
4、*朱栋霖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同上。
《中外文学比较史》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上为必读部分6、其他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陈光炜,唐金海等,以中国现代、当代、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整体研究的著作,可以选择性参阅。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专业代码:050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必读书目[1] 吴俊、李今、刘晓丽.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2] 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2] 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7]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 马良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9] 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2] 骆寒超.新诗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12] 朱寿桐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14]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15]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6] 佩里·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天卫文化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17] 班马.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18] 孙建江.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19]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0] 吴其南.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1]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32]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2]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24] 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25]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26]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27] [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28] 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0]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1]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32] 王嘉良. 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32]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25] 周晓波.儿童文学创作现象透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32] 曹禧修.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7] 王侃.叙事门与修辞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二、选读书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1] 高玉.跨文学研究论集初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2] 高玉.跨文学研究论集二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 王嘉良等.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4] 方卫平.儿童文学接受之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5]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身体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6] 付建舟. 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7] 潘正文. 两浙人文传统与百年浙江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8] 骆寒超.新诗主潮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9] 孙玉石.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10]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11] 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12] 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 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析.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14] 班马.前艺术思想.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15]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6] 王泉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论选.接力出版社,1996年版.[17] 吴其南.中国童话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8] 周晓波.现代童话美学.未来出版社,2001年版.[19]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 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21] 谭霈生.电影美学基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32]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32]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24] [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5] 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26] 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27] 王嘉良.地域视阈的文学话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28] 王嘉良.浙江20世纪文学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三、推荐专业期刊[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 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合办.[4] 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5] 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合办.[6] 鲁迅研究刊.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博物馆合办.[7] 当代作家评论.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8] 儿童文学选刊.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9] 儿童文学研究.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10] 中国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11] 中国少儿出版.中国少儿出版社主办.[12] 中国儿童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学科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一、必读书目[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2]《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4]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5] 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6]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7]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2009年.[8] 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 锺嵘撰、曹旭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 章学诚撰、叶瑛注《文史通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 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9年.[12] 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12] 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14] 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2年.[15] 郭英德等著《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6]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7]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18] 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2年.[19] 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20] 徐朔方著《徐朔方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21] 王水照著《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2] 陈尚君著《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2] 梅新林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4] 梅新林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5年.[25] 俞樟华著《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26] 俞樟华等著《古代杂传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27] 陈玉兰著《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8] 杨义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29] 葛永海著《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0] 陈洪著《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20] 陈大康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二、专业期刊[1] 文学评论.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 文学遗产.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 文史.季刊.中华书局.[4] 红楼梦学刊.双月刊.中国艺术研究院.[5] 明清小说研究.双月刊.江苏社会科学院.[6]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双月刊.东北师范大学.[8] 文献.双月刊.北京国家图书馆.[9] 历史研究.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0]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一、主要著作[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岑麒祥、叶蜚声、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 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6]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7]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8]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0.[9] 詹伯慧《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0]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2]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 石安石《语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孙常叙《汉语词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 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7] 张先亮、范晓《汉语句式在篇章中的适用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19]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20]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1]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4]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 1981.[25]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26]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7]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8]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9] 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20]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 郭在贻《训诂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2] 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32] 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24] 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25] Comrie, B,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沈家煊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2] 克劳夫特(W, Croft)《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外研社,2000.[27]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9]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史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0]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41]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42]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2009.[42]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2.[44] 萧统编选《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5]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46] 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47]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49]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0]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1] 黄灵庚《楚辞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2] 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52]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二、专业期刊[1] 《中国语文》,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 《方言》,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 《当代语言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4] 《语言文字应用》,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应用研究所.[5] 《语言研究》,季刊,华中理工大学.[6] 《语文研究》,季刊,山西省社会科学院.[7] 《古汉语研究》,季刊,湖南师范大学.[8] 《语言教学与研究》,季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世界汉语教学》,季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0] 《文学遗产》,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1] 《文献》,季刊,国家图书馆 .[12] 《古籍研究》,季刊,安徽大学.[12] 《敦煌研究》,年刊,敦煌研究院.[14] 《文史》,季刊,中华书局.[15] 《中华文史论丛》,季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6] 《国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国学院.[17] 《历史研究》,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8] 《中国典籍与文化》,季刊,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学科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主要阅读书目[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必读书目
1、《论语》(建议选择钱穆的注译本)
2、《道德经》(建议选择任继愈的注译本)
3、《庄子》(建议选择陈鼓应的注译本)
4、《周易》(建议选择高亨的注译本)
5、刘勰:《文心雕龙》
6、严羽:《沧浪诗话》
7、王国维:《人间词话》
8、郭绍虞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0、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3、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4、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
1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6、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
19、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
20、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三联书店。
选定以上20本书为文艺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博士生必读书,请各位博士生检查自己还有哪些没读,务必认真读过。
以后博士生中期考核,专业课笔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考查这些书的阅读情况。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2012.9.6。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参考书目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参考书目
摘要:
和
正文: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帮助博士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我们整理了一份书目列表。
这份书目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思想、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为博士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份书目的分类。
它分为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思想、社会科学等类别。
在每个类别中,我们精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著作,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术需求。
在文学艺术类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对博士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历史地理类书籍包括《中国通史》、《地理志》等,它们有助于博士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演变和地理特点。
哲学思想类书籍如《论语》、《道德经》等,这些著作代表了我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对于博士生探究哲学思想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社会科学类书籍如《社会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等,为博士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这份书目的价值在于,它为博士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博士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这些书籍对于艺术
爱好者及从业者来说,也是极具启示意义的。
总之,我们鼓励广大读者充分利用这份书目,深入探索艺术领域,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必读书目
1、《论语》(建议选择钱穆的注译本)
2、《道德经》(建议选择任继愈的注译本)
3、《庄子》(建议选择陈鼓应的注译本)
4、《周易》(建议选择高亨的注译本)
5、刘勰:《文心雕龙》
6、严羽:《沧浪诗话》
7、王国维:《人间词话》
8、郭绍虞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0、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3、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4、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
1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6、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
19、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
20、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三联书店。
选定以上20本书为文艺学专业(各研究方向)博士生必读书,请各位博士生检查自己还有哪些没读,务必认真读过。
以后博士生中期考核,专业课笔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考查这些书的阅读情况。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20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