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分析39407

合集下载

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梧桐的意象及诗句古诗词中“梧桐”有不同的意象。

第一种:是引得凤凰来的高贵树种,是高洁的象征。

代表诗: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用梧桐和蝉两种表高洁的意象,来展示自己的心绪和抱负。

第二种: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

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老,同生同死,故诗词中常用梧桐来比喻爱情、相思和悼亡之情。

代表诗:半死桐宋代: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贺铸最为深情的一首悼亡词。

其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让人落泪不已。

第三种:文人悲秋的情绪的载体。

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所以古人把梧桐看作是秋天的象征,而中国文人在秋天来临时,总有一种伤感的悲秋心态。

代表诗:卜算子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第四种: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的象征。

代表诗:《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第五种:故园之恋,离国之悲。

大概是古时人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梧桐树,梧桐就有了故园的意义,由此就赋予了梧桐的离愁之苦的意蕴。

代表诗:相见欢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梧桐在古代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代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代的象征意义梧桐树在古代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宗教、哲学等领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之树。

梧桐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梧桐在古代常被视为高贵、不拘俗世的象征。

梧桐树高大挺拔,枝叶茂密,独立于其他树种之上,因此被赋予高贵的象征意义。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梧桐为写作的寄托,将其比喻为自身的志向追求,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独立精神的向往。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夕》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其中的“轻罗小扇扑流萤”暗喻自己的才情,而“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则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梧桐作为背景环境的一部分,更加突出了诗人的高雅情调和追求。

梧桐在古代文化中也被赋予了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梧桐树具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能够生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因此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古代帝王将梧桐树作为祥瑞之物,常用于宫殿、祭祀等场合的装饰。

同时,民间也流传着梧桐树能够祛病延年的说法,人们常常在自家庭院或公共场所栽种梧桐,以求得长寿和吉祥的祝福。

这种象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梧桐雨》中,通过梧桐树的形象,表达了对长寿和吉祥的向往。

梧桐在古代文化中还与友谊和家庭团结等价值观紧密相连。

梧桐树的树形独特,枝叶茂密,因此被赋予了“同根同心,枝叶相连”的象征意义。

人们常常将梧桐树作为友谊和团结的象征,用以寄托对亲情和友情的美好祝福。

在《史记·张释之卫庄公章》中,就有“梧桐同心舍”之说,用以形容家庭和睦、团结一致的深刻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梧桐常常被用来描绘亲情和友情的坚固和持久。

例如明代作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故事《姜太公钓鱼》中,主人公姜太公在梧桐树下钓鱼,表达了对家庭团结和友情的向往与珍视。

总的来说,梧桐在古代具有高贵、不拘俗世的象征意义,被视为自由独立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被人们寄予了美好的祝愿;此外,梧桐还与友谊和家庭团结等价值观紧密相连,被用来寄托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美好向往。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以下是三条关于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1. “梧桐在诗中常常代表着一种孤独寂寞的意象啊!你看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的梧桐不就把那深深的孤独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吗?就好像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你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棵梧桐树,是不是感觉特别凄凉?就像有时候你一个人在家,那种孤单的感觉呀!”
2. “哎呀呀,梧桐还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呢!像王安石写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这梧桐在骄阳下依然枝叶繁茂,不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吗?这就好比那些一直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都不会动摇,多了不起啊!你说是不是?”
3. “嘿,梧桐在一些诗里还是离别的象征哟!像李清照的‘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这飘落的梧桐叶可不就像那离别时的哀愁嘛!就像你和好朋友分别的时候,心里那种难受的感觉。

你想想,当你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是不是和这飘落的梧桐叶一样让人惆怅呢?”
我的观点结论:诗歌中的梧桐意象真是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的诗句能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寓意,真的太神奇啦!。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诗中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梧桐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忠诚、友谊等情感,因此在古诗中也常常出现梧桐的形象。

梧桐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情
在古代,梧桐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

《诗经》中有一句“凤鸟飞来,对梧桐”,意思是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

另外,梧桐还被用来表达爱情的热情和坚定。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其中“两心知”就是指的两人之间的爱情。

2. 忠诚
梧桐在古诗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忠诚。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其中“更上一層樓”就是指的忠诚,表示愿意跟随主人到更高的层次,表明自己的忠诚和决心。

3. 友谊
梧桐在古诗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友谊。

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中“天涯若比邻”就是指的朋友之间的友谊,表示即使海内外相隔,也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友谊。

梧桐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表达爱情、忠诚和友谊等情感。

梧桐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梧桐的形象。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在古诗的象征意义
梧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象征物,其象征意义多种多样。

首先,梧桐树被视为高贵、尊贵的象征。

在古代,梧桐树是皇家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植物之一,被视为皇家权力的象征。

梧桐树生长缓慢,寿命长,象征皇家家族的长盛不衰。

其次,梧桐树也被视为忠诚、坚贞的象征。

在《诗经》中,梧桐被用来形容忠诚坚定的爱情。

例如《卫风·硕人》中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志慕慕夙,不可已也。

梧桐椅兮,素丝椅兮,白驹兮,金翅兮。

”这里梧桐椅被用来形容忠诚的情感。

另外,梧桐树也被看做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里的“父之道”指的是孔子的祖父孔寅所传授的学问,也被称为“梧桐之学”。

由此可见,梧桐树还象征着文化传统和家族的延续。

总之,梧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物品,它象征着高贵、尊贵、忠诚、坚贞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含义。

- 1 -。

古诗词中的“梧桐”,情感多元、精神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

古诗词中的“梧桐”,情感多元、精神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

古诗词中的“梧桐”,情感多元、精神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梧桐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见落叶乔木,它常常被古代文人们用于诗文中寄寓情感,由于在古代文人的情感抒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典诗词中,“梧桐”便成为了一个常见且典型的意象。

梧桐,树干光滑挺直,可高达15~20米,树叶阔大,属于梧桐科(分为梧桐,可可,苹婆三类)下分支的梧桐属的植物,尤以长江流域居多,在南北方均有栽培。

在我国最早有关梧桐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的《大雅》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大雅》是西周时期的诗歌,由此可知,在先秦西周时期,梧桐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已经以传统文化的姿态出现在了文学艺术中。

自《诗经》后,在往后的历代文献中,梧桐常被提及,如先秦时期的《尚书》、《庄子》,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西汉时期“韩诗学”创始人韩婴的《韩诗外传》等等文献中对梧桐均有提及。

梧桐自春秋战国至唐代,经历了被种植于皇家宫苑到私人园林,由稀少到普及的过程。

自唐起至清代再到近现代,人们对梧桐的种植热情从未减退,庭院里,行道旁,门前窗下等等都可常见到梧桐树挺拔而立的身影,“梧桐”这一意象也作为多种意蕴象征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中尤以唐诗宋词为盛。

那么关于古诗词中梧桐常见的象征意蕴,以下作以分别解析。

象征高洁的品格《诗经》中有诗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古之“凤栖梧桐”就此而来,这是最早关于凤凰栖于梧桐之上的传说出处,“良禽择木而栖”的谚语便是由此衍化而来。

梧桐树身姿挺拔孤直,树皮光洁不裂,传说中的祥鸟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客观的外形特点和神话传说共同作用使其有了象征人品高洁之意。

李白有诗“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以“梧桐识嘉树”比喻王羲之与谢安志同道合,同为忧国忧民、救民水火的先贤,正如梧桐那高尚的品性,受人敬仰。

王安石在《孤桐》中写道:“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4)

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4)

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4)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梧桐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植物意象,在先秦典故里,梧桐与美好的人格息息相通,后来发展成人格的象征符号。

梧桐是上好的琴材,,故成为与古琴相关的意象、典故,文人抚琴寄托心声,故又把心声寄托于梧桐。

悲秋的主题也常常离不开梧桐,它还与爱情有关。

梧桐具有高尚的君子品格,故古人常在其上寄托精神、情志,梧桐成为诗人精神家园的象征。

唐诗中,梧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友情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引梧桐为知己,也把知己比作梧桐,梧桐意象中含有知己之意;二是梧桐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友情与别情;三是“丝桐”是唐代诗人传递友情的工具。

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

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

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

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

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

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论唐诗中梧桐意象

论唐诗中梧桐意象

论唐诗中梧桐意象:
1、高洁品格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3、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4、离情别绪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梧桐”意象
摘要: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它在古典诗词中的灵活运用,不仅使古典诗词具有情感性,还让古典诗词具有了承载文化底蕴的生命力。

若诗人词人想要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意象就是必不可少的载体。

“梧桐”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是诗人词人们所喜欢引用的一种意象,其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

它是古代文人内心情感的话语形式,是诗人词人情感抒发的一种实物载体,它能表达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它所被寄予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象征着那单调的愁苦。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梧桐
意象就是古典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

意象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说,是其艺术的灵魂。

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由于它自身具有一些特别的品质,而且这些品质能寄托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审美理想,所以梧桐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

梧桐”这个意象意象在经过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后,它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也变得很丰富,很有意味的而“梧桐”这一常见意象,在大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悲凉愁苦。

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它所象征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

它还象征着爱情、象征着人的高洁的品性,在思乡怀远时,梧桐被当做故乡的象征,在怀友送别时,梧桐还被当做友情的象征,梧桐有时还被寄寓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等等。

那么,下面我们来逐一的分析,它所被寄予的情感吧。

一.象征悲凉的孤独与愁苦
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了文人笔下孤独与忧愁的意象,李煜在《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孤独忧愁结合得天衣无缝,,深深的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那份愁苦与凄凉。

如白居易的《空闺怨》中:“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梧桐”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的。

二.象征着爱情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有抒发爱情的文学作品,而古典诗歌中的爱情,往往都是抽象式的抒发,在众多象征爱情的意象中,梧桐凭借着它的根深蒂固,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被赋予了忠贞爱情的意义。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诗中用梧桐的“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象征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使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的永恒爱情诺言。

又如孟郊的《琴曲歌辞·烈女操》里的“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诗词句都是把“梧桐”这一意象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三.象征着高尚的节操与品性
古典诗歌中常用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物象来象征人的品性与节操的高尚,梧桐就是其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诗人词人往往赋予了梧桐高洁、孤直、虚心等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

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的贤明的高尚的品性。

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

”诗人以孤桐衬托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解忧的高洁品质。

无论是诗人以梧桐来称赞别人,还是以梧桐自况,都说明了梧桐这一高尚的品格所带有的价值。


四.象征着友情
梧桐,是文人心目中高贵品质的代表,所以,在往来酬唱时,诗人们都把梧桐当作良朋知己,也用它来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如白居易《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中说到“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宋无” ,白居易与元稹二人仕途坎坷,
经过多次的贬谪,在贬谪途中他们曾五次经过商山驿路的梧桐,并前后在此题名,梧桐见证了他们二人的共同遭遇。

故而在他们往来酬唱的时候,梧桐成了他们之间不用言传的真情的象征。

又如戴叔伦《送吕少府》中的“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中都用梧桐兴起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意。

五.象征着故乡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还有象征故乡的意思,因为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央或者水井边栽种梧桐,当诗人身在他乡的时候,梧桐便成了他们记忆中的家园的象征,如杜甫的《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中“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诗人看到他乡初开的菊花时,兴起了思乡之情,在诗中,“高桐”就是故乡的象征。

再如,曹邺《早起》中“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李约的《并重宿宜阳馆闻雨》中“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

所以,梧桐是诗人心中家园的象征,满载诗人的思乡情感。

“梧桐”在古诗词中是承担着抒情功能的自然意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古人的不断创新的运用,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并非只有以上这五点,它是会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而变得更加有它的独特的文学韵味。

当然,无论它被赋予什么样的情感,当我们要去欣赏它所带来的文化意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它置身于它所在的诗词作品中,结合作者的心境和作品的整体意境去赏析它,去真正的了解它所承载着的情感色彩。

参考文献:孙可诚.梧桐的象征意蕴考论;
刘红梅,高萍.唐诗中的梧桐意象与爱情;
高卫红.论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