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炼钢转炉在哪里

合集下载

二炼钢转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册终

二炼钢转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册终

二炼钢转炉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册终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设备操作工人“三好四会”内容细则1、三好1.1、管好1.1.1、认真执行定人定机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办法。

自己所用设备未经批准,严禁别人任意使用、操作。

1.1.2、对设备附件、工表量具、仪器仪表、线路管道及安全防护装置放置合理,严禁别人任意操作。

1.1.3、对设备附件、工表量具,仪器仪表、线路管道及安全防护装置放置合理,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1.1.4、认真遵守并督促贯彻设备的三级保养,定期计划检修等各项设备管理制度。

每日做好交接班。

1.2、用好:1.2.1 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

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小用,不精机粗用。

合理发挥设备效能。

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超规范加工时,应经领导和机动部门有关人员批准,并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1.2.2爱护设备。

坚持班前加油,班后清扫,周末强行保养的日常维护保养办法。

操作者不准脚踏床面,不准用脚踢操纵手柄和电器开关,力争作到高产、优质、低耗,无事故。

1.2.3发生事故,要立即停机断电,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及有关人员及时检查处理,不隐瞒事故、不免强作业。

1.3、修好:开动设备前或接班时,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熟悉加工努力完成生产计划,保证设备按期检修。

努力学习设备维修技术,积极参加检修工作,保证修理质量。

认真开展设备三级保养,积极提供设备改进意见。

2、四会:2.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技术性能,传动原理,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领。

工艺,工装刀具,合理使用设备。

2.2、会保养:按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毡油线清洁完整。

2.3、会检查:熟悉设备日常检查内容、掌握一般故障检查方法。

熟悉设备完好标准,掌握设备完好检查方法。

熟悉设备精度标准,掌握与加工有关的精度检验项目的检查方法。

2.4、会排除故障:能通过声音、温度、运行情况等现象,及时监测或判断出设备的异常状态、故障部位,故障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

2、炼钢炉渣 (1)炉渣来源
金属炉料中各元素氧化所形成的氧化物;
废钢带入的泥沙和铁锈等;
氧化剂或冷却剂(铁矿石、烧结矿等)带入的脉石;
被侵蚀的炉衬耐火材料以及加入的各种造渣材料(石灰或石灰 石、铁矾土、萤石、废火砖块等)
(2)炉渣作用
一般说来,熔炼过程中炉渣和钢液直接接触,参与共间的物 理化学反应和传热过程。通过对炉渣成分及其性能、数量的调整, 可以控制金属中各元素的氧化和还原过程,例如硅、锰、磷的氧化 和还原,脱硫和脱氧等。炉渣还能吸收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并 防止钢液吸收气体 (氢和氮)。
(5)脱磷
磷在钢中通常认为以Fe3P和Fe2P形式存在。对绝大多数钢仲来说,磷是有害元 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将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即出现钢的脆性现象。由于在低温 时更为严重,所以通常称为“冷脆性”。一般随钢中碳、氮、氧含量的增加,磷的这 种有害作用增强。另外,磷在钢锭中的偏析度很大,更突出了其有害作用。困此,绝 大多数钢种含磷量的要求是越低越好(一般要求把磷去除到0.045%以下)。只有在 个别钢种(如炮弹钢、易切削钢等)中磷才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锰的氧化反应有三种情况:
(1)锰与气相中的氧直接作用
[Mn]+ 1/2{O2}=(MnO) (2)锰与溶于金属中的氧作用
[Mn]+ [O2] =(MnO)
(3)锰的氧化与还原
3)锰与炉渣中氧化亚铁作用
[Mn]+(FeO)=(MnO)+ [Fe] 第三个反应在炉渣——金属界面上迸行,是锰氧化的主要反应。 锰的氧化还原与硅的氧化还原相比有以下基本特点: 1)在冶炼初期锰和硅一样被迅速大量氧化,但锰的氧化程度要低些, 这是由于硅与氧的结合能力大于锰与氧的结合能力; 2)MnO为弱碱性氧化物,在碱性渣中( MnO)大部分呈自由状态存在。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还原。由于锰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温度 升高有利于锰的还原。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冶炼后期熔池中会出现回锰现象, 是由于钢中有一定数量的残锰。

转炉

转炉

炉体可转动,用于吹炼钢或吹炼锍的冶金炉。

转炉炉体用钢板制成,呈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吹炼时靠化学反应热加热,不需外加热源,是最重要的炼钢设备,也可用于铜、镍冶炼。

转炉按炉衬的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用镁砂或白云石为内衬)和酸性(用硅质材料为内衬)转炉;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和侧吹转炉;按吹炼采用的气体,分为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

转炉炼钢主要是以液态生铁为原料的炼钢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靠转炉内液态生铁的物理热和生铁内各组分(如碳、锰、硅、磷等)与送入炉内的氧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金属达到出钢要求的成分和温度。

炉料主要为铁水和造渣料(如石灰、石英、萤石等),为调整温度,可加入废钢及少量的冷生铁块和矿石等。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即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发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且成分也有变化,通常将转炉多次冶炼过程回收的煤气经降温、除尘,输入储气柜,混匀后再输送给用户。

编辑本段炼钢转炉早期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和托马斯转炉炼钢法都用空气通过底部风嘴鼓入钢水进行吹炼。

侧吹转炉容量一般较小,从炉墙侧面吹入空气。

炼钢转炉按不同需要用酸性或碱性耐火材料作炉衬。

直立式圆筒形的炉体,通过托圈、耳轴架置于支座轴承上,操作时用机械倾动装置使炉体围绕横轴转动(见图空气底吹转炉示意图)。

50年代发展起来的氧气转炉仍保持直立式圆筒形,随着技术改进,发展成顶吹喷氧枪供氧,因而得名氧气顶吹转炉,即L-D转炉(见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带吹冷却剂的炉底喷嘴的,称为氧气底吹转炉(见氧气底吹转炉炼钢)。

在应用氧气炼钢的初期还使用过卡尔多转炉和罗托转炉,通过炉体回转改善炉内反应,但由于设备复杂,炉衬寿命短未能获得推广。

编辑本段炼铜转炉一般为卧式转炉用于处理铜锍,通过鼓入空气把冰铜氧化吹炼成粗铜,也用于吹炼冰镍。

(见铜、镍)(见彩图卧式炼铜转炉──把冰铜吹炼成粗铜的设备、150吨氧气顶吹转炉)编辑本段转炉钢包喷溅机理及预防对策一、喷溅机理转炉使用的氧化剂主要是氧气,纯度>98%。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

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

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

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

开始时,转炉处于水平,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

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使铁、硅、锰氧化(FeO,SiO2 ,MnO,)生成炉渣,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

几分钟后,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热)使钢液剧烈沸腾。

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

最后,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一起成为炉渣。

当磷与硫逐渐减少,火焰退落,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表明钢已炼成。

这时应立即停止鼓风,并把转炉转到水平位置,把钢水倾至钢水包里,再加脱氧剂进行脱氧.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如果空气是从炉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转炉.随着制氧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普遍使用氧气顶吹转炉(也有侧吹转炉)。

这种转炉吹如的是高压工业纯氧,反应更为剧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的质量。

转炉一炉钢的基本冶炼过程。

顶吹转炉冶炼一炉钢的操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六步组成:(1)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2)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3)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炉内噪声较大,从炉口冒出赤色烟雾,随后喷出暗红的火焰;3~5min后硅锰氧接近结束,碳氧反应逐渐激烈,炉口的火焰变大,亮度随之提高;同时渣料熔化,噪声减弱);(4)3~5min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继续吹炼(随吹炼进行钢中碳逐渐降低,约12min 后火焰微弱,停吹);(5)倒炉,测温、取样,并确定补吹时间或出钢;(6)出钢,同时(将计算好的合金加入钢包中)进行脱氧合金化.上炉钢出完钢后,倒净炉渣,堵出钢口,兑铁水和加废钢,降枪供氧,开始吹炼。

世界最大炼铁高炉——沙钢5860立方米高炉(上)

世界最大炼铁高炉——沙钢5860立方米高炉(上)

[转载]世界最大炼铁高炉——沙钢5860立方米高炉(上)世界高炉之王——沙钢5860立方米炼铁高炉(上)工程投资额:18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8年——2009年沙钢5860高炉底部送风装置。

这座世界第一高炉投产后,每天可生产1.3万多吨铁水,足够装满90只150吨铁水罐。

2009年10月21日凌晨1点36分,沙钢集团华盛炼铁厂5860立方米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这座目前世界上容积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世界第一高炉”正式投产。

该炉年产量高达500万吨,年产值超过120亿元;主要为沙钢集团新投产的300万吨热轧和2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提供铁水。

高炉炼铁技术已有数百年历史,2008年世界生铁产量9.267亿吨,高炉炼铁占总产量的90%以上。

目前全世界约有炼铁高炉1400余座,我国约有炼铁高炉1100余座,2008年我国生铁产量达4.7067亿吨,约占世界生铁总产量的50.8%。

高炉生产线是钢铁厂的“龙头”,通常由选料、制粉、烧结/球团、焦化、配料、鼓风机、热风炉、喷吹、高炉、除尘、煤气站、渣铁运输等庞大的系统组成。

铁矿石经高炉冶炼成生铁,再用铁水罐转运到炼钢车间,用转炉等设备精炼成钢水,并铸成板坯钢锭,供后续生产流程轧制成钢材。

因此高炉一旦出现问题,整个钢厂都有可能瘫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沙钢集团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华盛5860立方米高炉项目总投资18亿元,工程由原料运输设备、高炉本体、热风炉、高炉鼓风机、喷煤制粉及喷吹、轧铁处理及运输、煤气清洗以及三电控制系统组成。

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富氧喷煤系统、煤气洗涤循环系统、净化水增压系统、TRT余热发电、炉前脱硅及高效除尘环保等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前列,吨铁能耗比国内同类装备降低40%左右,烟尘粉尘排放量可减少15%左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日本第二大钢铁集团——日本JFE钢铁福山厂(左起)第2高炉、第3高炉、第4高炉、第5高炉,4号高炉2006年5月扩容到5000立方米,5号高炉扩容到5500立方米。

转炉炼钢工艺

转炉炼钢工艺

转炉炼钢工艺转炉炼钢工艺绪论1、转炉炼钢法的分类转炉是以铁水为主要原料的现代炼钢方法。

该种炼钢炉由圆台型炉帽、圆柱型炉身和球缺型炉底组成。

炉身设有可绕之旋转的耳轴,以满足装料和出钢、倒渣操作,故而得名。

酸性空气底吹转炉——贝塞麦炉〔英国1856年〕空气转炉{ 碱性空气底吹转炉——托马斯炉〔德国1878年〕碱性空气侧吹转炉〔中国1952年〕转炉{ 氧气顶吹转炉——LD〔奥地利1952年〕氧气转炉{ 氧气底吹转炉——OBM〔德国1967年〕顶底复吹转炉〔法国1975年〕2、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简介(1) 诞生的布景及简称现代炼钢出产首先是一个氧化精炼过程,最初的贝氏炉和托马斯炉之所以采用空气吹炼正是操纵此中的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制氧机在美国问世,使操纵纯氧炼钢成为可能,但本来的底吹方式炉底及喷枪极易烧坏。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47年在尝试室进行氧气顶吹转炉的尝试并获成功,定名为BOF。

奥地利闻之即派有关专家前往参不雅学习,回来后于1949年在2吨的转炉长进行半工业性尝试并获成功,1952年、1953年30吨氧气顶吹转炉别离在Linz和Donawitz建成投产,故常简称LD。

1967年12月德国与加拿大合作缔造了氧气底吹转炉,使用双层套管喷嘴并通以气态碳氢化合物进行冷却。

1975年法国研发了顶底复吹转炉,综合了LD和OBM的长处,77年在世界年会上颁发。

(2) 氧气顶吹转炉的特点1〕长处氧气顶吹转炉一经问世就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世界各国竟相开展,目前成为最主要的炼钢法。

其长处主要暗示在:〔1〕熔炼速度快,出产率高〔一炉钢只需20分钟〕;〔2〕热效率高,冶炼中不需外来热源,且可配用10%~30%的废钢;〔3〕钢的品种多,质量好〔上下碳钢都能炼,S、P、H、N、O及夹杂含量低〕;〔4〕便于开展综合操纵和实现出产过程计算机控制。

2〕错误谬误当然,LD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吹损较高〔10%,〕、所炼钢种仍受必然限制〔冶炼含大量难熔元素和易氧化元素的高合金钢有必然的困难〕等。

试论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

试论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

试论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摘要:转炉炼钢是我国主要的炼钢模式,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钢材均为转炉钢,并且我国生产的转炉钢占世界转炉钢的1/4左右。

近年来,我国的转炉数量不断增多,并且转炉炼钢工艺更加成熟,无论是转炉钢的产量还是转炉钢的质量都有所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转炉钢的产量与品质,未来需要针对那些条件较好的转炉钢厂进行改造升级,提升转炉钢厂的生产设备性能以及生产工艺水平,在保障转炉钢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转炉炼钢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转炉炼钢的现状,并就转炉炼钢的发展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转炉炼钢;现状;发展引言:转炉炼钢是我国主要的炼钢方式,在建国初期,平炉是我国主要的炼钢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钢材需求量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炼钢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转炉炼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钢材均为转炉钢,并且转炉炼钢工艺更加完善。

但转炉炼钢依然存在着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应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转炉炼钢发展策略,保障转炉炼钢的可持续发展。

1转炉炼钢现状分析1.1转炉钢产量和比例近年来,随着转炉数量的增加以及转炉炼钢工艺的完善,使得转炉钢的产量不断提升,相应在我国钢产量中,转炉钢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在2000年以来,我国转炉钢产量增幅明显,远远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转炉钢的占比始终处于80%以上,而在2016年我国转炉钢占比则达到89.9%,这一比例是电炉钢的9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转炉钢的占比较高。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1.2.1钢铁料消耗目前,在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转炉炼钢过程中,对钢铁料的消耗比例不断下降,2006年的平均水平1081.67kg/t,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有的先进的钢铁企业,对钢铁料的消耗比例已经降至1060kg/t左右,这样的钢铁料消耗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昆钢简介

昆钢简介

炼铁厂昆钢炼铁厂始建于1939年,至今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产品为炼钢生铁。

拥有5座高炉,高炉总容积为3760 m3,其中为六高炉2000 m3。

炼铁厂年生产能力340万吨铁、240万吨球团矿、592万吨烧结矿。

共有9个辅助作业区,各作业区生产及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九·五”之初,从钢铁冶炼技术较先进发达的卢森堡引进C高炉,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的修配改工作,定型为昆钢2000m3高炉,于1997年2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1998年12月26日顺利投产出铁,建设工期仅为23个月,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

开炉后,69天达产,创造了国内同类型高炉达产的最快纪录,现生产水平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已达170万吨的生产能力。

原料系统三烧配置2台工艺比较完善的130m2烧结机,1998年8月建成并投产,其设备装备、自动化控制水平达到国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进水平;四烧配置一台300 m2烧结机,于2008年8月投产;球团作业区有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2条,年设计产球团矿260万吨。

炼钢厂昆钢炼钢厂是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生产单位之一,2006年11月20日,昆钢集团进行了资源优化组合和结构调整,原昆钢第二炼钢厂、昆钢第三炼钢厂合并成立昆钢炼钢厂,重组后的钢厂具备年产36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炼钢厂第一作业区(原第二炼钢厂)1970年11月建成投产时有15吨顶吹转炉3座,600吨混铁炉一座,设计能力为年产38万吨钢。

1981年从德国Mannesmann-Demag引进小方坯连铸生产线,1982年投产,生产断面为90×90mm 的小方坯,被赞誉为“全国小方坯连铸一枝花”;1996年停止铸模生产,至此昆钢实现了全连铸生产。

2002年钢产量突破100万吨;2003年,进行了转炉扩容改造,转炉由15t扩容为25t,2004年1月,150万吨产能工程改造完成,通过技术改进、连铸机易地改造、风机改型等,达到了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浇铸能力、提升产能的目的,实现了与80万吨棒材线直接热装轧制生产工艺;随着工艺、设备的不断完善,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并使生产能力提高至设计能力的 3.8倍,达到了150万吨钢的实际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的炼钢转炉在那里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
要确定的重点钢铁建设项目,由首钢和唐钢共同出资建设,于2005年10月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钢铁厂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钢铁厂位于唐山市南部渤海湾曹妃甸岛,西距北京市220km,北距唐山市80km。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7个省市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曹妃甸钢铁厂临海优势明显,有“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天然良港和建厂条件。

港口可满足25万t 级以上大型船舶进出,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

钢铁厂建设用地来源于滩涂围海造地,不占用耕地资源。

建设规模、主体设施和主要特点
钢铁厂一期工程建设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制氧、发电、海水淡化等配套公辅系统,年产生铁898万t,钢坯970万t,钢材912万t。

主体工艺设施配置:500m2烧结机2台,60孔7.63m焦炉4座,504m2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1条(预留)、5500m3高炉2座、300t脱磷转炉2座、300t脱碳转炉3座(其中预留1座)、21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2台、16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1台、2250mm和1580mm热连轧机各1套,2230mm、1700mm和1550mm冷连轧机组各1套。

预留熔融还原炼铁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系统,预留化工产品深加工设施。

主要公共辅助生产设施:2台300MW燃煤-燃气混烧自备电厂发电机组、1台1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2台36.5MWTRT余压发电机组、2台30MWCDQ余热发电机组、2台75000 m3/h制氧机组。

新钢厂建设规模宏大,工艺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可靠,创新亮点很多。

主要有五个特点:
第一、装备大型。

钢铁厂集中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球团焙烧机、高炉、转炉、板坯连铸机、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

构成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运行系统,具有现代化钢铁厂的标志,体现了钢铁厂综合竞争力,代表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世界超过5000 m3的高炉共有13座,新建的5500 m3高炉将成为第13、14座,单炉平均日产量可达12000t以上。

4座60
孔7.63m特大型焦炉,亚洲最大,在世界上排名前列。

500m2烧结机、504m2带式焙烧机、300t铁水脱磷转炉、300t顶底复吹转炉、300tRH 真空脱气精炼装置、2250mm热轧生产线、2230mm冷轧生产线以及
75000m3制氧机等都是目前国际国内名列前茅的大型装备。

钢铁厂建成投产后,这些大型装备将会带来规模效益。

第二,技术先进。

钢铁厂采用了当今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最具特色和亮点的达220项。

按照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和提高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除我国目前尚未成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外,其余均立足国产化。

国内设备制造量占设备总价值的61%,占设备总重量的90%以上。

在5500m3大型高炉上使用了首钢自行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料钟炉顶技术;使用自行设计的全干法除尘;采用与国外合作设计开发、集成创新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

这些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的5000 m3级大型高炉上还尚未采用。

炼钢,采用脱硅、脱磷转炉与脱碳转炉联合冶炼洁净钢高效新工艺技术,是国内第一个按“全三脱”冶炼方式设计的先进工艺流程。

连铸,采用了结晶器电磁控制、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铸坯动态轻压下等先进技术。

炼焦,采用了单个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PROven、真空碳酸钾脱硫、焦油氨水超级离心分离等先进技术。

烧结,采用了低温厚料层烧结和专家智能操作系统等先进技术。

球团,采用了内配固体燃料,带式焙烧机设备采用宽体可翻转台车等先进技术。

热轧,采用了压力定宽机,宽度、厚度、板型自动控制和控轧控冷系统,在线表面检测装置和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等先进技术。

冷轧,采用了浅槽紊流酸洗、五机架六辊串列式轧机、Carrousei卷取机、连续退火和镀锌机组在线产品质量检测等先进技术。

第三,流程紧凑。

按照冶金流程工程学和现代化钢铁厂工艺流程的特点,钢铁厂在总图布置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紧凑合理、流程顺畅。

在吸收日本君津、韩国光阳和宝钢等国际国内先进钢铁厂总图布置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最大限度地缩短中间环节物流运距。

其中,高炉—转炉界面采用“一罐到底”技术,取消传统的鱼雷罐车和炼钢倒罐站,直接使用炼钢铁水罐运输铁水,缩短工艺流程,紧凑总图布置,减少一次铁水倒罐作业。

钢铁厂吨钢占地为0.9m2。

第四,产品精良。

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新钢厂,将生产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市场急需的高瑞产品,主要有: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热镀锌板、彩涂板、电工钢等,用于汽车、造船、管线、家电等,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等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循环经济。

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使新钢厂具有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城市固废消纳和为相关行业提供资源等功能,成为环境友好、服务社会、资源节约型的绿色工厂。

吨钢综合能耗669kg/t,吨钢耗新水3.84kg/t,水循环率达到97.5%,吨钢粉尘排放量0.3kg、二氧化硫排放量0.25kg,优于我国《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煤气、铁元素资源、
固体废弃物100%循环利用。

每年节约铁矿石原料60万t,辅料l30万t、燃料133万t、淡水2000万t,减少外部铁路运量218tkm。

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每年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t;通过将高炉水渣等用于生产水泥,每年减少水泥行业石灰石开采250万m3;通过将钢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每年节约山石开采35万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