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处理预案
肾穿刺取活检术后排尿异常的处理

肾穿刺取活检术后排尿异常的处理肾穿刺取活检术(renal biopsy)是一种常见的诊断肾脏疾病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使用一根长而细的针通过皮肤进入肾脏组织,以取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尽管肾穿刺取活检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但偶尔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包括排尿异常。
排尿异常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1.尿量减少:尿量明显减少,排尿次数减少。
2.尿频尿急:尿意增加,尿急和尿频。
3.尿液异常:尿液中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或管型。
处理排尿异常的方法主要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在进行任何处理前,应该首先向医生报告症状,并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休息和观察:轻度的排尿异常可能会在手术后的一两天内自行缓解。
此时,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休息,并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
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变得更加严重,应尽快向医生报告。
2.液体补充:尿液减少可能是因为肾功能不稳定,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排除代谢废物和毒素。
患者应该增加饮水量,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以帮助促进尿液的产生和流动。
3.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排尿异常的症状。
对于尿频和尿急的症状,可能会给予镇静剂。
对于血尿和蛋白尿的症状,可能会使用抗炎药物或类固醇来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
4.有效治疗潜在病因:排尿异常可能是肾脏本身存在问题的结果,如肾小球损伤或肾小管损伤。
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针对潜在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
如果存在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炎症反应。
5.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如果排尿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应向专业医生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
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在肾穿刺取活检术后发生排尿异常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现象,但大多数情况都会在几天到几周内自行恢复。
对于那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应该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穿刺出血应急预案

一、背景穿刺出血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静脉输液、动脉穿刺等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出血。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穿刺出血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2. 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穿刺出血的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穿刺操作流程,减少穿刺出血的发生。
三、应急预案内容1. 事发时处理(1)立即停止操作,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出血情况。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必要时进行吸氧、吸痰等急救措施。
(3)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告知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4)如出血量较大,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进行抢救。
2. 长期观察与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如出血量减少或停止,应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再次出血。
(2)根据患者出血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止血药物、局部压迫止血等。
(3)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等。
3.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穿刺出血后,立即停止操作,保持冷静。
(2)评估患者出血情况,采取压迫止血等措施。
(3)通知医生,协助进行抢救。
(4)记录患者出血情况、处理措施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 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在处理穿刺出血时,应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压迫止血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压迫导致血管破裂。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四、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穿刺出血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 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加强护理人员对穿刺操作流程的掌握,减少穿刺出血的发生。
五、应急预案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穿刺出血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穿刺出血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肾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肾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
方法对158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采取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仅3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血尿,经常规用药后全部治愈。
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标签:肾穿刺;并发症;预防;护理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术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查手段,在彩色B超引导下,皮穿刺获取的肾活组织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实质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但是作为一种有创诊疗技术操作,肾穿术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肾穿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现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住院行肾穿刺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预防与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在该科住院行肾穿刺的患者共158例,其中男72例、女86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2岁,均采取局部麻醉、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
结果仅3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血尿,经常规用药后全部治愈。
1.2 术前准备与护理1.2.1 心理护理先由医生告知患者及家属肾活检术的目的及意义,说明肾活检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定创伤性诊疗技术操作同意书。
然后再由责任护士进行进一步的术前指导,内容包括:再次告知肾活检术的目的及意义,介绍行穿刺术的地点、环境、手术进行的时间,术前主要准备的内容、术中配合的要点、术后的注意事项、疾病的预后,耐心与患者沟通,消除其思想顾虑,减轻患者对穿刺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压力,使其主动配合手术。
1.2.2 健康宣教为配合医生穿刺,训练病人憋气及床上排尿。
嘱患者俯卧于床上,深吸气、缓呼气、憋气30 s左右;同步训练卧床进食、排尿、排便,特别是排尿,以便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
1.2.3 常规准备①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出血疾病病史及出血体征;②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四项、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及梅毒抗体等;③腹部B型超声检查,了解肾脏大小、厚度、位置及活动度;④术前3~7 d停用一切抗凝药、抗血栓药物;⑤术前1 d沐浴、清洁皮肤、更换患服,穿刺前一餐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穿刺前应排空大、小便;⑥穿刺前30 min肌注巴曲亭1 kU或维生素K1 10 mg,以防止术中出血;⑦遇特殊情况如来月经者,应延期至经期后3~5 d,再行肾穿刺;⑧遇到感冒或其它感染征象者,必须待正常后再行肾穿刺;⑨术前1 d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
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并发症及应急预案引言概述:并发症是指在某种疾病或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疾病。
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及时应对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感染并发症1.1 深部组织感染:可能由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伤口处理不当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清创、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等。
1.2 呼吸道感染:可能由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或呼吸道清洁不当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拔管、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等。
1.3 尿路感染:可能由于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或导尿管插入不当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拔除导尿管、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尿路护理等。
二、出血并发症2.1 术后出血:可能由手术创面未完全止血或血管损伤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止血、输血、手术修补等。
2.2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由于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动或血液高凝状态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给予抗凝治疗、积极康复训练等。
2.3 血肿:可能由手术创面血管破裂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引流、局部冷敷、血液调节等。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3.1 神经损伤:可能由手术操作不当或手术过程中的压迫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积极干预治疗等。
3.2 麻醉意外:可能由于麻醉剂过量或过敏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调整麻醉剂用量、及时处理过敏反应等。
3.3 中风:可能由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监测血压、保持血流稳定等。
四、代谢紊乱并发症4.1 电解质紊乱:可能由于手术后液体管理不当或药物不良反应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监测电解质水平、调整液体管理方案等。
4.2 酸碱平衡失调:可能由于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或肾功能不全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纠正酸碱平衡、支持性治疗等。
4.3 营养不良:可能由于手术后饮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
应急预案包括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给予营养支持等。
五、其他并发症5.1 创面感染:可能由手术切口处理不当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引起。
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热 2例、 痛 3例 、 腰 尿潴 留 3例 , 保守 治疗 , 经 均得 到有效 控制 。 结 论 分析 患者 出现并 发症 的原 因 , 采取 针对性 的护 并 理对策 . 可使 患者并 发症得 到及时有效 的控制 , 促进恢复 , 从而 提高肾穿刺 术的成功率及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 关键 词] 肾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7 . 4 35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17 — 2 3 2 0 ) 3 02 — 3 6 1 8 8 (0 8 0 — 0 0 0
肾穿刺活检术护理干预及预防并发症的探讨

肾穿刺活检术护理干预及预防并发症的探讨摘要】目的提高认识肾脏穿刺的目的及意义,为临床多种肾脏疾病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充分做好肾脏穿刺的术前、中、后护理,掌握术后并发症,及时护理干预。
结果 43例肾脏穿刺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第二天均可下床活动,穿刺术成功率100%,无出血、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肾穿刺术前做好心理沟通及指导,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能提高肾穿刺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肾脏穿刺术护理干预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331-02肾脏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脏活检方法,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43例肾脏穿刺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资料 43例均为住院落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55岁。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18例,慢性肾炎9例,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8例,狼疮性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2例。
全部患者均为肾活检适应症。
1.2 结果 43例肾穿刺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术后第二天均可下床活动,穿刺术成功率100%,无肉眼血尿、发热、肾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
2 护理干预措施2.1 术前护理干预2.1.1 心理护理肾脏穿刺术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患者及家属对穿刺术有一定的顾虑,怀疑穿刺能否成功,有何并发症等。
因此必须建立护理干预,加强沟通[1]。
与患者面对面交谈,根据其年龄、职业,告知其穿刺活检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讲解穿刺术的具体方法,术中配合和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措施等,使其对穿刺术有更清晰的认识消除其茫然、紧张、恐惧的心理,进一步减轻患者压力,增强自信心。
肾脏穿刺后出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肾脏穿刺后出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英文回答:Emergency Protocol for Post-Renal Biopsy Bleeding.Assessment.Monitor vital sign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oxygen saturation)。
Assess for signs of bleeding (e.g., hematuria, flank pain, hypotension)。
Determine estimated blood loss.Intervention.Mild Bleeding:Bed rest.Increase fluid intake.Monitor vital signs closely.Administer pain medication as needed.Moderate Bleeding:Maintain bed rest.Administer intravenous fluids.Transfuse blood products as necessary.Consider embolization or surgery to control bleeding.Severe Bleeding:Emergency surgery may be required to stop the bleeding.Follow-Up.Monitor patient's condition closely.Obtain daily urine output and hemoglobin levels.Repeat imaging studies to assess for hematoma resolution.Schedule outpatient follow-up to monitor recovery.中文回答:肾脏穿刺后出血应急预案。
肾穿的应急预案

肾穿刺活检术的风险因素评估及应急处理预案一、风险因素评估:穿刺中和穿刺后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1、局部感染和败血症,如局部的红肿、热、痛;全身感染发热及寒战等。
2、麻药过敏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3、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及皮下气肿。
4、心血管症状:穿刺中出现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脏填塞、心脏骤停等。
5、穿刺失败。
6、渗液、渗血、出血、严重者发生失血性贫血及休克死亡。
7、穿刺针折断,遗留,堵塞。
8、误穿其他脏器。
9、肠梗阻,肾动脉瘤,肾绞痛。
10、动静脉瘘,血管血栓形成。
11、腰痛,腹胀痛。
二、应急处置及犯法预案1、穿刺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履行告知义务,对穿刺中及穿刺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告知。
2、穿刺前嘱患者短暂憋气及卧床排尿。
3、穿刺时,嘱患者全身放松,配合医生做吸气、憋气及呼气。
在穿刺过程中不能说话、活动,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
4、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如穿刺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心律失常,立即停止穿刺,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防感染。
6、穿刺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如有任何不适,立即报告。
鼓励病人多饮水,6小时无尿者,予静脉输液,观察尿量,尿色,收集标本送检。
有肉眼血尿者,延长卧床时间,直到血尿消失3次为止。
7、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A、出血,血尿:一般在1-6天内消失,偶见严重出血及肾周血肿,应积极输血。
B、腰痛。
症状一般在一周内消失,偶见血凝块堵塞肾盂或输尿管致肾绞痛。
C、感染。
无菌操作不严格。
8、穿刺后要留3次尿送检。
9、身穿后3天可以取下穿刺纱布,7天后可以洗澡,但不能剧烈活动腰部。
10、穿刺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酌情使用止血药及抗菌素。
11、穿刺后1月内避免作腰部剧烈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处理预案
目录
一、血尿……………………………………………1页
二、肾周血肿形成…………………………………2页
三、术后尿潴留……………………………………3页
四、动静脉瘘………………………………………4页
五、误穿其它脏器…………………………………5页
六、感染……………………………………………6页
七、肾穿刺活检术操作流程图……………………7页
一、血尿
肾穿剌活检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尿,镜下血尿几乎100%,多数在1~2天内自行消失。
除非患者肾穿刺前即存在肉眼血尿,肾穿刺术后出现肉眼血尿即为并发症。
多数肉眼血尿出现在肾穿刺前当天,也可出现在术后数日。
但绝大多数肉眼血尿不会引起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和血色素的下降,无需输血,仅延长卧床时间。
一旦显著肉眼血尿出现应采用积极止血措施(包括持续静脉点滴垂体加压素及促凝药物),当血球压积下降6%以上或血红蛋白下降2g/dl时,或血压波动,必须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促使较多尿液排除以保持尿道的通畅,防止血栓凝块堵塞尿道,如血球压积及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则应及时输血、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以及外科手术(局部止血或肾摘除)以控制活动性大出血;
血块刺激输尿管引发肾绞痛或者堵塞尿道造成急性膀胱潴留,可予解痉或逆行插管冲洗。
二、肾周血肿形成
肾周血肿发生率在48-85%,但多为无症状的小血肿,可自行吸收,临床上不需特殊处理,较大的血肿在3月内吸收,较大血肿可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如腰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困难,大血肿可引起血压及血色素的下降。
肾周血肿感染极少见。
对术后患者出现明显腰痛和腹痛立即行床旁超声检查,证实为较大血肿后应严格限制患者活动,必要时输血输液稳定血压,效果不好应及时外科手术处理。
三、术后尿潴留
术后多数患者因卧位及情绪紧张而出现尿潴留,以致相当多的患者需要帮助及采用导尿措施,有肉眼血尿且尿比较多血块者易出现血凝块堵塞尿路而引起严重尿潴留,后者应采取经皮膀胱穿刺导尿及反复膀胱冲洗;肾周疼痛:多为轻度的钝痛,较长时间、较剧烈的疼痛可能系血肿扩大,尿路梗阻有关。
对于术后出现剧痛者,或不伴肾周痛而出现双下肢内侧疼痛,或腹痛,且同时出现自汗严重者,应严密观察血压及心率变化并及时测定血球压积及血红蛋白浓度,确定有严重出血应及时处理。
四、动静脉瘘
少数患者术后发生动静脉瘘,出现肾活检后无法解释的高血压,移植肾受者的活检部位通常可闻及血管性杂音。
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肾动脉造影可确诊,多数患者能在1-2年内自行吸收,严重者可能要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治疗;
五、误穿其它脏器
偶有误穿其它脏器,应及时行B超检查,误损伤血管者后果严重,应采取积极止血措施;
六、感染
肾周感染及尿路感染极少见,若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七、肾穿刺活检术操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