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会区分运用“敏捷”“敏锐”。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研究蝙蝠飞行探路的秘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难点:了解蝙蝠飞行探路的秘密。

一、揭题:1、出示蝙蝠图,你们认识它吗?叫叫它的名字。

谁能告诉我这两个字怎么写?(师根据提示板书)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学习生字就容易多了。

2、出示雷达。

板书。

你们了解雷达吗?有这样一段文字是介绍雷达的,谁来读一读?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蝙蝠和雷达》,齐读。

此时,你的脑子里是否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呢?4、这两个完全不同类的事物,怎么会有联系呢?今天让我们研读《蝙蝠和雷达》,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

并想一想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生字会读好,还得会写好。

这些生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相互提个醒。

出示选词填空,“敏捷“敏锐”说说两个词的区别,并给敏锐找。

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默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蝙蝠和雷达关系的句子。

汇报,出示句子。

指名读,此时你是否又产生了一些问题?预设:蝙蝠有什么本领呢?科学家是怎样得到启示的?蝙蝠探路的方法又是怎样的?三、研读文本:1、让我们先去看一看蝙蝠到底有什么本领。

课文哪一段介绍了蝙蝠的本领?(1)出示文字出示第3自然段。

(2)自由读一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蝙蝠很了不起,从“无论”“即使……也”等词感受到。

)(3)用“无论……即使……也……”说一句话。

(4)蝙蝠的确令人佩服,用佩服的语气读一读。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11、蝙蝠与雷达使用范围: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作者:卢迎单位:绍兴市鲁迅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8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朗读、默读、浏览、跳读、填表、绘图、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流程:一、认识事物,导入课题1.老师板书“蝙蝠”,趁机进行生字教学,问:蝙蝠这种动物大家熟悉吧?谈谈你知道哪些关于蝙蝠的知识?指生回答,之后课件出示“蝙蝠”简介。

2.老师板书“雷达”,问:对于雷达,你了解些什么?指生回答,之后课件出示“雷达”简介。

3.那“蝙蝠”与“雷达”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老师趁机板书完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课件出示初读课文要求:①、读课文时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②、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蝙蝠”与“雷达”的关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件逐组出示生字新词。

(1)指名读----正音读----齐读。

(2)你发现课件中词语的特点了吗?指名答。

(3)哪些词语很容易写错?请同学来提醒大家。

趁机进行“荧”、“避”等易错字的教学。

4.“蝙蝠”与“雷达”有什么关系呢?用文章中的语言来说说。

指名答。

5.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两句话,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雷达、蝙蝠、飞机之间的关系:(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抓住“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句语言,探究课文内容,了解蝙蝠飞行的奥秘。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案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案

11、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的文章〗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生展示他是收集的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师:它们一点都不像,但是科学家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蝙蝠和雷达》,去发现它们之间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比赛朗读课文。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2.检查阅读成果(1)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蝙蝠、飞蛾、铃铛、塞上、揭开、障碍、荧光屏、敏锐、避开、苍蝇①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看看你们认不认识它们。

②在这些词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词语?老师觉得,铃铛的“铛“要注意,这个字应该读轻声。

“塞”是一个多音字,大家可以课后查查它还有什么读音。

“荧光屏”的“荧”字千万不要和“萤火虫”的“萤”字弄错了。

③好,接下来,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生字词。

(2)认识了这些生字词,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我请一组同学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读完课文,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4)那么,在读完课文之后,你又有了什么疑问呢?(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

四下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四下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 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 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 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 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 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 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找出
相关段落大声地读一读。谈 谈自己读后的看法。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 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 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 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看看
文中有没有对蝙蝠和雷达 之间关系的直接描述。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 身上得到了启示。
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
么关系?请同学们用文中 的一句话来回答。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
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
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 么装上雷达飞机夜间就能安全 飞行?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 课文,给课文分段。
雷达

雷达,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 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 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 称为“无线电定位”。利用电磁波探 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电磁波对目 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 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 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 息。
11 蝙蝠和雷达
蝙自然段)讲飞机夜航是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至7自然段)科学家经过反 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 密。 第三段:(8自然段)科学家模仿蝙蝠 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 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理解雷达的作用和原理。

2.能够口头表达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看法。

3.能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对蝙蝠和雷达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引导学生探究雷达的原理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1.课本: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
2.带有雷达模型的图片
3.小组讨论问题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雷达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东西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2. 学习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理解蝙蝠利用声波来感知周围环境的原理。

3.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入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 为什么蝙蝠在黑暗中也能飞得这么灵活? - 雷达和蝙蝠的声波感知有什么相似之处? - 雷达的作用是什么?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成果,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蝙蝠和雷达的看法。

5. 课堂延伸
让学生在家中或实验室里自行制作一个简易的雷达模型,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

11. 蝙蝠与雷达 第一课时 教案

11. 蝙蝠与雷达 第一课时 教案




11、蝙蝠和雷达
字词
4.引导理解“蝙蝠”“雷达”两个词。(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5.认识理解“漆黑、飞蛾、蚊子、苍蝇、捕捉、避开、揭开、推进、敏锐、清朗、铃铛、即使、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这些词语。其中以换词方式理解“敏锐”。
6、回顾本单元《自然之道》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两课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
学习新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课题扩充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题
11、蝙蝠和雷达第1课时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课题扩充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复述科学家通过实验揭开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要复述“科学家通过实验揭开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
学习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难点
根据图表,简要复述“科学家通过实验揭开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的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揭示Hale Waihona Puke 课题学习字词
学习
新课
总结
1.齐读课题
2.引导认识“蝙蝠”这两个形声字。引出课文的另外9个形声字。
3.引导观察“蝙蝠”这两个字形特点,学生模写这两个字,再布置写“蛾、蚊、蝇”三个字。
(1)布置任务:蝙蝠夜里飞行的本领真高啊!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分别作了三次试验。请同学们阅读第4、5、6自然段。认真思考并填写手中的表格。

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责任课堂寄语:
冷办中心学校自主学习型语文日导学稿
编号:4121 主备教师:姜雯日期:班级:姓名:审核:
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课题:11《蝙蝠和雷达》
预习:
自读自悟: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
资料准备:1.查阅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理解“横七竖八、超声波、荧光屏”等词语的意思。

2.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搜集人类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的事例。

(写在预习本上。


自主积累:这篇文章丰富了我的见闻,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探究,我要多读几遍。

自主感悟:默读课文两遍,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自习课导学】
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要点。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学习从早读开始!)
【展示课导学】(时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1、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
②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调整意见:
集体备课
自主调整
集体备课
自主调整
3、展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调 整意见:
[导学释疑]1、学
1、根据预习,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同桌轮流朗读课文,互相评价,互相指导。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调整意见:
2、研
①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一、读拼音,写词语。
ān fúbǔōbì kāi mǐnì
( ) ( ) ( ) ( )
wén línɡdānɡànɡà iēkāi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绳()揭()莹() 幅()
蝇()竭()荧()蝠()调整意见:
[板书设计]
11.《 蝙蝠和雷达》
蝙蝠——雷达
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
自主调整
集体备课
自主调整
一、课题: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我能认真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找出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通过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我可以提高自己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评价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蝙、蝠、蛾、铛、揭、碍、荧”7个生字,会写“蝙、蝠、捕、蛾、蚊、避、锐、铛、蝇、揭、碍、荧”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14词语。

2、我能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用双色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方式识记这些生字的字音,理解生词。

熟读课文。

【课前抽测】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自主学习】
1、我要大声地读课文,并把读不准的词语读准确,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在书上留下我读书的痕迹。

2、学习对子互读本课生字,师父轻声读,徒弟大些声音读,师父注意倾听。

3、读课文中,我觉得难读的字有:,我要多
读几遍。

生字表中,我觉得难写的字有:我要多写几遍,写美观。

4、我积累了这些好词语:
【新知探究】
1、默读课文根据下列提纲,用∥给课文分段。

提出问题:蒙上眼睛蝙蝠和雷达 ( 至段)
三次实验:塞上耳朵封住嘴巴 ( 至段)
得出结论:在飞机上安装雷达 ( 至段)
2、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填空。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作用。

3、在课文中找到“反复”“证明”,并且用“反复”“证明”造句。

4、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安装了,让飞机能够。

【当堂检测】
我会比一比,再给这些生字组词:
蝙()捕()蛾()蚊()
扁()哺()饿()这()
锐()渴()蝇()避()
说()揭()绳()僻()
【知识链接】
蝙蝠: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
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
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
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
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间觅食。

雷达: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