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精选 参观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7篇)

参观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一上周六,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
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
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赭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
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
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
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
河南地质博物馆游后感2300字

河南地质博物馆游后感2300字我有幸游览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地质博物馆,这是一个展示地球历史、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的多功能博物馆。
在游览过程中,我领略了地质学的神奇和巨大,也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化过程。
同时,地质博物馆也让我深信,作为地球的人类,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河南地质博物馆以大自然为主题,展示了从地球形成到今天的演变历程,以及地球矿物资源和地震灾害等方面的知识。
馆内展览分为地球演变史、地球科学和矿物资源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进入了地球演变史展览区,其中一张大型浮雕壁画“古今天地”的设计十分震撼。
这张壁画生动地呈现了地球从远古时代到现代日子的演变史,尤其是最近百年的地球变化十分明显,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馆内诸多地球的三维模型,让我们更加了解地球的形态是一个多少少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进入地球科学展览区,我们看到很多模型模拟了地球的各个成分,包括了地球尺度、构造和矿物学。
这些模型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到底从哪里获得了石油、煤炭、铁等资源。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地球科学中的各种实验和测试方法,这些是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等领域工作的基础。
最后,我们到达了矿物资源展览区,这个区域展示了地球矿物财富的丰富,也展示了人类的资源开发能力。
这个展览区的着重点是非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矿物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工业化生产过程、技术、贸易和政策等方面。
这个区域的展品很多采用了仿真技术和实物展示,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矿物资源丰富和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感受到资源开发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后果。
除了展览区域,河南地质博物馆还设有许多科普专题展示区。
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例如地震、火山和岩石。
馆内配备有许多多媒体互动设施,让我们在互动游戏中认识岩石类型、探寻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地球科学,更容易了解到一些更为复杂的公式和数据。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精选9篇)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1博物馆的外面有一片很大的场地,场地里有只很大的模型恐龙。
博物馆的内部很丰富,我们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只非常大的模型恐龙站在很高的台子上,体内好像发出一种声音。
再往里面走一点,便能看到模型火山,火山几乎马上喷发出来了一样,“仿真还挺像的呢!”我不由地啧啧赞叹。
再往里在走一点就更有趣了:有一块块宝石和玉石,其中,我和爸爸妈妈看见了一块很奇特的石头:海蓝宝。
海蓝宝外面是似透明,而非透明的白色石块,白色石块里面好像裹着一块蓝色石块,非常漂亮。
博物馆里不仅有博物、文物,还掺杂着部分科技。
比如我们在最顶层看见的三个模型恐龙,我们去的时候就看见了最右边的一只恐龙在弹吉他。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恐龙的脚下有一个播音器,所以才唱出这动听的歌曲来。
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去地质博物馆看一看,相信每次的收获肯定都不一样的。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2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历时三个多小时,勉强看完。
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
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
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
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
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
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够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前几天,我去参观了地质博物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一走进地质博物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但很快,我就被各种各样神奇的展品吸引住了,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奥秘的地质世界。
我最先来到的是矿物展区,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矿石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有一块紫水晶,它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它的晶体通透得仿佛能看穿一切,那深深浅浅的紫色,就像是宇宙中最绚烂的星云,让我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摸它,感受一下这来自大自然的奇妙礼物。
还有一块孔雀石,那独特的纹理和颜色,像极了孔雀开屏时的尾巴,绿色和蓝色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说不出的美。
我就站在那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心里想着,大自然到底是怎么创造出这么美丽的东西的呀?接着,我来到了化石展区。
一看到那些巨大的恐龙化石,我瞬间就被震撼到了。
有一副恐龙骨架,特别高大,我站在它下面,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
我仰着头,努力想看清它的全貌,脖子都酸了。
那一根根巨大的骨头,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故事。
我想象着这只恐龙当年在地球上威风凛凛的样子,它或许是这片土地的霸主,跺一跺脚都能让大地颤抖。
还有一些小巧的恐龙蛋化石,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就好像还在等待着小恐龙破壳而出。
我盯着那些化石,脑子里浮现出了小恐龙们刚刚出生时的可爱模样,它们一定是萌萌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在地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许多奇特的岩石样本。
有一块花岗岩,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斑点和纹路,就像一幅抽象的艺术画。
我凑近了仔细看,发现那些斑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浅,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还有一块玄武岩,它的表面坑坑洼洼的,就像是被岁月啃噬过一样。
我用手轻轻抚摸着它,感受着那种粗糙的质感,心里不禁感叹,这得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才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啊。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地质构造的区域。
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地球模型,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各种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路线。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前段时间,我有幸去了当地的地质博物馆参观,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地球演化的奥秘。
在这次参观中,我看到了各种珍贵的化石、岩石标本和地质展品,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的演变过程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以下是我在地质博物馆参观后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地质学知识和地球演变历史的场所,通过陈列展示各类地质标本和化石,向观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演化历程。
在博物馆的展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贵标本,包括恐龙化石、古代植物化石、各种奇特的岩石和矿石等。
这些展品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我领略到了自然之美和时间的长河。
比如,一个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沧桑和强大。
在地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被展品所吸引,更是被地质学知识的丰富性所震撼。
通过展览的介绍和视频资料的展示,我了解到地球的构造和演变,并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比如,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的组成,揭示了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演变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的环境。
此外,地质学还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质灾害的防治等实际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地质学知识的学习,地质博物馆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科学的尊重。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很多地质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为了研究地质现象和挖掘地质资源,不惜冒着风险和艰辛,进行实地考察和勘探。
他们用心灵的慧眼发现了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综上所述,地质博物馆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启发。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的演化历程和自然界的奥妙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地质学知识,努力保护环境,致力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感谢地质博物馆给我带来的宝贵经历和感悟,让我更加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8篇)可以一睹世界文化、艺术和自然的魅力,诚挚地感谢您的到访,希望您能够在本馆留下难忘和愉悦的回忆。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地质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博物馆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范文1在我校组织下,我班32人在12月4日下午同几个兄弟院系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之后感受良多,写下这篇观后感与同学们探讨。
之前早曾闻地质馆的大名,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这次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的实践课,让我满足了一下这个心愿。
中午大家早早的做好准备,一同痛并快乐着的挤公交车到了位于郑西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有些令人失望,没有河南省博物院较大的占地面积,也不如博物院造型那么别出心裁,放眼望去,广场上只有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还算是比较壮观。
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难道说真是看景不如听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队伍进入了地质博物馆那不算大的门。
进入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大块璀璨夺目的方解石,在灯光之下,不同的晶格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顿时,我立马来了些精神,凑近观看,不禁叹服大自然这个万能的造物主的伟大。
怎知,更令人称奇的在后面。
进入展厅,首先让我跌掉眼镜的是,原来展厅是在地下,所以在地面上看来,地质博物馆其貌不扬!当时我就又想起那个教训:任何事情,不要早早的下定论,在不同的方向看,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收敛心情,观察四周,发现自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首先踏入的便是宇宙的起点,一个不规则的球状物质,在某天,这个不稳定的物质突然发生了大爆炸,这便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又经过亿年为计数的冷却之后,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较为稳定的宇宙雏形。
随着在“时光隧道”的前进,我们到了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各种地形进入我的眼睛,时而巍峨的群山,时而广袤的平原,时而又是苍茫的雪原。
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各种奇特的地形了:比如卡斯特地形等。
在长期的雨雪冲刷,冰川开凿的作用之下,在一些地球的角落形成了那些令人叹服的地貌。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一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位于金水路18号中国国土资源局隔壁,建筑新颖别致,独具风格。
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
在上一周的周末,早上八点,我就随我班一起乘公交出发去久违的博物馆。
终于在九点左右到达目的地,我怀着激动的心走向地质博物馆。
站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恐龙,它高8.2米,长超过18米,一个指甲盖长22厘米、宽10厘米。
站在黄河迎宾馆的梧桐树下,不需要抬头就能“吃”到树叶。
顿时把我们拉进了远古时代。
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
当然,我们也会靠近巨龙,拍下属于我们的集体照。
接着,我们进入一楼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大块璀璨夺目的方解石,在灯光之下,不同的晶格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不禁叹服大自然这个万能的造物主的伟大。
怎知,更令人称奇的在后面。
进入展厅,我才知道原来展厅是在地下,这不禁让我感叹地质博物馆果真是名副其实啊收敛心情,观察四周,发现自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首先踏入的便是宇宙的起点,一个不规则的球状物质,在某天,这个不稳定的物质突然发生了大爆炸,这便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又经过亿年为计数的冷却之后,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较为稳定的宇宙雏形。
随着在“时光隧道”的前进,我们到了地球的表面,目睹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
也了解、认识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了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也体会到了黄河文化。
离开地球厅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恐龙厅又称中生代展厅。
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
另外这里还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中国唯一的结节龙,还有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以及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恐龙及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
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一些趣味的有关恐龙主题的游戏供大家娱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有感
2013年11月3日,我们一行人辗转来到郑东新区,来到盼望已久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参观。
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
我们一路深深地被吸引,被震撼。
我们流连于各个展厅,参观完毕,仍觉意犹未尽。
回来后,虽然众多文物已叫不出名字,但它们的影像却长时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种激动的心情仍稍不曾减少。
还未进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大门,我们就看到了高大威猛的恐龙,顿时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地球厅。
地球厅中,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震撼的照片、模型展现着浩瀚的天外世界。
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地球以及天文的一些有关知识,而且对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见到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不得不说,我们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岩石深深震撼!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更有幸见到了家乡的土壤。
原来土壤与土壤之间竟有这么多玄机,不同地区的土壤在特性上千差万别,有黑色的,有黄色的,又有粘性的,有无粘性的,不只不觉间,他们早已被打上了地区烙印。
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随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
在恐龙厅,我们不仅见到了亚洲体腔最大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等等,而且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
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
展馆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化石、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等大批动植物化石标本,几乎展示了河南所有种类的矿石、岩石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
此外,馆内还建有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
这让我们十分振奋!
还未从来自恐龙厅的激动心情中抽脱出来,我们转身已来到生物演化厅。
在生物演化厅,我们看到了最早的生物化石,了解了生命的繁衍生息以及人的演变进化过程。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些成果都是前辈们用心血研究并积累下来的财富啊。
如果不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求索,我们又怎能破获生命的奥秘突然发现我们真的好幸运,虽然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象厅。
在这里,我们如愿以偿地与大象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虽然见到的只是大象骸骨,但大象的形象却在我们眼前更加生动具体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与大象合影留念,虽然那只是骨骼,这仍然让我们兴奋不已!从中我们可以想想一下我们中原大地在远古时期竟有大象的踪迹,这不得不说是不可思议的。
出厅时我们捕捉到了墙壁上的豫字,看上去竟然象大象在和人跳舞,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其它生命的亲近与尊重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观看了矿物厅、矿产资源厅和地质环境厅。
在矿物厅和矿产资源厅陈列了好多矿物质及矿产资源,形态各异,有液态的、粉末状、石块状,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等等。
还有些比较珍
贵也很漂亮的岩石,比如云母、石英石,水晶等,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吸引了在观游人的眼球。
在地质环境厅,我们领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
而且,了解到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影响。
比如,由于所处地区的地质元素的构成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某种化学元素含量大,会造成当地某种疾病高发或比其他地方多发。
通过对地区地质环境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地方性多发病。
另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还看到了众多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致,比如伏牛山、嵖岈山、养子峰等,我们深深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在馆外,我们零距离接触了矿石林,石凳、石桌是它们的主体。
在科普广场,我们看到了“地球发威”的壁画,它这是在警告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都会心有触动的,爱护地球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这次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精神和思想上也经过了深刻的洗礼。
首先是发展。
从古至今,物种在不断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和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规律便是不断的发展,无论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是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社会。
同时,发展的重要因素便是创新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是实践的最高体现。
唯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更多新事物,新问题;然而也唯有创新,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更好地解
决问题,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是灭亡。
记得去年看过一个电影《2012》,想到如果地球发飙,我们真的能靠几艘“诺亚方舟”就能脱离灭绝的命运吗从一楼看着面前巨大的恐龙骸骨,回想着这些中生代的霸主,他们也曾在大自然的巨大毁灭力之下化为灰烬。
当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靠着高科技躲过大自然的毁灭时,那些巨大的恐龙是否也在想着靠自己的巨大身躯来与从天而降的灾难抗衡呢再想想最近几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以及伴随着全球变暖而来的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不规律等激增的自然灾害,这无疑是加速地球毁灭、人类灭亡的节奏啊!此时,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防治自然灾害,那么我们便再也无力阻挡这场世界大灾难的到来!
虽说人生不过寥寥几十年,终究是要尘归尘土归土的,但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就在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在我们为他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上。
那么首先,必须得确保有他人,有社会。
唯有生命延绵不绝,我们的价值才能永存,我们的生命才能升华!如果地球毁灭了,人类灭亡了,那么我们的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或许会老去,但我们的生命,总该留下点什么。
许三多说:“什么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我要说,有意义的事就是为了一些信念、一些坚持而奋斗,就是不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危害子孙后代的事!我们虽然无力决定别人做什么,但我们至少可以用行动说出我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