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
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

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篇一:兰州市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1.通过简短的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
三、实习形式:学生集体参观地质博物馆学习一)、实习背景介绍二)、实习详细介绍六.实习总结:1、实习目的:3、实习地点: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实习的目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次进入场馆,该馆设“序厅”、“走进地球”、“打开宝藏”、“辛勤耕耘”、“沧海桑田”、“保护地球”、“石之瑰宝”八个主要展厅,走进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就开始了地球之旅。
百度百科上介绍说该馆矿产资源陈列厅门口,是一座人工堆造的石灰岩溶洞,厅内布有湖南矿产分布大型沙盘,上面标记着湖南特有的钨、锑、铅、锌、汞、磷、砷和高岭土、海泡石等矿产地 250多处。
几座独有的石英──黄铁矿晶洞、辉锑矿晶洞、石膏晶洞,再现了自然界矿物生长发育状态。
地球历史陈列厅陈列有转动着的巨大地球模型。
其他陈列厅陈列有古生物标本 800余件,如大型三叶虫、1 米多长的直角石、芙蓉龙、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等。
矿物岩石标本有1000余件,如金刚石、辉锑矿晶簇、石英黄铁矿晶簇、雄黄雌黄晶簇、方铅矿重晶石晶簇、方解石晶簇、辰砂、黑钨矿、白钨矿、萤石、石膏等矿物晶体以及中国首次发现的世界新矿物──香花石晶体和各种宝石玉石彩石等。
其他还有矿床、区域剖面的系统成套标本。
大家排好队在美女导游的带领下进入了博物馆,博物馆进门处的地球厅摆放着一个模拟的地球,上面不断变换着地球上的各种地貌。
在展厅的转角处悬挂着模拟的太阳系。
随后我们又到了矿物厅。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矿物厅里摆放着各种矿石,最引人注目莫过于那个闪闪发光的石膏晶洞了。
柳江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

一、前言柳江地质博物馆位于我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一座集地质科普、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
为了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5月15日至19日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柳江地质博物馆实习。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地质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提高自身的地质知识水平。
2. 学习地质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参观地质博物馆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包括地球演化厅、矿物岩石厅、古生物厅、地质构造厅、地质灾害厅等。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地球的演化历程、矿物岩石的种类和特性、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2. 参与科普讲解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地质博物馆的科普讲解工作。
在讲解过程中,我向游客介绍了地质博物馆的展陈内容,解答了游客的疑问,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参与教育活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地质博物馆举办的教育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了解到了地质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参与馆内管理工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馆内的一些管理工作,如展厅清洁、展品整理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了解到了地质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参观地质博物馆,我对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矿物岩石的种类和特性、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等知识。
2. 能力收获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科普讲解、教育活动和馆内管理工作,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思想收获通过实习,我认识到地质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地质科普工作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地质事业发展的作用。
五、总结柳江地质博物馆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推动地质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实习总结实习周记范文(精选5篇)

地质实习总结实习周记范文(精选5篇)地质实习总结范文篇1这周实习选址在莲花山勘探。
在选址阶段,收集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为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必须进行野外的实地勘探,所以安排了这次莲花山实地勘探。
久闻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今日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广州番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位于XX区珠江口狮子河畔,距离XX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融古代粗犷与现代秀美于一身的风景旅游区。
20xx年时,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
莲花山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共分为:莲花塔景区、莲花城景区、观音胜境区以及石景区四大景区。
为首的石景区为西汉始创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鬼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莲花山古采石场开采时间自西汉初年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西汉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莲花山。
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面积30余万平方米。
莲花山古采石场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遗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为25米,最高处达40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
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运走的石料;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的莲花塔,则是莲花塔景区的代表。
莲花塔又名文昌塔,素有“省会华表”之称。
驻足于塔上,四面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莲花城,原为清政府在珠江口设防之用。
历史的沧桑点点凝结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间,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观音胜境之内,莲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观音像,果然气魄非凡,令人如入“净土”,顿生敬畏之感。
地质实习总结实习周记范文篇2首先,我深刻的认识到,很多人在实习走之前就把这次实习当作一次公费旅行的态度是科学的。
经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实习确实是一次旅行。
我们先到了克旗,在克旗参观了克什克腾地质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地质方面的知识,虽然现在那些知识已经忘光了。
地质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地质博物馆作为展示地质科学成果、普及地质知识、弘扬地质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地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实践价值,我们组织了一次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实践价值地质博物馆是地质科学研究的窗口,也是地质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参观地质博物馆,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变过程,认识各种矿物、岩石、化石等地质现象,提高公众的地质科学素养。
同时,地质博物馆还可以弘扬地质精神,激发人们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2. 地质博物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地质博物馆存在展示内容单一、科普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加强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三、实践目的1. 了解地质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科普功能;2. 分析地质博物馆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3. 探讨如何提升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实践价值。
四、实践过程1. 参观地质博物馆我们选择了我国某知名地质博物馆作为实践地点。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馆内讲解员对各个展区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地质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科普功能。
2. 问卷调查为了解参观者对地质博物馆的满意度,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对参观者进行了现场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参观者的年龄、职业、参观目的、满意度等方面。
3. 访谈我们与地质博物馆的负责人和讲解员进行了访谈,了解地质博物馆在组织社会实践、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举措和经验。
五、实践结果与分析1. 地质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和科普功能地质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矿物、岩石、化石、地质景观等。
在科普功能方面,地质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2. 地质博物馆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地质博物馆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以下作用:(1)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参观地质博物馆,公众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变过程,认识各种地质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地质实习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的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思想。
二、实习内容远在xx亿年前的太古代,xx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泥砂物质、火山喷出物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些物质变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
在距今xx到xx亿年前,xx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xx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石变质,形成了石英岩。
xx山主要由一些坚硬的、不易风华的石英岩组成。
石英岩是由砂岩经变质而成的。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坚硬,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
强烈的地壳上升运动,把它抬升起来高出中原数百米,形成群山耸立,层峦迭嶂的山势。
《诗经》上称“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古有“峻极峰高四望雄,中原颖气弱天下,西连华岳三峰渺,下瞻黄河一线通”的说法,都是对xx山高大雄伟的形容。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xx山地质博物馆。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去了xx庙和xx水库。
了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阶地和洪积扇、河漫滩三种流水地貌单面山。
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河床加深,河漫滩相对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岸,这种地形就叫做河流阶地。
其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
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由于人们长期的开矿、挖山铺路,致使当地的许多地质地貌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研究地史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地质博物馆参观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地质博物馆,以期通过这次实习,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10月15日实习地点:XX地质博物馆三、实习内容与过程XX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等展区。
(1)地球厅: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发展历程、地壳构造、地形地貌等知识。
通过参观地球仪、地形模型等展品,我们对地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矿物岩石厅:这个展厅展示了各种矿物岩石的标本,让我们对这些天然物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矿物和岩石,并了解了它们在地质作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3)宝玉石厅:这个展厅展示了各种宝玉石的标本,让我们对这些珍贵宝石的成因、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鉴别宝玉石的真伪。
(4)生命演化厅:这个展厅展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各种化石标本,让我们对生命演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各种变迁,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5)土地资源厅:这个展厅展示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我们认识到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们学会了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6)地质环境厅:这个展厅展示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让我们认识到地质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了解了地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7)矿产资源厅:这个展厅展示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我们对矿产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了许多矿物岩石,学会了如何鉴别宝玉石的真伪,对生命演化、土地资源利用、地质环境等方面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

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范文篇一:兰州市地质博物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简短的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
2. 通过实习加深对工程地质学科的理解,培养对工程地质学科的兴趣。
3. 通过实习认识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
二、实习地点:兰州市地质博物馆三、实习形式:学生集体参观地质博物馆学习四、实习过程:一)、实习背景介绍1》、博物馆介绍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日伦先生创建,是全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
甘肃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布展面积486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
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4D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
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
馆内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大批国宝级精品。
展厅内循环播放富有陇原特色、具有原创性的《甘肃概况》、《甘肃地质公园》、《甘肃土地资源》、《遨游甘肃》等20多部影视片和幻像,以及《宝石趣闻》、《地震体验》等寓教于乐的一系列互动项目。
2》、博物馆概况甘肃地质博物馆坐落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团结路6号,于2007年开工建设;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布展面积486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
其中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一大批国宝级精品,此外还有温家宝总理当年在甘肃工作时所采集的地质矿产标本。
3》、博物馆常设展览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4D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等。
二)、实习详细介绍进入地质博物馆后,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兰州市地质博物馆的序厅。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精选】地质实习报告4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目录1实习单位的简介。
2实习的过程3实习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肉眼辨别岩石。
了解造岩矿石和矿物岩石。
学习使用地质罗盘。
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判别背斜、向斜。
4实习的收获与体会5对改进实习工作的建议。
一实习单位的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兴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体系中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创新型大学。
学校秉承“借政策之力,集专家之智,走创新之路,成育材之地”的宗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传承名校优良传统,集聚社会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与新世纪同步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原中工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教授和原中共中央委员、著名军事家刘精松上将担任名誉校长。
二实习过程,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经过老师的带领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蕴藏书本中大部分的地质矿物,底层我们看到了远古的动物残骸岩石,了解矿物的形成,看到了远古的足迹。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我们在由带领下学习辨别肉眼辨别岩石,认识地质的形成。
三实习的专题分析认识造岩矿物和岩石组成矿物的物理性质包裹形态,颜色,条横,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我们通过肉眼进行对矿物的鉴定。
矿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根据这一基本的特性使我们在工地极容易的区分不同的地质环境,由此我们根据矿石的颜色我们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