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期末考试重点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界限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地形测量B. 地籍测量C. 水准测量D. 重力测量2. 地籍图的比例尺通常是多少?A. 1:500B. 1:1000C. 1:2000D. 1:50003. 地籍测量中,用于表示土地权属的符号是什么?A. 红线B. 蓝线C. 绿线D. 黄线4. 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 土地法B. 城市规划法C. 建筑法D. 环境保护法5.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面积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面积测量B. 体积测量C. 长度测量D. 高度测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籍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地使用权的变更需要通过________进行登记。
8. 地籍图上,土地的界线通常用________表示。
9. 土地登记簿是记录土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文件。
10. 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
12. 解释地籍测量中土地登记簿的作用。
13. 描述地籍测量中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为200米,宽为15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15. 假设一块三角形土地的底边长为300米,高为20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论述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性。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A5. A二、填空题6. 位置、界限、面积7. 土地登记簿8. 红线9. 权属、界限、面积10. 测量杆、全站仪、GPS设备三、简答题11. 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测量范围、收集基础资料、实地测量、绘制地籍图、进行土地登记和更新地籍信息。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地籍测量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3.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4.地籍测量学:是以现代测绘科学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科学。
5.土地权属:是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6.土地权属的确认(简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认定。
7.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9.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10.地籍图: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
11.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
12.变更界址测量:为确定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13.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
填空题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基本问题:2.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
3.地籍的类别。
地籍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地籍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地籍管理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关系、土地界线等进行监管、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A.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调整B. 土地权属的登记和认定C. 土地界线的划定和调整D.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D.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地籍是指记录土地基本属性信息的一张图件。
地籍测绘是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什么?A. 确定土地所有权B. 制定土地利用方案C. 确定土地界线D. 评估土地价值答案:C. 确定土地界线3. 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土地界线的调整?A. 邻近土地使用争议B. 土地划归使用单位变更C. 土地复垦和治理D. 土地整备和征收答案:B. 土地划归使用单位变更第二节:填空题1. 地籍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地籍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土地利用有效、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界线清晰。
3. 地籍界址点是指地籍测绘成果中用于标识地籍界线的具体点位。
4. 地籍调查是指通过实地调查和大量资料的搜集,获取土地利用和权属等相关信息。
第三节:简答题1. 解释地籍管理的重要性,并列举两个地籍管理的具体工作。
地籍管理对于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 地籍管理可以准确记录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关系,为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整治提供依据。
- 地籍管理可以确定土地界线,防止土地纠纷和争议的发生,维护国家土地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2. 简述地籍测绘的步骤和方法。
地籍测绘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地籍调查:对需要测绘的区域进行实地勘测,获取土地利用、土地权属等相关信息。
- 地籍测量:通过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地面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
- 地籍绘图: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符合地籍测绘要求的地籍图件,包括地籍界址点和地籍界线等内容。
第四节:论述题地籍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地籍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地籍管理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地籍期末考试重点

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2.房屋套内面积:房屋套内范围由单个产权人占有和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以及套内阳台面积。
房地产销售过程中,也称实用面积。
此面积除以本单元建筑面积成为实用率或得房率。
3.宗地: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4.土地分等定级: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5.土地权属: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6.房产测量:按照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需求和要求,对房屋及房屋用地的权属、权界、位置、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表述的一门学科。
7.丘:指地表面上一块有界封闭的空间地块。
8.飞地: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9.房屋产权面积: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
10.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二、填空1.地籍图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常见的基础图件有航片、地形图、影像平面图。
3.土地有两种类型属性,即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4.房产图分为分幅图、分宗图和分户图。
5.数字地籍测量的模式有三种,分别为野外数字、数字摄影和内业扫描数据化。
6.土地权属的确认的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7.界址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和界标。
8.封闭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
9.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地块。
10.地籍测量的界址点测量在权属调查界址调查进行。
三、选择题1.房屋用地调查与测绘以 A 为单位分户进行A.宗地B.丘C.地块D.街道2.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按照标准分为一级类 12个二级类 57个。
成都理工地籍测量学考试重点

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陆域表层,包括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
2、土地的特性:(1)、土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
(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的永久性和生产潜力的无限性。
(5)、土地的两重性。
3、地籍的含义:有关土地的自然状况,土地的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权属状况的调查记录、法权登记、地籍图件和数据。
4、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权属调查一般是土地管理部门组织人力进行,其主要任务是确权,即查清每块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利用类别、登记、境界等,并把调查结果编制成册,为土地权属登记、发证及统计提供原始资料。
地籍测量工作:是测定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状况的测绘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土地登记、发证,地籍测量资料又将具有法律效率。
5、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测定测区内地表面的图形及其上附着物的集合位置;(3)、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土地的权属界线、界址点的坐标和权属范围的面积;(4)、调查土地权属、土地编号、土地使用现状、类别与等级,土地上附着物的权属,利用现状、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地籍要素;(5)、进行地籍资料的动态监测与更新,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地籍簿册的修编;(6)、根据国土整治与土地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土地整治和规划的测绘工作。
6、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地籍资料并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他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以及土地估价等各项工作。
分为:国家地籍管理和基层地籍管理。
7、地籍测量发展概况:井田制(被认为我国最早的测量工作)、鱼鳞图(我国现有的古代地籍图)。
权属调查需要解决的基本工作:确权和标定权属界线。
8、宗地:按《规程》规定,凡是被界址线索封闭、由土地使用者使用的一块地视为一宗地。
地籍测量学复习要点

地籍测量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地籍的定义和含义:定义: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
(3)以地块为基础建立地籍。
(4)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2.图、数、表:“图”是指地籍图,即用图的形式直观的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直接按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分幅地籍图、专题地籍图、宗地图等。
“数”指地籍数据,即用数的形式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
“表”指地籍表,即用表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状况等进行文字描述。
3.地籍的类别:(1)按地籍的用途分,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特点和任务分,可分为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可分为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地籍调查的含义:(1)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2)按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地籍调查的内容:(1)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权利状况,即纳税人情况,包括姓名或单位名称等②计算赋税的依据,即需要纳税的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等(2)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①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要素(3)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包括权利人状况、权源、权利性质、权利限制等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权属、权属界址等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包括土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质量,包括土地登记、基准地价、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数、各种房地产价格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利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型、容积率、建筑间距、建筑密度、各种类别面积比列地籍调查的原则:(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4.地籍功能:⑴ 地理性功能;⑵ 经济功能;⑶ 产权保护功能;⑷ 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 决策功能;⑹ 管理功能。
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及答案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涉及到土地的测量、登记、评估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套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土地的买卖交易B. 土地的登记管理C. 土地的规划利用D. 土地的税收征收答案:B2. 地籍图的比例尺通常是多少?A. 1:500B. 1:1000C. 1:5000D. 1:10000答案:C3. 在地籍调查中,土地的权属如何确定?A. 根据土地使用者的声明B. 根据土地登记簿的记录C. 根据土地所有者的意愿D. 根据政府的决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地籍调查包括哪些内容?A. 土地的面积测量B. 土地的权属调查C. 土地的利用现状调查D. 土地的规划限制答案:A、B、C2. 地籍调查的成果通常包括哪些?A. 地籍图B. 土地登记簿C. 土地利用规划图D. 土地权属证明书答案:A、B、D三、判断题1. 地籍调查只需要在土地交易时进行一次即可。
(错误)2. 地籍调查的成果可以作为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
(正确)3. 地籍调查的精度越高越好,不需要考虑成本。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地籍调查的基本流程。
答:地籍调查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调查范围、收集基础资料、实地测量、权属调查、数据整理、成果审核、成果发布等步骤。
2. 地籍调查中如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答:确保测量准确性的方法包括: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多次复核、引入第三方监督等。
五、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是某市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你所在的区域最近发生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
请根据地籍调查的相关知识,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土地纠纷可能的原因包括:权属不清、地籍资料不准确、测量误差等。
解决方案可以是:重新进行权属调查,核实土地登记簿的记录;对争议土地进行重新测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公正的评估;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整或确认。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一、名词解释:例如1、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据法定程序将土地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薄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土地权利人对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法律制度。
2、边界系统:人们或政府管理机构通常以某种方式所承认的界线存在形式,一般由普通边界和法律边界组成3、宗地图:宗地图是指一宗土地的地籍图4、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5、多用途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督的,以土地权展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图,表等形式表示。
6、宗地: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7、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变更地籍调查中为确定依法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座落,面积及其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8、地籍图:地籍图是反映土地位置、宗地形状、面积、权属界线、相邻宗地位置关系及地上附着物情况的基础地籍图件。
9、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10、勘界测绘:勘定行政区域界限的测绘工作。
11、权属主:土地权属主简称权属主,也可以称作权利人,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2、飞地: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利用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14、界址鉴定:依据地籍资料(原地籍图或界址点坐标成果),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二.判断:例如1.国家的出现是地籍产生的基本原因(T )2.土地权属主是指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单位和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T )3.宗地的权属边界必须是封闭的(F )4.我国规定住宅用地使用权出讣的最高年限为60年(F )5.1984年国务院部署土地利用详查是以乡为单位进行的(F )6.当墙为公有墙时,权屈界线在墙的中线(F )7.自然层数等于或大于2的建筑物,一定有共有面积(T )8.1980年北京坐标系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没啥根木的区别(F )9.我国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和农村地籍图均按经纬度分幅编号(F )10.土地面积量算一般按两级控制、三级量算进行(T )11・地形图是基础用图,地籍图是专门用图(T )12.房屋的假层其高度大于2. 2米(T )三、回答问题:例如21.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文件有哪些?、答:确认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四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2.房屋套内面积:房屋套内范围由单个产权人占有和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房
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以及套内阳台面积。
房地产销售过
程中,也称实用面积。
此面积除以本单元建筑面积成为实用
率或得房率。
3.宗地: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4.土地分等定级: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
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5.土地权属:指土地产权的归属,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6.房产测量:按照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需求和要求,对房屋及房屋用地的权属、
权界、位置、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表述的一门学科。
7.丘:指地表面上一块有界封闭的空间地块。
8.飞地: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9.房屋产权面积: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
10.数字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地
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
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
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
二、填空
1.地籍图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常见的基础图件有航片、地形图、影像平面图。
3.土地有两种类型属性,即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4.房产图分为分幅图、分宗图和分户图。
5.数字地籍测量的模式有三种,分别为野外数字、数字摄影和内业扫描数据化。
6.土地权属的确认的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7.界址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和界标。
8.封闭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
9.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地块。
10.地籍测量的界址点测量在权属调查界址调查进行。
三、选择题
1.房屋用地调查与测绘以 A 为单位分户进行
A.宗地
B.丘
C.地块
D.街道
2.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按照标准分为一级类 12个二级类 57个。
3. 是进行地籍…………
4.城镇地区地籍图比例尺应采用 1︰500 1︰1000 1︰2000 。
5.地块分割后原地块号A.保留 B.作废。
四、简答题
1.地块与宗地的区别与联系
答:地块:是指一个连续的区域,并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的土地空间区域宗地:是指由权属界限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力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
素
2.房产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区别与联系
答:地籍测量: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
测量在精确确定地球表面地块与地块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同
时,需准确表达人与地之间的各种关系。
房产测量:按照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需求和要求,对房屋及房屋用地的权属、权界、位置、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表述的一门学科。
范
围:房屋以及与房屋相关的土地。
特点:以权属为核心,以权
界为基础,以房屋的平面位置和面积为重点。
在我国,由于机构设置关系,把房地产测量分为房地产测量和地籍测量。
这两门学科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房地产测量偏重于房屋,地籍测量偏重于土地。
对于图上要素,一个房屋要素多,一个土地要素多。
二者合二为一即为不动产测量与管理。
3.简述界址点测量方法与意义
答:方法:解析法: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叫
解析法。
包括极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等。
图解法: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解法。
该方法与解析法一样,但数据来源不同
意义:1.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
2.它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
据。
3.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
4.一旦界址点标志被移动或破坏,则可根据已有的界址点坐标,用测
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4.房产测绘中,共有面积分摊遵循什么原则
答:1. 按文件或协议分摊
2. 按比例分摊
3. 按功能分摊
5.选择地籍图比例尺应考虑哪些因素,与地形图比例尺选择有什么区别
答:地籍图:1.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2.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地形图:
6.土地面积量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比较各自适用范围,限制条件和优缺点。
答:一、解析法
根据实测的数值计算面积的方法,包括几何图形法和坐标法。
城镇普遍采取的面积测算方法
1.几何图形法:是根据实地测量有关的边、角元素进行面积计算的方
法。
不具备采用坐标法面积计算的小城镇可采用。
2.坐标法:测出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地块边界转折点的坐标值,然后引
用坐标法面积计算的公式,计算出地块的面积的方法。
二、图解法
图解法:是指从图上直接量算面积的方法
包括几何要素与坐标量算法、膜片法、求积仪法、沙维奇法、
光电求积仪以及电算法。
其共同特点是可以很快地得到图形的面积,没有复杂的计算;
但面积测算的精度比解析法低。
目前此法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调
查。
7.如何选择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
答:有三种方法:1.用国家控制网中的某一点坐标,某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
方向角;
2.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用图解法量取国家控制网中的一点
坐标或明显地物点的坐标作为原点坐标,量取某边的坐标方
位角作为起始方位角。
8.简述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房地产测量分为:房地产基础测量和房地产项目测量。
1.房地产基础测量:建立房地产测量的平面控制网;测绘房地产分幅平面图。
2.房地产项目测量:在房地产权属管理、经营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房地
产管理过程中测绘房地产分丘平面图,分层分户平面
图,各产权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分摊面积、建
筑面积等及相关的图、表、簿、册等。
9.简述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五、综合题
1.地籍图与地形图的区别
答:地籍图的概念: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
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
基础资料之一。
地形图的概念: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
示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
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其几何精度
高,内容详细。
在地图上可以提取比较详细的地形信息。
其
地势要素主要用等高线显示,其他地物则按统一规定的图示
符号、注记加以表示。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图虽有丰富的地形、地物信息,但是缺少
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面积等地籍要素.因此,根据地形图编
绘成地籍图主要是通过地籍调查、用勘丈等方法增补土地的
权属界址点、线和进行宗地的面积量算等工作过程.
地籍图必须具备的地籍要素和重要地物:行政境界线、地类界线、农民住宅、行
政企业厂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压线、通信线、水域
(河流、池塘、沟渠)、道路(铁路、公路、机耕路、小路)、
土地权属及性质、地理名称(县、乡、村、生产队(组)、工
矿企业、机关、学校名、路名、河流名称).对于像片图上需
要补测的地物(新增加的地物、影像模糊或被树木等遮盖的
地物等),可以根据明显的地物点,采用交会法或截距法补
测.当补测的地物多、范围广时,应布设图根控制,用平板
仪或经纬仪测记法在像片图上实测,也可用薄膜图纸实测后,
根据固定地物装绘
2.简述房产图、地籍图与地形图的共性
房产图的概念:是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全面反映了土地和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限,是房产测量的主要成果。
六、计算题
1.关于建筑分摊面积的计算
2.关于图号、图框角点坐标
3.面积平差
4.面积量算坐标法、计算图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