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专题42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2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教师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42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1.【2022年湖南卷】向体积均为1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 和1mol Y 发生反应:2X(g)+Y(g)Z(g) ΔH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ΔH>0B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c n <nC .a 点平衡常数:K>12D .反应速率:a b v <v 正正【答案】BC 【解析】A .甲容器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刚开始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因为容器温度升高,则说明上述反应过程放热,即H ∆<0,故A 错误;B .根据A 项分析可知,上述密闭溶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中a 点和c 点的压强相等,因甲容器为绝热过程,乙容器为恒温过程,若两者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压强,则说明甲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此时相比乙容器在减小即气体总物质的量:n a <n c ,故B 正确;C .a 点为平衡点,此时容器的总压为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可知,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P T整体之比,根据A 项分析可知,绝热条件下,反应到平衡状态放热,所以T a >T 始,压强:Pa=12P 始,则n a <12n 始,可设Y 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 −1,则列出三段式如下:02X(g)+Y(g)Z(g)2102x xx 22x 1x x c cc ∆-- 平,则有[(22x)(1x)x]mol -+-+<13mol 2⨯,计算得到x >0.75,那么化学平衡常数K=2c(Z)c (X)c(Y)⋅>20.75120.50.25=⨯,故C 正确;D .根据图像可知,甲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所以达到平衡的速率相对乙容器的快,即V a 正>V b 正,故D 错误。

选修4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选修4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

课时跟踪检测(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1.可逆反应:2AB3(g) A2(g)+3B2(g)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解析:选D A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交叉点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错误;B项,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2%增大,错误;C项,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AB3%降低,平衡应正向移动,而实际上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项,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增大,符合题意;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降低,符合题意,正确。

2.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d D(g)Δ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 T1>T2Q>0B.a+b<c+d T1>T2Q>0C.a+b<c+d T1<T2Q<0D.a+b>c+d T1<T2Q<0解析:选D对于左图,先拐先平衡,说明反应速率快,即T2>T1,随温度的升高,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0;对于右图,v正和v逆相交后,随压强的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c+d,D选项正确。

3.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 x C(g)Δ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0,m+n>x B.ΔH>0,m+n<xC.ΔH<0,m+n<x D.ΔH<0,m+n>x解析:选D根据图像(1),p1先拐说明p1>p2,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升高,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m+n>x;根据图像(2),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此反应的正反应ΔH<0,D正确。

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A.2SO2(g)+O2(g) 2SO3(g)ΔΗ<0B.4NH3(g)+5O2(g) 4NO(g)+6H2O(g)ΔΗ<0C.H2(g)+I2(g) 2HI(g)ΔΗ>0D.N2(g)+3H2(g) 2NH3(g)ΔΗ<0解析:选B由图像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后,v正、v逆都增大,由于v逆增大的多,平衡逆向移动。

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学生版)

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学生版)

1.(2016·四川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24(H O))(CHnn=Z,在恒压下,平衡时ϕ(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Δ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24(H O))(CHnn=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ϕ(CH4)减小2.(2015·安徽高考真题)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专题38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问题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01214()c c K c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 <03.(2015·四川高考真题)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25.0%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 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0P 总4.(2009·安徽高考真题)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2N 2(g)+CO 2(g) △H=-373.4KJ/mol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04化学平衡图像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04化学平衡图像练习

专题04 化学平衡图像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D.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之间,反应速率降低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浓度,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

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故A错误;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降低温度,平衡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B. 由图乙可知,a点的数值比b点的数值大C. 由图丙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D. 由图丁可知,反应金刚石,石墨,的焓变答案A解析分析: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只与温度有关;T2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故T2温度较高,C的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较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金刚石,石墨,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反应;b.___加__压___,
m+n__>_p+q;平衡向__正__反应 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降温或减小 压强,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 的 v-t图。
v正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2.速率----时间图像
(3) 催化剂 压强变化b
①对于mA(g)+nB(g)
v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
为:a.__加__正__催__化__剂__;
b.__加__压____,m+n__=_p+q;平
衡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v
②若对上述反应加负催化剂 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移动 过程中的 v-t图。
v正 v逆
t1
t
v正 v逆
t1
t
2.速率----时间图像
原因分类:
(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 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__增__大_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_正__反应方向移动。
②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
__减__小_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_, 平衡将向_正___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t1
t2 t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题分类.doc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题分类.doc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专题✧一、速率-时间图像: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O2(g),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 SO3(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各条件时,填入相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的编号。

(1)加入催化剂(2)升温(3)增大体积(4)增大氧气浓度【应用】2、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

在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各时间段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A t1~t2升温B t2~t3加压C t3~t4加催化剂D t4~t5减压3、反应A(g)+B(g)2C (g)+D(s)达到平衡状态时,只改变某一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 升高温度B. 增大D的用量C. 使用正催化剂D. 增大压强✧二、浓度(或物质的量或气体体积)-时间图像: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气体和B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1)根据图像,写出反应方程式(2)A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应用】5、[2012福建]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CABt/min图10.51.51.02.0c(mol/L)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逆V'正V'正V'逆V'逆V'正V正V逆V正V逆V'正=V'逆V图2三、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浓度)—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6.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1)T1___T2 正反应____热(2)P1___P2 m+n__p+q(3)T1___T2 正反应____热(4)P1___P2 m+n___p+q【解题方法】7、(双选)【2011新课标改编】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 A/t A mol·L-1·min-1B. 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四、反应物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浓度)-温度-压强图像:8、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1)△H 0 m+n___p+q (2) m+n___p+q △H 0【解题方法】9、【2011年山东】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第5讲 用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平衡》训练

《第5讲 用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平衡》训练

《第5讲用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平衡》训练1.如图所示表示反应A(g)+B(g) n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与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有催化剂,b表示无催化剂B.若其他条件相同,a比b的温度高C.反应由正反应开始D.反应由逆反应开始【答案】BC【解析】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A错误;B:“先拐先平数值大”,a比b的温度高,平衡从a到b,降温,向放热方向移动,C%增大,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B正确;C:C%从0开始逐渐增大,从正反应方向开始,C正确;D错误。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mA(g)+nB(g)pC(g) ,如图为不同温度、压强下,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T1>T2,p1<p2,m+n>p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T1<T2,p1>p2,m+n<p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T1>T2,p1<p2,m+n<p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先拐先平数值大”:T1时,p2>p1;p2时,T1>T2;A、C错误;T1时,p2>p1:p1到p2,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B%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体积减小,m+n<p,B错误;p2时,T1>T2:到T2,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TB%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放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正确。

3.如图表示外界条件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 2R(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图中y轴是指()A.平衡混合气体中R的体积分数B.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C.G的转化率D.L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作辅助线等温时,增大压强,y 值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R 的体积分数减小,A 错误;G 的体积分数增大,B 正确;G 的转化率减小,C 错误;L 的转化率减小,D 错误。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一、化学反应速率图像1.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图像2.速率----时间图像3.速率----T/P图像❖二、化学平衡图像1.含量——时间图像2.含量——压强/温度曲线一、化学反应速率图像❖ 1.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图像❖(1)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

❖(2)浓度(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计量系数之比❖(3)是否为可逆反应观察下图:❖规律:❖C-t图像:斜率代表反应速率(1)浓度发生突变,改变了反应物的浓度(直接改变浓度或改变体积):①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只有某些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②改变体积,所有物质的浓度均发生同等比例的改变(2)浓度不发生突变,改变温度或加催化剂。

(3)根据斜率的改变分析改变的条件❖n-t图像:斜率代表反应速率(1)物质的量发生突变,改变了反应物的浓度;(2)物质的量不发生突变,改变温度或加催化剂或改变体积。

(3)根据斜率的改变分析改变的条件【技巧】1、C-t与n-t图像规律中的不同。

2、找突变点练习1:观察下图,回答:①由第Ⅰ次平衡到第Ⅱ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②比较第II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III阶段反应速度(T3)的高低:T2 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答案:正反应;从反应体系中移除产物C;>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练习2: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在t2s 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D、升高了反应温度答案:; D练习3:已知A、B、C都是气态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 C%
T2P2
T1P2
P1P2 T1P1
O t O t
(4)(5)
(1)p1________p2(2)p1________p2(3)p1_______p2 +_______q m n
+______q
+______q m n
m n
(4)p1_________p2,(5)T1与T2大小__________
m n
+__________q△H________0
+_______q m n
N
M t 1 t 2 t 3
3. )
(\
%
)
(/p T C T p O
(1)
C%
T
105
P a
107
P a
(2)
O
C%
P
100
℃500

(1)△H _________0
(2)△H _________0 m n +________q m n +________q
4. []C t →(如图24—7)
此反应是从何物质开始的:____________; t 2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n t →(如图24—8)
则用A 、B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m =3,n =1,q =2,试作出C 分解时v 正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C 3A +B )
7. 读图24—9,写出用A 、B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二、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着反应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A B C
t t t
图24—7
n 1.0 . 0.8
0.6 0.6
0.4 0.2 O
图24—8
t
C B A α αA
αB
O 3 图24—9
n A
B
2.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 )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正确的是( )
A .Z 、W 为气体,X 、Y 中之一为气体
B .Z 、W 中之一为气体,X 、Y 为非气体
C .X 、Y 、Z 皆为气体,W 为非气体
D .若X 、Y 为气体,则Z 、W 中之一为气体
3.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H 在密闭容器器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 ,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混合物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T 2,P 1>P 2,m+n>p ,△H>0
B 、T 1>T 2,P 1<P 2,m+n<p ,△H>0
C 、T 1>T 2,P 1<P 2,m+n<p ,△H<0
D 、T 1>T 2,P 1>P 2,m+n>p ,△H>0
4.某可逆反应L (s )+G(g) 3R(g); △H>0,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 轴可以表示( )
A .平衡混合气中R 的质量分数
B .达到平衡时G 的转化率
C .平衡混合气中G 的质量分数
D .达到平衡时L 的转化率
5.下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 、P )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 (固)+G (气)2R (气); △H>0,y 轴表示的是( )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 的百分含量
B .平衡时,混合气中G 的百分含量
C .G 的转化率
D .L 的转化率 6.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H<0中m 、n 、p 为系数,且m+n>p 。

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 ℃、压强P 关系正确的是( )
T T
1 P 1
P 2
v
V 正 V 逆
V 正 V 逆
t
7.一定条件下,在某容器中充入N 2和H 2,反应N 2(g)+3H 2(g)
2NH 3(g);△H ﹤0达到平衡,当条
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反应一段时间后又建立新平衡, 则符合右图变化的条件是( )
A.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又充入氮气同时分离出氨
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升高温度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减小压强
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增大压强 8.
的可逆反应,在室温条件下B %与压强(p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 +n <p
B .n >p
C .X 点时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X 点比Y 点混合物的反应速率慢
9.下图表示800℃时,A 、B 、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
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 ,A 物质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可逆反应:aA(气)+bB(气) cC(气)+dD(气);△H 试根据图回答:
(1)压强P 1比P 2___________(填大、小)
(2)体积(a+b )比(c+d )_________(填大、小) (3)温度t 1℃比t 2℃__________(填高、低) (4)△H 值是___________(填正、负)
11.某可逆反应为:2A(g)+B(g) ;△H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的a 、b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__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400℃和500℃时的情况,则△H_______(填“›”“‹”)0。

(3)若丙图中的a 、b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压强时的情况,则曲线______表示的压强较大时的情况。

(4)若将上述反应应用于工业生产,则理论上工业生产的条件应选择 ___________ ;但实际生产中温度的选择与理论上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的选择为常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专题(答案)
一、常见的图像类型
1.(1)< < (2)> > (3)> <
2.(1)> > (2)< < (3)< > (4)> = (5)> > <
3.(1)< > (2)< >
4.A 、B ;增加C 的浓度
5.A+2B==C 二、练习
1.D
2.D
3.D
4.C
5.B
6.A
7.D
8.CD
9. (1)A (2) 2A B+3C (3) 0.4mol·L -1·min -1 10.(1)大 (2)小 (3)高 (4)正 11.(1)b (2)< (3)a
(4) 低温、高压;速率(产量)和催化剂活化温度;设备抗压及成本
第二章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专题(答案)
一、常见的图像类型
1.(1)< < (2)> > (3)> <
a b φ φt φ a b 400℃
500℃
甲 乙 丙
2.(1)> > (2)< < (3)< > (4)> = (5)> > <
3.(1)< > (2)< >
4.A、B;增加C的浓度
5.A+2B==C
二、练习
1.D
2.D
3.D
4.C
5.B
6.A
7.D
8.CD
9. (1)A (2)2A B+3C (3)0.4mol·L-1·min-1
10.(1)大(2)小(3)高(4)正
11.(1)b (2)< (3)a
(4)低温、高压;速率(产量)和催化剂活化温度;设备抗压及成本
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专题(答案)
一、常见的图像类型
1.(1)< < (2)> > (3)> <
2.(1)> > (2)< < (3)< > (4)> = (5)> > <
3.(1)< > (2)< >
4.A、B;增加C的浓度
5.A+2B==C
二、练习
1.D
2.D
3.D
4.C
5.B
6.A
7.D
8.CD
9. (1)A (2)2A B+3C (3)0.4mol·L-1·min-1
10.(1)大(2)小(3)高(4)正
11.(1)b (2)< (3)a
(4)低温、高压;速率(产量)和催化剂活化温度;设备抗压及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