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专业知识,理解并能够复述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和事实。

2. 学生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对本专业的综合应用有所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提升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提高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态度,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团队协作中的多样性,培养公平、公正、共享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应具体、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程参与度。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几部分进行组织:1. 专业基础知识:依据课程目标,选取课本第三章“基本原理”和第五章“核心概念”作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

2. 实践案例分析:挑选课本第十章“案例分析”中的两个经典案例,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跨学科综合应用:以课本第十二章“综合应用”为参考,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与讨论:按照教学大纲,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复习第三章“基本原理”和第五章“核心概念”,进行知识梳理。

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时,学生需要结合所学专业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实验内容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实验报告或实际产品。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制定实验计划和方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综合实践_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实践_课程设计

6、错相序封锁控制
作用:当三相相序接错的时候能够自动封锁 74LS244的输出,禁止系统运行,避免事故 的发生。 原理:实验中利用uab与uac之间的相位差,分 别延时后相“与”,从而判断是否错相序,实 现相序控制。
22
转系统图
Uac相位检测电路:光耦隔离同步检测电路
23
转系统图
uc
uab ub
19
5. 锁相同步倍频器
集成电路:CD4046、74LS393 组成: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 压控振荡器(VCO)、8位计数器 作用:完成工频50Hz的同步和256倍频。
20
转系统图
f1 f2
锁相同步倍频器原理图
f2 fo / 256
fo 256 f1
21
鉴相器特性
10
•A8~A11:选择模式,即导通角的大小 •A0~A7:选择模式中的某一位
11
D1 D0

1#模式 0#模式
……
D6
D7

0000H 0001H 00FEH 00FFH 0100H 0101H 01FEH 01FFH 0200H 0201H
0EFEH 0EFFH 0F00H 0F01H 0FFEH 0FFFH
T=0.693(R25+ 2VR6) C15
f
1.44
(R 25 2VR 6 )C15
14
3. 滞环电压比较器
作用:将工频50Hz正弦波变换为同步的标准
TTL方波。
R2
uo
V+
V+ R1 up
uI uref V-
up

R2 R1 R2
uI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道路。

因此,制定一个好的课程设计方案,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非常重要。

第一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

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协议、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课程设计需要明确任务,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学生需要逐步了解通信网络的原理和结构,掌握通信协议和技术应用,实现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第二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确定设计方案的范围。

通信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设计方案的范围应该明确。

例如,先确定要设计的是何种类型的通信网络,或者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制定合适的设计范围,使方案实际可行。

第三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分析问题。

通信工程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通信的特性、底层物理信息传输、高层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管理等多个因素。

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提取关键信息,才能制定出全面而详实的设计方案。

第四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是通信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并且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使方案更加实用。

优化方案需要从不同方面考虑,例如技术性能、经济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

第五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撰写报告。

报告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撰写报告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传达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以及方案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撰写一份完整且详实的报告,需要介绍所使用的工具、依据和方法。

最后,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评估方案的效果。

成果评估需要考虑方案实现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是否达到了设计任务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评估方案所涉及的技术、安全和成本等方面是否合理,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DC-DC变换器中的误差放大器AMP模块设计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源自电子科学与技术班年级
2009
1.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图1误差放大器原理图
图2误差放大器模块电路图
端口LOUT接2.5V直流偏置电压;ILS端口分别接高、低电平,即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各自进行仿真。
[3]吴建辉. 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4]廖裕评,陆瑞强.集成电路设计与布局实战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姜岩峰.现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陈中建. CMOS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2012.9.24.~2012.9.30(第4周):撰写设计报告,答辩;提交符合规范的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9月3日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9。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7]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8]聂神怡.DC_DC开关电源芯片技术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张建人.MOS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0] PAULR GRAY.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根据从版图中提取的参数,用T-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后仿真,并与前仿真性能指标相比对;

机制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机制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机制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机制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力学、材料科学、机械设计原理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3. 学生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具备阅读和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

2. 学生能熟练操作常用机械设备,进行基本的维修和调试。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综合性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制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结合机制专业的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目标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的发展,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专业理论知识:- 力学原理:讲解力学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学能量守恒等。

- 材料科学: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及加工工艺。

- 机械设计原理:阐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技能:- 机械制图:学习制图规范、图形表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 设备操作与维修:熟悉常用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

- 设计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综合设计项目,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行业发展动态与职业素养:- 机械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大专综合课程设计撰写

大专综合课程设计撰写

大专综合课程设计撰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 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熟悉XX学科的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 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2. 能够运用XX技术进行实践操作;3. 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XX学科的应用领域。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3 XX学科的应用领域第二章:XX方法2.1 XX方法的原理和步骤2.2 XX方法的应用实例2.3 XX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第三章:XX技术3.1 XX技术的原理和操作3.2 XX技术的应用实例3.3 XX技术的未来发展第四章:XX学科的应用4.1 XX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4.2 XX学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4.3 XX学科的社会影响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领域。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适合学生阅读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或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课件、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等;2. 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进行电气图纸绘制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模拟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专业,树立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职业理想;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伦理,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1. 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电路设计原则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内容安排:讲解电路元件、电路定律,进行实际电路分析与设计案例教学。

2. 电力电子技术:涵盖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换器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原理讲解和设备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 内容安排: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分析实际应用案例。

3. 电机控制技术:包括电机原理、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与电机控制- 内容安排:讲解电机原理、控制方法,进行电机控制系统实践操作。

4. 电气设备与系统设计:涉及电气设备选型、电气系统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教材章节,开展设计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统本通信1403班姓名:庞盟学号:14611006150041完成时间:2015年10月21日一、课程实训目的该课程安排LTE网络优化实训模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LTE的关键技术以及从事网络优化需要具备的实操能力。

让学生利用MAPINFO将基站信息进行地图可视化的,并制作专题地图等相关图层,同时进行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等实际工作的应用。

掌握路测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并进行4G网络的实战测试,进一步加深网络优化测试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网络问题的分析判断,并撰写相应的优化方案。

掌握EXCELL函数(VLOOKUP、MID、数据透视、分裂等)在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进行基站信息的整合,网络指标曲线走势图、对比柱状图的制作。

二、课程实训要求1、实习期间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2、实习期间应服从带队老师的管理。

严格遵守纪律,每个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场所的相关规章制度,听从实习教师的安排。

遵守实习场所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在实习地应听从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

在实习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违规操作。

三、课程实训地点通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华为HALP四、课程实训过程本次实训课程主要针对4G无线网络优化进行安排。

对LTE网络的空中接口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实际工作中LTE网络的射频优化方法、单站验证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EXCEL、MAPINFO、PIONEER等常用优化工具进行了着重介绍,使我们能够对LTE网络的优化方法、优化流程、优化工具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具备基本的优化技能。

其中,PIONEER是集成了多个网络进行同步测试的新一代无线网络测试及分析软件,是世纪鼎利公司结合长期无线络优化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具备完善的GSM、CDMA、EVDO、WCDMA、TD-SCDMA、LTE网络测试功能。

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推出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它提供定位,制作和处理的电子地图,数据/信息的地理化标注等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代表作之一。

4.1 LTE基础原理(1)空中接口概述图4-1 LTE系统结构及空口LTE空中接口,被称为E-UTRA,即Uu接口,支持1.4MHz至20MHz等多种带宽配置。

接入网演进结构变化最大的是取消了RNC/BSC网元,将其功能放入eNB中实现,网络只传输PS业务,语音使用VoIP进行传输,结构上趋于扁平化(当然可以通过系统互操作,比如CSFB)。

eNodeB和SAE Gateway/MME之间的接口为S1,具体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

eNodeB与eNodeB之间的接口为X2,也包括控制面和用户面,主要实现移动性及部分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eNodeB和UE之间的空中接口为Uu,同样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

eNodeB和OMC之间的网管接口为OM channel。

(2)LTE空中接口功能分类图4-2 LTE空口功能分类如图4-1所示,用户面处理的以用户端的业务数据为主,而控制面处理的主要是RRC控制类消息。

(3)空中接口协议栈图4-3 空口协议栈分层结构层一:物理层,为高层的数据提供无线资源及物理层的处理.层二:对不同的层三数据进行区分标示,并提供不同的服务层三:空中接口服务的使用者,即RRC信令及用户面数据(4)空中接口特点(a)确保无线发送的可靠:重传,编码等(b)灵活地适配业务活动性及信道的多变性●MAC动态决定编码率,调制方式●RLC分段、级联,适配MAC调度(c)实现差异化的QoS服务●对不同业务应用不同的RLC工作模式。

●对不同业务应用不同PDCP的头压缩功能。

●在MAC的实现灵活的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等。

(5)LTE空口信道分类图4-4 空口信道结构分类(a)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数据在下行经过RLC层处理后,会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以及用户的不同,进入不同的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逻辑信道的数据在到达MAC层之后,会被分配以不同的发送机制,即进入不同的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物理资源的划分是相对固定的,根据3GPP划分的不同物理资源即是不同的wuli信道。

4.2 LTE典型过程(1)小区搜索及初始接入过程图4-5 小区搜索及接入(a)UE上电后开始进行初始化小区搜索,搜寻网络。

一般而言,UE第一次开机时并不知道网络的带宽和频点。

UE会重复基本的小区搜索过程,遍历整个频带的各个频点尝试解调同步信号。

(这个过程比较耗时,但一般对此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缩短以后的UE初始化时间,如UE储存以前的可用网络信息,开机后优先搜索这些网络)。

(b)一旦UE搜寻到可用网络并与网络实现时频同步,获得服务小区ID,即完成小区搜索。

(2)小区搜索中的PSS和SSS图4-6 PSS与SSS结构分布LTE同步信号由主同步信号(P-SCH)和辅同步信号(S-SCH)组成。

其中主同步信号用于小区组内ID侦测,符号timing对准,频率同步;辅同步信号用于小区组ID侦测,帧timing对准,CP长度侦测。

因此捕获了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就可以获知物理层小区ID信息,同时得到系统的定时同步和频率同步信息。

(a)主同步信号(PSS):用于时隙同步。

在每个帧的第1个&第6个子帧的时隙0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

承载组序列中3个小区id中的一个。

(b)P-SCH解码根据3个可能的CAZAC序列(子帧0&5相同)之一对P-SCH序列进行编码;UE 借助在半帧上已接收到的采用值执行已知序列的相关性,并且保持最高相关性;知道时隙边界,并且子帧为以5为模的子帧由p-SCH已解码序列恢复Nid2 = 0..2 (c)辅同步信号(SSS):用于帧同步;位置上处于与PSS相同的时隙,在每个帧的第1个&第6个子帧的时隙0&10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上。

承载168个唯一小区组标识符中的一个。

(d)S-SCH解码根据168个可能序列之一对S-SCH序列进行编码(子帧0&5不同)UE在两个可能位置执行已知序列的相关性,并且保持最高相关性。

(3)LTE系统消息及内容MIB(主系统消息块):系统带宽,系统号,PHICH配置。

SIB1:小区和网络的关键信息。

SIB2:所有UE的公共无线资源配置。

SIB3: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通用小区重选信息。

SIB4:同频小区重选邻区信息。

SIB5:异频(E-UTRA)小区重选邻区信息。

SIB6:异系统(UTRA)小区重选邻区信息。

SIB7:GERAN频段信息。

SIB8:cdma2000信息。

SIB9:家庭基站(Home eNodeB信息)。

SIB10/11:地震海啸预警。

(4)PLMN选择图4-7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5)小区选择图4-8 小区选择结构Srxlev = Qrxlevmeas – (Qrxlevmin + Qrxlevminoffset) – Pcompensation●Srxlev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 (dB)●Qrxlevmeas测量小区接收电平值 (RSRP).●Qrxlevmin小区要求的最小接收电平值 (dBm)●Qrxlevminoffset相对于Qrxlevmin的偏移量,防止“乒乓”选择●Pcompensation max( Pemax – Pumax, 0) (dB)●PemaxUE上行发射时,可以采用的最大发射功率(dBm)●PumaxUE能发射的最大输出功率(dBm) [TS 36.101]小区选择一般发生在PLMN 选择之后,它的目的是使UE在开机后可以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小区选择主要包括两大类。

(a)初始小区选择这种情况下,UE没有储存任何先验信息可以帮助其辨识具体的TD-LTE 系统频率,因此,UE需要根据其自身能力扫描所有的TD-LTE 频带,以便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

(b)基于存储信息的小区选择这种情况下,UE已经储存了载波频率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能包括一些小区参数信息。

UE 会优先选择有相关信息的小区,一旦一个合适的小区出现,UE 会选择它并进行驻留。

如果储存了相关信息的小区都不合适,UE将发起初始小区选择过程。

(6)随机接入过程图4-9 随机接入流程图随机接入是UE与网络之间建立无线链路的必经过程,通过随机接入,UE与基站取得上行同步。

只有在随机接入过程完成后,eNodeB 和UE才可能进行常规的数据传输和接收。

UE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实现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取得与eNodeB 之间的上行同步;还有就是申请上行资源。

总的来说,在本次短期技术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在前期相当一部分时间为我们系统性的讲解了有关LTE的原理概念,由于是趋于无线网络优化方向,因此涉及的技术原理大部分属于接入网,如上文所述的空中接口分类与功能、空口协议栈、空口信道以及LTE典型过程,包括小区搜索及初始接入、PLMN选择、小区随机接入等知识点。

当然,LTE关键技术部分我们也通过一上午的时间对其进行了巩固,如高阶调制对吞吐量的改善、AMC技术能抗多径传播和提高频率利用率、HARQ具有前向纠错和自动重传请求的功能等。

让我们印象深刻即觉得学有所获的是后期有关LTE优化流程以及网络优化前台测试的实习环节,我们初步掌握了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系统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分析相关技术,那么接下来,我将以两个软件的应用作为阐述,同时也再次熟悉优化软件的使用方法。

4.3 MAPINFO使用介绍(1)软件概述Mapinfo 是美国Mapinfo 公司推出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电子地图处理软件,它提供定位,制作和处理的电子地图,数据/信息的地理化标注等功能。

Mapinfo 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代表作之一,我们主要利用它来进行网络规划,路测分析等。

并且Mapinfo 还带有MapBasic 脚本语言,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扩展Mapinfo的功能。

MapBasic 采用了Basci的语法结构,简单易学。

Mapinfo的主要功能包括:测量分析(直线距离测量,面积测量);缓冲区分析(点周围,沿直线,沿曲线);多边形分析;表格合并(地图代数);其它功能(搜索,网格矢量之间的转换,投影变换,坐标变换等)。

Mapinfo 中的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表格。

在逻辑概念上是一个表格,但在物理概念上一个表格由多个文件组成。

表分为:数据表:数据表又分为包含与不包含图形信息对象;包含图形信息对象的表是图形和数据的有机结合。

数据表由行列组成,每行包含一个特定的地理特征,每列包含表中数据项的特定类型的信息,类似数据库中一行是一个记录,一列是一个字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