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疗效观察

'
,
。
r
i
r
(
?
>
,
(
1
68
)
。
直接死因 脑
:
出
血
1
I
l
e
r
t
(
I )
1
,
,
1
,
、
1
(
)
。
—
定 疗 效 现 报 迫 如 下 3讨 论
? 。
1 :
血竹 讪 半 4浓阼 " \ 酶 响 内 AM 洛 阼 治斤 的 常 规 巧 物 给 药 方 法 患 者 人 院 后 P A 酶 0 9 mg k g 最 大 9 0 mg 加 入 0 0m 生理 盐 水 酶 0 9 m g / k g 最 愈 9 0 m g 加 人 00 m 生 理 盐 水 0 % 静 脉 注 射 其 余 小 时静 成 0 静 脉 注 射 其 余 小时静 点 前 2 4 小 时 不 使 用 抗 凝 和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溶 检 前 2 小 时 不 使 用 抗凝 和 抗 血 小 板 药物 溶栓 后 每 日 口 服 阿 司 匹 林 50 m g 临 72 0 % 相 后 每 日 口 服 阿 司 匹 林 5 0 m g 静 脉 滴住 硝 酸 甘 油 7 2 h 本 组 病 例 随 机 分 组 肝 床 冠 脉再 通 率 为 7 4 % 与 国 外 报 道 r P A 酶 溶 栓 结 果 5 8 00 U h 素 组 3 例 P A 酶 静 脉 溶 栓 后 即 静 脉 滴 注 肝 素 50 0 保 持 凝 血 近 但 本 组 选 择 病 例 放 宽 至 发 病 后 2 h 内 结 果 M 示 发 病 3 h 内 溶 栓 的 冠 脉 5 2 0 倍 5 d 后 停 用 组 3 4 例 未 用 肝 素 抗 凝 非 肝 岽 再 通 率 为 7 时 间 在 正 常 值的 另 % 至 4 h 再 通 率 为 3 3 3 至 6 h 再通 率 为 4 0 % 至 2 4 h 再 通 率 组 3 说 明 本 组 早 朗 大 剂 f i短 时 程 快 速 给 药 方 法 提 高 了 梗 死 相 关 血 管 冉 通 率 2 PA 判 断 标 准 临 床 冠 脉 # 通 判 断 再 梗 死 判 断 参 照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溶 栓 疗 法 參 S 最近 报 道 国 外 组 织 型 纤 溶 酶 原 激 活 剂 n 加 速 静 脉溶 栓 治 疗 的结 果 致 考方案 3 规察 出 血 并 翁症 计 算 4 周 的 住 院 病 死 率 3 2 溶 栓 后 再 梗 死 本 组 病 例 再 梗 死 发 生 率 偏 低 为 5 9 7 / 4 可 能与 短 时 2 结 果 程 大 剂 量 药能 史 彻 底 溶 栓 而 减 少 残 余 狹 窄 有 关 前 侦防 洱梗死 的 药 物 冇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2 6 . 2 1 9 . o
< 0 . O 5
性发作患者 1 0 1 例, 疗效显著 , 发作
胆 宁片 临床疗效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是 消化 系统 的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 其特 点是以持续右上腹疼 痛为主 , 伴有 口干、 纳差 、 恶心 、 口苦 等消化不 良症状。 笔 者将 近年来 口服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急
治疗组
对照组
l O l 9 4 ( 9 3 . 0 7 ) 9 1 ( 9 o . 1 O ) 9 7 ( 9 6 . 0 4 ) 9 0 ( 8 9 . 1 1 ) 9 3 ( 9 2 0 8 )
未饮酒 。
寒化。祖 国医学认 为 , 胆居六腑之首 , 又为奇恒之腑 , 胆位 于右 胁下 , 附于肝之短叶间 , 构成表里关系 。 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 藏排泄胆 汁和主决 断 , 胆汁来源 于肝 , 由肝精肝血化生 , 或由肝 之余气凝 聚而成 。胆 汁生成后 , 进入胆腑 , 由胆腑浓缩并贮藏 , 贮藏于胆腑 的胆 汁 ,在肝气 的疏泄作 用下排泄而注入肠 中, 以 促进饮食水谷 的消化和吸收 。情 志不畅 , 饮食不节 , 或寒、 热、 湿、 浊、 结石均 可引起气 血郁 结不 散 , 久热腐 脓 , 治疗以疏肝利 胆, 清热利湿 , 行气止痛 , 利胆排石 。
1 8年 , 平均 4年 。患者 临床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隐痛 , 胀满不适 , 反复发作 , 上腹胀 闷 , 肩背不适 , 饮食 减少 , 口苦厌油腻食 物 , 经 常恶 心 , 大便 干结等 ; 经 B超检查 提示 胆囊 内壁 毛糙 ; 血 白细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临床观察论文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慢性胆囊炎病人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方法给予慢性胆囊炎病人以胆宁片为主的综合治疗,统计治疗前后胆囊排空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 102例慢性胆囊炎服用胆宁片后胆囊收缩功能改善有效率74.51%。
结论胆宁片可以有效地改善胆囊的收缩功能。
[关键词] 胆宁片;慢性胆囊炎;胆囊排空率;胆囊收缩功能[中图分类号] r575.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疾病,受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影响,发病率日渐提高,症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影响生活与生存质量。
我们应用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1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以胆囊收缩功能作为观察与评价标准之一,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资料来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经治病例,男43例,女59例,男:女为1:1.37,年龄16-76岁,平均41.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8年,平均8.5±4.3年。
合并胆囊结石者21例(20.6%)。
所有病例均无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病例选择参照标准:(右)上腹部胀痛、隐痛,伴(或不伴)恶心、厌食、纳差及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厚或(和)毛糙,伴(或不伴)胆囊结石,胆囊收缩不良(胆囊排空率小于33%)。
所有病例均无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1.2 方法1.2.1 治疗办法所有病例均服用胆宁片(3-5粒,tid),3月一疗程,服用1-3疗程,合并结石者同时加服熊脱氧胆酸,同时根据症状轻重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等对症治疗。
治疗3个月超声检查一次胆囊收缩功能实验。
1.2.2 胆囊收缩功能计算方法胆囊容积v=0.58×(l×w×h)。
其中,v=胆囊容积,l=胆囊最大纵断面长径,w=胆囊最大横断面宽径,h=胆囊最大横断面高。
测量完空腹胆囊容积后,受检者进食两个油煎鸡蛋,60min后按上述公式测量胆囊残余容积。
胆宁片治疗急慢性胆囊炎60例临床观察

胆宁片治疗急慢性胆囊炎60例临床观察张进山【摘要】目的:对采用口服胆宁片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为今后临床对该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胆囊炎的确诊患者病例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胆宁片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口服舒胆片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分析.结果:研究显示,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胆宁片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出现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1(008)003【总页数】1页(P60-60)【关键词】胆宁片;胆囊炎;疗效观察【作者】张进山【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昌荣镇卫生院,兴化,2257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胆囊炎患者的数量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1],其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逐步加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临床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摆在所有医学界同仁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课题[2]。
为了对采用口服胆宁片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为今后临床治疗更有针对性提供可靠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胆囊炎的确诊患者病例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胆宁片和舒胆片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胆囊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筛选,从180例胆囊炎患者中选取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使用的是中医治疗方式,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率统计为62%,治疗有效率统计为9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0%,治疗有效率是72%。
经过对比分析,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比西医组优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中的效果突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中医治疗方式。
标签: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分析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疾病,因结石、炎症等原因而发作,患者如果不积极接受治疗,则会导致病情反复,慢性胆囊炎患者还会逐渐演变成急性胆囊炎,如果不完全治愈,很可能会导致后遗症的存在。
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中的发作一般都是在进食后以及夜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该症状会延伸至后背。
长期不进行治疗,则会发炎,导致难以治疗,治疗过程反复性比较大。
人体胆囊因为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和附近组织粘连在一起,胆囊壁萎缩,囊腔闭合,胆囊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胆囊功能会完全丧失。
目前,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已有很多慢性胆囊炎病例出现,且患者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次我院就接收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根据研究我们开展此次的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筛选出18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是98例,女性患者是72例,最小患者是25岁,最大患者是75岁,将所研究的患者进行了筛选抽样,共有100例,两组均为50例患者。
胆宁片临床应用概述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7, 6(4), 209-213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17.64034Review about Application of DanningTablets on Clinical ResearchesJie Huang, Shengfu You, Ming Yang, Peiyong Zheng, Guang Ji*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Received: Aug. 26th, 2017; accepted: Sep. 8th, 2017; published: Sep. 15th, 2017AbstractDanning Tablets, consisting of seven medicinal materials: Radix et Rhizomarhubarb Rhei, Rhizoma et Radix Polygoni Cuspidat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Radix Curcumae, Fructus Crataegi and Rhizoma Imperatae, have been proved to have cholagogic, anti-inflammatary and anti-gallstone properties, and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nd cholelithia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anning Tablets, it can well ameliorat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hyperlipidemia, and con-stipation and so on. Here, we briefly review the recent application of Danning Tablets on clinical research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nning Tablets treatment in the future.KeywordsDanning Tablets,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胆宁片临床应用概述黄杰,尤圣富,杨铭,郑培永,季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收稿日期:2017年8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15日摘要胆宁片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7味药材组成,具有利胆、消炎、防结石等作用,临床上对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8-24T15:40:21.3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作者:王清云陈晓勇董久梅[导读] 运用胆宁片治疗胆囊收缩功能不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卫生院 442500【摘要】目的:观察胆宁片对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采取科学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取胆宁片治疗。
对两组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囊收缩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64.58±4.05)%高于对照组(43.25±5.10)%,P<0.05。
结论:运用胆宁片治疗胆囊收缩功能不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胆宁片;胆囊收缩功能;临床疗效胆囊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包括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大部分胆囊炎患者所患的都是慢性胆囊炎[1],其致病因素是胆囊被长期或者间断刺激,引发明显的功能障碍或者慢性炎症,该疾病最初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所以患者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导致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胆囊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胆囊炎的药物势在必行。
为此,我院用胆宁片治疗胆囊炎,有效改善了胆囊收缩功能,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90例患者均符合胆囊炎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5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胆囊炎患者:女性胆囊炎患者=25:20;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46.28±5.38)岁;病程在(0.5—9)年,平均病程(4.10±1.50)年。
观察组:男性胆囊炎患者:女性胆囊炎患者=23:22;年龄范围(19—63)岁,平均年龄(47.22±6.34)岁;病程在(0.5—10)年,平均病程(4.36±1.82)年。
胆宁片治疗慢性湿热型胆道疾病45例疗效观察

评分也 明显低 于对照组( P< 0 . 0 5 )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一般 生命体征 , 血、 尿、 便 常规 , 心、 肝、 肾功能检 查改 变不明显 , 未见任
何 副作 用 , 组 间对 比差 异 无 明显 意 义 ( P> 0 . 0 5 ) 。结 论 : 胆 宁片 治 疗 湿 热 型 慢 性 胆 道 疾 患 疗 效好 , 改 善 B超 检 查 效 果 , 且 无 明 显 副 作 用. 是 一 种 有 效 和 安 全 的 药物 。 关键词 胆 宁片 ; 慢性湿热型胆道疾病 ; B超
s u L i - p i n g l , L I J i n g q i n g , C H A NG C u t - f e n 2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C M, Z u o j i a z h u a n g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 C h a o y a n g D  ̄ t r i c t (B e t — j i n g, 1 0 0 0 2 7 )C h i n a
Cu r a t i v e e fe c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4 5 c a s e s o f c hr o n i c da mp a n d h o t t y p e bi l i a r y t r a c t d i s e a s e t r e a t e d wi t h Da n Ni ng t a b l e t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胆宁片,对照组予消炎利胆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4.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胆囊炎;胆宁片;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139-02
慢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腰背部隐痛、腹胀、嗳气及恶心、便秘等症状,并伴有B超等影像学检查改变。
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应用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治疗3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慢性胆囊炎病例均为来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具有反复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腰背部隱痛、腹胀、嗳气及恶心、便秘等临床症状,B超检查示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排空功能减退或消失,或伴有结石。
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治疗并配合随访。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组,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23~70岁,平均46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5年,伴结石12例;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21~71岁,平均47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4.5年,伴结石11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口服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5片/次,3次/d,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予血白细胞、肝功能、B超等检查,治疗期间应戒酒、忌辛辣油腻食物,停用其他利胆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腰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胆绞痛发作,且稳定未复发3个月以上;有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腰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发作次数减少;无效: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腰背部隐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定
观察组显效20例,占52.6%,有效16例,占42.1%,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16例,占42.1%,有效14例,占36.8%,无效8例,占21.1%,总有效率7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轻度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泻4例,均予适当减低药量后好转,继续治疗。
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大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感染与胆石症互为因果,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是胆石症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1]。
慢性胆囊炎在治疗方面,除手术外尚无特效药物。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腹胀”、“胁痛”范畴,肝在胁下,胆附于肝下,其经脉分布循行于两胁,因此肝胆有病,往往反映到两胁。
肝为将军之官,其性主疏泄;胆有贮存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依赖于肝的疏泄之用。
当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可导致肝胆湿热、寒湿阻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条达,胆失贮存、排泄胆汁的正常所用,脾失运化,胃气不降。
所以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机。
治疗慢性胆囊炎中医药主要予清热化湿,疏肝利气、利胆。
胆宁片(上海和黄药业生产)是一个国家级纯中药新药,主要由大黄、虎杖、青皮、山楂、陈皮、郁金、白茅根等7味中药组成,大黄、虎杖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胆作用,青皮、山楂、陈皮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化积等作用,郁金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利胆退黄作用,白茅根有清热、利尿作用。
其组方具有消炎利胆、防石护肝、清热通下之功效,对慢性胆管疾病、脂肪肝及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研究报道,胆宁片对治疗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其作用:(1)胆宁片治疗后,胆囊炎症得以减轻,胆囊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细胞吞饮活动增强,上皮中暗细胞增多,胆囊上皮功能增强[2],胆宁片具有消炎作用。
(2)胆宁片可缓解Oddi括约肌张力,增加胆汁流量,缓解胆管内胆汁滞留淤积,降低胆管内压力[3]。
(3)胆宁片有理气通腑,促进胃肠动力,止痛消胀作用,不仅缓解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腹胀、恶心、便秘等症状,且可改善胆囊肿大及胆总管扩张。
(4)胆宁片能显著提高肝Na+-K+-ATP 酶活性,增强肝细胞膜钠泵功能,提高胆汁中胆汁酸含量,使肝细胞分泌胆汁量增加,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4]。
(5)口服胆宁片后血清及胆汁33.5 KDa 泡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促成核因子减少,胆汁中胆固醇成核趋势下降,具有溶解和预防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双重功效[5]。
(6)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从而逆转成石趋势。
本组病例观察显示: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显效率52.6%,有效率42.1%,总有效率为94.7%;明显优于消炎利胆片组(总有效率78.9%)。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和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胆囊炎较理想的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4-551.
[2] 朱培庭.胆宁片“畅通消化道”的基础和应用[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15(5):23.
[3] 李坤,邓兆斌,侯宪琴,等.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0(2):1288.
[4] 曹晖.胆宁片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7,28(2):222-223.
[5] 赵滨,杨培民,项建斌,等.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含量和结构的
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1,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