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函数图象题-年中考二轮化学

(中考化学)函数图象题-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函数图象题专题关注两轴,分析三点1、明确横轴、纵轴表示什么量:⑴横轴可能为时间、反应物质量、溶剂质量、温度等。

⑵纵轴可能为物质、元素质量及其质量分数、物质体积、pH、压强、微粒数目等。

⑴起点:2、分析图像的起点、变化趋势和终点:起点是否为0关注两轴,分析三点关注两轴,分析三点2、分析图像的起点、变化趋势和终点:⑵变化趋势变化趋势不变、增大、减小、或是不变、增大、减小的组合关注两轴,分析三点2、分析图像的起点、变化趋势和终点:⑶终点:增大时是否无限增大减小时是否减小到0⑴关于反应物的质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或质量分数:⑵关于生成物的质量变化⑶关于固体受热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例1: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或质量分数:C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例2: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A.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 一定质量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例3: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镁在氧气中燃烧B .在恒温条件下,将NaCl 饱和溶液蒸发适量水C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或质量分数:B2、化学反应速率:⑴催化剂⑵接触面⑶反应物浓度⑷物质的性质例: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盐酸中加水B.②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③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 2O 2溶液来制取O 2D.④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2、化学反应速率:D3、溶液pH:⑴酸碱稀释⑵中和反应酸稀释碱稀释碱中滴酸酸中滴碱3、溶液pH:⑶酸和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例1: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C、氧化钙溶于水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溶质变少。过一会儿后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其溶解度会恢复到原来的量。但由于氧化钙溶于水时消耗了水,所以溶液中的能溶解的溶质一定比原来要少,加入生石灰量较多,溶质可能为零。图象不能反映该过程。C错误;
D、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D错误。
常温下,向烧杯内的甲物质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曲线从0点出发,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大。
【详解】
A、向稀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液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反应开始时就有沉淀产生,当硫酸钠反应完时,沉淀的量不再增加,与曲线相符,不符合题意;
A. 加水稀释氯化钠溶液
B. 在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答案】C
C、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40份质量的硝酸银,就会生成188份质量的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溶液的质量也会逐渐减少。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无限的趋近于7。D正确。
故选B。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

(完整版)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

(完整版)初中化学图像题大全

初中化学图形题大全例1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例2某温度时,有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例3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中二氧气化碳的分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可将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PH表示酸碱度)()例5 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例6 下列四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并稍过量,其溶液的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符合右图的是()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例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情况右图,试判断A物质是,B物质是。

例8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像是下图是,A表示的反应情况,B表示的反应情况。

例9在A、B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后,在B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加热致反应完全,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为:理由,。

例10下列溶液中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溶液P H值与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质量(M)的关系图相符的是: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 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气碳C 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钠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例11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2价的硫酸盐,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 三种金属原子量是A<B<CB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A>B>CC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B例12 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稀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例1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同一温度下,A和B能不能配制成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理由。

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专题(含答案)经典

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专题(含答案)经典
C.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
D.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
【来源】2019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
故选:B。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常温下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人铁粉至过量
C.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将等质量的粉末状、块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来源】【万唯】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白卷》
D.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
【来源】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线上)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故相符;
B、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则pH会减小图象下降,但不会降到7以下,故相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加水稀释稀盐酸后,溶液的pH值逐渐变大,不能超过7;故选项错误;
B、未加水稀释的稀盐酸pH=3,小于7,图像起点位置错误;故选项错误;
C、加水稀释稀盐酸后,溶液的pH值逐渐变大,不能超过7,但无限接近7;故选项正确;
D、加水稀释稀盐酸后,溶液的pH值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敬畏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讲解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图像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学习:介绍化学图像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例题演练,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图像题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
思维。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
1. 布置一些化学图像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练习题目要多样化,包含不同难度的
题目。

2.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五、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作业,逐一批改,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在下节课中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
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份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祝您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图像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图像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图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碳酸钙答案:C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 元素种类B. 物质种类C. 原子种类D. 原子数目答案:A二、填空题3. 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该反应为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反应中消耗了4g氢气,则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

答案:36g三、判断题5. 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答案:正确6.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7. 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答案: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8. 为什么说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答案: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原子本身没有被创造或消灭,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因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五、计算题9. 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若该反应中消耗了18g葡萄糖(C6H12O6),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六、实验题10. 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答案: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使用过氧化氢分解法。

首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观察到气泡产生,这些气泡就是氧气。

收集氧气时,可以使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中考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题20套(带答案)

中考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题20套(带答案)

中考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题20套(带答案)一、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 .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 .t ℃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硝酸钾质量的关系C .将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ΔC+2CuO 2Cu+CO 。

从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铜单质,固体的质量一定不为0。

A 错误;B 、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在溶解硝酸钾了。

所以加入的硝酸钾无法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 错误;C 、将锌和稀硫酸混合后,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2442Zn+H SO ZnSO +H =。

由此可知,锌和稀硫酸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消耗尽后,加入的锌粒不会反应,也不会形成溶液,则此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C 错误;D 、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有硫酸存在时,硫酸铜不能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等硫酸被消耗尽此能生成沉淀。

D 正确。

故选D 。

2.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B .b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C .c 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D .d 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 3+Zn=Zn(NO 3)2+2Ag ,Fe(NO 3)2+ Zn=Zn(NO 3)2+ Fe 。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故选:A。
3.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t2摄氏度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甲<乙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D. 向与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甲<乙,图像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故选D。
7.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甲图可表示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
B.乙图可表示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C.丙图可表示在40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D.丁图可表示将等质量的镁与锌分别和足量稀硫酸混合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
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C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50 °C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可形成80 g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 °C降温至20 °C,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A正确;
B、等质量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X在t2时间先反应完,Y在t3时间后反应完,说明X活动性强于Y,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一定量的表面含有氧化铝的铝片滴加稀硫酸
分别加入过量的 Zn和Fe B.向含有少量NaOH的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ﻫ‬
A
B
C
D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2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C.加热 KClO3 和 MnO2的混合物制 O2
C. C
D. D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t1℃升温至 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 N 活泼 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10、如图的图象与对应实验过程不相符的是( )
是(
)
7、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C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 t℃时,向等质量的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 向 等质量的铁和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 甲、乙、丙三种物质 化氢的水溶液中加 镁中 分别加入足
氧化钙
中分别加水配成饱 入二氧化锰
量的稀盐酸
和溶液,所得溶液质
量最小的是丙
A. A
B. B
A. ①表示水的电解 B. ②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 ③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 M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D. 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7、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双选)( )
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的蒸发)
燃烧
A. A
B. B
C. C
15、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D. D
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 未使用催化剂
16、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A.
B.
常温下向 pH=10 的NaOH 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稀释向等质量的 Mg 和 MgO 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A.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初中化学图像题专题
———————————————————————————————— 作者: ———————————————————————————————— 日期:
‫ﻩ‬
图像题
1、下列图像与所叙述的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 向 PH=2 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20℃时,向一定量 B.将等质量的镁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片和铁片投入到 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足量稀硫酸中
)
A. 表示水的电解
B.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
D
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 M 点时,
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6、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如下图所示。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9、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
C

向一定量的 Ba(OH)2 溶液中加入 Na2SO4粉末 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的烧杯 中
11、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叙述的是(双选)( )
A
B
电解水一段时间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12、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D 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向 PH=12 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5、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ﻫ‬
A.向一定量的M nO2 中加入H2O2溶 液
B.向石灰石中 加入稀盐酸
C.红磷在盛有空 D.加热一定量
气的密闭容器中 的高锰酸钾固
燃烧

4、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 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22、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ﻫ‬ 23、下列图像与对应叙 述正确的是
C..
D.
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 液中滴加稀硫 酸
C.
D.
向一定量的AgNO3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1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常温下,稀释 KOH B.将浓硫酸露置 C.足量粉末状金属
溶液
在空气中
分别与等质量、等
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 石灰水中加入生石 灰
A.T℃时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C.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D.向盛有硝酸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 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 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C.用酒精灯加热一 定量的高锰酸钾固 体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 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1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 B 敞口放置于空气 C加热 KNO3、Ca(OH)2 D.少量的碳在密闭的
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 中的浓硫酸或稀盐 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 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