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图像题超好用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B、根据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可知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分析;C、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B、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质量越小,根据生成氢气质量: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2.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B.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D.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通电2H2↑+O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反应完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镁产生的氢气多;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pH值逐渐变大,最后无限接近于7;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最新初三化学图像题 金属及酸碱盐反应题20套(带答案)

2.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
A.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关系
B. 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2H2↑+O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所以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会越来越多,选项错误;
B、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随着硝酸钾固体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选项正确;
B、反应的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消耗65份质量的锌,放出2份质量的氢气;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消耗56份质量的铁,放出2份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质量大于铁,因此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质量大于铁,故B正确;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反应需要时间短,因此b代表未使用催化剂,a代表使用了催化剂,故C错误;
6.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初中化学图像习题专题以及联系及其详细答案

初中化学图像习题专题以及联系及其详细答案用函数图像表示一些化学(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简洁的特点。
通过对图像试题的分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图像题是中考及化学竞赛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H的变化;导电情况的分析;沉淀量与气体量关系计算;跨学科知识应用;溶液有关问题等等。
以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曲线变化图形式出现的最多。
【方法点拨】解答曲线题关键要抓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由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从中发现变化规律和趋势,把握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图像例1、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已知在20℃~30℃间,A与B有相同的溶解度;在70℃时A、C溶解度相同。
(1)请在溶解度曲线中标出物质的标号;(2)在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3)在50℃时,三种物质的质量均为8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其中__的溶液为饱和溶液,___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4)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方法。
[解析]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一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在水里的溶解度,可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溶解度曲线,这类图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了解,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可获得以下信息:①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③同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何受温度变化的影响;④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点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和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后,这类题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略;(2)由大到小C、B、A;(3)A、B;C (4)降温结晶。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图像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加入氯化钠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甲:向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乙:向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丙:向稀盐酸中不断加NaOH溶液D.丁:向KOH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来源】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单元第58课时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同步练【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以及酸中加碱或碱中加酸的pH值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酸溶液显酸性pH<7,向酸中加入水,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显碱性pH>7,向碱中加入水,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7,故正确,符合题意。
C、原溶液是稀盐酸,pH<7,当加入氢氧化钠与其反应,pH逐渐增大到等于7;当稀盐酸全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增多,pH>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原溶液是氢氧化钾,pH>7,当加入稀硫酸与其反应,pH逐渐减小到等于7;当稀硫酸全部反应后,随着稀硫酸增多,pH<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变,故a表示使用催化剂,b表示未使用了催化剂,错误,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由于氧化钙固体会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待温度下降,溶解度又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又升高至原数值,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中Zn与H2的质量关系为65:2,Fe + 2HCl=FeCl2+H2↑中Fe与H2的质量关系为56:2,表示相同质量的金属,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这样溶液中跑掉的质量更大,溶液质量增加更大,故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两者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质量不相等,故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故选C考点:图像题的解答3.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08 图像题(讲练)(解析版)

专题08 图像题(讲练)【要点梳理】一、有关体积变化的图像——电解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注意是体积比不是质量比。
二、有关质量变化的图像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举例:红磷燃烧生成物的变化。
图4,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反应的速率或反应的总时间会发生变化,但生成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举例: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有无催化剂的变化图像。
(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5图6分析: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如图5所示);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后开始(如图6所示)。
举例: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6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才有气体生成。
(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含元素种类)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如图7、图8所示)图像:图7图8三、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9图10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四、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1图1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初三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一、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1.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甲图可表示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B.乙图可表示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C.丙图可表示在40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D.丁图可表示将等质量的镁与锌分别和足量稀硫酸混合时,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来源】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不能变成酸性,即pH不可能小于7,故错误;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当碳酸钙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C、在40℃,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则金属完全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于锌,故错误;故选:B。
2.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B.将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来源】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酸和碱【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2知该反应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故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A正确;B、图2中d点pH小于7,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HCl,加热蒸干过程中HCl挥发掉,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钠,为纯净物,故B正确;C、图2中c点pH=7,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d过程是盐酸过量,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加入溶液的溶质
NaOH NaOH NaOH Na2CO3 Na2CO3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四 溶解的图像
1、向一不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Cl,请 做出如下图像。
溶
质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剂 质 量
0 加入
NaCl的 质量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0
加入的
NaCl质
量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图像专题 13张
•
7. 学习了这篇传记让我们了解到了沈 从文从 小如何 “读社 会这本 大书” ,感受 到他青 春期的 悲欢得 失。由 于传主 生活经 历的太 多苦难 ,加上 作者在 回忆中 不时融 入淳厚 的情感 ,让我 们读来 有某种 沉重与 辛酸, 也让我 们学生 受到启 发:对 于强者 ,生活 中的风 霜雨雪 也和阳 光雨露 一样, 都从不 同侧面 或者以 不同的 方式滋 润着我 们的生 命,现 实中的 曲折、 坎坷、 苦难可 能拓展 人的精 神空间 ,让人 能更加 以阔大 的心胸 与坚强 的意志 ,去感 受生命 ,理解 生活的 意义。
化学图像专题
一、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图像
1、某同学用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其中一份 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他发现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先产生氧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后产生氧气.请 画出图像。
产物质量由反应物决定:KClO3质量 相同,O2质量相同
氧
气
MnO2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质
反应速度:看角度。角度越大,
二
碳
氧
酸
化
钙
碳
沉
淀
0
0
初三化学图像题超好用PPT课件

选择题中的图 像题型解析
例题: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
化关系的是( D )
A.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B.②木炭和过量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 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硫酸反应,图像又如何?
2、室温下,足量的同等浓度硫酸逐滴 加入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中,产生氢 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
的是(A )相对原子质量:
Mg:24,Al:27
m Al
m Mg
m
Al m
Mg
Mg
稀硫酸质量
Al
稀硫酸质量
Mg
题:把四块等质量的锌片分别投入等浓度且足
t
t
t
例题:下列有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B )
沉淀质量
导电性
气体的质量
沉淀的质量
0 CO2质量
A
0 氢氧化钡的质量 0 加入盐酸的质量
B
C
0 氢氧化钡的质量
D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CO2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
C、生锈铁钉加入稀盐酸
D、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
氧化钡溶液。
Zn+ CuSO4=Cu+ZnSO4
65
64
Zn+ FeSO4=Fe+ZnSO4
65
56
固 体
A( CuSO4 )
质 量
B( MgSO4 ) C( FeSO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图像题 例题:根据溶解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降低温度后C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B、将等质量的A,B,C溶液从t2降到t1,A析出的晶体最多。 C、将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两种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相等。 D、20 ℃时 100g饱和溶液A恒温蒸发掉9.9g水剩下的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溶
选择题中的图 像题型解析
南海实验中学
例题: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 化关系的是( D )
A.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B.②木炭和过量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 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纵坐标、横坐标; 三点一线走天涯
六大类图像题:
例题:a、b两支试管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 同样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同时进行的条件下,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的MnO2,把试管a加热, 能正确表示a、b两试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 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C )
六大类图像题:
1、质量守恒定律图象题 2、制氧气的有关图像题 3、溶液稀释或浓缩图象题 4、溶解度曲线图像题 5、金属与酸、盐反应图像题 6、酸碱盐反应图像题
m
Al
m Mg Al
稀硫酸质量
m
Al Mg
稀硫酸质量
m Al
Mg
Mg
稀硫酸质量
稀硫酸质量
时间
2、室温下,足量的同等浓度硫酸逐滴 加入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中,产生氢 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 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Mg:24,Al:27
m Al m
m Al
Mg
Mg
稀硫酸质量
稀硫酸质量
例题:把四块等质量的锌片分别投入等浓度且足
逆 向 思 维 培 养
溶解度
? 温度
0
?压强
信息:O2溶解在水中
0
加入水的量
信息:稀释浓硫酸
? 固体质量
溶质的质量 ?或溶液的质 量
0
硫酸铜溶液质量
信息:向一定量铁粉和 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 酸铜溶液
0
时间
信息:向饱和氢氧化钙 溶液中加入CaO
例题:有一份纯氯酸钾固体a,另有一份混 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b ,两份固体 质量相同。分别同时加热a和b,能正确表示 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 A)
固 体 质 量
A( CuSO4
)
Zn+ CuSO4=Cu+ZnSO4
65 64
B( MgSO4 ) C( FeSO4 ) D( AgNO3 )
Zn+ FeSO4=Fe+ZnSO4
65 56
反应时间
酸碱盐反应图像题
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加入过量盐酸,分别画出图像。
pH
7
mNaCl
mco2
溶液质量
解 度 \g
100
金属与酸、盐反应图像题
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与足量的稀硫 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 C 图正确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Mg:24,Al:27
m Al Mg
时间
m Mg
m
Al Mg
m Al
Mg
Al
时间
时间 A C D B 变式:足量的镁片和铝片与等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稀 硫酸反应,图像又如何?
t
t
t
t
例题:下列有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B )
沉淀质量 导电性 气体的质量 沉淀的质量
0 CO2质量
A
0 氢氧化钡的质量
0 加入盐酸的质量
0 氢氧化钡的质量
B
C
D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CO2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 C、生锈铁钉加入稀盐酸 D、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 氧化钡溶液。
量的MgSO4、AgNO3、FeSO4、CuSO4四种溶液中 (假设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金属质量相等),固体的质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B )
相对原子质量: Zn:65;Ag:108;Cu:64;Fe:56;Mg:24
Zn+ 2AgNO3=2 Ag+Zn(NO3)2
65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