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层突破练14 热学—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检测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专题十四热学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14热学(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1.(1)(多选)(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D.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2)(10分)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汽缸足够长,内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
一厚度不计、质量为m=的活塞封住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缸内气体体积为V0。
先在活塞上缓慢放上质量为3m的砂子,然后将缸内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到2T0,求稳定后缸内气体的体积。
2.(1)(多选)(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0 ℃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 ℃的冰的分子势能大B.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C.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D.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2)(10分)一密闭容器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和外部连通,将进气口和出气口关闭,此时容器内容积为V0,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将气体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由T0=300 K 升至T1=350 K。
①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②保持T1=350 K不变,缓慢由出气口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
求容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3.(2015·山东青岛统考)(1)(多选)(5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一定要引起其他的变化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过程,其温度一定升高(2)(10分)若一条鱼儿正在水下10 m处戏水,吐出一个体积为1 cm3的气泡。
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气体质量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p0=1.0×105Pa,g取10 m/s2,湖水温度保持不变。
2021届物理新高考二轮复习 热学 作业(4) 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精炼(4)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测量体温成为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医学上常用的水银体温计可以在家庭中使用,红外测温枪在居民区、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场所广泛应用.某同学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随时随地向外辐射能量.单位时间内,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发射的总辐射能叫辐射功率,辐射功率与该物体的温度有确定的关系,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是测量辐射功率的大小,并由此得到一个与该物体温度成一定关系的信号.红外测温枪是能够测量物体辐射功率大小并转化为物体温度的仪器.根据以上信息和学过的知识,他作出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水银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B.水银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迅速流回水银泡C.红外测温枪向人体发射红外线,从而测量人体温度D.红外测温枪测量人体温度时,离人体越远,显示温度越低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个可以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中某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温度逐渐降低.此过程中( )A.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一定增大C.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3.关于气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气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4.如图所示,绝热的汽缸被一个绝热的活塞分成左、右两部分,活塞质量不计,活塞用销钉锁住,活塞与汽缸之间没有摩擦,汽缸左边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现在拔去销钉,抽去活塞,让气体向右边的真空做绝热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少B.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变小C.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可能增加D.若无外界的干预,气体分子不可能自发地退回到左边,使右边重新成为真空5.如图所示,a b c、、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变化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c、、三个状态的压强相等B.从a到c气体的内能减小C.从a到b气体吸收热量D.从a到b与从b到c气体对外界做功的数值相等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液晶的分子排列会因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引起光学性质的改变7.玻璃器皿的制造过程中玻璃液的形成是重要环节,当温度达到1 200 ℃时,大量的气泡分布在玻璃液中,经过一系列工艺后获得澄淸的玻璃液,之后可以通过降温到合适温度,然后选择合适大小的玻璃液进行吹泡(即往玻璃液中吹气)制造玻璃器皿,下列与玻璃有关的物理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所以破碎的玻璃不能简单地拼接在一起B.玻璃从开始熔化到形成玻璃液的过程中,温度不固定C.玻璃内部的原子是无序分布的,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使1 200 ℃的玻璃液继续升温,可能使其中的气泡减少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 d、的内能相等9.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外界温度恒定。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四热学专题检测含解析

专题十四热学【专题检测】A组一、选择题1.(2024山东济南一模,2)关于肯定质量的志向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是全部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重力产生的C.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变大D.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肯定减小答案C气体的体积是气体分子所能充溢的整个空间,不是全部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故选项A错误;大量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产生了气体的压强,与气体重力无关,故选项B错误;气体压强不变时,体积增大,气体温度上升,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选项C正确;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肯定律ΔU=W+Q可知,气体对外做功同时可能汲取更多的热量,内能可以增加,故选项D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是用光学显微镜视察一滴充分稀释的碳素墨汁,调整好合适的放大倍数后,显示屏上会跟踪一个炭粒的运动,发觉炭粒做无规则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炭粒无规则运动是炭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炭粒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不平衡撞击的结果C.炭粒体积越大,其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越明显D.墨汁温度越高,炭粒无规则运动现象越明显E.这个装置无法干脆视察到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答案BDE炭粒作为一种宏观微粒,不受外力作用时是无法凭借自身因素而运动的,其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不平衡撞击的结果,故A错误,B正确;炭粒体积越大,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越趋于平衡,无规则运动将越不明显,所以C错误;墨汁温度越高,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撞击炭粒的作用力越大,不平衡撞击也越多,所以炭粒无规则运动会越明显,D正确;光学显微镜无法视察到分子个体,也就无法视察到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所以E正确。
3.(2024北京东城一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运动时的内能肯定比静止时的内能大B.物体温度上升,组成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肯定增加C.肯定质量的物体,内能增加,温度肯定上升D.温度上升时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增大答案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记,温度上升时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温度不上升时,使分子的势能增加,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由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确定,与宏观机械运动无关。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训练十四选修34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训练十四选修34本部分要紧有以下两个考查方向: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把握简谐运动的特点及波动的本质,把握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及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要专门重视振动图像、波动图像相结合的题目,注意振动和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2.光学:关于几何光学的题目,第一要能够依照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规律作出光路图,然后用几何方法解题,注意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和折射率的运算,光的本性部分要把握光的干涉条件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明白什么是偏振现象,还要注意几何光学和光的本性的结合点(光的折射率和频率)。
考向一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多选)如图1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20 s 时刻的波形图,在波传播路径上有P 、Q 、R 三个质点,它们的平稳位置分别在x 1=1.2 m 、x 2=2.5 m 和x 3=4 m 处,图乙为质点R 的振动图像,则图1A .此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B .从图甲时刻,再通过0.10 s 质点R 传到x =8 m 处C .质点Q 从图甲所示时刻开始,第一次回到平稳位置所用的时刻为0.062 5 sD .质点P 比质点Q 早0.3 s 回到平稳位置E .从图甲时刻,再通过0.08 s ,x =3.2 m 处的质点刚好回到平稳位置[解析] 由图乙可知,t =0.20 s 时质点R 正从平稳位置沿y 轴正向运动,依照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可知,波沿x 轴正向传播,A 项正确;质点并不沿波传播的方向发生迁移,B 错误;波传播的速度为v =80.2 m/s =40 m/s ,因此质点Q 通过t 2=x 2v =2.540s =0.062 5 s 回到平稳位置,C 项正确;质点P 通过t 1=x 1v =1.240s =0.03 s 回到平稳位置,因此比Q 点早0.032 5 s 回到平稳位置,D 项错误;从图甲时刻开始,通过0.08 s ,波形移动的距离为x =vt =3.2 m ,将波形沿x 轴正向移动3.2 m ,会发觉x =3.2 m 处的质点刚好回到平稳位置,E 项正确。
2021年高三4月二轮复习检测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4月二轮复习检测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科目、县市区和科类填涂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Al 27 Fe 56 Cu 64第I卷(必做,共l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滑块A与小球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A套在水平直杆上.现用大小为1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 kg、1 kg,重力加速度为10 m/s2, 则A.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B.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C.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5. 如图所示,轨道NO和OM底端对接且θ>α,小环自N点由静止滑下再滑上OM.已知小环在轨道NO下滑的距离小于在轨道OM上滑的距离,忽略小环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系数相同.若用F、F f、v和E分别表示小环所受的合力、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 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V 1 ~ RV 2 A 1 A 2 16.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不同,“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目标.“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着陆器携带巡视器,经过奔月、环月最后着陆于月球表面,由巡视器(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假设月球的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总质量为m ,“环月”运动过程可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在“环月”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可能为A .mgR/6B .mgR/8C .mgR/9D .mgR/1417. 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检验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18. 如图所示,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并以v =10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着,在传送带的A 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10 m/s 2,sin37°=0.6,cos37°=0.8)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体运动1s 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适用公式F f =μF NB .小物体运动1s 后加速度大小为2m/s 2C .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 内,系统产生50J 的热量D .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 内,至少给系统提供能量70J 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19. 如图是街头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
最新版高考物理 第十四章 热学全章闯关检测.doc

第十四章热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制成悬浊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若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如图所示的折线。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折线为小炭粒运动的轨迹B.可以看出小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记录的是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状况D.可以看出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答案 B 图中的折线由炭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接而成,无法反映炭粒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即该折线不是炭粒的运动轨迹,但能反映出炭粒的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选项A和C错误而选项B正确。
炭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答案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A项未知热传递情况而B项未知做功情况,故无法判断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A和B选项均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越大,故C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膨胀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了60 J的功,同时从外界吸收了40 J的热量,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的变化量是( )A.增加了60 JB.增加了20 JC.减少了20 JD.减少了100 J答案 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可得ΔU=40 J+(-60) J=-20 J,该结果表明气体的内能减少了20 J,故选项C正确。
4.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答案 B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但内能不一定小,选项B正确、A错误;外界对物体做功,若同时散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C错误;做加速运动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选项D错误。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十鸭部分1热学检测题20210423338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十鸭部分1热学检测题20210423338第1讲:热学一、夯实基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从专门远处向甲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稳位置的间距r0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与斥力都减小,引力减小的更快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稳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E.气体专门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2.依照热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中能够发生,在固体中不能发生B.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不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E.夏天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的气压,且车胎体积增大,则胎内气体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3.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露珠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所致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抗热力学第一定律D.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不是由于分子斥力造成的E.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假如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D.在完全失重的情形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E.对气体而言,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的规律分布的二、能力提升5.关于晶体、液晶和饱和汽的明白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的分子排列差不多上有规则的B.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饱和汽压与温度和体积都有关D.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越接近饱和E.关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在真空、高温条件下,能够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C.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饱和汽的体积,就可减小饱和汽的压强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E.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通过一个夜晚后,翌日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专门紧,不易拔出,是因为夜晚气温降低,瓶内气体压强变小7.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水蒸发越快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大于10-9m处逐步减小到专门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到零,再增大E.若一定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50J,内能增加80J,则气体一定从外界吸取130J的热量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压强的大小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有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C.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阻碍D.水黾能够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具有表面张力E.温度升高,物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三、课外拓展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b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a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体积变小→a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大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浓度为%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测得油膜面积为200cm2,则可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10-9mB.密闭容器中液体上方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种溶液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D.玻璃管的裂口烧熔后会变钝是由于烧熔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作用引起的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VV0 11.(2021·昆明摸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分层突破练14热学

专题分层突破练14 热学A组1.(2020山东济宁第二次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B.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2.(多选)(2020陕西渭南质量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单位时间内分子与器壁碰撞次数随温度降低而减少B.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放出热量,则气体内能可能减小D.同种物质不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3.(2020江苏盐城第三次模拟)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B.—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一定量气体如果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4.(2020山东青岛一模)如图,在研究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时,将一小块易燃物放在厚玻璃筒底部,用力向下压活塞,可以将易燃物点燃。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筒内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从外界迅速吸收热量,导致气体温度升高B.只要最终筒内气体压强足够大,筒内易燃物就会被点燃C.若实验中易燃物被点燃,是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导致的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多选)(2020海南高考调研)图示描述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ab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从状态a到b的过程,气体体积不变B.气体从状态b到c的过程,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气体从状态c到d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D.气体从状态d到a的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6.(2020广东广州、深圳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l A=40 cm,右管内气体柱长为l B=39 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分层突破练14热学A组1.(2020山东济宁第二次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B.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自由下落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2.(多选)(2020陕西渭南质量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单位时间内分子与器壁碰撞次数随温度降低而减少B.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放出热量,则气体内能可能减小D.同种物质不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3.(2020江苏盐城第三次模拟)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B.—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一定量气体如果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4.(2020山东青岛一模)如图,在研究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时,将一小块易燃物放在厚玻璃筒底部,用力向下压活塞,可以将易燃物点燃。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筒内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从外界迅速吸收热量,导致气体温度升高B.只要最终筒内气体压强足够大,筒内易燃物就会被点燃C.若实验中易燃物被点燃,是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导致的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5.(多选)(2020海南高考调研)图示描述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ab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从状态a到b的过程,气体体积不变B.气体从状态b到c的过程,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气体从状态c到d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D.气体从状态d到a的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6.(2020广东广州、深圳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之间气体柱长为l A=40 cm,右管内气体柱长为l B=39 cm。
先将开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被封闭的气体为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不变,若稳定后进入左管的水银面比水银槽水银面低4 cm,已知大气压强p0=76 cmHg,求:(1)A端上方气柱长度;(2)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
7.(2020陕西渭南质量检测)如图,两个圆柱形汽缸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固定,两个汽缸通过活塞各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封闭汽缸的活塞通过刚性杆相连,起初两边封闭气体的长度都为d ,左、右汽缸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 和S ,汽缸内壁光滑,两边封闭气体及外界气体压强均为p 0,现给刚性杆施加水平向右的力,使活塞向右缓慢移动,问当活塞向右移动d2时,施于杆的水平向右的外力多大?8.(2020四川绵阳模拟)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 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 b。
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T a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2)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m。
B组9.(多选)(2020山西太原高三模拟)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A的循环,ABCD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C的温度为3T0B.从A→B,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从C→D,气体密度增大D.经历A→B→C→D→A一个循环,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释放的热量10.(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气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
已知a部分气体为1 mol氧气,b部分气体为2 mol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a、V b,温度分别为T a、T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a>V b,T a>T bB.V a>V b,T a<T bC.V a<V b,T a<T bD.V a<V b,T a>T b11.(2020上海奉贤二模)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水银柱,经适当倾斜,使上下两部分气体的体积恰好相等。
保持管的倾角不变,管内气体的温度始终与环境温度相同。
若某时发现上部气体体积已变大且重新稳定,说明()A.环境温度已升高B.环境温度已降低C.上部气体压强增大,下部气体压强减小D.上部气体压强减小,下部气体压强增大12.(2020四川雅安第三次诊断)如图所示,是一个连通器装置,连通器的右管半径为左管的两倍,左端封闭,封有长为30 cm的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7.5 cm,左端封闭端下60 cm处有一细管用开关D封闭,细管上端与大气联通,若将开关D打开(空气能进入但水银不会进入细管),稳定后会在左管内产生一段新的空气柱。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75 cmHg。
求:稳定后左端管内的所有气柱的总长度为多少?13.(2020山东青岛一模)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距今约5 700年。
压水井可以将地下水引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活塞和阀门都只能单向打开,提压把手可使活塞上下移动,使得空气只能往上走而不往下走。
活塞往上移动时,阀门开启,可将直管中的空气抽到阀门上面;活塞向下移动时,阀门关闭,空气从活塞处溢出,如此循环,地下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直管被抽上来了。
阀门下方的直管末端在地下水位线之下,地下水位线距离阀门的高度h=8 m,直管截面积S=0.002 m2,现通过提压把手,使直管中水位缓慢上升4 m。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直管中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1)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0.4,求人对把手做的功;(2)求直管中剩余空气质量Δm与直管中原空气质量m0之比。
参考答案专题分层突破练14热学1.D解析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摩尔数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分子撞击微粒引起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自由下落的水滴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球形,故D正确。
2.BC解析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则单个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减小,所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单位时间内分子与器壁碰撞次数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故A 错误;由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估算出摩尔体积,再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估算出单个理想气体分子所占的平均体积。
进而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外界对理想气体压缩所做的功,小于放出热量,则气体内能就会减小,故C正确;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如煤炭与金刚石,故D错误。
3.C解析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但是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A错误;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因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错误;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正确;一定量气体如果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杂乱无章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D错误。
4.D解析筒内气体在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导致气体温度升高,由于是迅速被压缩,从外界吸收热量很少,A错误;易燃物能否被点燃与筒内气体的压强大小无关,B错误;压缩气体时,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很少,不至于把易燃物点燃,C错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即让气体快速被压缩,与外界绝热,才能使气体内能迅速增大,温度升高,D正确。
5.AB解析因ab的延长线过原点,根据p=CVT,则从状态a到b,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气体的体积不变,故A正确;从状态b到c,温度升高,压强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体积增加,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气体吸收热量,故B正确;从状态c到d,根据p=CVT,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小,体积变大,体积变大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故C错误;从状态d到a,根据p=CVT,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大,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D错误。
6.答案 (1)38 cm(2)78 cmHg解析 (1)稳定后进入左管的水银面比水银槽水银面低4 cm,则A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 A 1=(76+4) cmHg 由公式:p 0V A 0=p A 1V A 1, 代入数据得:L A 1=38 cm(2)设右管水银面上升h ,则右管内气柱长度为l B -h ,气体的压强为p 1-2ρgh ;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0l B =(p 1-2ρgh )(l B -h ) 解得:h=1 cm所以右管内气体压强为 p 2=p 1-2h=78 cmHg 7.答案 F=53p 0S解析 在活塞移动前后,对左边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p 0d=p 1d+d2解得p 1=23p 0对右边气体有p 0d=p 2d-d2 解得p 2=2p 0移动后,对两活塞及刚性杆整体受力,由平衡条件得p 1·2S+F+p 0S=p 2S+p 0·2S 将最后p 1、p 2代入上式, 解得:F=53p 0S8.答案 (1)F=ρ0gVT 0T b (2)m=ρ0VT 0T b−ρ0VT0T a -m 0解析 (1)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 的空气在温度T 0时的体积为V 0,密度为ρ0,温度为T b 时的体积为V Tb ,密度为ρTb ,则ρ0=m 0,ρTb =m Tb ,V 00=VTb b解得ρTb =ρ0T0b设气球所受的浮力为F ,则F=ρTb gV 解得F=ρ0gVT0T b(2)设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G ,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 ,则 G=ρTa Vg 解得G=ρ0gV T0T a则m=ρ0VT 0T b−ρ0VT0T a -m 09.ACD 解析 A →B 过程为等压过程,则有V A T A =V B T B ,即有V 12T 0=V 23T 0,解得V 1V 2=23,C →D 过程也为等压过程,则有V C T C =V D T D ,即V 1T 0=V 2T C ,解得T C =V 2V 1T 0=32T 0,故A 正确;从A →B ,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B 错误;C →D 过程为等压变化过程,气体体积减小,气体质量不变,则气体密度增大,故C 正确;经历A →B →C →D →A 一个循环,气体内能不变;在p -V 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功的大小,所以W AB >W DC ,即整个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所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释放的热量,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