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肺癌

合集下载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3-肺结节病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3-肺结节病

大淋巴结、支气管内膜的结节、前斜角 肌脂肪垫淋巴结、肝脏穿刺或肺活检 等。 (3) 结节病抗原(Keim)试验阳性反应。 (4)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接受激
• 淋巴瘤、霍杰金病:常见胸腔积液,胸内 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肿大, 倾向于与右心缘融合。霍杰金病肺门淋巴 结肿大常在肺部浸润后发生,可伴有硬化 性或溶骨性骨损害。纵隔受压可出现上腔
诊疗方案
肺结节病
肺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以非干酪性类上皮肉芽肿形成为病理特征,影响全身各系统,特别是肺 和胸内淋巴结的肉芽肿疾病,本文侧重介绍肺结节病。
1 初诊
患者有以下特征: • 体检或因其他病症经
X线胸片检查提示有 结节病的可能; • 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 症状伴其他器官症 状,例如皮肤病变、 淋巴结肿大、虹膜睫 状体炎等眼睛异常。
强随访。
强化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适当增加剂量。

- 给予长疗程治疗。

加用或换用:

•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或硫唑

嘌呤用于对激素抵抗的严重病

例或病情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也可考虑使用环磷酰胺。

加用或换用:
• 免疫调节剂:氯喹和羟氯喹
6 其他治疗措施
治疗并发症和对症支持 •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并发感染 • 止血药物:用于咯血的患者 • 治疗其他结节病相关的并发症:如骨质
肺结节病的X线表现与分期
分期
胸部X线检查所见
占结节病患者的比率
0期
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所见(可有肺外异常发现)
I期
双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肺部无异常
5-10% 约50%
II期

肺癌诊疗指南

肺癌诊疗指南

肺癌【范围】1.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 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2.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1.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2 .NSE:(neurone specific enolase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3.CYFRA21-1:(cytokeratin fragment )細胞角蛋白片段19。

【规范化诊治流程】图1 肺癌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一)高危人群有吸烟史和/ 或肺癌高危职业接触史( 如石棉) ,年龄在45 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 刺激性干咳。

(2) 痰中带血或血痰。

(3) 胸痛。

(4) 发热。

(5) 气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我国对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为了规范慢阻肺的诊治,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工作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曾组织我国有关专家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

在此基础上,参照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颁布的第l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global strategyforthe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于2002年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并于2007年发布了该指南的修订版。

上述文件对提高我国慢阻肺的临床诊治水平以及促进与慢阻肺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以来,我国与慢阻肺有关的临床科研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国际学术界对慢阻肺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GOLD在2011年对其技术文件进行了重要修订。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肺动脉高压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肺动脉高压

• 右心衰竭的体征:晚期患者可见严重右心衰 竭的体征,如紫绀,肝肿大,下肢或全身水 肿、腹水。
• 用药史:服用减肥药或使用毒品与肺动脉高 压相关。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原因 不明的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或出现右
• 婚育史:女性要注意有无习惯性流产,男性
心衰竭的体征,伴或不伴症状性静脉血栓
2
© 2013 MIMS Cardiovascular Guide
诊疗方案
肺动脉高压 1
2 临床评估
病史
肺动脉高压的体征

• 既往史:患者多为老年人,多有以下相关疾 • 心脏杂音:P2亢进,并可出现胸骨左缘第2、3
病史:
肋间的舒张期杂音(Graham-stell杂音);因
动 脉
-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BNP和 / NT-proBNP 升高,结合影像学检 查的异常征象可诊断心衰。
- 存在心衰临床表现而BNP <100 pg/mL、 NT-proBNP <110 pg/mL时 可排除心衰。
- 多种临床情况包括肾功能衰竭、慢阻肺、 肺栓塞都可以影响 B N P 浓度,因此不能 仅根据利钠肽水平进行诊断,需行进一步 诊断试验和综合临床分析。
- 右心室前壁厚度≥5 mm,或有前壁搏动幅 度增强;
- 左室与右室内径比值<2 ; - 右肺动脉内径≥18 mm,或主动脉内径
≥20 mm; - 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之比>1.4 ; - 肺动脉瓣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
• 提示 心力衰竭的征象:射血分数、心指数降 低。 - 参见本书中单独的“慢性心力衰竭”专题。
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是否 确诊肺动脉 高压?
其他诊断

呼吸系统肿瘤—肺癌(病理学课件)

呼吸系统肿瘤—肺癌(病理学课件)
预后不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肺 癌
一、概念
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腺体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吸烟 空气污染 职业因素 其他
基因改变
三、病变类型
(一) 肉眼类型
根据部位分:
1.中央型 2.周围型 3.弥漫型
是由主支气管或叶支气 管等发生的肺癌,癌块位于 肺门部,形成包绕支气管的 巨大肿块,此型最常见。2.肺癌Fra bibliotek组织学类型--腺癌
多为周围型,女性多见 多位于胸膜下,境界不清,常累及胸膜 伴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较多,有人称为瘢痕癌 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如鳞癌 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
3.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小细胞癌
多见中老年男性,与吸烟密切相关 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生长迅速,转移早 手术切除效果差,对放化疗敏感 胞质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是一种异源性肿瘤
中央型
(一) 肉眼类型
根据部位分:
1.中央型
2.周围型 3.弥漫型
起源于肺段或其远端支 气管。位于靠近胸膜的肺 周边形成孤立的结节状或 球形的癌结节,直径2-8cm
周围型
(一) 肉眼类型
根据部位分:
1.中央型
2.周围型
3.弥漫型
少见,起源于末梢肺 组织,粟粒大小的结节弥 漫分布于肺组织内
弥漫型
(二)特殊类型
1.早期肺癌: 指癌灶直径<2cm并局限在支气管腔内和或
仅管壁浸润,末浸润周围肺组织和无淋巴结转 移。
2.隐性肺癌: 指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而临床及X线
检查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位 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者。
早期肺癌 隐性肺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ARDS、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
微生物学诊断
1、标本的留取:
非侵入性: 经气管导管内吸引(Endotracheal Aspiration, ETA)
阳性阈值:定量培养 ≥ 105 CFU/mL
敏感性 38%~100%
特异性
14%~100%
注意:革兰染色合格痰标本:每个低倍视野下的
多形核白细胞≥25个,上皮细胞≤10个
RCT研究比较: 实验组:经鼻插管后行常规CT研究,若存在鼻窦炎, 立即开始抗菌药物治疗
对照组:不行CT检查,也未予治疗鼻窦炎
结果:实验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neumatikos I等研究,使用塞洛唑啉滴鼻液及布地奈德 鼻喷预防鼻窦炎可减少影像学上鼻窦炎的发生,但不降 低VAP的发病率
随病情发展,PCT 浓度随感染的扩 散和感染程度的 加重而升高 PCT水平的下降表 明炎性反应的降 低及感染灶的清 除,因而提示良 好的预后
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
研究结果差异大,甚至相反
尚未推广使用
1,3-β-D葡聚糖(BG)和半乳甘露聚糖(GM)
若能对临床及微生物学进行密切监测vap患者的抗感染短疗程10d较长疗程10d抗感染疗程需要结合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潜在的致病菌临床疗效等因素做出决定短疗程适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恰当单一致病菌感染无脓肿及免疫功能正常者初始抗感染治疗无效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复发风险高及免疫缺陷者则不适合短疗程抗感染治疗vap抗感染疗程一般为710d如患者临床疗效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免疫功能缺陷则可适当延长疗程1b3项观察性研究认为与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相比接受降阶梯治疗虽不能缩短icu留治时间但可有效提高初始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及降低肺炎复发率但不影响病死率对vap患者行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4872h后需及时评估患者临床情况根据细菌学监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为可覆盖病原菌窄谱安全及经济效益比值高的药物抗感染治疗推荐降阶梯治疗策略1c动态观察pct变化有助于评估抗菌疗效连续监测可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策略血清pct时可不使用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025或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80可采用降阶梯治疗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血清pct80可继续沿用原抗菌治疗方案rct

肺癌ppt课件课件.ppt

肺癌ppt课件课件.ppt

最新.课件
25
辅助检查
患者胸部CT可见左肺下叶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 病理示腺癌,诊断左肺下叶腺癌Ⅱa期,2014年1月 出现腰椎转移,行手术及放疗,目前合并胸腔积液 ,癌痛,预后差。
最新.课件
10
(三)肺癌组织学表现分类
WHO将肺癌的组织学表现分为五类:
1、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多见于中央型 肺癌(占30%-35%)。
2、腺癌:包括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 细支气管肺泡癌三个亚型。中央型和周围型 均可发生,以后者多见(占35%-40%)。
3、大细胞癌:包括巨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 两个亚型 (占10%)。
最新.课件
3
Ries et al 1999
肺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患者 (%)
100 80 60 40 20 0 呼吸困难 咳嗽
疼痛
纳差 咯血
最新.课件
4
Hollen et al 1999
肺癌的症状
发生发展
表现
– 肺癌形成
无症状
– 累及小支气管
咳嗽
– 累及粘膜微血管
血痰
– 侵及胸膜胸壁
胸闷胸痛
– 阻塞支气管
管路:PICC导管,管路滑脱评分为9分, 压疮高危评分为8分。
最新.课件
24
入院后情况
生命体征:T:36.5℃ P:89次/分 R:19次
/分 BP:125/73mmHg
心理:患者情绪伴有焦虑 睡眠:患者晚夜间间断睡眠约5~6个小
时 活动:患者卧床,可自行翻身,无力
自行坐起。 饮食:患者进食少不规律,营养不良
最新.课件
22
过敏史:无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疫接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8-呼吸衰竭

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8-呼吸衰竭
80%
>65% 预计值
-
用力依赖性较强。限制性和阻塞 性通气障碍时均可下降。
下降见于阻塞性通气障碍。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 碍,亦见于小气道病变。用力依 赖性低。
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 碍。
呼气峰流速变 异率 (PEFR)
PEFR=2×(PEF最高值- PEF最低值)/(PEF最高 值)× 100%
FVC正常应=肺活量(VC),下降 见于限制性和严重阻塞性通气障 碍,并与测试时的用力程度相关。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
1秒率 (FEV1%)
平均用力呼气 流速 (MMEF或 FEF25~75%)
呼气峰流速 (PEF)
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第 1秒所呼出的气量 FEV1/FVC比值
用力呼气时呼出气量为2575%区间的平均流速
性、或者混合性通气障碍(参见下页内容)。

<60 mmHg,PaCO2>50 mmHg,则为 II型(通气性)呼衰。
其他辅助检查
- 慢性呼衰:PaO2<55 mmHg,PaCO2 >55 mmHg,但血pH值接近正常范围。
• 根据病史提供的可能病因,需进行相应的辅 助检查。
无代谢性酸中毒的条件下,血pH<7.3可
积(IRV)、补呼气容积
75-120%
(ERV)、残气容积(RV) 预计值
RV/TLC>40%提示阻塞性通气障 碍所致的气体陷闭和肺气肿。
呼 吸
肺通气功能障碍判断标准


FEV1/FVC%<70%预计值
TLC < 80%预计值
混合性 小气道病变
FEV1/FVC%<70%和TLC<80%预计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A

T 3N 1
• • • •

IIIB

2 + +

+
• • •
T 1-3 N 2 + + + T 4 N 0-1
• •
+ + PS
2 ±
±

+

+ 2-3

+ +
±
+


1 2-3 1 1 2 1 + 1 2 2-4
10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NSCLC
III

© 2013 MIMS
17
1
B
-


EGFR EGFR / / 1 HER1 EGFR
- EGFR •
EGFR E GF R EGFR TK

SFDA

VEGFR
EGFR
- SFDA
+
III/IV
6
WHO
• •
CR PR >1 SD < 25% 1 PD 1
1 > 50% < 50% > 25% < 10 mm > 30% PR PD ≥ 2 0% > 5 mm
N1

N2
90%
CT T M

N -
Ga-
-
90%


© 2013 MIMS
5
1
3 • •
NSCLC 8 0- 8 5%
ALK ALK
• •
EGFR E ML 4 -
SCLC
-
-
3 40% •

EGFR EML4-ALK
CT
PALB
B

CT
MRI 80%
LVEF
TTNA CT B

FEV1/ FEV PaO2 PaCO 2 MBC ≥ 50% ≥ 50% F E V 1 ≥ 1 L MBC FEV 1 /FEV MBC
• T2
≤ 7 cm T2b
≤ 5 cm > 7 cm
• T3
< 2 cm ≥1
• T4
≥1

• N • Nx • N0 • N1
• M • Mx • M0 • M1
/
- M 1a / - M 1b
• N2 • N3

TNM
IA IB

T 1aN 0M 0 T 2aN 0M 0 T 2bN 0M 0 T 2bN 1M 0
1
1 •
2

X

3
4

4

5
A •

5
MDT
B •
MDT
A •
T 1-2N 0M 0 / -
A •
I-II III /
• • B • • 6 •

B •
-
• •
I -
• •
1
3-6 5 1

I
2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2 • • • •
-
-
ACTH

4
• •
1 g / m2 1 4
30 3 1 10 1 3 1
• •
1
500 mg / m2 / Pemetrexed
1 B12
3
MIMS
MIMS

21
1
125 mg/ Icotinib
3
• •
PS ≥ 2 ≤ 50%
CT <6 > 55

150 mg/ Erlotinib 50 mg


• • •
+ +

© 2013 MIMS
13
1
A • •
I-III -

+

2 I 6 •
25 Gy
10
1
1.8-2.0 G y / 5 60-66 Gy

3DCRT
KPS
≥ 70
5

1.8-2.0 Gy/ 1 60-70 Gy 83.8 Gy
-
IMRT

5 •
30 Gy
10
-
T 3N 0M 0 2-3 40-50 Gy +
2-3 mg/kg / 4-6 1 1
3-5
Ifosfamide
5

≤ 10 g 24 3-4
• • •
3
• MIMS MIMS
23
1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EPO
30000 IU/ 3-7
1
• • •
60000 IU/ 4 10-12 g / dl
-

-
≥ 70% F E V 1 P a O 2 ≥ 80 mmHg P a CO 2 ≤ 40 mmHg

133
Xe
6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4
TNM AJCC/UICC 7
• T • TX • T0 • T is • T1
/
≤ 3 cm - T 1a ≤ 2 cm > 3 cm - T 2a T 1b > 2 cm ≤ 3 cm ≥ 2 cm > 5 cm ≤ 7 cm

RNA •
S DNA II DNA
16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B
DNA I RNA
I

DNA • •
S

DNA G1 S S
S
DNA

DNA S S

DNA + + /


DNA •
DNA G1
DNA DN A
DNA S
DNA DNA DNA / DNA DNA - SFDA DNA
+ T 3N 0-1 ( T 4N 0-1 ( ) + ) +
+ T 1-3N 0-1 ( T 4N 0-1 ( T 1-3N 0-3 ) ) + N2 N2 T 1-2N 2 T3N 2 >7 cm N2 ± ± ± + + +
± IIIa ±
+ +
IIIb (T 1-3N 2-3) N3

© 2013 MIMS

-
ELISA RIA CT > 2 0- 30 CEA
/
- CT HU
• CT
NSE 19 SCC-Ag
CT
-
4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3

MRI CT CT

MRI

MRI PET
TNM 90-97% 85-95% 8091% N •
67
TBNA N2
EBUS-TBNA
DDP
75 mg/m
2
EC
VP-16 CBP
100-120 mg/m2 AUC = 5-6 80-120 mg/m 60-80 mg/m 100 mg/m 25 mg/m 60 mg/m 60 mg/m 65 mg/m
2 2
1-3 1 1-3 1 1-3 1-3 1 1 1 1 1 1 8 8 8 8 15 4 15 4 3 3


• •
/
250 mg/ Gefitinib
/
• •

Endostatin
7.5 mg/m 2/ 1-14 1 2-4
• •

22
1
Doxorubicin ADM
40-60 mg/m2/ 3 550 mg/m 2 120-135 mg/m / 1 1-3 3-4
2

• • • •
Epirubicin
T 1bN 0M 0
IIA 1 I-II III IIB IIIA IIIB IV III-IV
T 1aN 1M 0 T 3N 0M 0
T 2aN 1M 0
T1a,bN 2M 0 T 2a,bN 2M 0 T 3N 1-2M 0 T 4N 0-1M 0 T 4N 2M 0 T 1-4N 3M 0

T 1-4N 1-3M 1a-1b
11
1
NSCLC
IV
• • • •

- T 1-2N 0-1M 0

T 3N 0M 0
PS EGFR /

ZPS
=3-4

• EGFR

ZPS = 0-1 • EGFR
• EGFR


2 2
• •
+
ZPS
• •

=2
4-6 ZPS ≥ 3 ZPS ≤ 2



-
12
©2013 MIMS Oncology Guide
1
SCLC
LD

1

+


4-6 - ZP S = 3 - 4 +
• •
T1-2N0M0 + I 4-6 II 2 +
2 - ZP S = 3 - 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