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学校认定的国际或国家级科技类竞赛项目名单

合集下载

哈工大专项计划专业

哈工大专项计划专业

哈工大专项计划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项计划专业是指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设置的特色专业。

这些专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哈工大的专项计划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创新类专项计划专业:这些专业聚焦于国家和行业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

例如,机器人工程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

2. 应用型专项计划专业:这些专业着眼于实际应用,培养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等。

3. 国际交流类专项计划专业:这些专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国际竞争力,通过留学、交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机会。

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等。

专项计划专业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为学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哈工大专项计划专业为国家和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大学生科技类竞赛介绍

1 大学生科技类竞赛介绍

科技创新与竞赛向大家介绍一些参加人数较多、取得成绩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赛事。

在介绍这些赛事之前,有两点是必须要强调的,首先,以下内容虽然N次讲到各种赛事,但她并不是一个竞赛的参赛手册,笔者也不希望把她写成一个介绍比赛的枯燥东西。

科技创新的内涵很丰富,远远不是几个竞赛所能涵盖的。

把竞赛当作科技创新,就像把学习当作过级、考证、得高分、拿奖学金一样片面。

之所以多次提到竞赛,是因为它们是科技创新的水平的反映。

对于忙着考托福、GRE的同学,如果是大三考,那么基本上没时间搞比赛了,考完后竞赛也结束了。

对于这样的人,考试结束后争取到实验室或许更好。

第二点对想参加各种竞赛的同学极其重要,那就是不同的赛事举行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这一点是一定不能忽略的。

有的竞赛是一年一次,某些校内的小型竞赛甚至不定期,然而,也有很多竞赛是两年一次,譬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都是这样。

因此,对于奇数年份入学的同学和偶数年份入学的同学,遇到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大二时基础还不好,而大四又忙着出国申请、考研、找工作,因此,大三被许多师生认为是参加此类活动的的比较适合的时期。

尽管这不适合于所有同学,但是大家阅读时务必注意,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由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可参与的科技竞赛活动为数众多,以下肯定不能一一列出,即使列出的部分也会有不少缺点、错误,所以,希望大家在读里面的内容时,不要忘记多方搜集资料,多与院内院外的老师同学交流,时常上相关网站察看最新动态,不要错过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科技类竞赛介绍——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批准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理工科“四大竞赛”之一,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联合著名高校共同承办的大学生学科知识创新与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届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展览获

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届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展览获
刘 拓

01-941
本专科
社会科学
二等奖
28
激光高可靠防盗报警器
张 丹
十一
01-1111
本专科
科技发明
二等奖
29
用于声速测量实验的DDS信号发生器
郭成凯 田 军 董秀秀
十一
01-111100-1111
01-1113
本专科
科技发明
二等奖
30
高楼楼道全自动主动式采光系统
杨红亮
十一
01-1111
本专科
科技发明
本专科
科技发明
鼓励奖
101
便携式公共卫生马桶垫纸
姜 玥

02-113
本专科
科技发明
鼓励奖
102
冲击型道路破冰机
郑华勇 易 毕 郑典循

02-242
本专科
科技发明
鼓励奖
103
动画短片《无人机》及产品制作理念报告
顾张亮 胡 怿 关鸿飞

01-251
本专科
科技发明
鼓励奖
104
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
社会科学
优秀论文奖
97
浅谈我国离婚妇女的权益保障
吕晓丹
十三
01-1312
本专科
社会科学
优秀论文奖
98
中国城市化与农民工权益保护
刘志华马葛亮
十三
01-1311
本专科
社会科学
优秀论文奖
99
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价值观转变
涂小莉 于 伟
十三
03研究生
硕士
社会科学
优秀论文奖
100
六足万向马腿蛛形机器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与电子技 术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研究机构
01 学校简介
03 科研设备
目录
02 师资力量 04 科研范围
05 人才培养
07 科技发明
目录06 研究成果 Nhomakorabea哈工大微特电机专业成立于50年代初期,是哈工大建校初期的主要学科之一,在国际电机学术领域和国内电 机领域具有相当影响。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同时也是学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哈工大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2月,前身是哈工大微特电机教研室。研究所原名电动车研究所, 主要为发展电磁应用领域而进行理论基础、组件、电路及系统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机电、能源、交通 与环境。研究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下设有电动车辆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电动车辆电气系统仿真与设计,电驱 动系统、储能设备监测与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汽车电子与计算产品的研发,并设有电动车电驱动系统实验室、 特种电机实验室、测试与控制实验室、电磁装备实验室、新原理电磁装置实验室。
科研设备
功率分析仪;电池模拟系统等。
科研范围
科研方向 1、特种电机系统理论及应用技术 电动车辆驱动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 高性能磁阻电机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机床主轴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 航天电动执行机构及其驱动控制技术 机器人用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 压缩机用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 静电电动机技术 新型超导电机理论及技术 2、车辆电力与电子
研究成果
研究所承担的研究方向包括4个领域17个子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航 天工业总公司和黑龙江省的奖励。在IEEE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微 特电机、微电机等期刊以及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30多篇,被EI检索100多篇。 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与总结,研究人员陆续出版了《新型电驱动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步进电动机及其 驱动控制系统》、《电机与电器的数学分析方法》、《PHYSICS OF ELECTRIVC LAUNCH》、《步进电动机》、 《电动机智能控制基础》、《石英电子表手机电换能器》等学术著作。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科技创新的 追求,近几年研究所陆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70项,其中已获授权15项。

哈工程保研加分细则

哈工程保研加分细则

哈工程保研加分细则保研加分是指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中,对于本校本科毕业生在保研评选中,根据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给予的额外加分。

以下是哈工程保研加分细则:一、学业成绩加分1.优秀奖学金: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学金的可加5分,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可加10分。

2.学科竞赛获奖: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可加5分,获得二等奖的可加3分,获得三等奖的可加2分。

二、科技创新加分1.参加国家级及以上科技项目: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及以上科技项目的可加10分。

2.参加学校或院系科技项目: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学校或院系科技项目的可加5分。

3.承担科技创新平台职务:在学校或院系的科技创新平台担任职务的可加3分。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参加学校或院系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并完成任务的可加3分。

三、学术活动加分1.高水平学术论坛报告: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坛并做报告的可加5分。

2.学术交流参与: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可加2分。

3.学术竞赛、大赛获奖:在学术类竞赛或大赛中获得奖项的可加3分。

四、社会实践加分1.社会实践奖励:获得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的可加3分,获得二等奖的可加2分,获得三等奖的可加1分。

2.社会工作经历: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可加2分。

3.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可加1分。

五、综合评定根据学生的个人简历、综合素质评价及面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定。

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科技实践经历、社会活动参与等。

保研加分的最高限制是20分。

综合评定的分值将作为保研录取的重要依据,加分能够提高学生的保研竞争力,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总之,哈工程的保研加分细则对于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了全面考量,旨在选拔具备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加分制度的设立和细化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哈工大最强的10个专业

哈工大最强的10个专业

哈工大最强的10个专业
哈工大的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 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 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工大保研及加分项目规定

哈工大保研及加分项目规定

综合考评成绩计算细则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综合考评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和优秀加分两项,具体计算细则如下:一、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按学生课程考核平均学分绩计算,满分为100分,按以下方法计算:某课程的学分绩=该课程的学分×该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平均学分绩=(∑考试课程学分绩/∑考试课程学分-∑考查课不及格学分数/计算平均学分绩的学期数)对于转专业的学生,按照转入专业的考试课程计算成绩,有替代的课程按照替代课程的实际学分参与计算。

对于不及格未超过两门且第一次补考合格的课程,仍以补考前成绩参与平均学分绩的计算。

如果学生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及以上,审核推荐资格时可以减去一门外语不及格,但该课程仍以补考前成绩参与平均学分绩的计算。

二、优秀加分优秀加分根据学校认定的学生受表彰及获奖情况确定,满分为5分,累积加分超过5分的按5分计算。

具体加分方法如下:(一)学生受表彰加分:1.全国三好学生、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加3分;2.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团干部、省优秀团员加2分;3.以上加分中,同一学生在同一年度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荣誉加分;同一学生在不同年度且不同奖项中获奖,可以累积加分。

(二)学生在学校认定的国际或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加分:1.国际或国家竞赛一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5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5分,其他学生加3分。

2.国际或国家竞赛二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3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3分,其他学生加 1.8分。

3.国际或国家竞赛三等奖:个人项目获奖学生加1分;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学生加1分,其他学生加0.6分。

4.以上加分中,同一学生参加同一项目多次获奖,或参加不同类别竞赛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奖项加分。

5.对于集体竞赛项目,若从奖励证书无法区分排名(如数学建模的全国竞赛),其排名顺序以竞赛组织部门发布的获奖文件为准。

学科竞赛一览表(含简介)

学科竞赛一览表(含简介)

际组织或国家部委主办的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竞赛
一级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览表(国际组织或国家部委主办的具有极高影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名称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IF概念奖 RED DOT设计奖 IDEA设计奖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iGEM)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 世界机器人大赛 One show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小挑)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NUEDC)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CNMMTD)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CCTV Cup”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 飞思卡尔” 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 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全国电子商务大赛 全国美展 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国际组织或国家部委主办的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竞赛
际组织或国家部委主办的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竞赛)
主办单位 美国计算机协会 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 | iF DESIGN TALENTS GmbH,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 Zentrum Nordhein Westfalen(德国)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 麻省理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美国数学学会 RoboCup竞赛组委会 美国One Club 教育部与有关部委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产业部人事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央电视台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 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日本东芝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认定的国际或国家级科技类竞赛项目如下: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4.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
5.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6.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7.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8.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
9.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10.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11.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12.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1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14.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5.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大赛
16.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17.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
18.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
19.“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1.亚太(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22.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及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23.全国大学生建筑类竞赛:
(1)城市规划专业: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设计作业评优(“规划设计”和“城市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竞赛。

(2)艺术设计专业:“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和“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

(3)建筑学专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大赛”和“全国高等学校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24.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十佳创新作品、十佳创新论文——按国家一等奖加分;入围十佳候选资格——按国家二等奖加分)
25.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26.“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27.“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比赛
28.“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