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点实词翻译必背
高中文言文100个重要实词相关翻译

高中文言文100个重要实词的相关翻译1.安:1. 怎么,哪里2. 安稳,安定3. 作使动,使……安定2.谤:1.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 毁谤3.病:1. 疾病 2. 苦,困难 3. 作使动,使……困苦4. 担心,忧虑4.朝:1. 朝廷 2. 早晨 3. 作使动,使……朝见5.次:1. 编次,陈列 2. 次序,等第 3. 停留,停留的处所6.从:1. 跟从,跟随 2. 学习,向……学习7.发:1. 发出,发射 2. 开放,散开 3. 发扬,传出8.非:1. 非难,责怪 2. 不,不是9.给:1. 使对方得到或补充使不足的部分 2. 足够,充足10.故:1. 事故,变故 2. 缘故,原因 3. 所以,因此11.高:1. 高亢,高尚 2. 高超,高明 3. 高贵12.顾:1. 顾念,顾及 2. 回头看 3. 但,只是13.故:1. 旧的,原来的 2. 所以,因此 3. 事故,变故14.恨:1. 遗憾,不满意 2. 怨恨,责怪15.或:1. 或者,或许 2. 有人,有的16.疾:1. 疾病 2. 痛恨,憎恨 3. 急速,猛烈17.加:1. 增加,添加 2. 超过,胜过18.假:1. 借,借助 2. 假扮,假装19.间:1. 中间,内部 2. 间隔,距离 3. 秘密,暗中20.进:1. 前进,上前 2. 推荐,举荐21.就:1. 靠近,趋向 2. 完成,达到22.举:1. 举起,抬起 2. 推荐,选拔 3. 攻克,占领23.绝:1. 断绝,隔绝 2. 完全,极尽 3. 高超,绝妙24.仅:1. 仅仅,只是 2. 几乎,差不多25.空:1. 天空,空中 2. 空洞,空虚 3. 白白地,徒劳地26.苦:1. 苦难,困苦 2. 劳苦,辛苦 3. 愁苦,苦恼27.乐:1. 音乐,乐曲 2. 安乐,快乐 3. 乐于,喜欢28.类:1. 类别,种类 2. 类似,像 3. 道理,规律29.利:1. 有利的,有益的 2. 锐利,锋利 3. 利润,利益30.良:1. 善良,美好 2. 很,甚 3. 确实,果然31.略:1. 大略,概要 2. 略微,稍微 3. 粗略,简略32.莫:1. 没有谁,没有什么 2. 莫不是,莫非是33.明:1. 明亮,光明 2. 明白,清楚 3. 明智,明理34.乃:1. 是,就是 2. 于是,就 3. 才,竟然35.若:1. 你,你们 2. 如果,假如 3. 比得上,及36.善:1. 好,优秀 2. 友好,亲善 3. 应答之词,表同意37.少:1. 稍微,略微 2. 年轻,年轻时 3. 不多,少有38.涉:1. 步行过水 2. 牵涉,关系到 3. 经历,接触39.施:1. 施展,运用 2. 施加,给予 3. 蔓延,扩展40.食:1. 吃,食用 2. 食物,粮食 3. 通“饲”,喂养41.使:1. 出使,派遣 2. 使唤,驱使 3. 致使,让42.素:1. 白色的,纯洁的 2. 素来,向来 3. 空,平素43.亡:1. 灭亡,消亡 2. 丢失,遗失 3. 逃亡,流亡44.细:1. 细微,微小 2. 详细,详尽 3. 声音小,音量微45.悉:1. 知道,了解 2. 全部,都 3. 详尽,详尽无遗46.相:1. 互相,彼此 2.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3. 相貌,外貌47.信:1. 信用,信任 2. 相信,信仰 3. 书信,信件48.行:1. 行走,移动 2. 行程,旅途 3. 品行,德行49.习:1. 学习,研究 2. 熟悉,熟习 3. 习以为常,习惯50.修:1. 长,高 2. 研究,学习 3. 修建,整治51.言:1. 言语,言论 2. 说,讲述 3. 表达,表现52.迁:1. 迁移,调动 2. 变化,改变 3. 升官,提升53.请:1. 请安,问好 2. 请求,邀请 3. 陈述,讲解54.穷:1. 困窘,贫困 2. 穷尽,完结 3. 深究,追究到底55.奇:1. 奇特,罕见 2. 零数,余数 3. 策略,计谋56.取:1. 取得,获得 2. 选择,选取 3. 攻取,攻占57.去:1. 离开,离去 2. 过去的,已过去的 3. 除去,去掉58.劝:1. 勉励,鼓励 2. 劝说,劝告 3. 劝解,劝和59.却:1. 退却,后退 2. 拒绝,推却 3. 去掉,除去60.让:1. 让步,退让 2. 责备,责怪 3. 礼让,谦让61.为:1. 做,作为 2. 为之,给以 3. 是,算是62.谓:1. 说,告诉 2. 称呼,称作 3. 算是,可谓63.闻:1. 听说,听到 2. 名声,声誉 3. 嗅,嗅到64.兴:1. 兴办,创立 2. 兴起,盛行 3. 高兴,兴奋65.寻:1. 寻找,寻求 2. 随即,不久 3. 通“伸”,伸展、伸张66.许:1. 许诺,答应 2. 或许,可能 3. 许可,同意67.言:1. 言语,言论 2. 说,讲述 3. 表达,表现68.业:1. 事业,功业 2. 职业,行业 3. 学习,学业69.用:1. 使用,运用 2. 因此,因为这样70.欲:1. 想要,希望 2. 欲望,愿望 3. 将要,快要71.缘:1. 因缘,缘分 2. 沿着,顺从 3. 边,边缘72.远:1. 远大,长远 2. 高远,深远 3. 距离遥远73.引:1. 引申,延伸 2. 引导,带领 3. 援引,引用74.与:1. 与其,和 2. 给与,给予 3. 和,同75.益:1. 利益,好处 2. 增加,增添 3. 更加,愈加76.易:1. 容易,不费力 2. 改变,更改 3. 交易,买卖77.诣:1. 前往,到 2. 拜访,访问 3. 造诣,达到78.直:1. 一直,笔直 2. 直接,坦率 3. 价值,价格79.知:1. 知道,了解 2. 知觉,感觉 3. 认识,识别80.治:1. 治理,管理 2. 医治,治疗 3. 整治,整修81.重:1. 重叠,重复 2. 重要,重要 3. 敬重,尊重82.畜:1. 畜养,饲养 2. 积蓄,储存 3. 容纳,装载83.辞:1. 辞别,告别 2. 推辞,拒绝 3. 词句,言辞84.故:1. 事故,变故 2. 旧,旧的 3. 所以,因此85.固:1. 坚固,稳固 2. 顽固,固执 3. 本,原来86.给:1. 给予,赐给 2. 足够,充足 3. 供给,供应87.行:1. 行走,行走 2. 路程,行程 3. 行为,品行88.或:1. 或者,或许 2. 有人,有的 3. 无,没有89.加:1. 加多,增加 2. 更加,格外 3. 胜过,超过90.间:1. 中间,内部 2. 间隔,距离 3. 秘密,私下91.尽:1. 尽力,竭尽 2. 尽头,终点 3. 详尽,详尽无遗92.就:1. 完成,实现 2. 就职,就任 3. 靠近,趋向93.举:1. 举起,抬起 2. 推荐,选拔 3. 全,全部94.绝:1. 断绝,隔绝 2. 完全,极尽 3. 高超,绝妙95.仅:1. 仅仅,只是 2. 几乎,差不多96.莫:1. 没有谁,没有什么 2. 莫不是,莫非是97.明:1. 明亮,光明 2. 明白,清楚98.乃:1. 是,就是 2. 于是,就99.若:1. 你,你们 2. 如果,假如100.善:1. 好,优秀 2. 友好,亲善。
文言文翻译常用实词

一、名词1. 人:人,指人类。
例:“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论语·学而》)翻译: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
2. 地:地,指土地。
例:“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韩愈《马说》)翻译:田地里有一棵树,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树上,脖子折断而死。
3. 物:物,指物品。
例:“黄金百两,不如一贤。
”(刘向《说苑·敬士》)翻译:一百两黄金,不如一个贤人。
4. 事:事,指事情。
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成语)翻译:把大事化成小事,把小事化成无事。
二、动词1. 为:为,表示做、行、是等。
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论语·颜渊》)翻译:实行仁德,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难道还要依赖别人吗?2. 得:得,表示获得、得到。
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孟子·离娄上》)翻译:行善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行恶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3. 见:见,表示看到、出现。
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论语·里仁》)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令人高兴吗?4. 去:去,表示离开、去掉。
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成语)翻译:去掉糟粕,取其精华。
三、形容词1. 大:大,表示大小、重要。
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大江东流去,浪花冲刷尽,千古英雄人物。
2. 好:好,表示美好、优秀。
例:“好学近乎知。
”(孔子《论语·为政》)翻译:好学接近于智慧。
3. 美丽:美丽,表示美丽、美好。
例:“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先秦《诗经·国风·周南·卷耳》)翻译:采摘卷耳,装不满一个筐。
四、副词1. 竟:竟,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苏轼《赤壁赋》)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乃:乃,表示于是、就。
例:“吾乃学诗之人。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我就是个学诗的人。
3. 且:且,表示并且、而且。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读音一:bè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初中

1. 名:称呼、名称。
例句:“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名叫丘,字仲尼。
)2. 地:地方、土地。
例句:“河山之地,不可久居也。
”(河山之地,不可久居。
)3. 时:时间、时候。
例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此时正是九月,时序进入秋天。
)4. 人:人、人类。
例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耀历史。
)二、动词1. 为:做、成为。
例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2. 行:行走、行为。
例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走到水尽之处,坐着看云卷云舒。
)3. 听:听、听从。
例句:“听其言也,观其行也。
”(听他的话,观察他的行为。
)4. 言:说、言论。
例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说话的人无罪,听的人足以自省。
)三、形容词1. 好:美好、优秀。
例句:“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好问则能广博,自用则见识狭小。
)2. 大:伟大、庞大。
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长:长久、高。
例句:“长城之固,非一日之功。
”(长城的坚固,非一日之功。
)4. 美丽:美好、漂亮。
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 竟:竟然、居然。
例句:“吾闻君子不党,竟自相党矣。
”(我听说君子不结党营私,竟然自己结党营私。
)2. 乃:就是、就是。
例句:“此乃吾所以报先帝之恩也。
”(这就是我报答先帝之恩的方法。
)3. 亦:也、同样。
例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也正是我心中所追求的美好,即使面临九死一生,我也不会后悔。
)4. 既:已经、已经。
例句:“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了,就安心在这里。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需不断积累,多加练习,提高文言文实词翻译能力。
掌握这些实词,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言文实词例句加翻译

一、实词例句及翻译1. 例句:子路,孔门弟子也。
翻译:子路是孔子的弟子。
2.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3. 例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4. 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5.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 例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出谋划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7.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8. 例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冬天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才凋零。
9. 例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不担心财物少,只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只担心心里不安。
10. 例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翻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实词解析1. 子路:孔子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2. 学而:学习并且。
3. 时习:时常温习。
4. 说:愉快。
5. 敏:聪明。
6. 好学:喜欢学习。
7. 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8. 行:行走。
9. 三人:三个人。
10. 必有:必定有。
11. 温故:温习旧知识。
12. 知:智慧。
13. 岁寒:冬天寒冷的时候。
14. 调:凋零。
15. 寡:少。
16. 均:均匀。
17. 贫:贫穷。
18. 安:安心。
19. 民惟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20. 本固:根本稳固。
以上为文言文实词例句及翻译,通过对这些实词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词的积累,多读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1. 实词:安例句:今者大王安坐而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现在大王您安静地坐着观看。
2. 实词:良例句:良久,乃闻有哭泣声。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过了很久,才听到有哭泣的声音。
3. 实词:善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实词:惧例句:吾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翻译:我担心美丽的女子会慢慢老去。
5. 实词:怨例句:世人皆谓我何求,我但求怨言休。
(《白头吟》)翻译:世人皆说我追求什么,我只希望别人的怨恨停止。
6. 实词:绝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登上高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浩瀚的大江一去不复返。
7. 实词:顾例句:顾我何言,天意怜幽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看我有什么话说,天意怜惜这幽静的草木。
8. 实词:尽例句:临别赠言,尽此一杯。
(李白《将进酒》)翻译:在分别之际,用这杯酒作为临别的赠言。
9. 实词:临例句:临风而立,心旷神怡。
(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站在风中,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0. 实词:去例句:去国怀乡,忧思难忘。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忧愁思念难以忘怀。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实词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实词积累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实词积累【一】1臣谓宜罢诸陵日祭,如礼便。
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
2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破之。
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利用他们的疲敝攻破他们。
3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
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
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我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于是称霸天下。
5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
”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
”6邻县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冤。
邻县有疑难案件,朝廷发檄文让彭鹏前去审讯,他总是能够使冤案得以昭雪。
7始为白衣,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起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善于品评人物,全国人一致称赞他,没有人不留意他。
8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
当时金朝准备违背盟约,吴芾就劝高宗要全身心地从事提升自己的品德。
9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
起初被授予官职时,宰相想把姻亲私下托付他安排在幕府里。
10永明榜令遵故事,列仪节奏闻。
张永明张榜公布命令遵守旧制,并列举仪式礼节上奏给皇上。
11以吴处厚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
因为吴处厚上交的蔡确诗中有毁谤朝政之处,趁机极力攻击蔡确。
12寻擢户部侍郎,杜绝苞苴。
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
13人有馈遗,一无所受,湘东王褒称之。
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
14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
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
15至郓,发廪振饥,盗贼衰息,赐书褒谕。
到郓州,打开粮仓赈济饥民,盗贼停息,赐信褒奖。
16公主恃爱薄其夫,甚悖礼。
公主依仗宠爱轻视她的丈夫,很是违背礼仪。
17谊告汝愚曰:“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
”徐谊告诉赵汝愚说:“韩侂胄以后必成为国家的祸害,应当满足他的欲望而疏远他。
”18疏陈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发配【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古今异义词(加粗字)【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经常【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藉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今亡亦死】古义:逃走今义:死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中今义:间隙【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今义:集会.见面等【会计】古义:集会计事今义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篝火】古指用竹笼罩的火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词类活用【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狐鸣:像狐狸一样鸣叫:名词用作状语【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死国可乎】死:为……而死【乃丹书】丹:用丹砂【法皆斩】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怪:以……而怪。
【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夜篝火】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罩一词多义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怅恨久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二世杀之(代词,扶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次: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会: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与皆来会计事(集会)将: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项燕为楚将(将领)为:为屯长(担任)为天下唱(向)士卒多为用者(成为)为坛而盟(修筑)书:乃丹书帛曰(写)得鱼腹中书(丝绸条)数:广故数言欲亡(屡次)卒数万人(几)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号为张楚(名词,国号)文言句式【省略句】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5、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判断句】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后演化为……者或……也这都是判断句)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理解性默写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9、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天下苦秦久矣”;第二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重点语句翻译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何况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
*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间:暗中Part 《唐雎不辱使命》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3.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一字多义: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夫:1.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生气,发怒,动词)2.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都是动词)而:1.挺剑而起(表示并列)之: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2.愿终守之:(代词)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不译)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古今异义:1.非若是也(是:这样,如此。
2.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3.长跪而谢之(谢:道歉。
4.休祲降于天(休:吉祥5.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6.虽然,受地与先王(虽然:虽然这样。
7徒以有先生 (徒:只。
8.秦王色挠(挠:屈服。
特殊句式:非若是也判断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此庸夫之怒也判断句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请广于君状语后置词类活用:以大易小------大,小都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大的地方和小的地方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
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请广于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Part 《隆中对》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每:常常。
时:当时。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友善:友好。
谓:说。
信然:确实这样。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
俱。
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
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致,招致,引来。
枉: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
由是:因此。
遂:于是,就。
诣: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
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信:通“伸”,伸张。
遂:就。
用:因此。
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已:停止,罢休。
计:计策。
安:疑问代词,怎么。
出:产生。
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
胜,尽。
众寡:人少。
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惟…,抑亦:不仅……而且谋:筹划挟:挟持,控制。
令:号令。
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争锋:争强,争胜。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援:外援。
图:谋取。
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
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大概。
资:资助,给予。
险塞:地势险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依靠,凭。
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懦弱。
殷:兴旺富裕。
存恤:爱抚、爱惜。
恤:体恤。
胄:后代。
信义:信用道义。
著:显明。
总揽:广泛地罗致。
揽:招致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修:治理。
政理:政治。
身:亲自。
向:奔向(译为:向……进军)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
“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
箪,用箪。
壶,用水壶。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
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诚如是:果真像这样。
日:一天天。
乃:才。
通假字1.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2.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Part 《出师表》先帝:称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刘备。
先,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称。
创业未半:创建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
刘备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但到临死天下仍处于三国鼎立之中,所以这样说。
中道:中途,半路上。
崩殂: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天下三分:指魏、蜀、吴三国的割据鼎立。
当时三国都已建立帝号。
益州疲弊:意思是蜀国力量薄弱。
益州,汉代州名,为蜀据地,其地相当今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一部分。
疲弊:困苦衰弱。
诚:实在,确实。
危急存亡:形势危险急迫,关系到存或者亡。
秋:时刻,时期。
不懈于内:在朝廷内尽力办事而不懈怠。
懈,松懈。
忠志之士:忠贞有志的人,这里指在外戍守征战的武将。
忘身于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
身,自身,自己。
追:追念,怀念。
殊遇:特别的待遇,多指恩宠,信任。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您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意见。
开张,开放,扩大。
圣,对皇帝的尊称。
光:光大,发扬。
遗德:遗留下的美德,指刘备敬贤礼士,广开言路等美德。
恢弘:扩展,发扬。
恢,广大,宽广。
弘,大。
这里用作动词,又写作“恢宏”。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意思是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妄,胡乱。
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合道理。
引,称引,引证。
喻,譬喻。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塞:堵,阻隔。
出师表赏析宫中:皇宫中,指皇宫中的官员。
府中:丞相府中,指朝廷中的官员。
刘禅即位,命诸葛亮开府治事。
陟罚臧否:陟:迁升,提升。
本义是登山或登高,“提升”是其引申义。
臧:善。
这里用作动词,褒扬。
否(pǐ):恶。
这里用作动词,责备。
作奸犯科:干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奸,邪恶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