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波浪理论(4版)

合集下载

波浪理论循环图解-东方精品文档19页

波浪理论循环图解-东方精品文档19页

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

艾略特坚信,他的波浪理论是制约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波浪理论的优点是,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能提前发出警示信号,而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只有事后才能验证。

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处出现,以及它们为什么具备如此这般的预测意义等等问题。

另外,它也有助于我们判明当前的市场在其总体周期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在13世纪发现的费氏数列。

以下就是东方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8浪循环图说明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数为5(1、2、3、4、5),调整浪的浪数为3(a\b\c),合起来为8。

8浪循环中,前5段波浪构成一段明显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个向上的冲击波及两个下降的调整波。

在3个冲击波之后,是由3个波浪组成的一段下跌的趋势,是对前一段5浪升势的总调整。

这是艾略特对波浪理论的基本描述。

而在这8个波浪中,上升的浪与下跌的浪各占4个,可以理解为艾略特对于股价走势对称性的隐喻。

在波浪理论中,最困难的地方是:波浪等级的划分。

如果要在特定的周期中正确地指认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属性,不仅需要形态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对波浪运行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

换句话说,波浪理论易学难精,易在形态上的归纳、总结,难在价位及时间周期的判定。

波浪理论数学结构——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率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形为5(1、2、3、4、5),调整浪的浪型为3(a\b\c),合起来为8。

若把波浪细化,大的推动浪又可分为1、3、5浪为推动,2、4为调整。

a、c为推动,b为调整。

这样大的推动浪为5+3+5+3+5=21,调整浪为5+3+5=13,合起来为34。

若再进行更详细的浪形划分,大的推动浪为21+13+21+13+21=89,调整浪为21+13+21=55,合起来为144。

所以,波浪理论怎么细分,都精确在这个数列上:1、2、3、5、8、13、21、34、55、89、144、233这个数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波浪理论ppt

波浪理论ppt
1、波浪的基本形态——八浪周期波动:五浪上升、 三浪下跌,循环往复。
5 b
3
1 4
2
a c
1989-1995恒指走势
*为何五浪上升?
符合线性运动中振荡和行进的最低要求。一浪不会有振荡,至 少三浪有;三浪不会行进,至少五浪会。最有效的分段行进是 5-3循环。
2、波浪有不同的规模和级别。
如趋势,有长达百年的超级大循环,也有短至几小时的小循 环,但基本的八浪循环形式不变。
例外) ③交替原则:“在几乎所有波浪的运行中,其波浪的型
态可以说是维持着交替出现的形式。 ➢市场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演变:后一次顶、底部的形成
方式决不会与上一次一样。 ➢如果第反之亦然。(第四浪以复杂形态出现的 概率很高,它通常会在低一个级别的第四小浪范围内 完成其调整走势。)
• 市场广泛性强。二线股(特别是股本比较小的 那一类)会脱颖而出,而三、四线股也试图跑 出几只黑马。
1999.12.27(1341)_2000.8.22(2114) 3浪 新股配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 价格跳空并伴大量成交
第4浪: • 第4浪是行情大幅涨升后的调整,通常以较复杂的
型态出现,经常出现“倾斜三角形”的走势,但第 4浪的底部不会低于第1浪的顶点。 • 形成过程中高价股往往小幅回落,而低价股则大幅 上窜下跳。
每一个波浪的长度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 可以简单,可以复杂,一切应以型态为准。
4、数浪的原则 • 形态是波浪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数浪方法是波浪理论
的分析前提。最基本的数浪规则有以下几条: ①第3浪永远不可能是1—5浪中最短的一浪。 ②第4浪的浪底不能低于第1浪的浪顶。(倾斜三角形
2000.8.22(2114)_2001.222(1893) 4浪 高科技、网络、绩优股均在下降通道中运 行,低价股、WTO概念配合横盘出货

精品PPT课件----波浪理论新讲(4)共27页

精品PPT课件----波浪理论新讲(4)共27页
精品PPT课件----波浪理论新讲(4)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波浪理论精讲(带图)

波浪理论精讲(带图)

一、波浪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艾略特于公元1939年所发表的对价格趋势进行判断的一种分析工具,也是目前世界上运用最多,并且是最难于了解的分析工具。

波浪理论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

是以美国人艾略特(RaLPH Nelaon Elliot,1871-1948)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

全部想法被汇集在他所写的《大自然的规律》一书中。

20世纪70年代柯林斯和波顿逐步完善和发展了波浪理论20世纪80年代前后,普莱切特和费罗斯特对波浪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设立了波浪理论研究公司。

二、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1、艾略特最初的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的,它把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

2、艾略特指出,在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小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

但是,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短,都以相同的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就是8浪结构过程。

3、依据波浪理论的论点,一个价格的波动周期,从牛市到熊市的完成,包括了5个上升波浪与3个下降波浪,总计有8浪。

下降的过程也有相同的描述。

三、与波浪理论有密切关系的内容1、道氏理论2、费波纳奇数列道氏理论的的创始人是美国人查尔斯.道。

为了反映市场总体趋势,Dow与Jones一起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我们下面仅仅列出道氏理论的四个主要结果。

1、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

2、市场的波动的三种趋势。

分别为主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主趋势决定的是大的趋势,次要趋势决定的在大趋势中的小趋势。

短暂趋势则是在小趋势中更小的趋势。

3、成交量在趋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收盘价是最重要的价格。

其中,与波浪理论有关的是第三条。

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规律》一书中谈到,其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是一系列的数列,是费波纳奇在13世纪时所发现的,因此,此数列一般被称为费波纳奇数列。

一、费波纳奇神奇数列构成费波纳奇神奇数字系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而3,实际上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

二、波浪理论

二、波浪理论

二、波浪理论波浪理论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R?E?艾略特(R?E?Elliot)所发明的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而观察得来的规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数、价格的走势,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波,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

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

1、波浪理论的四个基本特点(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

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

总之,波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八浪循环”。

2、波浪的形态那么,如何来划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说来,八个浪各有不同的表现和特性:第1浪:(1)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是属于营造底部型态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环的开始,由于这段行情的上升出现在空头市场跌势后的反弹和反转,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因此,在此类第1浪上升之后出现第2浪调整回落时,其回档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在长期盘整完成之后,在这类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较大,经验看来,第1浪的涨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这一浪是下跌浪,由于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其调整下跌的幅度相当大,几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当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点)时,市场出现惜售心理,抛售压力逐渐衰竭,成交量也逐渐缩小时,第2浪调整才会宣告结束,在此浪中经常出现图表中的转向型态,如头底、双底等。

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结构形式分析
第4浪: 第4浪是行情大幅涨升后的调整,通常以较复杂的型态出现,经常出现"倾斜三角 形"的走势,但第4浪的底部不会低于第1浪的顶点. 形成过程中高价股往往小幅回 落,而低价股则大幅上窜下跳.
波浪理论的结构形式分析
第5浪: 在股市中第5浪的涨势通常小于第3浪,且经常出现失败的情况,广泛性和力度 稍弱,但市场情绪相当乐观,常常可以听到某些分析师的"豪言壮语" ,人人赚钱.市场 上原来的领头羊现在已退居二线.
第一次回撤至延长浪的起点后价格再次上升,回试延长浪的顶点并越过顶点继续 上升 第一次回撤至延长浪的起点后价格再次上升,回试延长浪的顶点并越过顶点 后开始下跌
波浪理论的结构形式分析
各波浪的特性
第1浪: (1)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是属于营造底部型态的一种,第1浪是循环的开始,空 头市场跌势未尽,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因此,在这类第1浪上 升之后出现第2浪调整回落时,其回档的幅度往往很深; (2)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 在长期盘整完成之后,在这类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较大,一般第1浪的涨幅通常 是5浪中最短的. (3)形成过程中市场资金充裕,但经济仍处于不景气,成交量及市场 宽度出现明显的增加.
波浪理论的结构形式分析
数浪的原则 形态是波浪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数浪方法是波浪理论的分析前提.最基本的数浪规 则有以下几条: ①第3浪永远不可能是1—5浪中最短的一浪. ②第4浪的浪底不能低于第1浪的浪顶.(倾斜三角形例外) ③交替原则:"在几乎所有波浪的运行中,其波浪的型态可以说是维 持着交替出现的形式. 市场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演变:后一次顶,底部的形成方式决不 会与上一次一样. 如果第二浪以简单形态出现,那么第四浪倾向于以复杂形态出现, 反之亦然.(第四浪以复杂形态出现的概率很高,它通常会在低一个级别的第四小浪 范围内完成其调整走势.) ④延长规则: 1,3,5浪中只有一浪延长,其它两浪长度和运行时间相 似.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 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形为5(1、2、3、4、5),调 整浪的浪型为3(a\b\c),合起来为8。若把波浪细化 ,大的推动浪又可分为1、3、5浪为推动,2、4为调整 。a、c为推动,b为调整。这样大的推动浪为 5+3+5+3+5=21,调整浪为5+3+5=13,合起来为34。若再 进行更详细的浪形划分,大的推动浪为 21+13+21+13+21=89,调整浪为21+13+21=55,合起来为 144。
推动浪浪5未能创新高(低),市场将会出现大逆转
牛市
3 5
1
4
2
2 1
熊市
4 5
3
推动浪浪5不能创新高(高于浪 3的顶点),则浪4变为调整浪 的浪a(也有可能成为下跌推动 浪的浪1),浪5成为浪b,之后 将面临浪c的下跌(下跌推动浪 浪3是惨烈下跌)。
推动浪浪5不能创新低(低于浪 3的低点),则浪4变为调整浪 的浪a(也有可能成为上升推动 浪的浪1),浪5成为浪b,之后 将面临浪c的反弹(上升推动浪 浪3是猛烈上升)。
• 由此计算出常见的黄金分割率为(0.5和1.5外):
0.191、0.236、0.382、0.618、0.809、
1.236、1.382、1.618、1.764、1.809
• 黄金分割比率对于股票市场运行的时间周期和价 格幅度模型具有重要启示及应用价值。
黄金分割比率在时间周期模型上的应用
• 未来市场转折点=已知时间周期×分割比率 • 已知时间周期有两种:
5 3
B
1
4
2 A
C
前置三角形通常出现在浪A中,有时浪1中也会出现。它 的内部结构通常为5-3-5-3-5的形态。前置三角形型态的 出现,其后的B浪反弹属于较弱的类型,期望不可过高。

波浪理论简介课件

波浪理论简介课件
波浪理论简介
中期期货 张嵩
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 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简介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艾略特
(R·E·Elliot)发明的一种分析工具,与其 他追随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 趋势确立之时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 的一种预测工具。 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中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 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与道氏理论一样,波 浪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指数。 股票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 样,一浪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 的规律性,以一种“可识别的模式”前进和反 转,这些模式在形态上不断重复(不一定在时 间和幅度上重复)被称作“波浪”。
波浪运行的“可识别的模式” ——八浪循环
波浪理论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永远进步向前; 人类群体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股市反映的就是人类的群体行为!
曾给几位美国总统担任过顾问的巴鲁克说:“但是,实 际在股票市场振荡中记录下来的不是各种事件本身,而 是人类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简而言之,成百上千万的男 男女女是如何感受这些事件并如何判断这些事件对他们 未来的影响的。——而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性使股票市 场成了一个如此戏剧性的世界,在此男男女女投入了他 们相互冲突的判断,他们的希望与恐惧、力量与软弱、 贪婪与幻想”。
(4)双重三或三重三型态:
非常态顶部
如果第5浪出现延伸,发生且终止在一个更大规模的第(5)
浪之内,那么即将到来的调整浪,如不以一个相当异常的小扩
张平台型态作为前导(a浪)其中的c浪将会显得非常地长。
实际中怎么测算?
谢谢
⑴浪2绝不能低于浪1的起点;
⑵在浪1、3、5中,浪3的长度不能是 三者中最短的一个; ⑶假如浪1、3、5中任何一个浪成为延 长浪,其余两个浪的持续时间及幅度会趋于一 致; ⑷浪4的底不可低于浪1的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2 2 2 0 x z
2 18a 2 18b 2 18c
w
z h
z
z h
0
自由表面
2 g 0, z 0 2 t z
侧面边界
( x, z, t ) ( x ct , z) 2 18e
<<1
g 0 t , z ( x, t )
第三项量纲:
2.2 微幅波理论
到此为止了?线性化大功告成?
w, z ( x, t ) t
g 0, z ( x, t ) t
② 边界位置未知,自由表面位移η在边界上的 值未知的,即自由表面边界条件是不确定的
② 自由表面位移η在边界上的值是未知的,即自由表面边界条 件是不确定的 要求得上述波动方程的边值解,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将边界条件线性化, 将问题化为线性问题求解。
2.2 微幅波理论
核心假定
波高远小于波长L或水深d(H<<L or H<<h) a<<L or a<<h→a/L<<1 η=O(a);u=w=O(a/T)
φ=

O(aL / T )
T 2 L O 1
?
a O( ) x T
2.2 微幅波理论
自由表面运动学边界条件的线性化
w u ,z ( x , t ) z t x x t x
① ②

第一项量纲: w O( a / T )
波浪沿x正向以波速c推进
波浪运动的求解思路
控制方程
2 6
2 10
动力
底部边界
2 11
2 12 2 13
自由表面 运动 侧面边界

u x
w z
(流速场)
(压力场)
p
2 2 1 p gz t 2 x z
2.2 微幅波理论
2.2.2 微幅波的求解-分离变量法
规则波条件下:
( x, z, t ) X x Z z T t
将上式代入控制方程,并利用边界条件确定系数,求解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得到微幅波势函数:
Hg cosh(kz kh) sin(kx t ) 速度势函数 ( x, z, t ) 2 cosh(kh)
32
2.2 微幅波理论
2.2.2微幅波的求解-色散方程

根据线性化自由表面运动边界条件
z
z 0
t
σ2 kC1 sinh(kh) sin(kx t ) C1cosh(kh)si n(kx t ) g
gk tanh( kh)
2
色散方程 33
色散方程等价关系式
拉格朗日法
全面法,以空间某一质点为研究对象,研究该质点相对于初始条 件的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研究某一质点的运动特性,可给出质点运动轨迹(迹线,Path line)
2.1 波动的概念
2.1.2.2.波浪运动控制方程和定解(边界)条件
座标定义:沿 x正方向以波速 c 向前传播的二维运动的自由振荡 推进波, x 轴位于静水面上, z 轴竖直向上为正。波浪在 xz 平面 内运动 H
波面方程
H ( x, t ) cos(kx t ) 2
详细推导见P34
波幅 a = H/2
2.2 微幅波理论
基础知识储备-双曲函数的定义及图形
e e sinh x 2
x x
e x e x cosh x 2
sinh x e x e x tanh x x x cosh x e e
t g 0 w
z 0
a a a O O T L
t
真正大功告成!
z
z 0

1 , z0 g t
2 29 z 0 g 0, t 2 z
2.2微幅波理论
控制方程
底部边界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的机理
•波动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 •波动的必要条件
• 平衡状态 • 扰动力 • 恢复力 • 声波、电磁波,水波(海浪)只是其中之一
•船行波的例子
• 平衡状态-静水 • 扰动力-船舶运动 • 恢复力-重力、表面张力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特征参数


三个基本参数 (其他参数可由此推导出,P30) 水深d;波高H(波谷底←→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波周期T (波 浪推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 传递的波动量 能量,动量,波形 质量?2Fra bibliotek1 波动的概念
2.1.1、波浪分类
1.波浪的生成机理(扰动力之来源)

表面张力波:外界扰动,表面张力恢复

重力波:风的剪切力扰动,重力恢复

风浪:风区内,处于风控制下的强迫运动 涌浪:风区外,脱离风控制的自由波动


风暴潮:台风、气旋
海啸:地壳运动 潮波: 天体引潮力


2.1 波动的概念
表面张力波
II.运动学边界条件:波面z=η
自由表面
dx dt x dz w dt z
F x, z, t x, t z 0
u
DF F F F u w 0 Dt t x z
F t t F x x
on z ( x, t ) z t x x 非线性项
2 T
u x
2 2
w z
势波运动控制方程
2 6 0 2 2 x z
0
2
或记作 适用范围
拉普拉斯方程
h z , x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的定解(边界)条件
波浪场边界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的定解(边界)条件
底部边界条件
w z h z
z h
0
海底水平、不透水→水质点垂直速度为零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的定解(边界)条件
自由表面边界条件=动力边界条件+运动边界条件 I.动力学边界条件:波面z=η 伯努利方程
2 2 1 p gz f (t ) t 2 x z
2.1 波动的概念
风浪形成示意
2.1 波动的概念
涌浪(风区外)形成示意
2.1 波动的概念
海啸
2.1 波动的概念
2.1.1、波浪分类
2.波浪周期之长短
5-15S
2.1 波动的概念
3.波浪形态的规则性 规则波:离开风区后自由传播的涌浪,波形规则,波峰波谷明显 不规则波(随机波):大洋风区内的风浪,波形杂乱,波高周期波向不定, 空间上有三维性 混合浪:风浪+涌浪



2 O ( aL / T ) O a 第一项量纲: t
u 2 w2 O a / T

2

第二项量纲:
aL a O 2 O T L
a O aO L
gz O aL / T 2 O a
2.1 波动的概念
2.1.2.1、波浪运动的描述方法
欧拉法 局部法,以空间某一固定点为研究对象,研究任一质点流过固定 点的运动特性 研究流场的变化,可给出某一固定时刻空间各点的速度大小和方 向,亦即给出流线(Stream line)
Du u u u u u v w Dt t x y z
2.1 波动的概念
4.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 (h为水深,L为波长)-波浪能否影响海床 深水波: h/L≥0.5 有限水深波:0.5>h/L>0.05 浅水波:h/L≤0.05 5.波浪水质点的运动状态 振荡波:水质点围绕静止位置沿固定轨迹周期性往复运动 - 推进波 ( 波形 向前传播)、立波(波形不向前传播) 推移波:水质点以几乎相同的速度沿波向运动-孤立波、地震波、洪水波 6.波浪破碎与否 未破碎波、破碎波、破后波 7.波浪理论的简化程度 微小振幅波(线性波)和有限振幅波(非线性波)
O (a / T ) 第二项量纲: t
a a a a O( ) O ( ) O ( ) 第三项量纲: x T L T L u
w t , z ( x, t )
<<1
2.2 微幅波理论
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的线性化
2 2 1 gz 0,z ( x, t ) t 2 x z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求解的两个困难:
① 自由表面边界条件是非线性的
2 2 1 gz 0,z ( x, t ) t 2 x z
,z ( x, t ) z t x x
F 1 z
2.1 波动的概念
波浪运动的定解(边界)条件
侧面边界条件
空间上 时间上
( x, z, t ) ( x L, z, t )
( x, z, t ) ( x, z, t T )
简单波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周期性的
二维推进波
( x, z, t ) ( x ct , z)
④ 水流运动是无旋的:即存在势函数 u w x z ⑤ 自由水面的压力均匀且为常数:大气压力 ⑥ 海底水平、不透水:海底水质点垂向速度=0 ⑦ 波浪为二维(xz)运动:不考虑第三维方向上的变化
2.1 波动的概念
2.1.2.2.波浪运动的控制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