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的发展12.ppt
亚洲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亚洲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亚洲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所以对于亚洲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亚洲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宏观层面:亚洲经济大势1. 亚洲经济整体趋势亚洲经济整体呈现的趋势是快速增长和稳健发展。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亚洲经济遭受了一些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在政策的支持下,亚洲经济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亚洲地区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东盟等地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这些地区在经济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成长。
最新数据显示,亚洲五年内GDP预计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增值空间依然大。
2.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亚洲经济的核心。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投资收益下降,企业周期性波动,经济增长的不均匀分布等问题。
不过,由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全面深入的改革,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乐观。
近期,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新政,使得中国的经济有更多优化的空间,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3. 亚洲与全球的经济联系亚洲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联系均十分紧密。
亚洲国家与全球各国之间都有着广泛的经贸关系,亚洲的经济发展更是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亚洲国家正在加强与全球经济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并在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微观层面:亚洲三个重要经济体的分析1. 中国经济的分析在2010年至2019年,中国经济发生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GDP 的年均增长率超过7.3%,中国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皆呈现稳健的发展。
在长时间的稳定发展下,中国的经济环境呈现出较高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使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投资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方式。
亚洲经济的发展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第三册)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墨,儒,法诸家的代表人物:①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②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③法家代表人物:战国前期有李悝,商鞅等人,战国末期是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④墨家代表人物:墨子.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①政治方面:仁的学说,礼的学说,和民本思想.②教育方面: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③整理文献:孔子整理了<六经>,并且孔子的言论在死后被弟子们整理成<论语> 孟子:①政治方面: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他说”君轻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③伦理观: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①天人关系方面:提出了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②伦理观:提出了性恶论.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3.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①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②措施: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任用儒生为官, 兴办太学(成为了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北宋时的代表人物是二程,他们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从而使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②南宋时的代表人物是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张是理气论(主张理先于气,万物皆有理)和心性论,并且他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③明朝时的代表人物是王守仁(王阳明),他的主张是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致良知,知行合一.5.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①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②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黄宗羲: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继承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顾炎武:①最注重实学,在实践中得真知,②批判君主专制③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他的言论被梁启超整理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①反对君主专制②提出耕者有其田③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6.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①造纸术:西汉时产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②火药:东晋时就已提出火药,后传入欧洲. ③指南针:战国时叫司南,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④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传到波斯后又传到欧洲.7.认识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①纸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它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开始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④印刷术的使用,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8.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①起源:六千多年前的象形字. ②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③趋势:汉字形体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可以分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9.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①楷书的书法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②草书的代表人物:东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时的张旭,怀素.③行书: 东晋时的王羲之,<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10.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 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汉宫秋> 京剧:见笔记11.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 ①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和<各国律例>,②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③严复:译<天演论>,并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④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把孔子的学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宣扬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⑤梁启超<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的作用:见笔记1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刘半农等人14.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倡导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反对专制和愚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后期还宣扬马克思主义.15.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①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③局限性: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部肯定,都存在片面性. 16.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过程中的史实:①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利在十月革命后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②广泛传播: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也就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主流思潮.17.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905年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中被明确解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
《亚洲经济的发展》》课件

亚洲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介绍亚洲经济的现状及未来 发展趋势。
亚洲概况
地理及人口
亚洲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估计超过46亿,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亚洲有着多样性的 文化和语言。
总体表现
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经济体,旨在增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2000年至今,亚洲 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
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其他国家 紧密合作。中国是沿线国家的 主要投资者之一,推动了区域 内的经济合作和增长。
区域各国经济关系
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总 量占全球贸易的很大一部分。 中国在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 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 区域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 重要贡献。
未来亚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的展望
1 发展战略
东南亚经济体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 新加坡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 余国家在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 业方面表现出色。该地区是全球 最快速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 一。
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地位
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是亚洲最大经济体,全球 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了巨 大的发展成就,目前正加快推 进经济结构和环境保护的调整。
亚洲经济趋势
1
经济增长
亚洲经济增长缓慢但稳健。与其他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GDP增长最快,并在全球经济中具 有重要地位。
2
国际贸易
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断发展。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是全球贸易的重要 驱动力。
3
投资和金融
亚洲在吸引海外直接投资方面非常成功。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被认为是最吸引投资的国 家。亚洲还有许多金融中心,如东京、新加坡和香港。
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亚洲8.2人口和经济发展课件晋教版

合作学习
二、发展中的经济
读图,归纳亚洲经济的发展特点。
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日本的汽车生产
老挝的木材输出
新加坡的石油冶炼
总结: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属
于发展中国家。
课堂小结
二、发展中的经济
发 展
特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除日本为发达国家 外,其余均属发展中国家。
(2)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 不同,北亚是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中亚 和西亚则是因为降水少,气候干旱。
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分
布的疏密程度。
一、众多的人口
读图说出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和民居特点。
也门男子服饰
印度尼西亚传统民居
中国四合院
印度妇女头饰
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和民居
(1)也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少雨。男子穿白色裙子便于反射热量和通风 散热。 (2)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闷热潮湿,高脚楼防潮、通风、散热。 (3)中国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合院大门朝东 南开,夏季便于凉爽气流进入院内;西边院墙高而厚,冬季可以阻挡寒冷的西北风。 (4)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纱丽较为宽松,便于散热。
中
的 经
工业化国家:韩国、新加坡等
济 类型
出口加工国:马来西亚等 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等
经济综合发展国:中国、印度
二、发展中的经济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比较富有的原因是( B )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出口石油
C.出口加工工业发达
D.发展现代化农业
2.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D )
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贸易

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贸易亚洲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历了长期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以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贸易为主题,探讨其相关的因素和影响。
一、亚洲经济发展的背景亚洲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加之政治稳定和经济改革的推动,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亚洲崛起的先驱。
随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给亚洲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亚洲国家通过改革和调整,成功实现了复苏,并进一步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
二、亚洲贸易的发展与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地区之一,亚洲贸易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内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
在东盟国家间,实施了自由贸易区,并签署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和双边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互联互通。
此外,亚洲国家还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协定为亚洲国家的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三、亚洲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亚洲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依赖出口和制造业,缺乏内需的支撑。
其次,亚洲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困境。
此外,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也需要加强,以提高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然而,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市场规模庞大,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为区域内外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具备巨大潜力,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这些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亚洲经济的创新和升级。
总结起来,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贸易紧密相连,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亚洲国家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改革的推动,使得亚洲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PPT课件1 岳麓版

(2)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称 为“___A_P_E__C_方__式____”。
5.影响 (1)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 大提高。 (2) 走 出 了 一 条 行 之 有 效 的 新 路 , 创 造 出 了 一 个 新 的 模 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思考: (1)上述材料中的图片和文字涉及到了哪几个国际组织或 区域组织?它们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 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 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 中 国 是 上 述 哪 一 国 际 组 织 的 成 员 国 ? 它 的 特 点 是 什 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该组织?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
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
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 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 ③。故正确答案为C项。
3.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国间经济的 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___多__边__贸__易__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 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 (1)既包括世界__最__发__达___的国家,也包括大量_发__展__中___ 国家,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 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十分密切。
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

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亚洲经济体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崛起。
从中国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各国,亚洲经济体的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那么,亚洲经济体的崛起究竟有哪些背景和原因?它们又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呢?首先,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与地缘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随着二战后的冷战局面产生变革,美国和苏联成为全球两极势力,而亚洲则成为两大势力之争的主战场。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通过其在亚洲的军事力量、经济援助、技术转移等手段,在亚洲推行“亚太战略”,旨在遏制苏联和中国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势力。
这也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亚洲经济体由此开始蓬勃发展。
然而,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并非仅仅依靠地缘政治背景。
亚洲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投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透过大陆人口红利和自由经济示范区释放巨大的市场活力,成为亚洲和全球自由贸易的关键角色;泰国和越南则透过吸引外商投资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促进当地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因此,有了这些丰富的优势和动力,亚洲国家得以寻求经济繁荣,更好地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体系。
当然,为了长期发展,亚洲经济体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亚洲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亚洲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破坏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危机。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亚洲国家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垃圾处理等严重问题。
其次,亚洲的发展模式和质量亟待改变。
在实现大规模经济增长的同时,亚洲国家也应该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为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如何实现亚洲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有必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亚洲国家之间要加强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筑牢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桥梁。
亚洲经济地理解析

亚洲经济地理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大多数国家独立以来民族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工业产值和对外贸易额成倍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
单一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变,部分国家发展粮食生产,争取自给,效果显著。
亚洲有许多农业、矿业和工业产品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目前有如天然橡胶、茶、黄麻、马尼拉麻、水稻、生丝、胡椒、金鸡纳霜、柚木等十几种农产品各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花生、粟等各占一半以上;棉花、甘蔗、烟草、水产品等也都占1/3左右。
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石油蕴藏量为500多亿吨,约占世界总蕴量的60%。
原油产量10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
年产锡矿砂14.6万吨,占世界的63.4%。
此外,铁、铜、镍、铝土、铅锌等矿石产量都占有一定地位。
亚洲的棉纱和棉织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钢、生铁、汽车、船舶、水泥、化肥的产量都占1/4至1/3。
亚洲经济(除日本、新加坡外)仍以农业、采矿业为主,加工工业不甚发达。
农业在亚洲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仍占首位,农产品在出口值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长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5个农业地域类型:1.水田集约化农业是亚洲典型的代表性农业类型,亦称亚洲农业类型。
亚洲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水热同季,水田率高,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地带,年产水稻谷约4亿吨,占世界水稻产量的90%以上。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中国是水稻种植的源地。
中国、日本、朝鲜的深耕细作,单位面积投入劳动量多,施肥量高,每公顷产量为4~7吨。
东南亚和南亚以单季稻为主,一般每公顷产量2吨左右。
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要出口区,年输出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以上。
年泰国(占31.9%)、巴基斯坦(7.9%)、缅甸、印度、中国和日本是主要出口国,多输往印度尼西亚、朝鲜南部、苏联、伊拉克和马来西亚等地。
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中国的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中南半岛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带,以及爪哇岛、恒河中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等地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其中中南半岛的三角洲地带基本上是单一水稻种植区和出口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留自治权 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独立
不利条件: 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 源匮乏, 市场狭小
第一、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结合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60 年代“进口替代”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70年代“出口主导型”
3.取得矛较盾大复的杂科技成就
科威特
卡塔尔
阿 巴林 曼
西
亚不
石国 平
油家 衡
工 业 发 展
的 经 济
迅发
速展
伊朗哈尔克岛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站之一
沙运沙特布特阿盖阿拉拉格伯伯的的石布油石盖的油格日的本输石油出轮油“输管岛出道光中丸心”
沙特阿拉伯最大的贸易港口吉大港及其市街景观
沙特阿拉伯腊斯塔努炼油厂
食自给率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
进入世界富国行列
课后小结
亚
❖ 总趋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洲
❖ 东亚和 1、60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三步走
经 济
❖ 东南亚 ❖ 印度:
❖
2、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 经济政策 阻碍因素
的
❖ 西亚: 经济发展特点
发
❖
主要产油国
展
❖
发展经济措施
❖
课堂检测
❖ 单选 1.以下内容不属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因 ( A) A.人口密度高,资源丰富 B.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C.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D.稳定社会秩序 2.新加坡、韩国实现工业化,是在20世纪
(B )
A.5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3.20世纪8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的地区是( B )
A.日本、韩国
B.东南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西亚地区
4.二战后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 B)
A.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C.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已发展农业为主
新加坡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 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稳定社会秩序
新加坡能够成 功,是因为我们 了解人才是成功 最重要的关键。
---李光耀
新加坡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60年代经济起飞, 70年代建设成为花园式的现代化城市国家
1960--1980年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增加了17倍
1990年比1980年 增加了近3倍
越重要起以 ( 石油开采 )为主,( 石油化工 )为主导的工 业体系。
思考:学习本课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国家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重视教育、科技、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
谢谢指导
D.粮食全部自给
5.下列各国中已进入世界富国行列的国家
( C)
A.印度、伊朗
B.泰国、新加坡
C.沙特、科威特
D.马来西亚、韩国
填空
1.新加坡于( 1958 )年获得自治,1965年脱离 ( 马来西亚 )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2.( 1960 )年, 由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的
( 石油输出国组织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
政府以五年 计划确定发 展目标,不 断调整发展 战略
韩国
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
弱点
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掌权的军人和大资本家结合
韩等国待首出都口的汉韩城国汽韩迅速发车
国釜展的韩 山国汽 市车工
业
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 1、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 2、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本国丰富的劳
登封市实验高中:郭海渊
1960同年大9月国14日石成油立国际垄断
创始国:伊拉克、伊朗、科威特、
资本进沙行特阿斗拉争伯、,委内维瑞护拉 产油
1982年成员国14个
国总的部主:维权也和纳 经济权益
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的发展措施
1.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 制,增加石油收益
2.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石 化和其他工业
3.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
动力资源 ❖ 3、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对外贸易,促进
经济的持续增长
80年代末泰国国民生产总值比60年代初 增长30多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8倍
印 度 的 经 济 发 展
经济政策 经主济5要0发年成展代就的以:来不印利度条政件府:的
1.1建.立人起口部膨门胀比较齐全 的2工国.业环营体境经系恶济化和私营经 2.3实济.现民共粮族同食和发基宗展本教的自政给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