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的发展历史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亚洲经济的发展(50年代90年代)记忆口诀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亚洲经济的发展(50年代90年代)记忆口诀

亚洲经济的发展(50年代-90年代)一、东亚与东南亚经济1、概况二战战后反殖民,亚洲独立似春笋。

民族经济初发展,各国发展不平衡。

新韩①实现工业化,金融贸易远盛名。

①相似措施亚洲发展举措新,发展迅速相似性。

a更新产业初期产业密集型,与时俱进后更新。

产业转型高科术,更新换代战略新。

b参与竞争国际竞争广参与,经济特色外向型。

引进外资与外技,发展迅速有疑问。

②存在问题国际资本与市场,过度依赖风险增。

2、新加坡独立②国家新加坡,国小落后举措新。

①政治方面道德教育广施行,社会秩序较稳定。

②经济方面经济策略符国情,产业更新与时进。

经济繁荣多样化,花园城市好美名。

③科教方面发展科技重教育,素质提高多贤能。

3、韩国韩国经济亦飞腾,发展经济策略新。

①经济策略五年计划目标明,产业更新与时进。

引进外资多出口,调整策略符国情。

②存在问题中小企业发展慢,贪污腐化多弊政。

国际市场与资本,过分依赖风险增。

二、印度经济的发展1、措施印巴分治国裂分,印度发展有特征。

国营私营两经济,共同发展渐兴盛。

2、成就工业体系较完整,粮食自给民安稳。

科技成就最突出,核电软件与卫星。

3、问题印度社会多疑问,环境恶化多弊症。

人口膨胀超十亿,民族宗教多矛盾。

三、西亚诸国经济1、收回石油主权战后西亚渐兴盛,各国发展不平衡。

沙特两伊科威特,石油储量世有名。

海湾地区多石油,列强控制获利润。

西亚石油输出国,建立组织③好抗争。

石油主权渐收回,发展经济举措新。

2、经济措施产油国家渐兴盛,石油资源作后盾。

①工业石化工业为主导,单一经济渐变更。

工业体系有特征,发展工业多部门。

国际市场多努力,提高油价收益增。

②农业提高粮食自给率,改善环境兴农耕。

3、问题与矛盾西亚经济不平衡,贫富悬殊有矛盾。

①穷国富国矛盾沙特富裕科威特,世界富国榜有名。

②宗教派系矛盾两伊战争④多原因,世界教派多纷争。

交战八年多损失,经济困境久长存。

③与西方的矛盾海湾石油太丰盛,西方垂涎想吞并。

美国图谋波斯湾,等待时机好入侵。

亚洲的知识点总结

亚洲的知识点总结

亚洲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知识点1. 亚洲位于地球上最大洲亚洲位于地球东半球,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和南海,西至大西洋,东至太平洋。

它由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组成,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

2. 地形多样化亚洲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就位于此处。

此外,西伯利亚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地区,占地面积广阔。

3. 气候多样亚洲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包括寒冷地区的北极地带、温带地区的中国、印度等、热带地区的东南亚国家等。

4. 自然资源丰富亚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水力资源等。

此外,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稻米、小麦、玉米、棉花等。

二、历史知识点1. 古代文明亚洲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文明的地区之一,包括中国、印度、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

这些古代文明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文学、艺术作品,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帝国的兴起亚洲曾出现过许多强大的帝国,包括中国的秦、汉、唐、宋、元等朝代,印度的孔雀王朝、莫卧儿帝国等,还有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 欧洲殖民时代在欧洲殖民时代,亚洲受到了欧洲列强的侵略和控制,许多国家成为殖民地。

这给亚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直到20世纪,亚洲才逐渐获得了独立。

三、文化知识点1. 宗教多样亚洲是世界上宗教多样的地区,包括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这些宗教在当地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传统艺术亚洲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包括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瓷器等,印度的雕塑、绘画、舞蹈等,日本的茶道、花道、武士道等。

这些传统艺术代表了当地文化和历史,对世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语言多样亚洲有众多的语言,包括中文、印度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第一章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节五个大洲的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五个大洲的划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

2. 亚洲:古代文明起源地,现今发展较快的地区。

重要的文明有黄河、长江、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非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发展相对滞后。

4. 欧洲: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5. 大洋洲:南太平洋的岛屿群,以澳大利亚纽西兰为主要代表。

6. 美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

第二节古代文明与世界史前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5000年之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史前史: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被称为史前史,这段时期人类还没有正式记载历史,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了解。

第三节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的遗产: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思想等。

2. 行政管理制度: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度等。

3. 文化传承: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等。

第二章亚洲与世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多样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亚洲的东西方交流知识点总结:1.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为丝绸,但同时也传播了宗教、文化和科技等。

2. 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曾经到达中国,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了欧洲。

第三节亚洲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经济交流:亚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经济交流,如亚细亚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

欧洲与亚洲知识点总结

欧洲与亚洲知识点总结

欧洲与亚洲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欧洲地理知识点欧洲位于北半球,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临乌拉尔山脉和肯特山脉,北隔巴伦支海与北冰洋相望。

欧洲有着多样的地貌,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喀斯特地貌、河流众多等。

欧洲有着较为丰富的水域资源,包括众多湖泊和河流。

欧洲有着上百条河流,最重要的有多瑙河、罗讷河、塞纳河、伏尔加河等。

2. 亚洲地理知识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占地总面积的30%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

亚洲的地形多样,有高山(喜马拉雅山脉、坦格拉山脉)、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流域、中亚平原)、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盆地)等。

亚洲也是河流众多的大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恒河等是亚洲最重要的河流。

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 欧洲历史知识点欧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陆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欧洲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这两个文明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封建主义制度的确立、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的传播等事件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 亚洲历史知识点亚洲历史悠久,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古代的亚洲发展了多个重要的文明,如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古代波斯文明等。

此外,亚洲也见证了世界上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如蒙古帝国的崛起、丝绸之路的兴起等。

三、文化知识点总结1. 欧洲文化知识点欧洲文化多元,每个国家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天主教文化、东正教文化等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出现代国家制度的地区之一,现代国际法和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也源于欧洲。

2. 亚洲文化知识点亚洲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印度、波斯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亚洲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在亚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饮食、服饰、建筑等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四、经济知识点总结1. 欧洲经济知识点欧洲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一、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空前强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中国革命胜利,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冷战局面的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1949年,美、英等国成立“北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华约”组织。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世界和平运动:反对美苏争霸,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对核战争提出强烈抗议,主张裁军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未根本解决斯大林模式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领域,重工业取得重大成就,轻工业和农业进展缓慢。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经济上重点放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改革失败。

三、亚洲经济的发展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晚、起点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等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国外和本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外资和技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印度利用本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发展软件产业和服务业。

四、西欧、北美、日本的发展与演变西欧: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各国经济开始走向联合的趋势。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欧盟成立。

北美: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此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日本:战后初期日本经济严重倒退。

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

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

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亚洲经济体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崛起。

从中国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各国,亚洲经济体的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那么,亚洲经济体的崛起究竟有哪些背景和原因?它们又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呢?首先,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与地缘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随着二战后的冷战局面产生变革,美国和苏联成为全球两极势力,而亚洲则成为两大势力之争的主战场。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通过其在亚洲的军事力量、经济援助、技术转移等手段,在亚洲推行“亚太战略”,旨在遏制苏联和中国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势力。

这也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亚洲经济体由此开始蓬勃发展。

然而,亚洲经济体的崛起并非仅仅依靠地缘政治背景。

亚洲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投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透过大陆人口红利和自由经济示范区释放巨大的市场活力,成为亚洲和全球自由贸易的关键角色;泰国和越南则透过吸引外商投资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促进当地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因此,有了这些丰富的优势和动力,亚洲国家得以寻求经济繁荣,更好地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体系。

当然,为了长期发展,亚洲经济体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亚洲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亚洲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破坏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危机。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亚洲国家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垃圾处理等严重问题。

其次,亚洲的发展模式和质量亟待改变。

在实现大规模经济增长的同时,亚洲国家也应该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为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如何实现亚洲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有必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亚洲国家之间要加强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筑牢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桥梁。

亚洲和欧洲知识点总结

亚洲和欧洲知识点总结亚洲知识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占地面积约为445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是世界上最多的。

亚洲的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沙漠、丛林和海洋。

亚洲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

同时,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着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亚洲的文化多样性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如中国的春节、印度的排灯节、日本的樱花季等。

在宗教方面,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多元的地区之一,包括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亚洲的经济发展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之一。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是亚洲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

此外,亚洲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如三星、丰田、阿里巴巴等。

在政治方面,亚洲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处于战乱状态,朝鲜半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

欧洲知识点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大陆之一,拥有着先进的经济和科技。

欧洲的地理环境也是多样的,包括高山、河流、湖泊、海洋等。

欧洲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煤炭、铁矿石、天然气等。

同时,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着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欧洲的文化多样性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如法国的香槟酒、意大利的面食、希腊的古罗马遗址等。

欧洲也是世界上艺术和音乐之都,如巴黎的卢浮宫、维也纳的音乐厅等。

在宗教方面,基督教是欧洲最主要的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

欧洲的宗教传统对其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的经济发展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是欧洲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拥有着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欧盟作为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典范,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政治方面,欧洲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亚洲8.2人口和经济发展必备知识点素材晋教版

8.2人口和经济发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

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

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中国、日本位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位于南亚)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3.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气候寒冷,中亚和西亚则是气候干旱。

4。

亚洲生活着1000个左右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超过了10亿。

5。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属发展中国家。

6.亚洲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7。

亚洲“四小龙”是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总称。

8。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出口加工国和地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 ②农矿原料出口国:蒙古;③经济综合发展国:印度、中国; ④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

9.亚洲的三大文化:(共同特点:都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①华夏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印度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③阿拉伯文化,发源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60年代,“进口替代型”工业(劳动密集 型产业)发展战略
70年代,“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
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略。 成就: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弱点:过分依赖外贸。
3、韩国经济的发展 思考:朝鲜半岛分裂、朝鲜战争。
经济发展措施: 五年计划,引外资, 调整战略,促出口, 韩国经济,快发展。
二战后,促使韩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因素 是: A A、采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利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吸引外国投资 C、利用了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 D、接受国外大量军事订货
5、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措施: 成就: 6、这一时期亚洲经济发展的总体概括
文科综合(地理历史) 二战后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三次高潮 (一)三次高潮
3、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 现后来这居上。
(四)持续高速发展的影响
1、使该地区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区, 标志着太平洋经济时代的来临。
2、使该地区迅速完成工业化进程,从而彻底改变 了该地区长期以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所出的不利 地位。
3、从国际关系上,显示出了改地区的重要地 位。
1、第一次,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 2、第二次,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经济腾飞 3、第三次,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腾飞
(二)特点
1、经济发展一波接一波,前后传递接力,共同促进这一 地区经济的发展。
2、经济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 表现在经济结构的质的变化。 3、区域内的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主旋律。
2、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 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D (A) 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 题

亚洲知识点总结

亚洲知识点总结一、亚洲地理概况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总面积为44,579,000平方公里。

它跨越了东半球,北纬10度至80度,东经25度至180度。

亚洲包括高山、沙漠、平原和海岸线等多种地形。

它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里海。

它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和红海。

二、亚洲历史概述亚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代文明就在中东地区出现了。

此后,希腊罗马文明、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教文化等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和发展。

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动荡,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三、亚洲国家与首都亚洲拥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等大国以及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小国。

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首都和政府机构。

例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四、亚洲人口与语言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拥有超过45亿人口。

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由于亚洲地域广阔,因此语言种类也非常丰富。

主要语言包括中文、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俄语等。

五、亚洲宗教信仰亚洲拥有多种宗教信仰,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道教则起源于中国,在东亚地区流行;伊斯兰教则在中东地区诞生,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基督教则在欧洲发展,并在亚洲得到广泛传播;印度教则起源于印度,并在南亚地区广泛流行。

六、亚洲经济发展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已超过欧洲和北美。

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经济的两个主要引擎。

亚洲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采矿业等。

此外,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如金融、旅游等。

七、亚洲文化艺术亚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书法、日本武士道、印度舞蹈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艺术表现,如音乐、绘画、雕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经济的发展历史知识点第7课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二战后亚洲形势 1、政治形势: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 2、首要任务: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3、突出特点:亚洲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4、最先起飞: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最先实现腾飞;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腾飞 1、新、韩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共同原因:①抓住有利机遇: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适时调整战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产业;③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④劳动力资源丰富;重大成就:新、韩创造了“70年代的经济奇迹”;① 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美、日、西欧的竞争对手;② 80年代,新、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实现工业化; 2、新加坡独立后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基本概况:①原为英国殖民地,1959年获得自治,后来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②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③不利国情: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市场狭小;④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
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害;经济发展措施: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