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恶英生成及控制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燃烧过程中
的不完全燃烧和其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以下是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
控制方案:
一、二噁英的产生原理
1.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它的产生与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有关。

当燃料中的有机物质在燃烧时,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二噁英。

2.其他化学反应:除了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的产生还与其他化学反应有关。

例如,当废气中的氯化物和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反应时,也会产生二噁英。

二、二噁英的控制方案
1.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是影响二噁英产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炉中,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供给和空气的流量来控制燃
烧过程中的温度。

2.使用低二噁英燃料:选择低二噁英燃料也是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低含二噁英的燃料,如天然气、液化气等。

3.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来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例如,可以使用催化剂来促进燃烧过程中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4.加强废气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废气处理也是减少二噁英排放的重要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吸附、洗涤、氧化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综上所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使用低二噁英燃料、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和加强废气处理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垃圾焚烧中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

垃圾焚烧中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

垃圾焚烧与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摘要:本文阐述了二恶英的毒性、结构、性质、来源。

二恶英的生成主要有二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从与二恶英结构关系不紧密的,碳水化合物开始而生成的,第二条途径是从具有与二恶英结构相近的氯化苯酚等而生成的。

垃圾焚烧中影响二恶英生成的因素有粒子状物质、催化剂(如铜、铁、镍、锌等具有催化剂的作用)、氯、碳、焚烧炉中温度(250-70012)。

控制垃圾焚烧中二恶英生成的对策有垃圾焚烧前的分类处理、二恶英生成抑制、二恶英排放抑制。

关键词:垃圾焚烧;二恶英;控制技术1 二恶英的性质、结构及来源二恶英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最毒的物质,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0倍,1g二恶英可使10000人致死,此外还具有致癌性、致奇性、生殖毒性等慢性毒性。

二恶英是多氯代二苯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总称,根据其所含氯原子的数量和取代位置的不同,PCDDs有75种同系物,PCDFs有135种同系物,其毒性亦有极大的差异。

毒性最强的是2,3,7,8一四氯二苯二恶英(2,3,7,8T4CDD),其毒性当量系数(Toxic EquivalencyFactor:11、F)为1。

此外的二恶英同系物的毒性当量系数均小于1。

因此,计算二恶英的毒性常以二恶英类同系物总的毒性当量(2,3,7,8一T4CDD Equiva—lent Quantity:11、Q)表示,11、Q=Σ二恶英同系物浓二恶英为白色结晶体,强氧化剂,耐酸、耐碱,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其分解需800"C以上的温度(高速分解需1300"(2以上),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水的溶解度为0.2ng/L)。

自然界中,二恶英来源如下,一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是有机氯化学物质(如2,4一_D)合成时的副产物,三是造纸工厂在纸浆的氯气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和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四是自然产生的,如森林火灾。

其中,垃圾焚烧是最主要的来源,而自然产生的二恶英,浓度极低,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恶英控制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恶英控制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二恶英控制技术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它不仅可以将城市垃圾转化为能源,同时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不过,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其中最为关注的就是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种极具毒性的有机物,它在环境中的寿命非常长,会对人类与生态系统产生严重损害。

因此,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二恶英的排放,成为了重要的技术问题。

一、二恶英的形成机制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垃圾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残留物。

随后,这些气体会在燃烧室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系列有害物质,其中就包括二恶英。

二、二恶英的控制技术为了控制二恶英的排放,燃烧室和废气处理设施是关键。

一般来说,控制二恶英排放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增加垃圾预处理工艺在燃烧室前增加垃圾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的生成。

垃圾可在传输中进行筛选,去除大型的物品、易爆炸物、高温物品等,使垃圾在进入燃烧室前达到一个较高的均匀度,在燃烧室内更为充分地燃烧。

2. 选用适当的热态条件在燃烧室中选用适当的热态条件,即控制燃烧室温度和氧气含量,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生成。

燃烧室中的温度必须达到1200℃以上,而氧气含量在8%-12%之间。

3. 采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初级除尘器、活性炭吸附器和SCR脱硝器。

初级除尘器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尘埃。

活性炭吸附器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通过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降低二恶英的生成。

最后,SCR脱硝器能够去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臭氧,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三、二恶英的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垃圾焚烧发电对排放的二恶英也有明确的要求。

例如,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18485-2014中规定了废物焚烧炉、烧毁炉、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等类似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二恶英排放浓度不得高于0.1ng/Nm3。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方法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方法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控制方法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性。

因此,控制二噁英的排放是必须的。

本文将介绍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控制方法。

一、工艺控制1.焚烧温度控制二噁英的生成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在750℃以下反应速率相对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但是,高温下也可能会促进复分解反应,使二噁英的生成量增加。

因此,对于焚烧设备,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2.加药控制在焚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吸附剂和解毒剂,可以有效降低二噁英的生成。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白云石、钙基吸附剂等,它们能够吸附二噁英等有害气体,使其不易释放到大气中。

解毒剂主要是添加氨水,通过化学反应将二噁英等物质转化为不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加药控制需要根据物质的特性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加以适量控制。

二、燃烧控制1.氧气控制对于焚烧设备,适量的氧气是保证完全燃烧的关键。

在缺氧或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易导致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因此需要控制氧气的供给。

通常,实际过程中需要控制氧气的流量、进口温度等参数,以保证燃烧过程的充分。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燃料的特性也会影响二噁英的生成。

一些含氯、含溴的有机物质易生成二噁英,在选择燃料时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这类物质。

同时,可以选择更加易燃、高效的燃料,将燃烧过程控制在最佳状态,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三、排气控制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和灰烬,这些物质中可能携带二噁英等有害气体,需要通过除尘器等设备将其过滤除去。

通常,采用静电沉淀及布袋式过滤器等排气控制技术来除去有害的颗粒物和废气,提高排放标准。

也可以在排放口设置吸收塔等设备进行吸收控制。

吸收塔中通常填充吸附剂,能够吸附有机物质和气体,可以有效控制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技术,将NOx等物质还原成无害气体。

总之,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一、引言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苯并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两个家族组成。

它们具有高度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以及控制方案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案,包括源头控制、处理技术和监测方法等。

二、二噁英的产生原理1. 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最常见的二噁英形成途径是燃烧过程中的生成。

当含氯有机物与氢氧化物存在时,高温下会发生氯化反应,并形成多个卤素化合物。

这些卤素化合物在进一步反应中生成更稳定且具有高毒性的二噁英。

2. 工业过程中的排放工业过程中也是二噁英产生的重要途径。

许多工业活动,如焚烧、冶炼、制药和化学合成等,使用了含氯有机物作为原料或催化剂。

这些过程中的燃烧、氧化和还原反应会导致二噁英的生成。

3. 自然环境中的形成除了人为活动,二噁英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形成。

例如,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有机物和氯化物,从而促进二噁英的生成。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可能导致二噁英的产生。

三、二噁英的控制方案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预防和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替代有机物:使用不含氯或含氯较少的替代品可以降低二噁英生成的潜力。

•确保完全燃烧:在工业过程中,确保完全燃烧可以减少未完全反应产物中含有未被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有机氯。

•控制温度和氧化性: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氧化性可以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垃圾分类和处理:合理分类和处理垃圾可以减少焚烧过程中有机氯的释放。

2. 处理技术对于已经产生的二噁英,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二噁英,将其从废气或废水中去除。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问题:废旧塑料焚烧过程、防控措施不到位,易产生二噁英有毒物质。

简述二噁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是什么: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哺,缩写为PCDD/Fs。

来源:目前,由于木材防腐和防止血吸虫使用氯酚类造成的蒸发、焚烧工业的排放、落叶剂的使用、杀虫剂的制备、纸张的漂白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一、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产生原因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有两种成因:一是二恶英类物质混入垃圾,二是焚烧炉在燃烧垃圾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其机理相当复杂。

有关研究认为,焚烧垃圾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如下:1.1高温合成即高温气相生成PCDD。

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初期干燥阶段,除水分外含碳氢成份的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暂时缺氧状况,使部分有机物同氯化氢(HC1)反应,生成PCDD。

1.2从头合成在低温(250℃~350℃)条件下大分子碳(残碳)与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氯生成PCDD。

残碳氧化时,有65%~75%转变为一氧化碳,约1%转变为氯苯再转变为PCDD,飞灰中碳的气化率越高,PCDD的生成量也越大。

1.3前驱物合成不完全燃烧及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气相前驱物,如多氯苯酚和二苯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剩余部分前驱物及未燃烬的环烃物质在烟气所含金属(尤其是Cu)的催化作用下与氯化物和02反应,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反应温度在300℃左右。

如果采用静电除尘,当烟气在流过静电除尘器时,由于静电干燥器含有较多的Cu、Ni、Fe等金属微粒,且烟气入口温度为300℃左右,因而很容易生成二恶英类物质,所以近年来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

二恶英在焚烧炉中产生,致于哪一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则取决于炉型、工作状态和燃烧条件。

二、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控制方法二恶英类物质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能仅用单一的洗气、除尘、净化装置就可以除去,必须在焚烧固体废物时进行全过程控制。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方法6篇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方法6篇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控制方法6篇第1篇示例:二噁英是一种极为有毒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危害环境和健康的毒性物质,主要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

二噁英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对二噁英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控制二噁英的方法:1. 优化垃圾分类和处理过程:首先要从源头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垃圾分类和处理是关键。

通过优化垃圾分类系统,将能够回收利用的物质进行再利用,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中的排放量,从而降低二噁英的产生。

2. 控制燃烧温度:垃圾焚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处理垃圾的方式,但是在焚烧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燃烧温度,避免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适当的燃烧温度有助于降低二噁英的生成,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3. 使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是控制二噁英排放的有效方法。

利用高效的除湿和除尘设备,采用脱硫和脱硝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排放量。

4. 定期检测和监测:定期对垃圾焚烧设备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了解二噁英的排放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垃圾焚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确保操作符合规范,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要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噁英排放,必须从源头减少,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只有全面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才能有效减少二噁英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000字】第2篇示例:二噁英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有机污染物,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到大气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

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在垃圾焚烧炉中加装SCR脱硝装置和布袋除尘器。

SCR脱硝技术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加入氨水,将NOx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二噁英的形成。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分析

2021.10科学技术创新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分析郝介秀(上海天马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上海201603)1项目概况生活垃圾进入焚烧系统后受较多运行参数的影响,生成的二恶英浓度也随之变化。

本文主要研究垃圾焚烧系统的各运行参数对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排放浓度的影响,分析的各影响要素包括:进入焚烧炉的垃圾来源、再循环风量、一次风与“二次风+再循环风量”的比例、省煤器出口氧量、省煤器出口CO 浓度、布袋吹灰、湿法洗涤塔运行参数、活性炭孔径和用量。

并对二恶英浓度进行固、液、气的三相分析,总结出通过调整垃圾焚烧系统运行参数,来降低二恶英排放浓度的方法。

2二恶英的理化特性二恶英(PCDD/Fs )是几类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氯原子取代的(简称氯代)多环芳香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 )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 ),结构式如图1所示。

氯原子取代位置不同,可以形成不同异构体,造成PCDDs 有75种异构体,PCDFs 有135种异构体,在这210种异构体中,只有2,3,7,8四个位置均被氯原子取代的化合物才具有生理毒性[1]。

二恶英在常温下为固态,具有热稳定性、低挥发性、脂溶性和环境稳定性的特点,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累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致癌、致畸变的作用[2]。

图1二恶英结构式3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的生成与去除机理3.1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下列系统及设备组成:垃圾接收与储存系统、进料系统、垃圾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给水除氧系统及汽轮机、化学水和综合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飞灰固化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生活垃圾在进入垃圾焚烧厂之前,先由城市环卫部门收集后装到专用垃圾车,之后运至焚烧厂垃圾坑储存,经过筛选后对大件垃圾进行粉碎,然后用垃圾抓斗将垃圾抓取送入焚烧炉的给料溜管,再由推料器推入炉膛,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3]。

大量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焚烧炉二恶英的排放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途径:(1)源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3.2 过程控制技术减排二噁英
• 该技术减排二噁英的主要方法是针对燃烧条件的控制,避开 PCDDs/PCDFs再合成的峰值温度区域250℃~500℃,减少前驱物及 二噁英的合成。 • a. 完全燃烧 • 保持垃圾燃烧在85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秒,实现“3T”工作 原则。 • b. 氧量控制 • 在300℃的环境中二噁英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氧含量的多少。缺氧的环 境中二噁英的浓度在下降。没有氧气则没有二噁英生成,过氧环境中 二噁英的浓度大大增加。一般工程中控制氧量在8%以下。(研究表明 减少50%的氧气就可以减少30%的二噁英的再次形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3.3 尾气处理技术减排二噁英
• 二噁英琳端控制因其具有“Police Filter”功能而广泛采用,包括Remedia 催化过程系统, 选择催化分解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action,SCR),固定床活性碳法及活性碳喷 注法。
• 图2.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这种滤袋表面仍然有ePTFE的膜来捕集亚 微粉尘,这种膜就是Gore-Tex 薄膜,能阻 挡任何细微的颗粒穿透到底布中。就这样, 表面的薄膜承担了阻挡任何吸附了PCDD/F 的颗粒的功能,气态的PCDD/F穿过薄膜进 入催化毡料被有效分解,其大批量图如下。 (见图3) 图3.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3二噁英的减排及控制技术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环保要求变得越 来越迫切,控制及减排二噁英成为必需。二噁英 的减排及控制技术主要是从降低前驱物的形成及 处理已生成的二噁英入手。其处理技术可分为前 处理,过程控制减排技术与尾气处理技术三大类。 • 3.1 前处理技术减排二噁英 • 该程技术是在垃圾进炉前控制其二噁英生成的必 要元素。理论上讲这是最治本的科学方法,但在 工程实践中受到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实现较为困 难(即是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在生活垃圾焚烧工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
在原生垃圾中存有大量氯基物质,俗称其二噁英是超标存在的。焚烧炉入炉垃圾二噁 英含量一般为5~57ng TEQ/kg。当焚烧温度在550~700℃时迅速(0.1~0.2s)会产生 大量的二噁英。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5%的PCDDs和90%的 PCDFs在焚烧的高温烟气643℃~487℃生成,当焚烧烟气达到850℃以上超过3秒时, 聚合物的反应速度远小于二噁英的分解速度,其分解率可达98%以上。 二噁英的烟气从高温降到低温在250℃~500℃之间时会再合成,其合成机理主要是 “ de-novo”机理和前驱物(Precursors)催化生成PCDDs。PCDDs主要合成途径有 ullmann缩合反应、自由基反应、邻苯二酚反应及取代反应四种。而PCDFs的合成途径 则有多氯联苯氧化、多氯酚的聚合反应及多氯酚与多氯苯的反应等三种。 De-novo合成反应物主要为巨分子的碳结构,包括活性碳、焦碳、生煤灰、飞灰、残留 碳等,这些物质经反应催化形成PCDDs,高峰温度在300℃左右。前驱物的异相催化 反应为较小的有机分子,包括丙烯,甲苯,氯酸等。低温催化反应的前驱物可以是氯 酚,氢苯等化学结构与二噁英类似的物质也可以是分子结构不相似的不含氯有机物, 如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乙炔和丙烯。 De-novo所需要的氯主要是由Deacon Process反应在Cu2+等的催化下从HCL转化而来。 飞灰表面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De-novo时表面出强催化性的主要物质有氯化铜、氯化 铁、氧化镍、氧化铝等。研究表明,前驱物浓度,氯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含氧量 及含硫量对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噁英的生成及排放有重要影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c. 添加抑制PCDDs/PCDFs生成剂 • 研究表明,硫可以通过形成硫磺酸,盐酸前驱物或含硫化合物而抑制 PCDDs/PCDFs的形成。德国、韩国等国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国内 浙江大学已开展煤的添加对抑制二噁英的机理研究,并在流化床焚烧 炉上进行工程实践。但在炉排技术上目前无法就用该技术,因为煤粉 会进入活动炉排间隙造成并加剧炉排机械磨损。 • d. 骤冷 • 以避开峰区(250℃~400℃)。通过烟气的高流速、锅炉大小以及与 猝熄反应器的直接连合(很快地冷却)可以将烟气在重新形成的温度 范围内(250℃~450℃)的停留时间降到最短。 • e. 完全除酸 • 去除PCDDs/PCDFs之前驱物。 • f. 避免粉尘 • 粉尘是催化剂的载体。通过合理的锅炉设计可以在烟气温度达到 450℃之前大量减少烟气中的粉尘含量。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B. 选择性催化反应技术(SCR) • 脱氯反应的触酶如Ti-V系催化系统,能使苯环裂解。催化 PCDD/PCDFs的机理是在170℃~300℃之间。利用催化剂活性床的 位置,在氧化存在的状态下,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内(170℃~300℃), 由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置与二噁英进行接触性氧化反应。 • 一般SCR设备装设在控制流程的末端布袋除尘的后面,构造成蜂巢式。 此时布袋收尘器需使用膜技术(如Gore-Tex )可以避免催化剂被粉 尘阻塞。一般SCR对含PCDD/PCDFs的反应温度在200℃~350℃。 • 典型的SCR流程图如下:典型的SCR流程图.doc • C. 活性碳固定床(FCB)吸附技术 • 设备中设置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装置。该种方法由于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而且若床内设计不好会导致温度过高,活性碳有磨擦起火的可能,目 前国内还未见应用。

• • • • • • •
a. 催化过滤Remedia 技术介绍
美国戈尔公司1998年首创Remedia 工艺,用催化滤袋解决垃圾焚烧中的二噁英控制, 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见图1)。图1.pdf 这种办法与传统的PAC法相比较具有以特点: 气态的二噁英被彻底分解而不是被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通过转移仍然存在; 系统不再需要化学物质(活性碳)及喂料装置; 新技术实施非常简单,不需要改造已有机械设备; 减少了二噁英再合成的潜在可能; 系统集成了极高粉尘捕集率,低过滤压降,长机械寿命等戈尔ePTFE薄膜滤袋的优势。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1 二噁英的理化特点 • 2 在生活垃圾焚烧工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 • 3 二噁英的减排及控制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生 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 1 二噁英的理化特点 目前通常我们所称的二噁英实为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统称,包括二噁 英族(PCDDs)及呋喃(PCDFs)。二噁英类物质基本结构为三 环芳香族含氯碳氢氧化物,共有八个位置能与氯原子结合。因氯原 子数及位置不同,PCDDs共有75种同源物,与此对就PCDFs则有 135种之多。这些同源物质的化学物理及毒性不尽相同。由2,3,7,8四氯二噁英毒性最强,因此最受关注,其余则通常以计算之后的毒 性当量(International Toxic Equivalants,l-TEQ)米表示。 2,3,7,8-四氯二噁英的毒性当量系数TEF(Toxicity Equivalency Factor)定义为1,其他衍生物毒性为其相对值,一般随氯取代基 的增加,毒性减少。 二噁英具有亲脂性,进入人休后易在脂肪中进行累积,进而对人体 产生毒害。这种被称为历史上最毒的合成毒之一的物质,不但会致 半成癌,而且也会造成人体生殖异常,免疫异常及荷尔蒙异常。其 理化特性表现为高熔点与高沸点。水中溶解性不大,室温下为固体, 随氯取代基质增加(一氯~八氯),分子量(218.5~400)以及溶、 沸点(114.3℃~332℃)随之上升,而水溶性(318g/L, 25℃~0.0004g/L,20℃)则随之降低,挥发性也越低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D. 活性碳喷注(ACI)吸附技术
• 在烟道气流进入布袋前注入活性碳以吸附PCDD/PCDFs,将气相二 噁英转化为固相,再以薄膜袋去除。理论上只要注入足够的活性碳, 效率可达90%以上。尽管此方法成为国内业界最常用的方法,但活性 碳只是将PCDD/PCDFs吸附而并未分解破坏,甚至也会伴随Denovo 合成反应,后续还必须针对高浓度富含PCDD/PCDFs作后续处理, 且活性碳的耗量也相当可观(理论上100mg/Nm3)。当活性碳停止 喷射时,二噁英就会超标,排放控制不严格。同时,因二噁英检排有 记忆效应(Memory Factor),恢复喷射活性碳后在一定时间段内, 二噁英检测仍然会可能超标。尽管欧美等一些国家已有二噁英在线设 备面世,但因其昂贵的费用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常因无法实时在 线检测二噁英,造成控制不严。这种传统的二噁英减排方法在环保工 程中面临挑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几种方法的技术比较 • 焚烧被普遍认为是产生二噁英的根源,因 其毒性强,危害大而必须严格减排。目前 所常用的尾气处理减排技术中,最新发展 的成果为催化过滤技术Remedia,几种方 法的技术比较如下: • 二噁英的减排及控制技术比较.doc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再见!
• 谢谢大家!
• 廖红星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二噁英的 生成和控制技术介绍
• 这种系统实际上是集成了两种技术:“催化过滤”技术与“表面过滤” 技术。系统由ePTFE薄膜与催化底布所组成。底布是一种针刺结构, 纤维是由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催化剂所组成。这种覆膜的催化毡材料 能够把PCDD/F在一个低温状态(180℃~260℃)通过催化瓜来进行 彻底摧毁,即在催化介质表面二噁英被 分解成C02.H2O和HCL(见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