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题专项备考材料《红楼梦》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精练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精练一、语言表达22.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
其中有一类人物联,巧引人物事迹或概括人物特征,别具趣味。
比如:蔺相如:斗秦王唇枪舌剑;让廉颇大度宽容廉颇:攻无不克大将军常胜;知错就改真丈夫负荆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请从《红楼梦》人物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中任选一人,为其题写一副对联。
要求符合人物形象,涉及相关情节,对仗工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答案示例:林黛玉:迷西厢心病难疗愈;惜葬花泣泪易伤情(怀才任气苦心女咏絮堪悯;寄人篱下有情人眷属难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
内容上要相关,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
本题所写人物为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中人物,十二钗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内容上要结合相关情节来写,如与黛玉有关的情节,宝黛共度西厢,黛玉葬花等。
二、27. 下列对《红楼梦》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①顽石无材补天是整部小说的起点,木石前盟是宝黛爱情的前世,太虚幻境中的词、曲暗示着整部小说的结局。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妙玉的判词。
③“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和“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两处提到的“公子”指的都是贾宝玉。
④林家祖上曾经世袭列侯,林如海本人中了前科探花,并娶了贾敏为妻,可以说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兼书香之族。
⑤因宝玉抓周时抓了脂粉钗环,七八岁时发表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等言论,冷子兴、贾雨村等人笑其为酒色之徒。
⑥刘姥姥一进贾府,为读者提供了观察贾府的新视角,也同时设下一条伏线,连接着贾府势败、子孙流落的悲剧结局。
红楼梦必考题及答案

红楼梦必考题及答案第一部分:红学知识1.红楼梦是哪位作家所著?–答案:曹雪芹2.红楼梦最早的版本是在哪一年出版的?–答案:1791年3.红楼梦的序言是谁所写?–答案:高鹗第二部分:人物篇4.请简要描述以下几位人物的性格特点:宝玉、黛玉、薛宝钗–答案:宝玉是一个感性细腻、内心敏感的人,黛玉是一个聪慧且富有情感的女子,薛宝钗则是聪明睿智、冷静自持的女性。
5.描述一下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
–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情侣,两人互相钟情,但最终由于命运的安排和种种阻碍无法在一起。
第三部分:情节分析6.请简要概括红楼梦主要的几个情节转折点。
–答案:主要情节转折点包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离别、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婚姻、贾府的兴衰等重要时刻。
7.红楼梦中的“幻境”有何寓意?请详细解释。
–答案:幻境在红楼梦中象征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它是贾宝玉内心深处的迷失和挣扎的真实写照。
第四部分:主题探讨8.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请谈谈你对红楼梦主题的理解。
–答案:红楼梦的主题包括家族荣誉、爱情与婚姻、生死与命运等。
它通过塑造各个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9.你认为红楼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答案: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同时也对中国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性情感和智慧。
希望通过本文所述的必考题及答案,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红楼梦,体味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内涵。
2023学年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四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四组一.【2022上海长宁一模】《红楼梦》第一回中,有僧人说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他所指的人物是()A.甄英莲B. 薛宝钗C. 林黛玉D. 贾迎春【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此处所指人物是甄英莲。
第一句:香菱(英莲)生在富康人家,是父母的掌上珠,自然是娇生惯养。
父母拒绝癞和尚的要求,癞和尚说别看你现在宠他,总有一天他要离开你的。
第二句:菱花暗指香菱,雪澌澌暗指薛潘。
雪与薛音相近。
第三句:香菱是在元宵佳节时被人拐走的。
第四句:甄家整个败落于大火之中,被一把火烧得干净,最后甄老爷也出家了,自然是烟消云散了。
故选A。
二.【2022上海市嘉定区一模】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红楼梦》中重要故事情节,选项中对这些故事情节发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梦游幻境②元妃省亲③黛玉焚稿④宝玉摔玉⑤黛玉葬花⑥宝玉出家⑦共读西厢⑧抄检贾府⑨香菱扶正⑩雨村断案A.①④⑩②⑤⑦⑧③⑨⑥ B.④⑩①②⑤⑦⑧③⑥⑨C.④⑩①②⑦⑤③⑧⑥⑨ D.①④⑩②⑦⑤③⑧⑨⑥【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宝玉摔玉,选自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雨村断案,选自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梦游幻境,选自第五回描写贾宝玉第一次梦游太虚幻境;由此可排除AD;元妃省亲,选自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黛玉葬花,共读西厢,均选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但共读西厢情节在黛玉葬花之前,由此排除B。
故选C。
三、【广东省潮州市池湖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曹雪芹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妙玉忙接了进去。
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红楼梦》解答题分析

1、学校将在展窗进行以“《红楼梦》中的女性”为主题的海报展出,如果请你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女性人物,以某个特定情境为背景,为她设计一张海报以突显她的某一方面人物形象特点,你将会怎样设计?要求:①描述海报中的场景、人物情形。
②说明你想通过这张海报反映该人物的哪个形象特点,并简述理由。
③不少于180字。
【答案】史湘云醉卧于花园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已经甜甜入睡,进入梦乡,头上枕着一包用鲛帕包着的芍药花瓣。
微风轻拂,身旁的芍药花瓣儿在风中轻轻地飘落,落在史湘云的脸上、头上,衣服上,花瓣儿映衬着湘云年轻的脸庞、靓丽的衣衫。
那一刻,她安静、祥和、俊美的脸庞在鲜花的映衬下,更显得娇嫩欲滴,娇媚无限。
她手中的圆扇掉在了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
一群好事的蜜蜂蝴蝶也闹嚷嚷的围着,好像在守卫着美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
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
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本题先明确要求“描述海报中的场景、人物情形”;“通过这张海报反映该人物的形象特点,不少于180字。
场景和人物依据《红楼梦》原著湘云醉酒即可。
实际上这道题也可理解为考查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
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2、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说法,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作品内容,自圆其说,不少于150字。
【答案】林黛玉在《红楼梦》里是个异数,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这样复杂的性格却完美地统一于一身,所谓“性格即命运”,这话在林妹妹身上格外适合。
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

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1分)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2分)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2分)2、请简述宝玉挨打这一故事情节。
先是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
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
宝玉被打后,宝钗和黛玉在安慰宝玉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道。
3、王熙凤权诈机变、心狠手辣。
小说第十一、十二回“毒设相思局”就刻画了她那“明是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机心和手腕。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宁国府贾敬寿筵,王熙凤赴宴时遇到本家兄弟贾瑞。
此人见熙凤貌美如花,邪念顿生,并一再用言语撩拨。
后来回到荣府后,贾瑞又几次三番去找熙凤。
王熙凤哪里看得上他。
于是便设下一计,引贾瑞上钩。
先是大冬天约他半夜到“西边穿堂”见面,让贾瑞在那里冻了个半死,后又约他到另外一处,却安排了贾蓉和贾蔷去敲了他一百两银子,然后又骗他淋了一身一头的尿粪,结果贾瑞大病一场,最后终于命丧黄泉。
在这件事情中,贾瑞固然行为卑下,而王熙凤也显出了她的心狠手毒。
4、《红楼梦》中宝黛第一次争吵出现在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并对林黛玉的这一行为作简要分析。
贾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大展风采,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小厮们。
林黛玉知道后,以为宝玉把自己送他的“荷包”也给了小厮们,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
后来经宝玉解释,她方知那“荷包”宝玉一直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红楼梦》知识梳理+考点汇总+习题

01创作背景《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
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
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
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
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
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
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
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
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02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全)红楼梦专项训练答案

《红楼梦》阅读训练(一)1、【清】【曹雪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贾史王薛】【封建贵族的叛逆者】2、【《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风月宝鉴》】3、【贾母】【王熙凤】【探春】4、【贾宝玉】【林黛玉】【(贾宝玉)神瑛侍者】【(林黛玉)绛珠仙草】5、【晴雯】【晴雯撕扇(原文回目为[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袭人】【刘姥姥】6、【贾元春、贾迎春、贾惜春、贾探春】【原应叹息】7、【贾迎春】8、【贾探春】9、【贾惜春】10、【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11、【通灵宝玉】【金锁】【金麒麟】12、【《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五美吟》】13、【贾宝玉】【《芙蓉女儿诔》】14、【尤三姐】【柳湘莲】《红楼梦》阅读训练(二)参考答案:1、《石头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王、史、薛2、王熙凤,相思局、铁槛寺、尤二姐、宝黛3、贾宝玉、林黛玉、晴雯4、刘姥姥。
5、贾赦、贾琏6、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7袭人、晴雯、鸳鸯8、贾宝玉_;_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9、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10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11、王熙凤、林黛玉12、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袭人、刘姥姥13、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14、尤三姐、柳湘莲15、林黛玉和薛宝钗、香菱、王熙凤16、《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17、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18、贾宝玉《芙蓉诔》19、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20、通灵宝玉、金锁、玉麒麟二.简答题:1.《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答:例如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单选题1.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他创作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代表作还有《太阳照样上升》、《百年孤独》、《丧钟为谁而鸣》等。
D.“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作品分别为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2.根据《红楼梦》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
这五回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
B.贾瑞来找凤姐,凤姐假意殷勤,约他晚上在西边穿堂儿见面。
贾瑞按约定钻入穿堂,凤姐命人关上穿堂东西门,贾瑞被冻一晚而归,回来后还被贾代儒打了一顿。
C.姑苏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后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他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宁府的焦大曾跟着宁国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国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
焦大喝醉了酒,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也抖搂出来,贾蓉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
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3.《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4.下列各项中关于《红楼梦》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和颜悦色劝她搬入大观园,却一面派丫头对她百般虐待,一面唆使尤二姐的前夫张华状告贾琏在国孝、家孝期背旨瞒亲。
B.绣春囊事件发生后,王夫人亲自带人夜查大观园,将司棋、晴雯、四儿、芳官一起打发出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请勿他用,内部资料,不得外传。
名着阅读题专项备考材料(一)泰州市高中语文智囊团和学科中心组《红楼梦》1.“林黛玉抛父进贾府”中写到林黛玉拜见了贾母后,在邢夫人带领下去拜见大舅舅。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分别说了这样的几句话:“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请问这几句话有几层意思表现了黛玉什么样的性格参考答案:第一婉言拒绝“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不想得罪大舅舅和大舅母);第二说明婉拒原因“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怕得罪二舅舅贾政以及二舅母王夫人);第三表示下次再来吃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表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得罪人。
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小心谨慎的心理。
2.《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请问“停机德”是指谁用了什么典故“咏絮才”是指谁用了什么典故判词后两句暗示了《红楼梦》人物什么样的命运参考答案:“停机德”指薛宝钗。
“停机德”用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的典故,她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林黛玉。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谢道韫幼年时期吟过“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
“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金簪”喻“宝钗”,“雪”,谐音“薛”,句意暗寓其结局之冷落与凄苦。
“玉带林中挂”,指林黛玉,“玉带林中挂”,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前三字倒读谐“林黛玉”三字,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3.《红楼梦》前五回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前五回是小说的序幕,也是小说的纲。
第一回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接着通过冷子兴演说、林黛玉耳闻目睹、葫芦僧判案、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等情节,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描写了贾府的环境,含蓄地暗示了主要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
4.“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对谁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参考答案:“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是对贾雨村说的。
主要内容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5.《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葫芦僧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参考答案:是指贾雨村的门子,曾经做过葫芦庙的小沙弥。
贾雨村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呈案下,拐子把被拐骗的英莲(是贾雨村困难时,帮助他的甄士隐的女儿)卖与两家,金陵一霸薛蟠为争夺纵容家奴打死了另外一个买家冯渊。
贾雨村从门子处得悉其中的利害,便徇情枉法,包庇薛蟠,多给冯渊家烧埋银子,胡乱断了此案。
然后立即写信报告贾府贾政、王府王子腾邀功。
6.《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表现了什么参考答案: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省下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贾探春是封建社会的预言者,她最早看出并最早预言了四大家族无可挽回的必然败落的命运。
表现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作敢当”的勇气。
7.“省亲别墅”是在什么情况下建起来的原石牌坊上所题的是哪几个字后来又改为什么参考答案: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大女儿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别墅,原名“天仙宝镜”,元春看了令改为“省亲别墅”,后元春写的诗中有“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直接命名为“大观园”。
8.“抄检大观园”时反应最激烈的丫鬟是谁她的表现表明了什么参考答案:晴雯。
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任人来搜查。
晴雯却出入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
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以及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
9.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是为谁写的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贾宝玉的丫鬟晴雯。
死亡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
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小说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
)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
10.王熙风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协理宁国府”的她是如何做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
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风姐协理。
凤姐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
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表现出了凤姐的敏锐干练,严厉精明,杀伐决断。
11.王熙风是怎样设计陷害尤二姐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
一面唆使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尤二姐。
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
王熙风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
维系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
风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表现了凤姐借刀杀人、心狠手辣。
12.请简要概括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朴实憨拙、嬉闹贾府的村妇;乐观进取,直面生活的老人;风趣幽默、善于逗乐的老妪;机敏睿智、察言观色的才干;阅历丰富、洞晓人生的智者;知恩图报、侠肝义胆的热肠。
13.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
”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黛玉喜的是:果然自已眼力不错,素日认他个知己;所惊的是: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共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的是:你我既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所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已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
14.“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贾政痛恨宝玉鄙弃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不能成为他的继承人,他痛恨宝玉的离经叛道,这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与叛逆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15.“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分别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吟的是谁说后句“果然太悲凉了”为什么参考答案:史湘云、林黛玉。
是贾府开夜宴赏中秋,散了以后黛玉与史湘云意犹未尽,来到凹晶溪馆吟诗。
妙玉路过听到后句,认为“果然太悲凉了”。
妙玉认为“过于颓败凄楚”,并与人的“气数”有关,所以她出来“止住”。
16.“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诗名是什么作者是谁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参考答案:《葬花吟》,作者是林黛玉。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17.“宝玉瞒赃”是怎么一回事参考答案:王夫人的大丫头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再三央求,从王夫人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
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这事闹了出来,要是如实发落,探春必会生气,伤了体面,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
所以宝玉说是他偷的,把这事遮掩过去。
这样凭宝玉的身份地位,老太太、太太自然只是嗔怪一下,不会过多责备。
也就掩盖了所有的是非纷扰。
是谓“宝玉瞒脏”。
18.在薛宝钗生日上行酒令时,鸳鸯说大奶奶李纨掷的是“十二金钗”,这使宝玉忽然想起一个人,然后离开了饭桌。
宝玉想起了谁离开饭桌去了哪里为什么参考答案:林黛玉。
鸳鸯说大奶奶李纨掷的“十二金钗”,宝玉想到了十二钗的梦,看看眼前只是不见了黛玉。
宝玉离开饭桌出去走走,来到了潇湘馆。
宝玉痛哭流泪,后来为了袭人不被骂,只好回去。
他对女性的尊重,其实就是对“人”的尊重,他痛哭潇湘馆,就是为“人”的毁灭放声一哭。
19.“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是对谁的判词恩人是谁简括与此判词相关的情节。
参考答案:巧姐。
恩人是刘姥姥。
刘姥姥曾因经济困难到贾府求助,王熙凤资助了20两银子,第二年刘姥姥特地到贾府表示感谢,博得了贾母以下众人的欢心。
后来刘姥姥因为听说关于贾府的不好消息,再次来到贾府,心善的刘姥姥答应凤姐帮助巧姐。
最后刘姥姥把巧姐带到了乡下。
后来嫁给了一个姓周的秀才。
20.“散花寺神签惊异兆”中说:“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说的是谁贾府一般人对此持什么态度谁有异议这两句话暗示了什么参考答案:王熙凤去散花寺求了签回来后,多数人认为是好签,衣锦还乡。
薛宝钗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暗示了王熙凤的悲惨命运。
衣锦还乡是指死后回到金陵,“二十年”是指她自幼离开娘家南京,到她死时估计已有二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