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测量方案

铁路工程测量方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案,以确保铁路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测量是铁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点位测量等多个方面。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是铁路工程前期必须进行的工作,它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先分析:对铁路线路的地形进行预先分析,确定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物。

2. 测量点布设:根据预先分析的结果,合理布设测量点,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

3. 测量方法选择: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特点,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

4. 数据获取与处理:使用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地形图和高程数据。

线路测量

线路测量是铁路工程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控制网:在铁路线路沿线建立控制网,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基线测量:通过测量基线长度和方向,建立起线路的基本框架。

3. 勾画曲线:根据线路设计要求,进行曲线勾画和设置。

4. 线路校核:对已勾画的线路进行校核和调整,以确保线路的平整和顺畅。

点位测量

点位测量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步骤:

1. 选取测量点位:根据实际需要,选取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位,如隧道口、桥梁位置等。

2. 测量方法选择:根据点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坐标测量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使用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并进

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点位图和坐标数据。

结论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案,可以确保铁路工程的测

量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为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无砟轨道测量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一标段(DK5+280.13~DK238+470.17)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九年十月廊坊

目录 1 任务概述 (1) 1.1任务名称 (1) 1.2编制依据 (1) 1.3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测量主要内容 (1) 2 工程概况 (2) 3 技术要求 (2) 4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测量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2) 4.1施工程序 (2) 4.2工艺流程 (2) 5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测量方法 (3) 5.1底座板及支承层测量 (3) 5.2 CPⅢ轨道控制网复测 (6) 5.3轨道基准点和轨道板定位点放样 (6) 5.6精调成果评估与轨道板检测 (18) 6劳动组织 (20) 7 材料要求 (21) 8 设备机具配置 (21)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22) 9.1 质量控制要点 (22) 9.2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3)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23) 10.1安全要求 (23) 10.2 环保要求 (24)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案 1 任务概述 1.1任务名称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一标段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 1.2编制依据 1.2.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1.2.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1.2.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1.2.4《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 1.2.5《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1.2.6《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 1.2.7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 1.3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测量主要内容 1.3.1底座板及支承层测量 1.3.2 CPⅢ轨道控制网复测。 1.3.3 轨道控制点和轨道板定位点放样。 1.3.4 轨道控制点测量与平差。 1.3.5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

潍坊港疏港铁路铁路测量方案

新建铁路潍坊港疏港铁路【双河站~潍坊港站】 测 量 方 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 二○一六年七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规模简介 (2) 2.2路线平面布置 (2) 2.3地形地貌 (2) 3、测量方案 (3)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3)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 3.2.1接桩和复测 (4)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4)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4)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5)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8)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9)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10)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10) 8、附:钢尺检定证书 (10)

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3《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1.4《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2、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及范围 新建铁路潍坊港疏港铁路工程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 技术开发区内,是潍坊港重要的后方疏港通道。 本项目近期在既有大莱龙铁路预留双河站龙口端咽喉右侧引轨 接出,曲线跨越围滩河,与既有疏港公路并行前行,先后跨越黄河西街、辽河西七街,在DK13+300处设置潍坊港站,出站后跨越弥河到达设计终点潍坊港防护提。新线全长15.845km,与既有大莱龙铁路并线1.782km。 2.2路线平面布置 本标段线形较简单,共有五个平面曲线段,分别在:DK0+105.578~DK1+300.051,其半径为R=500的左转曲线;DK1+388.294~DK1+785.491,其半径为R=500的右转曲线;DK6+102.797~DK6+929.373,其半径为R=1000的右转曲线;DK11+619.377~DK12+172.787,其半径为R=1000的左转曲线;DK14+268.634~DK14+388.418,其半径为R=1000的右转曲线。线路有一条长链。线路的最大坡比为4‰。最小坡比为0.206‰,最大坡长为2700m。线路共有10条竖曲线;2条折线;其最大半径为R=10000m。 2.3地形地貌 沿线地貌主要为平原地貌。

铁路工程测量方案

铁路工程测量方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案,以确保铁路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测量是铁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点位测量等多个方面。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是铁路工程前期必须进行的工作,它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先分析:对铁路线路的地形进行预先分析,确定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物。 2. 测量点布设:根据预先分析的结果,合理布设测量点,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 3. 测量方法选择:根据测量目的和地形特点,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 4. 数据获取与处理:使用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地形图和高程数据。

线路测量 线路测量是铁路工程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控制网:在铁路线路沿线建立控制网,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基线测量:通过测量基线长度和方向,建立起线路的基本框架。 3. 勾画曲线:根据线路设计要求,进行曲线勾画和设置。 4. 线路校核:对已勾画的线路进行校核和调整,以确保线路的平整和顺畅。 点位测量 点位测量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步骤: 1. 选取测量点位:根据实际需要,选取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位,如隧道口、桥梁位置等。

2. 测量方法选择:根据点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坐标测量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使用选择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并进 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点位图和坐标数据。 结论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案,可以确保铁路工程的测 量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为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铁路施工测量方案

铁路施工测量方案 1. 引言 铁路施工测量是确保铁路线路设计准确实施的重要环节,对于铁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铁路施工测量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测量设备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在铁路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全站仪: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并能进行高程的快速测量。 •GNSS接收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可以用于进行大范围的空间定位,提供较高的位置精度。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往返时间来计算出距离,用于进行较短距离的测量。

3. 测量方法 3.1 基线测量 基线测量是铁路施工测量的第一步,用于确定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准确距离。基线测量的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测量基线:基线的选择应考虑施工区域的地形、距离和可视性等因素。 2.设置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基线的两个端点设置测量控制点,并确保控制点的坐标已经通过前期的测量进行了准确确定。 3.进行观测:使用全站仪或GNSS接收器对基线两端的控制点进行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 4.数据处理:通过观测数据的处理,计算得出基线的准确距离。 3.2 施工区域测量 在施工区域内,需要进行各种测量工作,包括放样测量、高程测量和偏差测量等。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 3.2.1 放样测量 放样测量是将设计图线上的点实际标在现场的工作,主要包括道岔和轨道的放样。放样测量的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获取放样点的坐标和标高信息。 2.放样操作: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将实测点放样在相应位置,并记录放样点的坐标和标高。 3.验证测量:通过测量放样点的坐标和标高,与设计图纸上的值进行对比,确保放样的准确性。 3.2.2 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用于确定铁路线路的高程变化情况,主要涉及到高低点测量和高程差测量。高程测量的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获取高程测量点的坐标信息。 2.观测测量:在测量点处设置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高程仪,进行高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数据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出测量点的高程值。 3.2.3 偏差测量 偏差测量用于测量轨道线路的水平和垂直偏移情况,主要包括轨道中心线偏差和轨距偏差测量。偏差测量的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根据设计图纸获取偏差测量点的坐标信息。

铁路轨道工程测量技术方案

铁路轨道工程测量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铁路轨道工程测量是为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和维护铁路设施的正常使用,需要进行测量以保证轨道的曲线、坡度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本方案旨在采用先进的 测量技术和设备,确保测量效果和精度,并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测量目标 1. 测量铁路轨道的曲线、坡度和高程,确认轨道符合设计要求; 2. 测量铁路设施的位置和偏差,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3. 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三、测量原理 1. 基于全站仪和GNSS技术的轨道测量:采用全站仪和GNSS技术,测量轨道的曲线、坡 度和高程,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确认轨道符合设计要求。 2.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设施测量: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对铁路设施进行三维测量,包括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提供设施位置和偏差数据。 四、测量方案 1. 轨道测量 (1)设备准备: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GNSS设备进行轨道测量,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2)测量方法:分段测量轨道曲线、坡度和高程,采集大量数据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轨道曲线、坡度和高程的数据报告,以确认轨道符合设计要求。 2. 设施测量 (1)设备准备:采用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等设备进行设施测量,确保测量精度和全面性。 (2)测量方法:对铁路设施进行三维测量,包括位置、偏差和形状等方面的数据采集。 (3)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设施位置和偏差的数据报告,以确 认设施的正常使用。 五、测量效果评估 1. 火车通过试验:通过安排列车通过已测量的轨道和设施,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1. 前言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测量作为铁路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运营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 2. 技术方案设计内容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测量基准设计 测量基准是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后续测量工作的成果。因此,设计合理的测量基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操作包括要求按《测量基准规定》的规定进行基准的建立和验证。 2.2 线路纵断面和平面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线路纵断面和平面测量是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线路的高程和平面位置,为后续的铁路修建

提供准确数据。在设计测量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采 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手段,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轨道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轨道测量主要是对铁路轨道的位置进行测量。铁路工程竣工验 收轨道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轨道的几何形状和坐标满足设计要求,为车运安全和正常运营提供准确数据。 2.4 最后处理和成果汇交 最后处理是对测量数据进行归纳、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 是得到符合要求的成果。成果汇交包括验收报告、数据处理报告、 现场资料、验收成果图件等。 3. 总结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是铁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 的环节,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后续的建设和运营。 因此,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合 适的测量手段和仪器,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铁测量方案

沪昆高铁测量方案 § 1测量依据 1).沪昆铁路客专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 97)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12007〕 47号) 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10).《工程测量规范》(GB0026 — 93) § 2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铁路江西段HJX-3标五分部位于南昌市至进贤县境内,该区域为丘陵地段,地质构造岩溶为主,自然坡为15°〜45°,相对高差较大。地段起讫里程为DK526 + 079.84〜DIK532+719.84,线路总长18582.33m,其中进贤特大桥11495m,泉岭特大桥4456m,菊家村特大桥1942m,岭里万家一号中桥79m,岭里万家二号中桥79m外其余均为路基。本段DK539+939.33位置设计11939.33m的长链,且大部分线路位于曲线段内。 §3测量组织管理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及客运专线的高标准要求,从上到下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全项目的测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的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项目测量工程师和工程部长统一组织和协调标段内的测量工作。下属设立专门精测队,负责各自管段范围内的贯通测量和加密控制测量。精测队应进行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以及测量放样资料的计算等工作,并将成果报请工程部长和项目测量工程师(测量班长)

轨道工程测量贯通测量方案

轨道工程测量贯通测量方案 一、测量概况 1.1 项目介绍 轨道工程是指建设和维护铁路、地铁、有轨电车、高速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工程。 贯通测量是轨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量工作,它是确定轨道线路的位置、建筑物、桥 梁等工程规划设计图纸上的位置与实际工程位置之间的误差的测量工作。 1.2 测量目的 贯通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位置,确保轨道线路与设计图 纸的一致性,并为后续轨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1.3 测量内容 贯通测量主要包括轨道线路位置测量、轨道线路标高测量、轨道交叉测量、线路轨面测量、轨道设计距离测量、轨道线路平面坡度测量等内容。 1.4 测量单位 测量单位为米和毫米。 1.5 测量周期 贯通测量的周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一般每隔一定的工程量进行一次测量。 二、测量方法 2.1 传统测量方法 传统的测量方法包括经纬仪测角测距法、全站仪测量法、水准测量法等。 2.2 GPS测量方法 GPS测量方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它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并 且可以在无人机等设备上进行实时测量。 2.3 飞行测量方法 飞行测量方法是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飞行拍摄照片和视频,再结合GPS等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4 激光测量方法

激光测量方法是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测量的效率和精度都可以有很大提高。 三、测量步骤 3.1 测量前准备 在进行贯通测量之前,要先进行现场的踏勘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范围、确定测量方法、准备测量仪器设备、确定测量人员、编制测量计划等。 3.2 测量标志设置 在测量范围内设置测量标志,方便后续测量。 3.3 测量数据采集 根据测量计划,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包括角度、距离、高程等。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测量结果。 3.5 测量结果验证 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6 测量报告编制 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测量结果、现场照片等。 四、贯通测量的好处 4.1 确保施工质量 贯通测量可以确保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工程位置和轨道线路与设计图纸的不一致。 4.2 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贯通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工程位置和轨道线路的误差,及时调整和纠正,提高施工效率。 4.3 保障施工安全 贯通测量可以确保轨道工程的施工安全,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施工事故。 4.4 为工程后续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铁路站场总体测量方案

铁路站场总体测量方案 铁路站场总体测量方案 一、测量目标: 本次测量的目标是对铁路站场进行总体测量,即对站场的地理位置、平面布置、控制点、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进行测量,并编制详细的站场总体测量图。 二、测量内容: 1. 站场地理位置测量: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 测量仪器,对站场的地理位置进行测量和定位。 2. 平面布置测量:通过使用测距仪和测角仪等,对站场的各条铁路线路、道岔、站台、站房等进行测量,绘制平面布置图。 3. 控制点测量:选取适当的控制点,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坐标,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建筑物测量:对站房、办公楼、货场、车辆段等建筑物进行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测量,绘制详细的建筑物图纸。 5. 设施设备测量:对站场内的信号设备、电气设备、水电设备等进行测量,包括设备的位置、尺寸、高度等,绘制详细的设施设备图纸。 三、测量方法: 1. GPS测量法: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站场的地理位置 进行测量和定位,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2. 传统测量法:使用测距仪、测角仪等传统的测量仪器对站场的平面布置、控制点、建筑物、设施设备等进行测量,以获得详细的测量数据。

3. 数据处理: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包括坐标计算、数据分析、误差调整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4. 绘图:根据测量数据,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对站场进行绘图,包括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图纸、设施设备图纸等,绘制详细的站场总体测量图。 四、测量安全: 1. 严格遵守测量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3. 遵守现场操作规范,确保测量过程中不影响正常的铁路运行。 4. 在测量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他人不误闯入危险区域。 五、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数据和图纸,最终编制出详细的站场总体测量图,包括站场的地理位置、平面布置、控制点、建筑物、设施设备等,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 总之,本次铁路站场总体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目标、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安全和测量结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可靠的测量方法和措施,确保对铁路站场的全面、准确测量,并编制出详细的站场总体测量图。

铁路工程 测量方案

铁路工程测量方案 一、前言 铁路工程测量是指在铁路建设、改建、维护和管理等过程中,对 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车站等工程进行测量、勘探和监测的工作。铁路工程测量不仅是保证铁路线路安全、稳定和准确的基础 工作,同时也是保证铁路工程质量、提高运输效率、优化铁路设 施和设备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铁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测量 方法、测量工具和设备、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 性的探讨,旨在为铁路工程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二、铁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 1. 铁路线路测量 铁路线路测量是指对铁路线路的长度、曲线、坡度和高程等进行 精确测量的工作。铁路线路测量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铁路线路的 安全性和运输效率。铁路线路测量一般包括全线测量、工程测量、变形测量等内容。 2. 铁路桥梁测量 铁路桥梁测量是指对铁路桥梁的结构、尺寸和变形等进行测量的 工作。铁路桥梁测量的精确度对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 影响,同时也为桥梁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提供依据。 3. 铁路隧道测量 铁路隧道测量是指对铁路隧道的位置、长度、断面和变形等进行 测量的工作。铁路隧道测量的精确度对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 有重要影响,也为隧道的日常维护和应急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4. 铁路车站测量

铁路车站测量是指对铁路车站的位置、线型、建筑物、设施等进行测量的工作。铁路车站测量的精确度对车站的规划和改建具有重要影响,也为车站的维护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5. 铁路信号测量 铁路信号测量是指对铁路信号系统的位置、信号设备、联锁设备等进行测量的工作。铁路信号测量的精确度对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正点率具有重要影响,也为信号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6. 铁路轨道测量 铁路轨道测量是指对铁路轨道的位置、轨距、轨面和变形等进行测量的工作。铁路轨道测量的精确度对轨道的稳定性和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也为轨道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7. 铁路地形测量 铁路地形测量是指对铁路线路的地貌、地质、水文等特征进行测量的工作。铁路地形测量的精确度对线路的选址和规划具有重要影响,也为线路的防洪和排涝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8. 铁路卫星测量 铁路卫星测量是指利用卫星遥感和卫星定位技术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进行测量的工作。铁路卫星测量的精确度对测量工作的快速和精确具有重要影响,也为车站的规划和改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三、铁路工程测量方法 1. 传统测量方法

铁路隧道测量方案

铁路隧道测量方案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铁路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而随之而来的 便是向地下发展的趋势,铁路隧道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隧道的 建设离不开精准的测量方案,本文将探讨一种铁路隧道测量方案。 首先,对于铁路隧道测量而言,首要任务就是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长度。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全站仪和测量定位仪等测量工具来完成。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同时测量出隧道进口和出 口的坐标以及高程等数据。而测量定位仪是一种便携式设备,能够根 据已知的基准点,对隧道进行测量和定位。通过这些测量工具的配合 使用,可以得到隧道的准确位置和长度。 其次,铁路隧道测量方案还需考虑隧道的纵断面和横断面。隧道的 纵断面是指沿着隧道的纵向方向,测量出的隧道高程和形状等数据。 而隧道的横断面是指从隧道截面垂直延伸出的截面线,在测量时需要 确定隧道的宽度和高度等数据。为了完成这些测量任务,我们可以利 用激光测量仪等工具进行测量。激光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通过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出隧道截面的各项数据。通过这些测量 结果,可以提供给工程师进行设计和施工等工作。 此外,在铁路隧道测量中,还需要考虑到地质地形的因素。由于地 质地形的复杂性,我们需要对隧道内部的地质条件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包括测量地下水位、地层的岩性和地层厚度等数据。为了实现这些 测量任务,我们可以利用地质勘探仪器和地质钻机等设备。地质勘探 仪器可以通过雷达等技术手段来测量地下水位和地层厚度等数据。而

地质钻机是一种用于钻取地质样本的设备,可以获取隧道内部地质情 况的详细数据。通过这些测量结果,可以为工程师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隧道的规划和建设。 最后,为了确保铁路隧道的建设质量,我们还需要进行隧道变形测量。隧道的变形指的是隧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形变情况。为了准 确测量隧道的变形,我们可以采用测量变形仪等设备进行测量。测量 变形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变形的专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情况。通过这种测量手段,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的变形情况,从而采 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和加固隧道,确保铁路隧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测量方案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 过准确测量隧道的位置、长度、纵横断面、地质地形和变形情况等数据,可以为工程师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隧道的规划、设 计和施工等工作。在未来的铁路建设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测量技术 和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铁路隧道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出更加安全、高效和舒适的铁路交通网络。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方案规范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方案规范 一、前言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是城际铁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关乎着工程的安全、质量和 效益。为了保证城际铁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范,以便 为城际铁路测量工作提供指导。 二、测量基础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基础包括控制点的建立和实地控制测量,其中控制点的建立是测量工作 的基础。在城际铁路工程测量中,应按照《城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T 21641-2008)的要求进行。 1、控制点建立 (1)根据城际铁路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及形式; (2)控制点的建立应符合工程的精度要求,采用高精度GPS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建立; (3)控制点的坐标应保存在国家大地坐标系或者城市控制点坐标系中,并建立相应的档 案和数据库。 2、实地控制测量 (1)测量前应仔细阅读城际铁路施工图纸,并了解工程要求; (2)施工测量工作应按照《城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3)实地控制测量结束后,应将测量数据进行验算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方案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方案应包括测量任务、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等内容。 1、测量任务 确定城际铁路工程测量的具体任务,包括测量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2、测量内容 (1)包括城际铁路线路测量、桥梁测量、隧道测量、轨道测量等; (2)对于不同的测量内容,测量方案应根据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安排。

3、测量方法 (1)城际铁路线路测量应采用全站仪、GPS等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桥梁、隧道等测量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4、测量仪器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应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PS等,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5、测量人员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应由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进行,其中包括测量主持人、测量人员和测量 辅助人员等。 四、测量作业 城际铁路工程测量作业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测量前准备 (1)测量前应仔细阅读城际铁路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了解测量范围和要求; (2)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3)对工程控制点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作业 (1)按照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测量作业,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测量作业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和困难,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 通和协调,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3、测量后处理 (1)测量结束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相应的档案和数据库; (2)对测量数据进行验算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工作提 供参考。

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方法及工 艺 1.1.1.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组织 本标段铁路技术新、标准高、要求严,为加强测量工作的组织与领导,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工程技术部设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及全线的控制测量,工程队设测量班负责施工测量。 1.1. 2.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 对设计单位移交的CPⅠ、CPⅡ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编制完整的《复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按相应等级布设控制网、加密控制点。 根据施工需要移设或增设平面控制及水准点。 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的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 配合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对本线进行的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粗差争议核查,对重点工点进行的测量复核。 参加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粗差争议的处理,并提出初步处置意见,按批准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负责竣工测量及竣工验收复测资料的交接工作。 配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及维护管理。 1.1.3.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分为CPⅠ、CPⅡ及CPⅢ三种控制点,其中CPⅠ、CPⅡ控制网测量应由勘测设计单位在勘测设计完成后、施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施工单位应对设计院的CPⅠ、CPⅡ控制网进行复测。CPⅢ控制点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控制需要施测。 CPⅢ控制点应在CPⅡ的基础上采用5等导线测量,控制点边长以150~200 m为宜。 CPⅢ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Ⅱ控制点,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5mm+5ppm的全站仪施测。 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 CPⅢ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 1.1.4.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应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水准路线一般80km与国家二、三等水准点联测一次,最长不应超过150km联测一次。水准基点控制网应全线(段)一次布网测量。与另一铁路连接时,应对另一铁路的水准点进行联测,确定两铁路高程系统的关系。

乌江铁路测量方案(DOC)

乌江铁路草尖山1#隧道 测量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 乌江铁路草尖山1#隧道项目部 二〇一三年六月四日

草尖山1#隧道测量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J10101-99) 1.3乌江铁路设计图纸 2、编制原则 2.1结合工程实际,吸取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测量方案,保证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2.2以设计要求等规范、规定为标准,组织施工测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提高测量精度,确保隧道施工质量。 二、工程简况 草尖山隧道起终点里程DK12+812~DK15+972,全长3160m,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大埋深53m。隧道左线DK13+024~DK13+842段位于R=1200的曲线上,右线DK13+009~DK13+857段位于R=1196的曲线上,其余均为直线段上,洞内纵坡为4‰,DK13+850~DK15+972段为4.5‰。 三、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交底的控制点,我部采用四等导线进行复测,各项误差均满足施工要求,洞内采用高级导线网布设施测。 地面高程控制网点的布设应满足既方便施工测量,又牢固稳定的条件,不受施工过程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导致沉降变化。水准网的测量(加密)均采用五等水准测量方法,各项精度指标均应符合五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目标:为了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我项目部采用二级复测制度,即施工队现场放样,项目部复测。放样后上交资料报项目部进行复核。 四、施工流程、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艺流程 4.2、测量机构及测量设备 4.2.1、测量机构 项目测量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成立测量队,测量队负责整个项目的控制测量、放样测量和测量成果的上报工作。对施工队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和指导。 4.2.2、主要测量仪器 表1

工程测量 案例三:高铁施工测量案例

****客运专线 II型无砟轨道铺设GRP测量 案例

****客运专线 II型无砟轨道铺设GRP测量 1工程概况 1.1、任务来源 为统一****城际铁路轨道基准点(GRP)测量,保证轨道精调高效高质完成,根据京石城际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计划安排,按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文件,对京石城际高速铁路 GRP 测量技术方案进行编制。 1.2、测区概况 ****客运专线北起北京西站,经涿州、保定、定州、正定国际机场,至石家庄南站,全线总长281公里,共设北京西、新涿州、新高碑店、新保定、新定州、正定国际机场、石家庄南7个车站。列车类型为动车组,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438.7亿元,其中工程投资402.7亿元,动车组购置费36亿元,由铁道部和北京市、河北省合资建设,部分资金将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此外,为了配合新线开通,铁路部门还将配套建设动车运用设施和北京、石家庄铁路枢纽工程。据介绍,该线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力争在2011年竣工通车。国家发改委作出批复,同意新建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通车后,北京与石家庄之间将实现铁路公交化,现在3个多小时的路程,届时只需一个半小时。此外,批复要求,客运专线建设期间要加强管理,落实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项目总投资。同时,客运专线作为合资铁路,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及有关规定规范化运作,维护投资各方的权益。京石铁路客运专线于2008年10月7日在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举行开工动员大会,宣布开工。 1.3、工作内容 根据京石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计划安排,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文件要求,在 CPIII 控制网测量评估验收后和轨道板施工前,要进行 GRP 测量,我们在保定区段进行GRP平面和高程的测量,采用国际最先进的Trimble dins Series水准仪和Lexica全站仪进行测量。 GRP 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1)GRP 埋设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施工测量 (3) 1.1施工测量方案 (3) 1.1.1测量组织管理形式及规模 (3) 1.1.2测量人员及仪器的配置和原则 (3) 1.1.3平面控制测量 (3) 1.1.4高程控制测量 (5) 1.2线下工程测量 (5) 1.2.1一般构造物及路基的控制测量 (5) 1.2.2复杂特大桥及大桥的控制测量 (6) 1.2.3隧道控制测量 (7) 1.2.4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7) 1.2.5线下工程的施工测量 (7) 1.2.6线下工程贯通测量 (7) 1.3线下构筑物变形测量 (8) 1.3.1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变形观测点布置 (8) 1.3.2变形观测方案 (10) 1.3.3变形监测观测成果的整理 (10) 1.4沉降观测 (11) 1.4.1路基沉降观测 (11) 1.4.2桥涵沉降观测 (12) 1.4.3过渡段沉降观测 (15) 1.4.4隧道沉降观测 (15) 1.4.5沉降观测资料 (16) 1.4.6各种构造物沉降限差 (17)

1.5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及测量 (17) 1.5.1CPⅢ点的布设 (17) 1.5.2CPⅢ控制网测量仪器设备 (18) 1.5.3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 (18) 1.5.4与CPI、CPⅡ控制点的联测 (19) 1.6竣工测量 (20) 1.6.1线路中线测量 (20) 1.6.2路基横断面测量 (20) 1.6.3桥涵竣工测量 (21) 1.6.4隧道竣工测量 (21)

1、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1施工测量方案 1.1.1测量组织管理形式及规模 测量组织机构本着人尽其责、物尽其力的原则,从上到下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全项目的测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的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由工程部下设的测量工程师具体负责,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和工程部长统一组织和协调标段内的测量工作。下属各项目工区设立精测队,负责各自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和大型贯通测量,精测队进行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以及测量放样资料的计算等工作并将成果报请各自工区精测队长和工程部长复核,复核合格后报总工程师审核,最后报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和总工程师核准后报请监理单位审批,各种测量资料须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使用。 1.1.2测量人员及仪器的配置和原则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我们准备投入精度高,性能可靠的测量仪器和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测量管理队伍参与建设,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要求。 本标段项目部拟投入高级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及测量员组成精测队负责全标段的测量工作,并在工程部设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对外的联系沟通和内部的测量组织协调工作。 本次拟投入测量设备见附表6-3。 1.1.3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 本标段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分为三部分: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的复测、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的复测、布设及加密。 在交接桩完成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展开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平面控制网的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由测量工程师牵头并负责组织各工区精测队实施。 本标段的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和线路平面控制网

铁路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2.工程概况 ........................................... - 1 - 3。测量组织管理....................................... - 1 - 3.1测量管理机构...................................... - 1 - 3.2测量人员配备...................................... - 2 - 3。3测量仪器配备..................................... - 5 - 3。4测量管理制度..................................... - 6 - 3.4.1 施工测量质量技术管理........................ - 7 - 3。4.2 测量内业管理............................... - 8 - 3.4.3 测量外业管理............................... - 10 - 3.5施工测量安全防护................................. - 10 - 3。5。1 测量人员安全防护......................... - 10 - 3.5。2 测量仪器安全防护.......................... - 11 - 4。控制测量.......................................... - 12 - 4。1 平面控制测量.................................... - 12 - 4.1。1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的复测.............. - 12 - 4。1。2 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的复测.............. - 15 - 4。1。3 加密CPII的测量.......................... - 16 - 4。2 GPS平面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 - 18 - 4.3高程控制测量..................................... - 19 - 4。3。1 水准点的复测及加密点测量................. - 19 - 4。3。2 水准点的复测及加密技术要求技术指标与精度要求- 19 - 4。3.3高程控制网复测成果的确认 .................. - 22 - 5。施工放样测量...................................... - 22 - 5.1 路基施工测量..................................... - 22 - 5。2 桥涵施工测量.................................... - 24 - 5.2.1 桥梁桩基测量............................... - 24 - 5.2。2 桥梁承台测量.............................. - 26 -

铁路总体施工测量放样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 线路概况 (1) 1.2 主要工程数量 (1) 2.编制目的、依据 (1) 2.1 编制目的 (1) 2。2 编制依据 (2) 3。测量总体组织 (2) 3。1 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2) 3。2 测量仪器的配备 (3) 3.3 测量制度及职责 (3) 3。4 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5) 4 控制测量 (5) 4.1 控制点情况 (5) 4。2 联测加密情况 (9) 4.3 加密控制点复测情况 (11) 5 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精度要求及方法 (11) 5。1 放样前准备工作 (11) 5.2 全站仪设站放样的方法 (12) 5.3 高程放样 (13) 5。4 放样时注意事项 (13) 6 桥涵施工测量方案 (14) 6。1 桩基础测量放样方法 (15) 6.2 承台测量放样方法 (16) 6.3 墩台身、垫石测量放样方法 (16) 6.4现浇梁测量放样方法 (17) 6。5桥台锥坡测量放样方法 (23) 7。路基施工测量方案 (24) 7.1 中桩放样 (25) 7。2 边桩放样 (25) 7.3 标高放样 (25)

7.4 开挖开口放样 (25) 8。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26) 8.1 隧道轮廓点线测量放样 (26) 8。2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27) 8.3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29) 8.4 隧道断面测量 (33) 9。竣工测量 (34) 10。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复核 (34) 11.施工测量质量及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35) 附表1 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 (36) 附表2 现场施工测量记录表 (37) 附表3 隧道控制测量记录表 (3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