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合集下载

热敷(中药烫熨)技术

热敷(中药烫熨)技术

热敷(中药烫熨)技术
【物品准备】
治疗盘、布袋、毛巾、微波炉、凡士林、中药调配剂等
【操作程序】
1.将适量中药调配装入布袋,加入少量药酒,放入微波炉加热至60-70度,用大毛巾保温,即可使用。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3.去合适体位,暴暴露热敷部位,注意保暖。

必要时屏风遮挡。

4.先于患处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用力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药袋过低,可更换药袋。

操作过程约15-30分钟,每日1-2次中药可连续使用1周。

5.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整理物品。

【注意事项】
1.防治烫伤,尤其是小孩,昏迷病人,老年人,及有瘫痪、糖尿病、
肾炎等血液循环不好的或感觉不灵敏的病人,使用热敷时,应随时检查
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

2.当急腹症未确诊时,面部、口腔的化脓,各种内脏出血,关节扭
伤初期有水肿,都禁止用热敷。

3.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中药外敷技术

中药外敷技术

中药外敷技术中药外敷技术是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或对体表部位及穴位的刺激以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内、外、妇、儿、骨科、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二、评估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

3.敷药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1.出现皮肤微红为正常现象,若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立即告知护士。

2.中药外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季节调整时间,小儿酌减。

3.若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应及时告知护士。

4.局部贴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生理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温。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并核对。

3.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情况,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4.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5.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6.取下原敷料,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7.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8.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9.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疡范围1~2cm,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10.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1.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2.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六、注意事项1.在敷药过程中,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

中药热奄包的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的操作流程

干部勤务保障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近期,干部勤务保障工作在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各级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保障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推进和完成。

二、保障措施1.工作落实本次工作实施以来,我们针对不同级别干部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方案,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在工作分工方面,责任明确,各级部门间协作默契,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生活保障在生活保障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干部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在食宿方面,我们积极介绍了更多符合干部口味的菜品,并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住宿条件。

此外,我们还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出行工具和买菜服务等,确保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工作保障在工作保障方面,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了便捷的工作环境,确保干部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安排上,我们根据干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并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工作用具和设备。

4.心理关怀我们还加强了对干部的心理关怀工作,组织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活动,并成立了心理健康小组,为干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心理保障。

三、成效评估1.工作完成情况经过近期的努力,我们成功地为各级干部提供了周到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他们的工作任务得到了有效完成,同时也得到了周到的照顾和关怀,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干部满意度调查我们还对各级干部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我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十分满意,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3.工作经验总结通过本次干部勤务保障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保障干部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只有在干部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照顾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

因此,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广大干部提供更加优质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四、未来工作计划1.持续改善干部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怀,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保障。

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中药热敷法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中药热敷法【概述】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

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应症】妇科慢性炎症及疼痛性疾病。

【禁忌症】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份疼痛或肿胀、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都不宜使用【操作方法】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蘸取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10记录记录并签名。

评价热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整理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完毕用纱布将局部清理干净,有伤口者应给予换药。

观察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热敷药物的温度适当。

操作步骤1.蒸药.2.再次核对热敷部位3.热敷药物温度适宜4.热敷时间,部位正确5.未沾湿患者衣裤、被服等。

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热敷部位,保暖。

物品准备治疗巾、方盘、毛巾、药物、弯盘、镊子、水温仪、浴巾、必要备屏风,向病人作解释,嘱病人排便及洗手,环境准备,关好门窗。

评估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等。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湿疹(湿热内蕴型)。

医嘱予三黄洗剂中药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

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湿热敷,使用的药物是三黄洗剂,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有一片红色的皮疹,没有破溃。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湿热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湿热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利湿的目的。

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温热感,操作时间20-30分钟。

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

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中药液、湿敷垫(6-8层纱布)、剪刀、水温计、治疗巾、治疗碗、镊子、弯盘、纱布。

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口述:药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水温计、治疗碗、镊子、纱布、剪刀、治疗巾,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

六、环境与患者准备推车至病室(一)评估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或围帘遮挡。

(二)为患者取舒适体为,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您这个体位还可以吗?七、操作过程(一)核对医嘱,请说一下您的名字好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完整版)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

(完整版)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

(完整版)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中药热敷包进行热敷治疗。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准备材料1. 中药热敷包:确保中药热敷包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

2. 温水:准备一定量的温水,确保温度适宜。

步骤二:启动热敷包1. 打开中药热敷包的包装袋。

2. 取出中药热敷包,并检查是否有任何异常。

3. 将中药热敷包放置在干燥的地面或台面上。

4. 轻轻按压中药热敷包,使内部的中药成分均匀分布。

步骤三:热敷治疗1. 确保目标部位清洁,没有伤口或破损。

2. 将中药热敷包放置在目标部位上。

3. 注意不要让中药热敷包与皮肤直接接触,可以使用一层纱布或纸巾进行垫放。

4. 保持热敷包在目标部位上,维持一定的时间(如医生或产品说明中建议的时间)。

5. 注意观察病患的反应和热敷包的温度,如有异常请及时停止使用。

步骤四:结束热敷治疗1. 使用纸巾或纱布等物品小心地取下中药热敷包。

2. 将已使用的中药热敷包正确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3. 清洁目标部位,可使用温水轻轻擦拭。

4. 将中药热敷包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暴露在阳光下。

注意事项1. 请按照产品说明或医生建议的时间、频率和温度进行热敷治疗。

2. 若出现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敷包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3. 请勿同时热敷多个部位,以避免过度热敷造成伤害。

4. 注意热敷包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5. 中药热敷包只供外用,请勿内服。

结论以上就是中药热敷包的操作流程。

使用者在使用中药热敷包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并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正确使用。

若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立即咨询相关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感谢您使用中药热敷包,祝您早日康复!---_注意:本文档仅为操作流程,不提供任何医疗建议,请在使用中药热敷包前咨询医生的意见。

_。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手册(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手册(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手册(9分钟)
简介
中药湿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将煮熟的中药敷于特定部位,以起到疏通经络,温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本操作手册将为您介绍中药湿热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1. 准备材料:准备好需要使用的中药材和煮药的器具。

2. 清洁处理:将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并根据需要进行研磨或切割处理。

3. 煎药: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锅中,添加适量的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煎,煎至汤色黄褐,并确保中药效果释放完全。

4. 温度控制:在药汤煮制的同时,确认药汤的温度,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能发挥疗效,又不会烫伤患者的皮肤。

5. 敷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将药汤滤出,将药渣去掉,轻轻敷于目标部位。

6. 压迫固定:用纱布或绷带轻轻包扎,固定湿热敷的位置,确保药效的渗透和吸收。

注意事项
1. 熟悉中药材性能: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性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2. 温度把握:药汤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3. 卫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清洁,并使用消毒工具准备湿热敷需要的器具,以避免交叉感染。

4. 适用范围:中药湿热敷适用于某些湿热方面的症状,但并非所有病症都适用,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咨询专业医生。

以上就是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操作手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务必在操作中注意安全和卫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药封包疗法(附操作流程图)

中药封包疗法(附操作流程图)

中药封包疗法(附操作流程图)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 辨证选药。

2. 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中(5X5cm )
小(<5X5cm) 四种型号。

3. 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 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药袋热敷患处。

5. 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
五、禁忌证
1. 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 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 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 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 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 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 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热敷法
【概述】
热敷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

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应症】
妇科慢性炎症及疼痛性疾病。

【禁忌症】
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份疼痛或肿胀、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 ,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 ,都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蘸取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