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直言命题上反对关系的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滴⽯穿、汇流城河,任何的事情都是⾮⼀⽇便成功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判断推理技巧: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必然性推理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集合和命题,集合是指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元素聚合在⼀起,它的对当关系包括:全同、全异、交叉、从属,主要讲的就是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但是命题是指含有判断的句⼦,是针对集合之间关系的真假来进⾏判断,命题的对当关系包括:等价、⽭盾、反对、推出。

下⾯就为⼤家介绍⼀下相关内容。

★命题对当关系是什么 命题分为直⾔命题和复⾔命题 直⾔命题⾥⾯涉及⽭盾和推出两⼤对当关系且较为简单 复⾔命题主要涉及的对当关系如下 ①等价(同真同假)、⽭盾(⼀真⼀假) 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盾关系主要出现在不相容性选⾔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当不相容选⾔命题为假时,两个⽀命题之间呈等价关系,同真同假 当不相容选⾔命题为真时,两个⽀命题之间呈⽭盾关系,⼀真⼀假 ②反对关系(上反对、下反对) 上反对关系:两个命题a、b,必有⼀假,可同假不可同真 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a、b,必有⼀真,可同真不可同假 命题之间的上下反对关系主要出现在相容选⾔命题和联⾔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当联⾔命题为假时,若其中⼀个⽀命题为真,则另外⼀个⽀命题确定为假;若其中⼀个⽀命题为假,则另外⼀个⽀命题真假不确定,可真可假,但是在整个联⾔命题为假时,其中⼀定有⼀个⽀命题是假的,也可同时为假,则三种情况构成上反对关系 当相容选⾔命题为真时,若其中⼀个⽀命题为假,则另外⼀个⽀命题确定为真,若⼀个⽀命题为真,则另外⼀个⽀命题真假不确定,可真可假,但是在整个相容选⾔命题为真时,其中⼀定有⼀个⽀命题为真,也可同时为真,则三种情况构成下反对关系 ③推出关系(真能推出真,假能反推假) 命题之间的推出关系主要出现在假⾔命题的推理规则当中 推出关系的含义:对于两个命题a、b,当a为真时,能确定b也为真,当b为真时,a不确定,当b为假时,a为假,则a和b 之间⼜推出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出guo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上反对与下反对关系,更多公务员资讯请关注的更新!公务员考试行测直言命题之间的关系性质大概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推出关系。

这里我们就反对关系阐述一下推理规则和出题形式。

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直言命题中考察的上反对关系主要是“所有是和所有非” (此外还有“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

上反对的性质是: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据此出题形式上主要有两种:1.已知真,求假。

例1.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表示确定搜寻到马航MH370的黑匣子的信号,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有些工作人员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B.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C.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D.马航MH370失联人员王超的家属没有参与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答案】C。

解析:该题的解题重点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了马航MH370的黑匣子打捞工作”,该命题可表示为“所有A是B”。

A项为“有些A是B”,可由题干命题推出;B项为“P是B”,D项为“P非B”,P和A的关系不能确定,故B项和D项可能为真;C 项为“所有A非B”,与题干命题为上反对关系,题干为真,则该项必然为假。

故答案选C。

2.真假话问题例2.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2018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2018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本⽹⼩编收集了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更多事业单位辅导信息请及时关注本⽹站更新。

2018事业单位⾏测辅导:判断推理中反对关系技巧 真假话的考查在事业单位的⾏测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低,所以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个重点。

⼀半⽽⾔,真假话中都包含有⽭盾,所以⽭盾法是常⽤也是⼤家掌握较好解题⽅法。

但是,如果出现的是带有反对关系的真假话时,很多同学就不知所措,或者说采取了较为复杂的⽅法,并不能再争分夺秒的考试中秒选出来,那么今天⼩编就给⼤家讲讲真假话中下反对关系(上反对考查频率相对较低)的秒选技巧。

⼀、什么是下反对:即两个判断在所有情况下必有⼀真,可以同真。

⼆、常见的下反对关系 (1) 有些是与有些⾮; (2) (2)A→B与B→A 三、技巧运⽤ 1、规律:在只有⼀真的下反对关系中,最终的真实情况为所有是或者所有⾮。

因为下反对关系是两个判断必有⼀真,也可以同真。

因为题⼲条件限制是只有⼀真,所以要排除两真的情况。

⽽能够保持⼀真的情况,就是极端的情况,故最终的的情况是所有是或者所有⾮。

⽐如:在讨论⼀个班级男⼥⽣情况时,甲说有些是男⽣,⼄说有些⾮男⽣,⼆者为下反对关系,判断⼆者的真假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要想保证甲和⼄的话是只有⼀真的情况就只有情况1和情况2,也就是所有是(男⽣)和所有⾮(男⽣) 2、如何判定:看下反对关系之外剩下的话。

(1)若剩下的话是肯定判断,则为所有⾮; (2)若剩下的话为否定判断,则为所有是; 3、技巧运⽤展⽰ 【例】⼩天鹅歌舞团有⼩演员45名。

关于这45名⼩演员,甲⼄丙三⼈有如下讨论: 甲说:“这些⼩演员中有些是北京⼈。

” ⼄说:“⼩演员中的李欣欣不是北京⼈。

” 丙说:“这些⼩演员中有些不是北京⼈” 事实上,甲⼄丙三⼈的话只有⼀句为真。

A.45名⼩演员都不是北京⼈B.有些⼩演员不是北京⼈C.李欣欣不是北京⼈D.45名⼩演员都是北京⼈ 【答案】D。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等。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所有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不是P”与“有的 S 是P”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 S 是P”与“所有 S 不是P”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之间的下反对关系来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比如“所有 S 是P”可以换位为“有的 P 是S”;“有的S 是P”换位为“有的 P 是S”。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一般形式为“p 并且q”。

解题方法:1、全真则真:只有当 p 和 q 都为真时,“p 并且q”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假,“p 并且q”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p 或者q”。

一真即真: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真,“p 或者q”就为真。

全假则假:只有当 p 和 q 都为假时,“p 或者q”才为假。

否定肯定式:若否定“p 或者q”中的一支,则肯定另一支。

2、不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要么 p,要么q”。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只有当 p 和 q 中一个为真,一个为假时,“要么 p,要么q”才为真。

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否定一支,则肯定另一支;肯定一支,则否定另一支。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般形式为“如果 p,那么q”,常见关联词有“如果……就……”“若……则……”等。

直言命题之矛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

直言命题之矛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

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详解直⾔命题之⽭盾、反对、差等关系华图教育李⼴弟⼀、直⾔命题的定义及表现形式逻辑学上的直⾔命题指的是“反应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直⾔命题⼀般表⽰为“所有(有的)S是(不是)P”,由主项(S)、谓项(P)、联项(是或不是)、量项(所有或有的)四部分构成。

联项⼜称为命题的质,是表⽰主项与谓项主项谓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联项主项是指直⾔命题中指称事物的词;谓项量项是表⽰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三种,“所有”“任之间逻辑关系的词项,有肯定与否定两种,⽤“是”或“不是”来表⽰;量项何”“每⼀个”“凡”等表⽰全称,“有的”“⼀些”“⾄少有⼀个”表⽰特称。

直⾔命题的表现形式有:所有的S是P(简写为SAP);所有的S不是P(简写为SEP);有的S是P(SIP);有的S不是P(SOP)⼆、直⾔命题的真值表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三、三、直⾔命题的⽭盾、反对、差等关系表现形式1、⽭盾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不是P(SOP)”是⽭盾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是P(SIP)”是⽭盾关系。

⽭盾关系的两句话必然⼀真⼀假,⼀真可推⼀假,⼀假可推⼀真。

2、反对关系“所有S是P(SAP)”与“所有S不是P(SEP)”是上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同真(必有⼀假)(由⼀真可推⼀假);“有的S是P(SIP)”与“有的S不是P(SOP)”是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必有⼀真)(由⼀假可推⼀真)。

3、差等关系“所有S是P(SA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如果SAP为真,则SIP为真,如果SIP为假,则SAP为假;“所有S不是P(SE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如果SEP为真,则SOP为真,如果SOP为假,则SEP为假。

4、三种关系的逻辑⽅阵为此⽅阵中多了两个命题“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这两个是单称直⾔命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是⽭盾关系;“所有的S是P(SAP)”与“某个S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是P”与“有的S是P(SIP)”是差等关系;“所有S不是P(SEP)”与“某个S不是P”是差等关系;“某个S不是P”与“有的S不是P(SOP)”是差等关系。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2018甘肃农信社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及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甘肃中公金融人出品2018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目前没有招聘信息,但是如果想要参加甘肃农信社招聘考试,就需提前做好复习工作,历年甘肃农信社招聘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包括金融基础、经济管理、法律、文史哲、时事政治、计算机、公共基础、作文等方面的知识,在我们认真复习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方便与更好更快的答题,在这里甘肃中公金融人为大家准备了行测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2018甘肃农信社招聘考试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分成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所谓上反对关系,是指A和B两个命题没有包含所有情况,但它们也不可能同时发生,这时候就说明A和B之间是互为上反对关系。

其推理性质为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就是互为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

在直言命题中其代表式为“所有…是…”和“所有…非…”。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二、下反对关系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所谓下反对关系,是指A 和B 两个命题包含所有情况,它们也可以同时发生,这时候就说明A 和B 之间是互为下反对关系。

其推理性质为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必为真;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就是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真。

在直言命题中其代表式为“有些…是…”和“有些…非…”。

判断推理的技巧

判断推理的技巧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君山在湖南省。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在运用类比推理时, 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
度不高的另一属性, 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此外,要注意的是类比前提中所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个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现“类比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四、类比推理的基础题型之因果关系
含义:因果关系,是指由某行为而发生某结果,前事实与后事实之间互有关联,后事实由前事实而生。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
特征:因果关系的重要特性:
1.因果关系的特定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因是因,果是果”。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
A.安徽:黄山:合肥 B.陕西:华山:西安
C. 君山:湖北:武汉 D.衡山:湖南:长沙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

判断推理中的反对关系题怎么做三步就帮你搞定在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块中,真假推理是一种必考题型。

解决这种题目的关键是识别几种蕴含真假的关系,反对关系就是其中一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对关系,以及如何用反对关系解题。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而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用文字介绍可能有点抽象,用Venn图表示如下:其次,在判断推理当中,反对关系有两种:1、所有的S都是P,与所有的S都不是P是第一组反对关系;2、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是第二组反对关系。

这两组反对关系的特点分别是: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两个“所有”必有一假,不可都真;有的是和有的不是:两个“有的”必有一真(至少一真),不可都假。

最后,通过两道例题来看一下反对关系在真假推理当中的应用。

【例1】甲、乙、丙三人对公司所有人员是否会开车做出如下推测:甲说:该公司有人会开车。

乙说:该公司的李经理和王会计都不会开车。

丙说: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

如果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A.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B.该公司所有人都不会开车C.该公司的李经理可能不会开车D.该公司的王会计可能不会开车【答案】:A。

【信恒解析】:真假推理题的做题顺序是:首先找关系,其次看设问,关键是其余。

第一步:找关系。

本题关系为甲和丙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

第二步:看设问。

设问说:三人的推测只有一个为真,那么根据两个“有的”必有一真,判断出真话在甲丙当中。

第三步:看关系之外余下的部分。

甲、丙已知是包含了真话,则乙的话必为假,那么李经理和王会计至少有一个人会开车。

由第二步中李经理和王会计至少有一个人会开车,可以推出甲的话为真,即该公司有人会开车为真,而该公司有人不会开车为假,即该公司所有人都会开车。

故正确答案为A。

【例2】律师事务所共12名工作人员。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直言命题,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角就是直言命题的上反对关系,揭开它的面纱。

我们都知道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有三组关系:矛盾关系、推出关系和上下反对关系。

每种关系都有其所对应的知识考点,那么在上下反对关系中的上反对具体指的是什么关系呢?它所对应的知识考点又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内容。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上反对的含义,我们就先从上反对的核心代表词——所有是与所有非入手分析。

我们通过具体的举例来进行理解,比如就拿一个班级的男女生分布情况来说,我做出两个判断“所有学生是女生”和“所有学生不是女生”,通过男女生互为矛盾,我们不难知道“所有学生不是女生”等价于“所有学生是男生”。

很明显就一个班级的男女分布而言,这两句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中一定有一句话为假,即互为上反对关系命题的性质为: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并且,当班上有男生有女生的时候,两句话就同时为假话,故“必有一假”指的是至少有一句话为假,很可能两句话都为假话。

知道了上反对的性质,我们再来看看上反对的含义,还是根据上面我们讲到的具体例子来看,我们知道男女生分布的情况一般就只有三种情况:所有学生都是女生;所有学生都不是女生,即所有学生都是男生;有些学生是女生,有些学生是男生。

很明显互为上反对的“所有学生是女生”和“所有学生不是女生”虽然是对立的,不可以同时成立,但同时这两个命题并不能包含所有情况。

到此,我们不难总结出上反对关系的含义:两个命题是相互对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却不能包含所有情况。

知道了上反对的含义、性质和核心代表词,那么在考试中的主要考法是什么,或者这个知识点主要是解决什么题型的?其实,上反对关系主要是补充矛盾关系一起解决行测考试中的说话类题目的。

下面结合一道具体题目,我们来看一下【例】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 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 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解析】答案B。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题干是找不到矛盾的,但是发现甲和乙是典型的上反对关系,两句话中必有一句假话。

故唯一的一句假话在甲乙中产生,推出丙的话一定为真,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