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_胸部局解(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局部解剖期末复习汇总

局部解剖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 头皮 scalp:帽状腱膜通过浅筋膜的纤维束与皮肤相连,常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称为头皮。
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
2. 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 N 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鞘内有颈总 A 、颈内 A 、颈内 V 和迷走 N 等。
3. 肺门 hilum of lung:为肺纵隔面中部凹陷,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4. 胃床 stomach bed:胃后壁隔网膜囊与隔的左侧部、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5. 肛门直肠环 anorectal ring:肛门外括约肌浅、深两部与直肠壁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和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在肛管和直肠连接处形成的肌性环即为肛门直肠环。
该环对肛管闭合、控制排便起主要作用。
6. 腕管 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 N 通过。
任何使腕管缩小或内容物胀大的因素(如腕骨骨折均可压迫正中 N , 导致腕管综合征。
7. 股鞘 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方, 呈漏斗形,长约 3-4cm ,至隐静脉裂孔下缘处即与血管外膜融合而移行为股血管鞘。
股鞘内腔有两条纵行的筋膜隔,将鞘腔分为个腔:外侧部容纳股 A ,中间部容纳股 V ,内侧部称股管,内有脂肪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8. 收肌管 adducor canal (Hunter管:位于大腿中部前内侧、缝匠肌深面的一个间隙,长约 15cm ,前壁为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管内从前到后有隐 N 、股 N 至股内侧的肌支、股 A 、股 V 以及淋巴管。
上口接股三角,下口为收肌腱裂孔向下通腘窝。
(医学课件)局部解剖胸部

胸部淋巴结结核
胸部淋巴结结核多发生于青少年,表现为纵隔和肺门淋巴 结肿大、疼痛等症状,可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胸壁
胸壁的构成
胸骨
是胸壁最上部的骨骼,位于锁骨下方,与 两侧肋骨相连。
胸椎
是位于背部较上部的骨骼,与肋骨通过关 节相连。
肋骨
是长条形的骨头,分为前侧的肋软骨和后 侧的肋骨体。
肌肉
胸壁肌肉包括肋间肌、膈肌、胸大肌、胸 小肌等,主要协助呼吸运动和胸部保护。
胸壁的肌肉与神经
肋间肌
肋间肌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主 要作用是协助吸气和呼气。
纵膈的相关疾病
肿瘤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胸骨 后甲状腺肿、胸腺瘤、淋巴瘤等。
炎症
如急性纵膈炎、慢性纵膈炎等,可 由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
血管病变
如主动脉瘤、腔静脉阻塞等,可导 致血液循环障碍。
其他疾病
如神经病变、结核病、囊肿等,均 可发生在纵膈。
05
胸部淋巴结与淋巴管
胸部淋巴结的分布与结构
淋巴管的分布与作用
淋巴管的分布
淋巴管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与血管伴行 ,分为浅、深两组。浅组位于皮下组织内 ,深组位于深部组织内。
VS
淋巴管的作用
淋巴管是淋巴液回流的主要通道,可将组 织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回收到 血液中,同时将代谢废物和病原微生物运 输到淋巴结和其他器官被清除。
胸部淋巴结与淋巴管的相关疾病
作用
胸部还参与呼吸运动,辅助肺部进行呼吸,并维持身体姿势 和外观。
胸部的相关疾病
01
02
03
肺炎
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常 见的有细菌性肺炎和病毒 性肺炎。
【课件-局部解剖学】_胸部局解_

下胸膜间区,又称心包 三角,内有心和心包。
2.胸膜下界: 为肋胸膜的下缘与膈胸膜的反折线。
起自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左 第6肋软骨中点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右 第6胸肋关节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线 第12胸椎棘突 第12胸椎棘突
(二)肺
肺下界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静脉。此静脉是沟通上腋、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门 腔 静脉的侧支循环通道之一。
乳房 mamma
位置:胸前壁浅筋膜内 结构
乳房由皮肤、乳腺、脂肪组织和纤维 组织构成。纤维组织主要包绕乳腺,并 有纤维隔嵌入乳腺叶之间,将乳腺分为 15~20个乳腺叶。
每一乳腺叶有一输乳管。 乳腺叶和输乳管围绕乳头呈放射状排 列,输乳管在乳晕处膨大为输乳管窦, 开口于乳头。
肺下缘 胸膜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线 第10胸椎棘突 第12胸椎棘突
肺门和肺根: 肺门:肺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有肺根出入。 肺根: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
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外包以胸膜。 主要结构的排列关系: 由前向后: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下静脉 自上而 下: 右: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下静脉 左: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经(腋静 Nhomakorabea及属支)
肩胛下淋巴结——胸背神经 尖淋巴结——头静脉
3.深筋膜: 分为浅、深二层 浅层:胸大肌的表面 深层: 胸大肌的深面
*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张于喙突、锁骨 下肌和胸小肌上缘,穿行结构有胸内、外侧神经, 胸 肩 峰动脉的分支, 头静脉, 淋巴管等。
胸部局部解剖1PPT课件

胸骨正中切口
适用于心脏手术、部分食管手术等,切口从 胸骨上窝至脐水平,纵行切开胸骨。
胸腹联合切口
适用于胸腹部联合手术,切口从胸骨至脐水 平,横行切开。
胸部手术的切口选择
根据手术部位和范围选择切口
01
不同的手术部位和范围需要选择相应的切口,以便于手术操作
和暴露。
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切口
02
根据患者的体型、脂肪厚度、肌肉发达程度等因素选择切口,
预防并发症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 的发生,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谢谢观看
以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考虑术后美观
03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选择隐蔽的切口位置和尽量小的切
口。
胸部手术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防止感染。
注意保护重要器官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重要器官, 如心脏、肺、食管等,避免损伤。
充分止血
在手术过程中,充分止血,防止术后 出血和血肿形成。
03
胸部的主要器官
肺的解剖位置和形态
肺的解剖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覆盖于心 之上。肺的底部位于膈肌之上,与腹 腔相邻。
肺的形态
肺呈圆锥形,分为左肺和右肺两部分 。左肺呈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 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呈水平裂 。
支气管和肺门
支气管
支气管是肺内的主要管道,负责将吸入的空气引导到肺部。 支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喙 突。
肋间肌
位于肋间隙内,包括肋间外肌 和肋间内肌,分别起自上位肋 骨的下缘和下位肋骨的上缘。
筋膜
昆医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头皮scalp:帽状腱膜通过浅筋膜的纤维束与皮肤相连,常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称为头皮。
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
2.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包绕颈部大血管和迷走N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鞘内有颈总A、颈内A、颈内V和迷走N等。
3.肺门hilum of lung:为肺纵隔面中部的凹陷,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
4.胃床stomach bed:胃后壁隔网膜囊与隔的左侧部、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5.肛门直肠环anorectal ring:肛门外括约肌浅、深两部与直肠壁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和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在肛管和直肠连接处形成的肌性环即为肛门直肠环。
该环对肛管闭合、控制排便起主要作用。
6.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N通过。
任何使腕管缩小或内容物胀大的因素(如腕骨骨折)均可压迫正中N,导致腕管综合征。
7.股鞘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包裹股A和股V上段所形成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方,呈漏斗形,长约3-4cm,至隐静脉裂孔下缘处即与血管外膜融合而移行为股血管鞘。
股鞘内腔被两个纵行纤维隔将其分为3个腔,外侧部容纳股A,中间部容纳股V,内侧部称股管,内有脂肪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8.收肌管adducor canal (Hunter管):位于大腿中部前内侧、缝匠肌深面的一个间隙,长约15cm,前壁为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管内从前到后有隐N、股N至股内侧的肌支、股A、股V以及淋巴管。
上口接股三角,下口为收肌腱裂孔向下通腘窝。
9.听诊三角triangle of auscultation:为斜方肌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侧的一个肌间隙,又称肩胛旁三角。
局部解剖学-胸部课件

30
局部解剖学-胸部
31
局部解剖学-胸部
32
肋间外肌
A:肋间外肌,B:肌间内肌。
肋间内肌
箭头示起止点。
胸横肌
局部解剖学-胸部
33
局部解剖学-胸部
34
(1)The intercostal muscles
① The ex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and membrane
bronchi.
局部解剖学-胸部
12
③ ③ 交平叉T左处h主,e支即s气食e管管co与的n食第d管2 c狭o窄n处st;riction of the esophagus
局部解剖学-胸部
13
④平Th主e o动rig脉in弓an的d e起nd、 o止f t处he;aortic arch
局部解剖学-胸部
副N 食管丛
迷走N后干
上N节 下N节
膈
局部解剖学-胸部
迷走N前干
42
➢ 分支
局部解剖学-胸部
1
局部解剖学
胸部
胸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胸部
2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上、下、上部两侧界
局部解剖学-胸部
3
局部解剖学-胸部
4
局部解剖学-胸部
5
(二)分区:
1、胸壁:前正中线、腋前线、后线和后正中线。 2、胸腔:分为中部(纵隔)和两侧的左右部(肺和胸 膜)。
The infraster胸nal骨( su下bc角ostal) angle
局部解剖学-胸部
20
剑肋角
局部解剖学-胸部
21
经剑肋角的心包(液)穿刺术
(医学课件)局部解剖胸部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是降主动脉的延续,从第12胸椎下缘开始沿脊柱右 侧向下走行,穿过膈进入胸腔后继续向下走行,其分支包括 胸主动脉前支和后支。
胸导管上段
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管,上段起始于乳突深面,沿胸主 动脉和奇静脉弓向前下方斜行,在第五至第六胸椎平面与颈 内静脉汇合。
胸壁结构
胸壁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肋骨、胸骨组成,肋骨和胸 骨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
胸壁功能
胸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胸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参与呼 吸运动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定义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胸膜腔定义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两肺 之间。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外有心 包和心腔。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主要 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至全
身各部位。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的位置
胸主动脉是胸主动脉弓的延续 ,沿气管后方向下,越过胸骨 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分为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病变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为手术和介入治疗 提供指导和评估,如放射治疗、介入
栓塞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
建议。
06
胸部手术及注意事项
胸部手术的常见类型及手术前准备
局部解剖学胸部医学

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主干在肋角处发出小支沿 肋沟和下位肋上缘前行。
肋间神经:
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出肋间臂神经; 上6 对肋间神经主干在胸骨侧缘处移行为前皮支; 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在白线附近移行为前皮支; 各神经均有外侧皮支。
胸膜腔穿刺: 在胸后壁应稍靠下位肋骨上缘进针。 在胸前壁应在肋间隙中部进针,以免伤及肋间血管神经。
下纵隔 Inferior Mediastinum
1.心包
心包裸区:无胸膜的心包区直接与胸骨体下半、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临床上常在左剑肋角作心包穿刺,以免伤胸膜。
(1)心包的毗邻 前方邻:胸骨、第2-6肋软骨
心包后方邻:主支气管、食管、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胸主动脉
两侧: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纵隔胸膜、肺 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 下壁:与膈中心腱愈着
壁胸膜的体表投影
经左剑肋角的心包穿刺术
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
第五节 肺 Lung
右肺较宽短,左肺较细长。 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二叶。 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一)肺叶
二、结构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的长椭圆形区域。
肺门和肺根
肺根 Root of Lung 出入肺门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支气管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肺根。 主要结构为肺动脉、 肺静脉、支气管 。
乳房后隙:为浅筋膜深层与胸肌筋膜间的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
淋巴回流Lymph drainage a. 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胸肌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回流主要途径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
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外侧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相吻合,从而与肝上面的淋巴管间接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筋膜
内含脂肪、浅血管、 浅淋巴管、皮神经、 乳腺
乳
房
1.位置 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 房后间隙(假体植入) 2.形态结构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
锁骨 胸大肌
乳腺膜
脂肪
乳房切口
脓
5 1 3 4 2
肿
1.2 腺叶间脓肿切口呈放射状, 但不可达乳晕内; 3 乳晕脓肿沿晕缘的弧形切口; 4 乳房后或深部脓肿沿胸乳折呈 弧形切口
肋间外膜 肋间外肌
肋间最内肌
肋间内肌
肋间内膜
浅筋膜
肋间后动脉
胸主动脉 胸廓内动脉
肋间前动脉
肋间神经
• 第2肋间神经:平对胸骨角平面皮肤; • 第4肋间神经:平对乳头平面; • 第6肋间神经:平对剑胸结合平面;
• 第8肋间神经:平对肋弓平面;
• 第10肋间神经:平对脐平面;
• 第12肋间神经(肋下N):平对脐与耻骨联 合上缘连线的中点。
假体植入
5 腋下切口:这一切口是在腋 窝区域。手术后的疤痕能掩藏 在腋窝下。 3 乳晕切口: 这一切口是沿着 乳晕边上,手术后的疤痕最容 易掩藏。 4 乳房下切口: 这种切口是在 乳房下褶皱处,选择这一切口 的话,对乳房组织影响小,手 术后的刀疤能隐藏在乳房下皱 襞处。
乳房淋巴回流
外侧部和中央部 上部 内侧部 深部 结或尖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主) 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胸肌间淋巴
肋间最内肌
肋间内肌
肋间神经
• 特点:
肋间神经的皮支分布呈明显的节段性。 • 临床意义: 根据皮神经的分布可判断麻醉平面和诊断 脊髓损伤节段。
胸穿和肋间麻醉
肋间后静脉 肋间后动脉 肋间神经
胸穿(经腋正中线)
胸 膜 腔 积 液 穿 刺
(壁胸膜) (脏胸膜)
肺
(胸膜腔内积液)
深层结构
胸廓内动脉
尖段 SⅠ 上叶 后段SⅡ 尖段 SⅠ
后段SⅡ
上叶 前段SⅢ 上舌段SⅣ 下舌段SⅤ 上段SⅥ 内侧底段SⅦ 下叶 前底段SⅧ 外侧底段SⅨ 后底段SⅩ
前段SⅢ
中叶 外侧段SⅣ 内侧段SⅤ 上段SⅥ 内侧底段SⅦ 下叶 前底段SⅧ 外侧底段SⅨ 后底段SⅩ
谢 谢
• 境界
– – – – 前界 后界 下界 上界 左膈神经 左迷走神经 左肺动脉 主动脉弓
• 内容物
– 动脉韧带 – 左喉返神经 – 心浅丛
纵隔右侧面
气管
右迷走神经 奇静脉弓 奇静脉 肺根 食管 下腔静脉 心包膜 上腔静脉 右膈神经 ,心包膈动静脉
肺
左肺动脉
左支气管
左肺静脉
右支气管
右动脉 右静脉
肺
左 肺
肺根内结构排列顺序
由前向后: 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由上向下: 左侧: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右 肺
主动脉弓
左膈神经 心包膈动、静脉
胸主动脉
肺 根 毗 邻
奇静脉弓
上腔静脉
奇静 脉
食管
肺 根 毗 邻
肺段
肺段:简称支气管肺段,即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右肺: 左肺:
胸廓内血管
胸廓内动、静脉及 胸骨旁淋巴结
胸内筋膜
胸膜上膜 膈上筋膜 胸廓内静脉
胸横肌
胸膜和胸膜腔
肋膈隐窝
肋纵膈隐窝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
脏胸膜
壁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胸膜腔
胸膜隐窝(胸膜窦) 肋膈隐窝:胸膜腔的最低位 肋纵隔隐窝
膈
纤维心包(切缘)
肋膈隐窝
纵 隔
纵隔的概念与境界
胸 部
昆明医科大学 临床专业 郭形玉、王兴强、杨立斌、李玮
境界与分区
境界 • 上界-颈静脉切迹, 胸 锁关节,锁骨上缘, 肩峰 , 第7颈椎棘突 • 下界-剑突, 肋弓, 11 肋前缘, 12肋下缘,第 12胸椎棘突 分区 • 胸壁 • 胸腔
胸
• 胸壁层次
壁
浅层:皮肤、浅筋膜 深层:深筋膜、肌层、神经、血管、
概念:为两侧纵隔胸膜间所有器官、 结构和组织的总称。 境界:前界——胸骨、肋软骨内侧部
后界——脊柱胸部 两侧界——纵隔胸膜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膈
纵隔的分区
纵隔左侧面
左锁骨下动脉
左迷走神经 左喉返神经 左膈神经 心包膈动静脉 胸导管 主动脉弓 胸主动脉
肺根
心包膜 食管
Triangle of ductus arteriosus 动脉导管三角
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交 通 内下部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深层结构
深筋膜
锁胸筋膜
肌层
胸廓外肌层(由胸肌和部分腹
肌组成) 浅层:胸大肌、腹外斜肌、 腹直肌上部 深层:锁骨下肌、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肋间肌、胸横肌
肋间隙
胸廓和肋间隙
肋间隙内的结构: 肋间外肌 肋间外膜(前) 肋间内肌 肋间内膜(后) 肋间最内肌 肋间后动、静脉 肋间神经 肋间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