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合集下载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最新精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最新精选】

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年××月××日××时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诊断依据:1、××××××××××2、××××××××××3、××××××××××鉴别诊断:1、××××××××××2、××××××××××诊疗计划:1、××××××××××2、××××××××××3、××××××××××(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医师签字(全名):×××日常病例记录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医院首次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标准版)

医院首次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标准版)

医院首次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1、首次病程记录,指对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是指在本院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于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急诊手术病例,术前必须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书写时,在第1行居中注明“首次病程记录”字样。

2、“病例特点”要求含患者入院的主诉、现病史摘要、一般情况、体检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有关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相关资料。

3、诊断:根据患者的病例特点做出的初步诊断,应与住院志的初步诊断一致。

要求简要说明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病理诊断明确者、癌症患者反复化疗者无需鉴别诊断。

4、诊疗计划内容应包括住院后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

具体内容如下:
检查计划:按患者病情需要列举可能进行的常规的、必要的或重要的检查项目。

治疗计划:简明记录治疗原则,拟进行的主要治疗方案、可能施行的手术方案及主要药物等。

5、病人入院不到24小时转科者,其首次病程记录由接诊科室医师书写。

入院志可由转入科室医师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年××月××日××时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诊断依据:1、××××××××××2、××××××××××3、××××××××××鉴别诊断:1、××××××××××2、××××××××××诊疗计划:1、××××××××××2、××××××××××3、××××××××××(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医师签字(全名):×××日常病例记录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首次病程记录××××年××月××日××时姓名×××性别×年龄×族别×入院时间××××××本例特点:(对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高度概括,突出特点)诊断依据:1、××××××××××2、××××××××××3、××××××××××鉴别诊断:1、××××××××××2、××××××××××诊疗计划:1、××××××××××2、××××××××××3、××××××××××(包括治疗方案及具体用药)医师签字(全名):×××日常病例记录日常病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首程病例书写要求

首程病例书写要求

首程病例书写要求:
首程病例书写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需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和诊疗计划等部分,其中病例特点应在对病史、体
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应在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内容需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
记录的内容。

3.书写格式需符合要求,包括使用规定的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
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病例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的,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别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一、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二)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三)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时,第一行左顶格书写记录日期和时间,居中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

诊断已经明确者不需进行鉴别诊断。

未明确诊断时写出需要鉴别的疾病名称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治疗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3、诊疗计划:针对病情制定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不要写不属于诊疗计划的内容,避免在诊疗计划中写出“完成病历书写”、“择期手术”、“请示上级医师”等套话。

(四)首次病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对诊断不明确者):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2010-03-09,19:00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180/95mmHg之间。

2、发病急。

3h前患者用力后突发胸骨后痛,为针刺样,且向左肩背部及上肢放射,伴冷汗淋漓,无恶心呕吐,含化硝酸甘油片未见效。

3、体检:P100次/分,R18次/分,BP108/80mmHg,精神差。

两肺呼吸音粗,肺底部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10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4、ECG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killip分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诊断依据:1.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180/95mmHg 之间,突发胸骨后痛3小时。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

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

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证候诊断西医诊断:诊断依据: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2.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2.西医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病程记录】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要诉求及现病史:患者主诉XXXX。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如下:患者XX年前出现XXXX症状,经过XXXX治疗效果不佳。

最近XXX月患者症状XXXXXX,经过XXX治疗无明显好转。

既往病史:1. XX年前被诊断为XXXX疾病,曾接受XXXX治疗。

2. 近年来患者出现XXXX,但为自行缓解,未进一步就诊。

家族史:患者父亲患有XXXX,母亲健康,兄弟姐妹均无疾病。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XXXX℃,心率XXXX次/分钟,呼吸XXXX次/分钟,血压XXX/XX mmHg。

皮肤、粘膜正常,头颈无畸形。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律齐、心音无杂音。

腹部无明显压痛,腹软,肝、脾未触及。

四肢无肿胀,无压痛,脉搏等齐全。

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XXXX,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2. 影像学检查:XXX检查显示XXXX结构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该患者为XXXX。

但为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疾病,需进一步检查和观察。

治疗方案及观察措施:1. 对症治疗:给予XXXX药物治疗,剂量为XXXX,口服/注射,每日XXXX次,连续治疗XXXX天。

2. 饮食营养:推荐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的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糖分。

3. 观察指标: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用药反应情况。

4. 其他检查:视病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效果及随访:患者于XXXX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心率、呼吸等指标正常。

血常规显示XXXX指标明显改善。

暂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进行随访,观察病情进一步变化。

注意事项:1. 患者需遵医嘱规定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持续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二)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 8小时内完成。

(三)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时,第一行左顶格书写记录日期和时间,居中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
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 ,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
诊断,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

诊断已经明确者不需进行鉴别诊断。

未明确诊断时写出需要鉴别的疾病名称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治疗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3、诊疗计划:针对病情制定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不要写不属于诊疗计划的内容,避免在诊疗计划中写出“完成病历书写”、“择期手术”、“请示上级医师”等套话。

(四)首次病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
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
首次病程记录
年-月-日,时:分
病例特点:
初步诊断: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对诊断不明确者):
诊疗计划:
医师签名:
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2010-03-09,19: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 180/95mmHg之间。

2、发病急。

3h前患者用力后突发胸骨后痛,为针刺样,且向左
肩背部及上肢放射,伴冷汗淋漓,无恶心呕吐,含化硝酸甘油片未见效。

3、体检: P100次/分,R18次/分, BP108/80mmHg,精神差。

两肺呼吸音粗,肺底部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 10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4、 ECG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 2级(killip 分级)
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
诊断依据 : 1.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 180/95mmHg之间,突发胸骨后痛 3小时。

2.心率 100次/分,心音低钝,双肺底闻及少许水泡音。

3.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鉴别诊断:
1.心绞痛 :心绞痛的疼痛性质与心肌梗死相同,但发作较频繁,每次发作历时短,一般不超过 15分钟,发作前常有诱发因素,不伴有
发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无
变化或有 ST段暂时性压低或抬高,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
衰竭,可资鉴别。

2.急性心包炎 :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
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有 ST段和 T波变化。

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时或以前,已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疼痛常于深呼吸和咳嗽
时加重,体检常可发现心包摩擦音,病情一般不如心肌梗塞严重,心
电图除 aVR外,其余导联均有 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 Q波出现。

3.急性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大块栓塞常可引起胸痛、气急和休克,
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

如右心室急剧增大、肺动脉瓣区搏动
增强和该处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等。

发热和白细
胞增多出现也较早。

心电图示电轴右偏,Ⅰ导联出现 S波或原有的 S 波加深,Ⅲ导联出现 Q波和 T波倒置, aVR导联出现高 R波,胸导联过渡区向左移,右胸导联 T波倒置等,与心肌梗塞的变化不同,可资鉴别。

4.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与急性心肌梗塞疼痛波及上腹部者混
淆。

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难作出鉴别,心电图检查和血清
心肌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以剧烈胸痛起病,颇似急性心肌梗塞。

但疼
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胁、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及
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少数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
或偏瘫。

X线胸片示主动脉明显增宽,心电图无心肌梗塞图形,可资
鉴别。

诊疗计划 :1.一级护理。

2.低盐、低脂流质饮食。

3.吸氧、心电血压监护。

3.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改善心肌代谢。

4.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准备,必要时行 PTCA+STENT 术。

5.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包括凝血四项、心梗三项等。

6.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