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管辖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工作。

3 职责与分工3.1 营销部为公司电能计量归口管理部门。

组织参与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组织参与开展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负责审核、上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方面有关报表。

3.2 设计所负责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3.3 工程项目部门3.3.1 负责组织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通知并督促设计方案审查人员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及签字确认,以及竣工验收和根据验收情况会签验收报告。

3.3.2 负责提供与现场实际相符的电能计量装置一、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含:PT、CT 出口端子图、计量柜端子排图、原理展开图等)。

3.3.3 负责协调并解决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有效的处理。

4 管理内容及要求4.1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4.1.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4.1.1.1 用户计量点(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分类4.1.1.1.1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照月平均用电量(月平均用电量指该计量点上年度全年结算电量除以实际用电月份后所得的月平均用电量)进行分类。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 5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 1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1.1.2 新增电能计量装置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

Ⅰ类: 变压器容量为 10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 变压器容量为 2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管理办法电能计量管理办法电能计量管理办法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管辖的电能计量装置所有范围。

2引用标准DL/T448-20__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3定义本办法采用以下定义3.1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4职责4.1电能计量的管理责任单位为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全公司的电能计量业务归口管理工作,并设计量专责(兼职)一名。

公司计量所,负责本单位高低压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业务工作,为日常计量管理技术组织机构。

4.2电能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责:4.2.1贯彻执行国家计量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

4.2.2按照国家电能计量检定系统表建立电能计量标准并负责其使用、维护和管理。

4.2.3参与电力建设工程、地方公用电厂、用户自备电厂并网、用电业扩工程中有关电能计量方式的确定、电能计量设计方案审查、开展电能计量装置的竣工验收。

4.2.4负责电能计量器具的选用、编制电能计量器具的订货计划、负责新购入电能计量器具的验收。

4.2.5开展电能计量器具的检定、修理和其它计量测试工作;负责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及抽检工作;管理各类电能计量印证。

4.2.6开展电能计量故障差错的查处及本供电营业区内有异议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处理。

4.2.7电能计量装置资产和电能计量技术资料的管理。

4.2.8电能计量人员的技术培训及管理。

4.2.9实施计量新技术的推广、计划和计量技术改造。

4.2.10参与电能计费系统和集中抄表系统的选用、安装与管理。

4.2.11负责编报有关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各类总结报表。

4.2.12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计量任务。

5工作内容与方法5.1.1所有高低压电能表及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均应进行检定及轮换。

5.1.2对于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应分别按下列周期轮换和现场检验a)Ⅰ类电能表: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的计量点,每3个月至少现场检验1次,每3-4年轮换1次。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管辖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工作。

3 职责与分工3.1 营销部为公司电能计量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参与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组织参与开展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负责审核、上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方面有关报表。

3。

2 设计所负责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3。

3 工程项目部门3。

3。

1 负责组织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通知并督促设计方案审查人员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及签字确认,以及竣工验收和根据验收情况会签验收报告。

3。

3.2 负责提供与现场实际相符的电能计量装置一、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含:PT、CT 出口端子图、计量柜端子排图、原理展开图等)。

3.3。

3 负责协调并解决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有效的处理.4 管理内容及要求4.1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4。

1。

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4.1.1.1 用户计量点(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分类4.1.1.1。

1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照月平均用电量(月平均用电量指该计量点上年度全年结算电量除以实际用电月份后所得的月平均用电量)进行分类.Ⅰ类:月平均用电量 5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 1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

1.1.1。

2 新增电能计量装置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

Ⅰ类: 变压器容量为 10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Ⅱ类:变压器容量为 2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Ⅲ类:变压器容量为 315kVA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Ⅳ类:负荷容量为 315kVA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Ⅴ类: 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2024年电力计量管理办法

2024年电力计量管理办法

2024年电力计量管理办法____年电力计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发电企业、输电企业、配电企业及其他涉及电力计量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目的和原则电力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公正和可靠,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保障供电安全和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本办法的管理原则是依法、公正、公开、科学。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1. 电力计量:指对电能进行度量和检定的活动,包括电能计量和电能监测。

2. 电能计量:指对供电和用电的电能进行计量的活动。

3. 电能监测:指对电力系统中特定部位或电力设备的电能进行监测的活动。

4. 电能计量装置:指用于电能计量的仪表、设备和系统。

5. 电能计量点:指供电和用电的特定位置,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变压器、用电设备等。

6. 电能计量设备:指用于电能计量的仪表、设备和系统。

7. 电能计量数据:指电能计量过程中采集的各类数据,包括电能计量仪表读数、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

8. 电能计量数据管理系统:指用于管理、处理、存储和传输电能计量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9. 电能计量精度:指电能计量结果与标准值或误差限之间的偏差。

第二章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第五条电能计量装置的选用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精度和可靠性的计量装置。

第六条电能计量点的设置1. 电能计量点应设在供电和用电系统的重要节点,能够准确度量和监测电能。

2. 电能计量点的设置应符合供电和用电的需要,确保电能的计量准确。

第七条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维护1.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2. 电能计量装置的维护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保证正常运行。

第八条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校验1. 电能计量装置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定期检定和校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2.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校验结果应保存并提供给有关单位和个人查阅。

计量装置管理制度

计量装置管理制度

计量装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计量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商品买卖的一杆称。

关系到电力客户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为加强计量管理,维护用电客户和公司的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央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编制。

第三条电能计量装置应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统一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条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抽检、故障处理、报废的过程管理。

第五条管理范因为供电辖区内配电计费表计、互感器;1Okv、35kv高压计费表计、互感器等计量装置。

第六条测试所代表公司行使计量管理、检(鉴)定职权。

第七条校表人员必须由思想素质高、原则性强、业务技术精的人员担任。

第八条校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允许的正负误差标准,并对自己所校表计负责。

第九条更换公司关口计量装置,必须坚持“四到场",即供电管理人员到场、营销工作人员到场、监审人员和测试人员到场,方能更换、拆卸计量装置。

第十条更换的原计最装置无论己损坏还是可以修复,测试人员都必须填写检验单,一式三份,由分管领导签字认可,已报废的计量装置由财务部回收.第十一条对用电客户( 包括公司内部职工用电〉的表计,必须按检定周期进行周检。

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淘汰电能表不予检定。

第十二条铅封、铅封钳实行专人管理,公司任何人员不得领用或借用。

铅封公司关口表时,必须经分管领导、测试所双方铅封后生效,否则为无效表计。

第十三条凡被检测后的表计,必须贴有合格证。

对校表的数据应认真填写、详细登记,以便备查(检定人员及负责人双方签字).第十四条凡未按国家规定检测表计或营私舞弊,引起的民事诉讼,由当事人自行负责.损害公司利益的按公司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是为了规范电能计量装置在使用、维护和管理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保障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各级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电力计量检定机构在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本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型和技术要求:规定各种电能计量装置的
技术性能要求、检定标准和检定方法等。

2. 电能计量装置的选型和安装: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选型原则、安装位置、安装条件和安装方案等。

3. 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和维护: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要求
和维护方法,包括日常巡视、周期检查和故障处理等。

4.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核查: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和核
查方法和周期,包括定期检定和不定期核查等。

5.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和监督: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和监
督制度,包括台帐管理、档案管理、督查检查等。

本规程的实施,对于保障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1 -。

电气试验室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制度

电气试验室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制度

电气试验室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制度电气试验室2007—5-30电气试验室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制度为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统一,电气试验室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管理职责:1、电气计量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计量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本企业电能计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建立、完善电能计量装置台帐,使用、维护和管理本企业的电能计量标准。

3、开展工区管辖范围以内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安装和维护等工作.4、配合电费科做好本单位管辖范围以内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故障处理等工作。

二、库房管理1、电能计量器具应区分不同状态(待验收、待检、待装、淘汰等)分区放置,并应有明确的分区线和标志.2、待装电能计量器具还应分类、分型号、分规格放置。

3、待装电能表应放置在专用的架子或周转车上,不得叠放,取用应方便。

4、电能表、互感器的库房应保持干燥、整洁、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的气体。

库房内不得存放电能计量器具以外的其他任何物品.5、电能计量器具出、入库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备份电子文档,做到库存电能计量器具与计算机档案相符.6、凡按购置计划购进的电能计量器具、仪器和设备,应由生计科和经营部人员在场开箱检查,进货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有无出厂合格证、试验数据和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开箱验收合格后,该批电能计量器具方可入库。

若无资料及合格证、说明书者,不开箱验收。

7、对批量购进的电能计量器具,应从新购入的全部器具中抽出1%—10%(但不少于10只)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建帐、注册。

若不合格或型号、规格不符,应通知经营部负责办理退货手续。

8、要求电能计量器具和设备应存放在室内支架上,每一间隔中叠放高度不允许超过五层,并且每上、下层应用衬垫物隔开,装在纸盒内的电能表和互感器叠放高度不允许超过十层.9、领用的电能计量器具、仪器和设备,在检查型号、规格、数量及有关资料无误后入库,库房必须按规格、型号填写出入库清册.10、电能计量器具库房应按月盘存、汇总、清理领、退料凭证、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卡,做到帐、卡、物相符,如有不符,及时清对解决。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5)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5)
运行电能计量管理
2009.03 临沂 殷乔民
第一节 业扩中的电能计量工作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
1、根据用户的容量、计费方式和用电负荷情况,
确定电能表、互感器的类别和数量。 2 、要按照计量装置的分类,确定电能表、互感 器的准确度等级。 3 、高压用户要根据受电变压器的容量或实际负
荷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
三、电能计量装臵的设计审查 1、审查的内容包括: 1)计量点; 2)计量方式(电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电能表 的类别、装设套数)的确定; 3)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制 造厂家等的选择; 4)电能计量柜(箱)的选用、安装条件等。 2、审查中发现不合格的部分要明确指出(列出), 由原设计部门进行修改。
的30%~60%左右进行选择。
业扩中的电能计量工作
低压供电客户的最大负荷电流在50A以下时,宜采用直接 接入式电能表; 实际工作中,可按照客户的报装容量来确定直接接入式 电能表规格。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 电流30%~60%选择。 即: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满足报装容量要求。 单相客户最大电流估算公式: Imax=(P×1000)/U相 (P为报装容量kW;U相 为相电压,即220V) 三相客户最大电流估算公式: Imax=(P×1000)/(3×U相×cos) (P为报装容量kW;U相 为相电压,即220V;cos为功率 因数,一般取0.8)
第三章 运行电能计量装臵管理
一、运行管理的要求:
1、要加强对运行档案的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2、对Ⅰ、Ⅱ、Ⅲ类电能表要定期进行现场检验。Ⅰ类电
能表至少每3个月现场检验一次,Ⅱ类电能表至少每6个 月现场检验一次,Ⅲ类电能表至少每12个月现场检验一 次。新投运或改造后的Ⅰ、Ⅱ、Ⅲ、Ⅳ类高压电能计量 装臵应在带负荷后立即进行首次现场检验。现场检验时 不允许打开电能表罩壳和现场调整电能表误差,当现场 检验电能表误差超过电能表准确度等级时应在三个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管辖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工作。

3 职责与分工
3.1 营销部
为公司电能计量归口管理部门。

组织参与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设计审查;组织参与开展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负责审核、上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方面有关报表。

3.2 设计所
负责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电能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3.3 工程项目部门
3.3.1 负责组织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通知并督促设计方案审查人员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及签字确认,以及竣工验收和根据验收情况会签验收报告。

3.3.2 负责提供与现场实际相符的电能计量装置一、二次图纸(二次图纸含:PT、CT 出口端子图、计量柜端子排图、原理展开图等)。

3.3.3 负责协调并解决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有效的处理。

4 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4.1.1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4.1.1.1 用户计量点(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4.1.1.1.1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
按照月平均用电量(月平均用电量指该计量点上年度全年结算电量除以实际用电月份后所得的月平均用电量)进行分类。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 5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 10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月平均用电量 10 万 kWh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1.1.2 新增电能计量装置
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

Ⅰ类: 变压器容量为 10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 变压器容量为 2000kVA 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 变压器容量为 315kVA及以上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 负荷容量为 315kVA 以下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 单相供电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1.2 关口计量点(不含趸售关口计量点)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Ⅳ类:内部考核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4.1.2 技术要求
4.1.2.1 新建、改(扩)建工程的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表和互感器的等级不得低于下表要求,装置其它配置应满足《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和《关于规范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合格率统计分析工作的通知》(国网营销计量〔2007〕27 号)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应满足《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和《关于规范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合格率统计分析工作的通知》(国网营销计量〔2007〕27 号)要求。

凡不符合要求的电能计量装置,应进行改造。

4.2 投运前管理
4.2.1 设计方案审查
4.2.1.1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4.2.1.2 电能计量装置审查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审查人员应于审查后签署审查意见。

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方案经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4.2.2 竣工验收
电能计量装置竣工验收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及省公司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竣工验收人员应于验收后签署验收意见。

电能计量装置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运。

4.3 运行档案
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后应建立相应的运行档案,并对运行档案进行实时维护、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档案的内容包括计量点基本信息、与计量点关联的用电客户或厂站基础信息、与计量点关联的运行计量设备信息、与计量点关联的运行计量设备的维护及检验信息、计量点变更信息、与计量点关联的计量装置的配置评价信息、与计量点关联的计量装置的改造信息、电能计量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和工程竣工图等。

4.4 运行管理
4.4.1 首次检验
新建、改(扩)建贸易结算用高供高计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表应在投运后1个月内进行首次现场检验(投运时间以首次抄见电量时间为准)。

4.4.2 周期检验
4.4.2.1 运行中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依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制定并实施电能表、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二次回路负荷周期检验计划。

4.4.2.2 电能表检验周期及要求
Ⅰ类电能表每3个月一次,Ⅱ类电能表每6个月一次,Ⅲ类电能表每12个月一次。

当负荷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对于S级的电能表为5%)或功率因数低于0.5等原因,无法进行现场周期检验时,该计量点必须抄记现场电能表底度、负荷电流等,否则视同缺检。

4.4.2.3 互感器检验周期和要求
4.4.2.3.1 高压电流互感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检验周期为 10 年,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验周期为4年。

4.4.2.3.2 高压电流互感器应按铭牌负载分别在功率因数为 1.0 与0.8(L)时进行检定;
4.4.2.3.3 电压互感器可按铭牌负载或实际负载进行检定;新建、改(扩)建的电压互感器还应在空载下测试误差。

4.4.2.4 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周期及要求
4.4.2.4.1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测试周期为 2 年。

10kV 高供高计电能计量装置(Ⅲ类及以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测试周期为3年。

4.4.2.4.2 新建、改(扩)建及改造高供高计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应全部进行测试。

4.4.3 临时检验
客户提出检验申请后,应在 7 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检验。

检验情况及检验数据应填入工单并由客户签字确认。

当检验结果超差时,应再进行试验室检定。

4.4.4 周期轮换
4.4.4.1 运行中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依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制定并实施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周期轮换计划。

4.4.4.2 Ⅲ类及以上电能表周期轮换前、后均应进行现场检验。

4.4.4.3 电能表轮换周期
4.4.4.3.1 三相高压电能表轮换周期为 5 年,不得跨月轮换。

4.4.4.3.2 三相低压机电式(感应系)电能表轮换周期为 6 年,三相低压电子式电能表轮换周期为 5 年,不得跨季轮换。

4.4.4.3.3 单相机电式(感应系)电能表轮换周期为 10 年,单相电子式电能表轮换周期为 5 年,不得跨半年轮换。

4.4.4.4 运行达 20 年的低压电流互感器,每年应抽取到期总量的10%进行轮换,并对轮换回的互感器进行检定,合格率应不低于98%,否则应加倍抽取、检定、统计合格率,直至全部轮换。

4.4.5 运行维护及故障、差错处理
4.4.
5.1 运行电能计量装置应由相关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负责监护,保证其封印完好,不受人为损坏。

4.4.
5.2 当发生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差错时,应执行《市供电有限公司电能计量故障、差错处理管理办法》。

4.4.
5.3 对于窃电行为造成的计量装置故障或电量差错,应注意对窃电事实的依法取证,应当场对窃电事实写出书面认定材料,由窃电方责任人签字认可。

4.4.
5.4 凡单次(故障)差错电量≥10 万 kWh 的,应在十日内向省公司营销部上报电量差错报告。

4.5 运行质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