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谷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重庆神龙峡导游词

重庆神龙峡导游词重庆神龙峡导游词神龙峡位于重庆南川区南平镇内,距重庆主城区约79公里,距离南川城区23公里。
幅员面积约20平方公里。
神龙峡大峡谷地形像是一条横卧山涧的巨龙,而且峡谷内处处有关于龙的传说,因而得名神龙峡。
从里隐坝峡谷入口至飞龙瀑布,峡谷全长约4.2公里。
谷底平均宽度约50米,_宽处90米,_窄处仅10米,呈典型的“Y”字型深切峡谷形态。
峡内林深竹茂、流水飞瀑、峰峦绝壁、虫鸣鸟唱。
峡谷两岸植被多为灌木林、刺竹林,植物较为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植物种类1700种。
神龙峡空气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大氧吧。
景区平均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8万个左右。
神龙峡地处金佛山山脉边沿,属重庆南川市管辖。
南川市坐落在重庆南部,建设中的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开通后,重庆到南川距离仅56公里。
周边与重庆的武隆县、涪陵区、巴南区、万盛区,以及贵州省相连,人口约65万,是重庆南部农业、工业、商业的中心城市。
神龙峡在金佛山以西,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有霜雪,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对林木、竹、药等植物的生长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体多在海拔1300米以上,神龙峡_高峰豹子岭为1380米,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
南川南平镇有县级公路连通景区入口,距离约13公里,途经木渡镇、神农峡度假村、永安镇、里隐坝。
检票口前方左边山崖上的瀑布叫五龙瀑布,下雨天会形成五条漂亮的瀑布。
在五龙瀑布下方有一片露营地,长期在大城市居住的人可以在此尽情的体验身处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同时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神龙峡的露天烧烤。
清风茶室,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棋牌娱乐,感受神风洞的清凉。
同时这里也是漂流的终点站,在对面的游侠驿还设置了专门的沐浴和更衣室。
在我们亲近山水之后能方便的休整。
走在步游道,远望伊人桥,更如卞之琳“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前看你”之诗境。
而伊人桥连接的是左边的含羞瀑布和右边的含情瀑布。
《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1

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能力——导读LB/T 034-2014标准石云亮[1]2017年10月1日又是一个旅游黄金周。
今年的国庆节,中秋国庆重叠,放假8天,慰藉辛苦了的大家,难得的一个放松季,应该出去走一走。
外出旅游,少不了途中堵车,厕所拥挤,景区排队,价格上扬。
这些还算正常,因为大家有心理准备,毕竟是供求关系调节的使然。
但跋涉千里到了目的地,景区门卫笑容可掬地说:对不起,人太多,超过了景区的最大接待能力,明天请早。
这张笑脸是该抽还是该彬彬有礼地回应:没关系,我明天赶早。
无论我们的涵养有多好,这种尴尬着实让人又气又恼!凭什么就认定超过了最大承载能力?是谁认定的?有依据吗?一连串的愤懑,让人怒火中烧。
今天我就陪群友聊聊,国家旅游局颁布的行业标准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这是一个推荐性的行业标准,有正文5章、附件2个,2014年12月26日颁布,2015年4月1日实施。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景区都据此核定了最大承载量,并将其作为安全指标认真管控。
否则万一出了事故,没准还据此追责呢。
群友是安全人,自然知道管控二字的含义,因此若遇景区限流,就认了。
顺便提一句,以前群里在讨论标准时,有群友表示——不是强制标准、或强制条款,可以不执行。
看来那样去理解标准的人并不多,全国的景区对核定最大承载量就不是这样去理解的。
最大承载量,是一个总的概念。
细分为:最大——●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社会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瞬时承载量●日承载量笑容可掬核定原则:景区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
经验值取值多少,附件A按7类景区分别给出了一些统计数据,可作类比系数。
这7类数据是:文物古迹类景区、文化遗址类景区、古建筑类景区、古街区类景区、古典园林类景区、山岳类景区、主题公园类景区。
最大承载量指标分景区级指标、区内各景点指标。
群友在景区旅游中容易直观感受到的是: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心理承载量这三个细分指标。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游览活动的增多,旅游景区的承载量问题越
发引起关注。
旅游景区在确定最大承载量时,要注意安全因素、旅游
资源、环境保护和游客舒适度。
为更好地控制景区的承受限制,核定
景区最大承载量导则很有必要。
一般来说,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要按照规范和法规,认真考核景区的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承
受大批量的游客。
景区对消防设施的要求应做到游客安全为上,游客
体验最优。
其次,要关注景区旅游资源情况,根据景区旅游资源的分
布和发展条件,考虑安排适当的游客,维护和保护景区的资源,并要
给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第三,要重视环境保护,给游客提供一
个健康的环境,并减少对环境文化的损害。
最后,要为游客提供最大
的舒适度,减少游客的管理成本,为微额游客提供更多优惠减免措施。
总之,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以上述因素为准则,制定景区最
大承载量标准,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调整它们。
凭借此导则,可以
有效管理和控制景区的承受能力,保证游客的安全,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保护旅游资源,增强环境文化保护,增加景区游客的舒适度,为
获得更好的旅游效果而努力。
神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神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叶慧群叶伟平刘凤姬翁慧芬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神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现状及有利条件,分析了神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神龙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94021引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依托林业,跳出林业,近年来在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遂昌国家森林公园神龙谷景区建设。
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神龙谷森林旅游景区的资金投入,已逐步形成森林经营和森林旅游经营协调发展、并驾齐驱的林场经济发展新格局。
2自然概况神龙谷森林公园位于遂昌县南部离县城50km处,东与安口乡桂洋村、徐村交界,南与龙泉市东书乡接壤,西连王村口镇坑里村,北临安口乡石仓村。
林场范围内有4个自然村,海拔1020m。
景区地貌为浙闽山地组成部分,仙霞岭中山地带。
海拔830~1516.3m,相对高差400~600m,最高处为头梳岩海拔1516.3m。
整个山体较陡峻,坡度一般在26°以上。
山坡上部、顶部较平缓。
景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仅有山涧小溪。
以杨八岙为分水岭,一条经王村口流入乌溪江,另一条经龙泉流入瓯江。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凉,雨量充沛,温度较大,冬春季多雾,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林木生长,年降水量1850~2400mm,平均气温10~14℃,无霜期180~230d。
3有利条件3.1景观资源景区内林海茫茫,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
神龙谷从头至尾,无论是两侧青山,还是中间的绿水均象两条山龙,一条水龙,共舞于浙西大地,谷中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深山老林,奇花异草,珍禽走兽,无处无时都充满大自然的神奇,景区由长寿谷、伊甸园、情人湖、情人谷、6636考古区、神龙一漂、十八里翠、神龙飞瀑、翠仙谷、林海换肺区十大景区组成。
夏霖卧龙谷景区的介绍

夏霖卧龙谷景区的介绍
夏霖卧龙谷景区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儿山清水秀、鸟语
花香、风景宜人。
你看那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你看那山碧
绿碧绿的,像一块绿宝石。
你看那空气是多么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卧龙谷景区位于夏霖乡的北端,距县城20公里,距离省会
石家庄市150公里。
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景色迷人。
春天,万木吐翠、山花烂漫;夏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秋天,硕果
累累、景色迷人;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卧龙谷景区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峡谷观光游,第二部
分为高山揽胜游,第三部分为休闲度假游。
景区内有10余个景点:双龙山、龙潭湖、仙翁庙、仙人洞、大峡谷、仙人桥、仙人井、一线天等。
其中“双龙山”最具有代
表性。
“双龙山”是卧龙谷的龙头所在,“双龙山”上有一个天然
形成的石洞,洞内可容千人。
在石洞的顶部有一棵百年老树,据
说这棵树是从龙潭湖里长出来的。
山上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巨石
和奇异的石景。
这里山高林密,林木茂盛,四季花开不断。
—— 1 —1 —。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 神农山风景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基地,它位于安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占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
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比泰山早154年。
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湖光山色吸引不少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
这里有雄奇险峻的云峰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
15600余株卧龙松姿态万千、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地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
神农山一年四季美景不同,春赏桃花烂漫、夏看流泉飞瀑、秋观满山红叶、冬览冰霜玉龙,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
其山势之雄险绚丽多彩,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912种、中草药300余种、名贵中草药近百种之多,神农谷里至今还留传着“神农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语;有动物216种,其中省级重点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太行猕猴就3000余只,它们在这方乐土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
神农山景区是休闲渡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其下,晋洛公路纵线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特浓,我们热切齐集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景区,一览太行大观——神农山,壮游天下一绝——白松岭!第一景段:云阳寨—锣鼓亭观光游览车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今天的旅程了,为了减轻您的登山强度,为您准备了环保型电动观光游览车,您搭乘可以选择乘坐货柜车直达神农步道。
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恶行: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区规定线路游览,而且景区内是特级防火区,请将收纳火种留下;二要注意环保,请您将废弃物丢到垃圾筒内;三要注意维护动植物。
神龙谷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神龙谷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神龙谷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最大承载量 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空间承载量space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设施承载量facilit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生态承载量 ecolog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心理承载量 psycholog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社会承载量society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瞬时承载量 instantaneouscarrycapacityofscenicarea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0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LBT 034-2014

ICS03.200A 12LB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LB/T 034—2014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Guideline for measurement of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14-12-26发布2015-04-01实施目次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5)2 术语和定义 (5)3 总则 (6)3.1 以人为本 (6)3.2 可持续发展 (6)3.3 综合协调 (6)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6)4.1 核定原则 (6)4.2 核定方法 (6)4.3 核定步骤 (7)5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 (8)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示例 (9)附录B(资料性附录)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建议 (12)参考文献 (14)表A.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 (9)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9)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 (9)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 (9)表A.5 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 (9)表A.6 山岳类景区示例 (10)表A.7 主题公园类景区示例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德成、张树民、刘锋、王晓宇、方言、倪灵、何燕、冶青、谢雯、石凤玲、易长柏、韩智贤、李雪。
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导和规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景区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推动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龙谷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最大承载量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2空间承载量space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3设施承载量facili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4生态承载量ec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5心理承载量psych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6社会承载量socie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7瞬时承载量instantaneous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2.8日承载量 dail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3 总则 3.1 以人为本以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安全第一,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确保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3.2 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强调对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协调好景区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综合协调兼顾景区内各景点、各时段以及景区周边等多种因素,内外统筹,综合平衡旅游者、当地居民及政府等各方利益,景区和地方政府通过沟通协作共同推进。
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4.1 核定原则4.1.1 景区应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
4.1.2 景区应测算出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基本值;在此基础上,以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方面的指标或经验值作为参考。
4.2 核定方法4.2.1 瞬时承载量4.2.1.1 景区瞬时承载量一般是指瞬时空间承载量,瞬时空间承载量C 1由以下公式确定:ii Y X C /1∑=式中:X i ——第i 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Yi ——第i 景点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4.2.1.2 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瞬时承载量取决于瞬时设施承载量,瞬时设施承载量D1由以下公式确定:∑=j 1D D式中:D j ——第j 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可以用座位数来衡量。
4.2.2 日承载量4.2.2.1 景区日承载量一般是指日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C 2由以下公式确定:Z C t T Y X C ii ⨯=⨯=∑12)/(Int /式中:T ——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t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Z ——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T/t )为T/t 的整数部分值。
4.2.2.2 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日承载量取决于日设施承载量,日设施承载量D2由以下公式确定:jjM D aD ⨯=∑12式中:D j ——第j 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 M j ——第j 个设施日最大运行次数;a ——根据景区调研和实际运营情况得出的人均使用设施的个数;通过系数a 去掉单一旅游者使用多个设施而被重复计算的次数。
4.2.2.3 当旅游者在景区有效开放时间内相对匀速进出,且旅游者平均游览时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时,日最大承载量由以下公式确定C :式中:r ——景区高峰时刻旅游者人数; t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t 0——景区开门时刻(即景区开始售票时刻); t 1——景区高峰时刻; t 2——景区停止售票时刻。
由于神龙谷景区不是以设施容量的主要约束。
在计算上,我们主要采用瞬时空间承载量和日空间承载量来计算。
4.3 核定步骤4.3.1 资料采集a )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b )有效游览面积;2.3平方公里c )年均客流量;5.2万人d )停车场停车位数;小车位141个、中巴车位17个、大巴车位9个,总面积6500平方米。
e )绿化面积标准;内部绿化面积达98%f )噪声管理标准;景区内部噪音控制在40db 内g )垃圾最大处理量;2吨h )景区全年可游览时间(考虑季节性因素):360天)()(0212t t t t r t t t r C oo -⨯-=-⨯=i)生态承载量: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10000人。
j)心理承载量: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8000人。
k)社会承载量: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6000人。
4.3.2 指标选取应根据景区所属类型与特殊性,结合景区敏感目标,按照空间、设施、生态、心理、社会五方面指标将数据进行归类,得出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参见附录A神龙谷景区属于山岳类景区,顾采用山岳类景区示例作为参考。
4.3.3 测算核定4.3.3.1瞬时承载量景区瞬时空间承载量:人8026/1==∑i iY XC4.3.3.2 日承载量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8:00~17:00 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1.5-2h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T/t )为T/t 的整数部分值;5 景区日空间承载量:人)(4013058026/Int /12=⨯=⨯=⨯=∑Z C t T Y X C i i4.3.3.3 承载量校核根据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的指标校核得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为6000人。
所以景区的瞬时承载量人60001=C ,日承载量人,300002=C 年旅游空间容量Dy=30000*360=1080万人次/年,为最大承载量指标。
5.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宜充分考虑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多种因素,建立旅游者流量控制联动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特殊预案等对景区流量进行控制。
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应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并在当地政府指挥、指导、协助下,配合景区主管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景区自身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
(参见附录B )。
6.结论神龙谷景区是遂昌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景区天然植被广阔,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景区内有号称江浙之最的神龙瀑。
作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目前年游客量5.2万人次,明显没有达到景区游客量的标准。
因此,神龙谷景区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对外宣传工作,提高游客量,另一方面,应该投入各项资源对环境质量进行治理和控制,使风景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示例表A.1至表A.7给出了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示例¹)。
表A.1给出了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
表A.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表A.2给出了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表A.3给出了古建筑类景区示例。
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表A.4给出了古街区类景区示例。
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表A.5给出了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
1)表中的数据均来源于景区调研。
表A.6给出了山岳类景区示例。
表A.7给出了主题公园类景区示例。
表A.7 主题公园类景区示例附录 B(资料性附录)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建议B.1 景区最大承载量提升方向B.1.1 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a)合理分配游憩用地、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用地和旅游管理用地等。
b)将旅游者人均占路长度、人均占地面积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基于人文旅游资源或自然旅游资源不同的敏感度、旅游时段、旅游淡旺季等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控制。
c)景区投资规模和强度与内外交通运载能力和便捷度、景区供水供电能力相匹配。
d)景区食宿设施、游览娱乐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e)加大景区安全卫生设施投入,提高景区垃圾处理率,保持景区的安全和卫生。
B.1.2 生态承载量a)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削减污染源;完善环保措施,提高环境净化能力。
b)旅游活动不对景区所在地的空气、土壤、水、植被、野生动物等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c)旅游活动不对景区所在地的景观多样性、差异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B.1.3 心理承载量和社会承载量a)充分考虑旅游者的社会经济背景、人口特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提高旅游者心理舒适度。
b)着力提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和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旅游地居民在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开放度和舒适度。
B.2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联动系统B.2.1 地方政府外部系统地方政府组织所有相关部门,重点是交通与公安部门,构建一级指挥调度系统,对通往景区的外围道路入口和主要集散中心(地)进行流量监控,在景区外部进行引导、分流和截流。
B.2.2 景区内部系统景区可建立包括门票预约、实施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和特殊预案五个步骤在内的旅游者流量控制系统,并与地方政府一级总控制系统联动,通过自下而上、内外联合,对旅游者流量进行控制。
B.3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流程B.3.1 门票预约景区逐步推广门票预约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