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铜矿采矿方法介绍
铜矿选矿原理及工艺

铜矿选矿是指从含铜矿石中提取出铜金属的过程。
选矿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
磨矿、浮选分离、浓缩和精炼等步骤。
以下是铜矿选矿的一般原理和主要工艺流程:
1. 矿石破碎:将大块的铜矿石通过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进行粗破碎,使其变成适合进一步处理的小颗粒。
2. 矿石磨矿:将粗破碎后的矿石送入磨机,如球磨机或SAG(半自动磨矿机),进行
细磨。
磨矿的目的是将矿石细化,增加其表面积以便于浮选分离。
3. 浮选分离:浮选是铜矿石选矿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浮选池中,使用特定的药剂
将细磨后的矿石与空气一起搅拌,并通过气泡吸附到矿物颗粒表面,使其浮起来。
而
非铜矿石则沉入底部。
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黄药、黑药、捕收剂等。
4. 浓缩:在浮选分离后,浮选泡沫中的铜矿物被收集起来,形成浓缩物。
通过旋流器、离心机等设备对浓缩物进行分级和去水处理,提高铜矿的品位。
5. 精炼:经过浓缩处理后的浓缩物通常含有较高的铜含量,但还存在其他杂质。
在精
炼过程中,通过火法或湿法,对浓缩物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杂质,获得纯度更高
的铜金属。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铜矿石类型和矿石成分会影响选矿工艺的具体步骤和参数。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选矿工艺流程来适应特定的矿石类型和矿石性质。
此外,环保问题也是铜矿选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选矿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设备、控制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
和标准。
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

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赵永和摘要: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由于进行技改工程,深部开拓工程难度增大,进度难以提高,采场接替一时难以衔接。
本文针对武山铜矿当前的生产现状及采矿工艺,总结研究了双中段开采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特点,为该项工艺的推广使用总结了经验。
关键词:双中段开采、技术措施一、前言武山铜矿是一座大型铜硫矿山,它分为南北两个矿带,日采选能力达3000吨,使用下向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法。
作为井下矿山,根据自身发展需求,2003年开始,该矿进行深部挖潜扩产研究立项,进行采选规模为5000T/D技改工程。
由于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涉及面较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矿下部的开拓采准工程进度,造成上部采场开采相继结束时,下部采场一时无法接替。
在这种情况下,为稳定产量,武山铜矿开始着手探索在采矿工艺不变的前提下,双中段开采的可行性,并以北带E1、W2两个盘区为试点,进行了一系列双中段采矿的研究。
二、试验区段地质条件试验地点位于该矿北带-29勘探线与-19勘探线之间及0线与10勘探线之间。
矿体倾向165º,倾角65º;平均厚度20M,两矿体均呈东厚西薄,且有分枝现象存在。
矿石类型主要是含铜黄铁矿(CUPY),及含破碎带(CUN),矿石构造主要分为块状,浸染状构造,矿石松软,含硫高。
矿石铜品位为1%左右,矿体下盘围岩属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或含砾石英砂岩,较稳固,矿岩界限明显,较平直,矿体上盘围岩属栖霞阶下段(P1Q1)为炭质灰岩,呈风化状,稳固性较差,与矿体界限不规则。
三、采场结构及回采在经济、高效的原则下,双中段开采作业的下部采场与上部采场使用-120M1、泄水井2、溜矿井3、切割平巷4、充填体5、矿体6、探矿川脉同样的采矿工艺、采矿设备,以减少员工培训工作量与设备维护工作量。
试验前上一中段(-160M中段)试验采场正处于-130M分段平坡道施工,采场走向长100-110M,分段高10M,下盘脉外采准,电耙出矿底部结构;而同一矿块下一中段(-210M中段)的首采层选定于上一中段的最下部分段,即-150M分段,并将下一中段的泄水井、溜矿井分别从-160M水平延伸至-150M水平。
铜矿选矿工艺流程

铜矿选矿工艺流程铜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管道、电器和其他工业产品。
铜矿的选矿工艺流程是将原始矿石中的铜矿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和分离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铜矿选矿的工艺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作用。
1. 破碎和磨矿。
铜矿石经过开采后,首先需要进行破碎和磨矿的处理。
矿石经过破碎机和磨矿机的处理,将矿石粉碎成较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选矿处理。
破碎和磨矿的目的是增加矿石的表面积,便于后续的浸出和浮选。
2. 浸出。
浸出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溶解出来的过程。
对于铜矿石,常用的浸出方法是酸浸法和氰化浸法。
酸浸法是将矿石浸入含有硫酸的溶液中,使铜矿物溶解出来。
氰化浸法则是将矿石浸入含有氰化物的溶液中,同样可以将铜矿物溶解出来。
浸出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需要经过后续的萃取和电积来得到纯铜。
3. 浮选。
浮选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通过气泡的吸附和分离来实现的。
对于铜矿石,常用的浮选方法是将矿石浸入含有吸附剂的浮选剂中,通过气泡的作用使铜矿物粘附在气泡上,然后分离出来。
浮选后得到的铜精矿含有较高的铜含量,需要经过后续的冶炼和精炼来得到纯铜。
4. 冶炼和精炼。
铜精矿经过冶炼和精炼的处理,可以得到纯铜。
冶炼是将铜精矿加热至高温,使其中的铜矿物氧化还原,得到粗铜。
精炼是将粗铜经过电解或火法处理,使其中的杂质得到去除,得到纯铜。
冶炼和精炼是铜矿选矿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最终铜的品质。
5. 废水处理。
铜矿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铜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废水处理是铜矿选矿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沉淀、过滤、离子交换和电解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得到清洁的水体,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以上就是铜矿选矿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
铜矿选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的配合,才能最终得到纯铜。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矿石的特性和工艺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选矿效率和降低成本。
铜矿石开采方法简介[整理版]
![铜矿石开采方法简介[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ae9d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2.png)
00000铜矿石开采方法简介000中国铜矿石开采主要是通过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
从目前开采的矿石量来看,地下采矿占44.6%,露天采矿占55.4%。
那么铜矿石开采方法都有那些呢?000001.地下采矿方法000目前铜矿石地下开采的深度一般在300-800m,个别的达到1000m以上。
其开拓方法,根据矿床的地形和矿体产状、规模和埋藏深度等,通常采用竖井开拓、平窿开拓、联合开拓和斜井等四种方法。
00000中条山铜矿的胡家峪矿山南河沟坑口和桐木沟坑口就均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篦子沟矿山669m标高以上为平窿溜井开拓,669m以下为平窿盲竖井开拓;铜矿峪矿山采用平窿、溜井、副竖井联合开拓。
00000铜陵地区铜矿的凤凰山采用单一混合竖井开拓;铜官山采用竖井、斜井、盲竖井和平窿开拓。
00000大冶地区铜矿的铜录山Ⅲ、Ⅴ号矿体采用下盘中央竖井开拓;赤马山为平窿-竖井联合开拓;龙角山采用平窿与盲竖井开拓;丰山洞采用下盘竖井和斜坡道开拓。
00000滇中地区铜矿,东川因民矿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落雪矿山为平窿、溜井、辅助竖井开拓,滥泥坪矿山平窿、溜井、辅助斜井开拓。
易门铜矿的狮山、凤山采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
牟定铜矿郝家河上部矿段用平窿盲斜井开拓,中部用箕斗斜井开拓。
大姚铜矿的上部氧化带用平窿、溜井、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下部硫化矿用箕斗竖井、溜井、石门、辅助盲斜井联合开拓。
00000江西东乡铜矿采用主副井和斜井联合开拓;武山铜矿中央式竖井开拓。
0000辽宁红透山铜矿坑口+250m标高以上用平硐开拓,+253m主平硐以下,采用上盘侧翼混合竖井开拓;华铜铜矿中央式竖井开拓;桓仁铜锌矿用平窿竖井开拓。
河北寿王坟铜矿,上部,即零米中段(绝对标高500m)以上采用平窿溜井开拓,下部,即零米中段以下用平窿-竖井联合开拓。
000002.露天开采方法000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的优越性,但矿床必须具备露天开采条件。
武山铜矿资源储量挖潜途径探讨

铜
业
工
程
总第 1 2 2期
( 1 ) 强 化地 质技 术管 理 。
一
2 6 0 m 中 段 的 回采 已 经 接 近 尾 声 , 针对 一
3 1 0 m 中段 开始 矿石性 质 发生转 变 , 随着开 采深 度 的
增加 , 矿体分支、 复合现象加剧 , 矿体内部矿化不均 , 夹石增多 , 岩脉穿插等不利因素增多 , 这给地质技术 工 作带 来 了一定 的难 度 。 因此 , 降 低损 失 率 和 贫 化 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 , 首先必须强化地质技术管理。 ①认真做好生产探矿设计 和编录等工作 , 在探
随着 矿石性 质发 生转 变 , 开采深 度 的增加 , 矿体 分支 、 复合 现象加 剧 等不利 因素 增多 , 不仅 给地 质工 作带 来 了难度 , 同 时也 给 采 矿技 术 管 理 带 来 了新 的
这部分 低 品位资 源 的开采将 大大 的延 长矿 山服 务年 限 , 具 有着 一 定 的 经济 效 益 和 社会 效 益 。同 时 建 议 矿 山在 深部 找 矿 的 过程 中根 据 实 际情 况 , 做好 低 品位资 源 的查 定 与评价 工作 。
②在靠近北矿带部分矿体上盘和南矿带岩体时, 由于上盘 破碎带和岩体 的稳 固性较差 , 容易 发生 冒顶
和 片帮 , 往往 会造 成 一定 程 度 的贫化 和 损失 。因此 , 需要结合 现场实 际情况 , 提 出切实可行 的开采方案 。
好技术管理不仅仅体现矿 山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
高低 , 更是 直接 影 响到企业 的经济效 益 。
5 0
③在采场 回采完毕之后 , 及时的进行充填 , 防止
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武山铜矿资源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境内,是中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武山铜矿资源的特点、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找矿潜力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武山铜矿资源的特点武山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武都、朱店和礼县三地,并且矿石品位高,矿体规模大,资源储量丰富。
武都矿床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铜矿,探明储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品位在1%以上,是中国重要的铜矿矿床之一。
武山铜矿资源的地质构造复杂,矿体产状多样,矿石矿物组合多样,磨损性差,耐磨性好,可加工性能好,适合多种综合利用。
武山铜矿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
二、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武山铜矿资源主要以铜为主要产品进行开采和利用,但是其它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
比如在铜矿矿石的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锌、铅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有价值的元素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取和利用。
在矿山附近地区存在大量的石英矿、硫化物矿等其它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由于受到矿山开采和废渣堆放的影响,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武山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利用武山的铜矿资源,不仅需要加强对已知矿体的开采,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不断扩大资源储量和提高品位。
在这方面,武山铜矿资源的找矿潜力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从地质勘探方面入手,对矿区的地质结构、矿床分布、矿体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通过地质物探和化探等手段,寻找未来资源的可能分布区域和位置。
其次需要加强矿床成因与找矿模型的研究,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形成规律,进一步完善找矿模型,提高找矿精准度。
还需要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技术,对潜在矿化区进行遥感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找寻隐藏的矿体和矿化带。
针对各种找矿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提高找矿效率。
武山铜矿采矿方法介绍

武山铜矿采矿方法介绍(工艺流程)1966年~1992年,武山铜矿与北京矿冶总院共同完成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逐步确定北矿带采用下向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方法;南矿带分别采用上向斜壁宽分条水砂充填采矿法或下向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方法。
两采矿方法一直沿用至2005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对采矿工艺进行创新。
2003年,在北矿带-160米中段及-210米中段E1、W2盘区开展双中段开采的试验,成功完成矿块两个中段矿体的回收。
2005年,根据二期扩产工程设计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别选择南矿带W4盘区和-160米中段S1盘区进行采矿试验,并取得阶段性试验的成功。
现武山铜矿使用的采矿方法为北矿带采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南矿带根据矿岩稳固性不同,分别采用下向水平进路式水砂充填和上向分层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法,具体介绍如下:一、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走向布置盘区,长度一般为100米,宽度为矿体厚度,高度为中段高度,分段高度10米,水砂充填高度分层高度为3.0米。
采准工程布置在下盘围岩内,切割时沿矿体下盘界限,沿脉掘进切采进路,断面为3.0米*3.0米。
从切采进路两端回采进路,由下盘向上盘推进,由两端向中央逐条进路后退式回采。
回采工艺:气腿式凿眼机打眼,浅孔爆破,局扇通风,WJD-76型电动铲运机出矿至采场溜矿井,坑木支护,支护间距切采不大于0.8米,回采支护间距不大于1.1米,进路回采结束后,平整底板并铺设300m厚的钢筋混凝土假底。
经养护后,由地表充填站将比配好的充填料,经管道输送至采场工作面进行充填,水通过采场泄水井排至下一中段,在水泵房集中排出地表。
二、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盘区,长度一般为100米,宽度为矿体厚度,高40米,分段高度10米,分层高度3.3米,底柱高6.6米,间柱宽4米。
采准工程均布置在较稳固的上盘围岩内。
切割方式根据矿体的稳固程度以及进路的布置形式来确定。
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

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高效、安全、环保的开采方式成为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必需品。
近年来,双中段开采技术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种技术在武山铜矿的应用效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双中段开采在武山铜矿的试验研究进行探讨。
武山铜矿位于陕西省武山县东北部,地处西秦岭以北,海拔2400~3100米,是目前该地区最大的铜矿。
该矿床呈南北向伸展,矿体走向NW,倾向北偏东30°,厚度约20-30米,主要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等,年产量达到了1500吨左右。
传统的单中段开采方式中,采矿工作面的采高过高,导致了大量的矿石掉落,工作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塌陷,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但是双中段开采技术可以在保证采矿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采矿效率。
双中段开采技术是将采矿工作面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瞬间采空区,下部分是支撑区,上下两部分相互配合。
针对武山铜矿现有的采矿条件,矿区工程师进行了多次试验验证。
首先,工程师进行了现场勘查与测量,确认了该矿床的矿体倾角及走向,确定了最佳的双中段工作面划分方案,并进行了两个支架之间的均布荷载计算,明确了支架的安装数量。
随后工程师在矿床的不同位置进行了钻孔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了最优的炮孔布置方式和炮孔深度。
在确定了炮孔的布置位置和深度之后,工程师按照一定的爆破参数和爆破时间表,对采矿工作面进行了爆破作业。
最后,在采矿过程中,工程师采用了自动化矿山机械和监测系统,在保证整个开采过程的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采矿效率。
通过试验研究,双中段开采技术在武山铜矿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采矿工作面的划分、支架数量的安装、炮孔布置深度的确定以及爆破参数等方面的考虑,都使得整个采矿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安全和环保。
相比单中段开采技术,双中段开采技术减少了采矿工作面的倒塌和大块矿石的掉门,有效地提高了采矿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山铜矿采矿方法介绍(工艺流程)
1966年~1992年,武山铜矿与北京矿冶总院共同完成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逐步确定北矿带采用下向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方法;南矿带分别采用上向斜壁宽分条水砂充填采矿发或下向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方法。
两采矿方法一直沿用至2005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对采矿工艺进行创新.2003年,在北矿带-160米中段及-210米中段E1、W2盘区开展双中段开采的试验,成功完成矿块两个中段矿体的回收。
2005年,根据二期扩产工程设计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别选择南矿带W4盘区和-160米中段S1盘区进行采矿试验,并取得阶段性试验的成功.
现武山铜矿使用的采矿方法为北矿带采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南矿带根据矿岩稳固性不同,分别采用下向水平进路式水砂充填和上向分层进路式水砂充填采矿法,具体介绍如下:一、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
该采矿方法主要用于南矿带矿岩稳固性差的采场.具体为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长度一般为100米,宽度为矿体厚度,高度为中段高度,分段高度10米,水砂充填高度分层高度为3.0米。
采准工程布置在下盘围岩内,切割时沿矿体下盘界限,沿脉掘进切采进路,断面为3.0米*3。
0米。
从切采进路两端回采进路,由下盘向上盘推进,由两端向中央逐条进路后退式回采。
回采工艺:气腿式凿眼机打眼,浅孔爆破,局扇通风,WJD-76型电动铲运机出矿至采场溜矿井,坑木支护,支护间距切采不大于0.8米,回采支护间距不大于1.1米,进路回采结束后,平整底板并铺设300m厚的钢筋混凝土假底。
经养护后,由地表充填站将比配好的充填料,经管道输送至采场工作面进行充填,水通过采场泄水井排至下一中段,在水泵房集中排出地表。
二、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
该方法用于南矿带矿岩稳固性好的采场。
具体为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长度一般为100米,宽度为矿体厚度,高40米,分段高度10米,分层高度3.3米,底柱高6。
6米,间柱宽4米。
采准工程均布置在较稳固的上盘围岩内。
切割方式根据矿体的稳固程度以及进路的布置形式来确定。
当矿体较稳固时,切割平巷沿矿体下盘边界掘进,回采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当矿体稳固性较差时,切割平巷布置在矿体上盘边界,垂直矿体布置回采进路,由上盘往下盘推进或由盘区中间向两端部推进。
分层回采由两端部向中间或下盘向上盘逐条进路回采;中段由下往上逐层回采。
工艺使用过程中,根据经验在厚大矿体中部留有间柱.
回采工艺:气腿式凿岩机浅孔凿孔,乳化炸药,火雷管,非电导爆管引爆,局扇通风,锚杆局部护顶,电动铲运机出矿,运至溜矿井。
每一回采进路结束后,经平整底板进行水砂充填。
泄水后进行相邻进
路的回采.
三、下向水平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
该采矿方法现用于北矿带所有的采场。
具体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长度一般为100米,宽度为矿体厚度,高度为中段高度,分段高度12。
5米,采场分层高度3.5米。
采准工程布置在下盘围岩内,切割时沿矿体下盘界限,沿脉掘进切采进路,断面为4米(宽)*3.5米(高)。
从切采进路两端回采进路,由下盘向上盘推进,由两端向中央逐条进路后退式回采。
回采工艺:气腿式凿眼机打眼,浅孔爆破,局扇回风道通风,2立方米柴油铲运机出矿至采场溜矿井,坑木支护,支护间距切采不大于1。
3米,回采支护间距不大于1。
6米,进路回采结束后,平整底板并铺设网度200毫米*200毫米的底筋,然后按间距1。
6米*1.6米布置长度2。
4米的竖筋,完毕后,视岩性情况采用砼整体浇灌或空心砖堆砌板墙。
板墙经养护后,由地表充填站将比配好的充填料,经管道输送至采场工作面进行充填,分三期充填,第一期灰砂比1:4,充填高度为巷道高度的一般,约1.8米,第二期灰砂比1:8,充填高度约1。
5,第三期采用江砂补充至完全接顶.充填水通过采场泄水井排至下一中段,在水泵房集中排出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