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合集下载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一)斑岩型铜矿这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矿类型,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兴安岭、山西中条山、长江中下游、西南“三江”、北疆和华北克拉通北缘5个地区,它们基本上位于世界3大斑岩型铜矿带(环太平洋带、古亚洲带和古地中海带)的分布区内。

它们的分布与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总的受构造活动带控制,但就单个矿床而言,矿床定位于隆坳交接部位,并靠隆起一侧(芮宗瑶,1998)。

在斑岩体中,并不是整个岩体内都有铜矿,而往往只是在斑岩体外缘的某些部位,该处一般裂隙构造比较发育,蚀变作用比较强烈,成矿作用发生在成岩之后,显然成矿是与热液活动有关。

目前,我国已知的5个超大型铜矿床中,斑岩型铜矿就占了4个,即西藏玉龙、江西德兴铜厂与富家坞和黑龙江的多宝山(储量已接近超大型规模)。

另外还有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山西铜厂峪、江西德兴朱砂红、西藏贡觉多霞松多和西藏察雅马拉松多5个大型铜矿床。

我国的斑岩型铜矿床中铜的平均品位,相对比国外要贫一些,矿石含铜量多低于1%。

斑岩型铜矿床的矿石组分较复杂,可综合利用的元素较多,最常见的有钼,常形成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次是金、银、铼、硒、碲,它们都可作为副产品进行回收。

有的可能还伴生有铂族元素,但这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工作才能确定。

(二)海相砂页岩型铜矿这种铜矿类型主要产于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赋矿围岩为细碎屑岩(有的含火山物质)或碳酸盐岩石,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并随地层同步褶皱,有的地段还有后期切层的铜矿脉产生。

矿床规模一般较大,主要分布在四川会理—云南东川—易门—元江、山西中条山、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和青海鄂拉山地区,它受陆内裂谷(亦有人称坳拉谷)或隆起区的边缘海槽控制。

海相碎屑岩型铜矿容矿地层的时代主要是元古宙和古生代。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元古宙更重要一些,主要矿床都是产于中、新元古代细碎屑岩(有的含火山物质)-碳酸盐建造中,它是我国铜矿重要类型之一。

其中最大的矿床是云南东川汤丹铜矿,据最近的资料,其铜金属储量已接近超大型矿床规模(250万t)。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2.氧化铜矿3.铜锌矿4.铜镍矿5.铜钴矿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我国铜矿的类型及分布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铜矿类型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铜矿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硫化铜矿主要包括黄铜矿(CuFeS2)和斑铜矿(Cu2S),是我国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

这类矿产通常呈黄铜色或斑马纹,含有较高的铜、铁、硫等元素。

2.氧化铜矿氧化铜矿主要包括赤铜矿(Cu2O)和黑铜矿(CuO),其颜色分别为红色和黑色。

这类矿产含铜量较高,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物。

3.铜锌矿铜锌矿主要包括闪锌矿(ZnS)和黄铁矿(FeS2),其颜色为黑色或暗褐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锌、铁等元素,铜锌含量较为均衡。

4.铜镍矿铜镍矿主要包括镍黄铁矿(NiFeS2)和镍铜矿(NiCu),其颜色为镍黄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镍等元素,镍铜含量较为均衡。

5.铜钴矿铜钴矿主要包括钴黄铁矿(CoFeS2)和钴铜矿(CoCu),其颜色为钴蓝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钴等元素,钴铜含量较为均衡。

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我国铜矿资源丰富,各类铜矿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

硫化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氧化铜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铜锌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铜镍矿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和内蒙古地区;铜钴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和贵州地区。

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探明的铜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铜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提高铜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中国铜矿的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中国是一个铜储存量非常大的国家,目前来说主要有7 个铜生产基地,分别是:江西铜基地,云南铜基地,白银铜基地,东北铜基地,铜陵铜基地,大冶铜基地,中条山铜基地。

一、江西铜基地江西铜矿资本丰富,居全国之首。

探明的铜工业储量(A+B+C 级储量,下同)占全国铜工业储量的1/3,是中国铜业出产最大的基地。

1978 年国家把江西铜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建造项目。

1979 年建立江西铜业公司,现具有六矿两厂,即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城门山铜矿(待建)、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上海冶炼厂。

六个大中型矿山具有探明的铜储量合计1387 万t,其间德兴铜矿是超大型铜(钼)矿田,德兴铜厂矿山1993 年构成10 万t/d 采选规划,变成亚洲特大型矿山之一。

现开采的五个矿山年产铜精矿(金属含量,下同)10.2 万t(1996),占CNNC 铜精矿产值的1/3,占全国铜精矿总产值的1/4。

江西铜业公司1996 年产电铜20.16 万t(其间贵溪冶炼厂11.65 万t)占CNNC 铜产值的1/3,占全国铜总产值的1/5。

二、云南铜基地云南铜矿资本丰富,探明的铜工业储量居全国第2 位。

该基地由四矿一厂构成,即东川、易门、大姚、牟定等四个大中型矿山和云南治炼厂。

当前构成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1996 年年产电铜10 万t,铜精矿5 万t,是中国产铜第二大型铜业基地。

三、白银铜基地甘肃白银厂区域是中国铜矿富集区之一,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等矿床构成。

为开发白银厂铜矿资本于1954 年建立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并将矿山采选冶建造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方案重点建造项目之一,揭开了中国50 时代建造大型铜公司的前奏。

通过1957 至1959 年三年大规划建造,折腰山、火焰山两个露天矿和选矿厂、冶炼厂等高速度、。

我国铜矿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我国铜矿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特别策划'•]文、图/毛冰早在史并用获铜的使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 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它器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自然铜、蓝铜矿和孔雀石曾经是古人开采的主要的炼铜矿物,而在今天,随着人们对铜矿资源的大量的需求和采矿、选矿和冶矿技术的提高,形态优美、色彩明艳的自然铜、蓝铜矿和孔雀石一般被用作观赏石和矿物收藏,而目前 工业上常用的铜矿石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和斑铜矿等。

铜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已经十分常见,然而铜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却不高,只占0.00007%左右。

按照目前 的开釆标准,地质体中铜的含量达到0.2%以上才可以作为能创造经济价值铜矿体,也就是说,地质体的铜的含量 需要达到地壳中铜含量平均值的约3000倍以上,才能称作铜矿床。

铜矿床之所以能形成,正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 铜元素运移和地壳下部地幔物质上升的结果。

铜元素以不 同的方式运移并富集,最终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铜矿,因此,铜矿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如与火成岩有关的斑 岩型和矽卡岩型,以及沉积型等等。

目前我国的铜矿的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砂页岩型和 矽卡岩型,以及有铜伴生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岩浆熔离型 和块状硫化物型等。

.▲自然铜/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18 地球Earth▲我国重要的产出铜的矿床▲斑铜矿和黄铜矿(斑岩型矿)斑岩型铜矿是世界产出铜资源的主要类型,占到世界已探明铜矿储量的一半。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是品位低,但是规模大,是在由岩浆冷却形成的斑岩中以及它内外接触带上产出的细脉侵染状矿床。

成矿的斑岩通常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在这些构造环境下,可以形成呈带呈群分布的斑岩型铜矿。

矿石中的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

斑岩型铜矿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矿类型,在江西、西藏、黑龙江和云南等地都有发现。

我国江西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它位于江西省德兴市东北约25公里处,目前已累积探明铜储量近1000万吨,是一个超大型的斑岩型铜矿。

铜矿的产地和分布

铜矿的产地和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秘鲁: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安第斯山脉地区
美国:铜矿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 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
非洲地区
刚果(金):全球最大的铜矿储量国家,拥有多个大型铜矿床 赞比亚:铜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赞比亚铜带地区 博茨瓦纳: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床之一,位于博茨瓦纳南部 纳米比亚:铜矿储量较少,但质量较高,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中部地区
影响:对当 地经济和社 会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
四川拉拉铜矿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
铜矿储量丰富,是中国重要的 铜矿基地之一
开采历史悠久,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
拉拉铜矿的铜矿石品质优良, 铜含量高,易于开采和加工
Part Three
铜矿的开采和利用
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铜矿,成本 低,效率高
永平铜矿:位于江 西省永平县,是中 国重要的铜矿之一, 储量较大,品质优 良。
武山铜矿:位于江 西省武山县,是中 国重要的铜矿之一, 储量较大,品质优 良。
赣州铜矿:位于江 西省赣州市,是中 国重要的铜矿之一, 储量较大,品质优 良。
安徽铜陵铜矿
位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
储量:铜陵铜矿储量丰富,是中国 重要的铜矿基地之一
亚洲地区
中国: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西藏等地
印度:铜矿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
蒙古: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戈壁地区
哈萨克斯坦: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斯塔纳地区
印度尼西亚: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 里曼丹岛
菲律宾: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
随着科技发展,铜矿在电子、新能 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铜矿床

铜矿床

目前,我国铜矿的主要工业矿床分为八类,各类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如下:1.矽卡岩铜矿此类矿床的特点是:①矿床均分布在中性至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层接触带或其附近;②矿床往往受断裂构造与层间破碎带控制;⑧矿石成分复杂,有用组分多,铜常常与铁、铅、锌、钼、钨、锡等共生;④围岩蚀变明显,在空间上铜矿主要与次透辉石矽卡岩有关多⑤矿床分布广泛,常成群出现,一般为中等规模,矿石品位较富。

我国东部地区已知矽卡岩铜矿多生成于燕山期,少部分属海西期。

根据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情况,与闪长岩-长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矽卡岩矿床,多是铁、钼与铜共生;而与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矽卡岩矿床则多是锡、钨与铜共生。

本类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是:(1)岩石标志①侵入岩矽卡岩铜矿总是与一定的侵入岩体紧密共生。

这种侵入体绝大部分属于中-酸性岩浆产物,如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闪长玢岩等。

与基性岩浆有关的矽卡岩铜矿很少见;超基性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则尚未发现过矽卡岩铜矿。

②围岩有利于生成矽卡岩铜矿的围岩,以碳酸盐岩石为主,如石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和各种不纯质的石灰岩及白云岩、钙质凝灰岩等。

从我国已知矿床的围岩来看,燧石条带灰岩、泥质灰岩、薄层灰岩、含有机杂质的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等,由于含杂质,化学性质活泼,性脆易碎,形成空隙,最有利于铜矿的生成。

特别是当不同岩性的岩层与灰岩等碳酸盐岩石交互出现,其中并有不透水的页岩、硅质岩层存在,形成所谓“隔层”时,是矿化富集最良好的部位。

(2)矽卡岩及蚀变标志与铜矿有关的矽卡岩,按原岩的不同可分为:①钙质矽卡岩,系交代灰岩而成,典型矽卡岩矿物有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和辉石(透辉石一钙铁辉石);②镁质矽卡岩,系交代白云质岩石而成,典型矿物有:镁橄榄石、尖晶石、金云母、硅镁石等;⑧硅质矽卡岩,系交代硅酸盐岩石而成,最主要的矿物是方柱石,其他矿物与钙质矽卡岩典型矿物差别不大。

铜矿矿产地分布及特点

铜矿矿产地分布及特点

温度:铜矿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200摄氏度以上
压力:铜矿的形成还需要较高的压力,通常在5000个大气压以上
岩石类型:铜矿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其中火成岩中的铜矿最为丰富
成矿压力:影响铜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
压力与构造的关系:压力作用导致岩石变形、破碎,形成有利于铜矿形成的构造
矿体特征:多呈脉状、网状、筒状等Leabharlann 形成原因:沉积岩中的铜元素富集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
分布地区:美国、智利、秘鲁等国家
特点:矿体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
形成原因:火山活动导致岩石破碎,铜元素富集
特点:矿体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
分布: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地区
实例: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秘鲁卡哈马卡铜矿
所罗门群岛:铜矿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布干维尔岛
中国铜矿分布
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安徽等地
铜矿类型多样,包括硫化铜矿、氧化铜矿等
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铜矿开采技术先进,采用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等多种方式
铜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广西铜矿:以河池、柳州、桂林等地为主,储量中等,品质优良
广东铜矿:以韶关、清远、梅州等地为主,储量中等,品质优良
福建铜矿:以德化、永春、南平、宁德等地为主,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铜仁、万山、玉屏等地
云南省:主要分布在东川、易门、禄劝、会泽等地
四川省:主要分布在攀枝花、西昌、会理等地
西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

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

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矿山复绿: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环保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环保工作合规进行
铜矿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排放
THANK YOU
汇报人:
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喷发等形成的热液活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地下水渗透、循环等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气条件
化学作用: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学地质条件
铜矿的形成岩浆条件
岩浆活动: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活动可以提供铜矿所需的热能和物质来源。
优点:适用于大面积、深部找矿
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异常解释、验证
应用:广泛应用于铜矿、金矿、铁矿等金属矿产的勘探
磁力找矿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点:快速、高效,可以大面积搜索
原理:利用磁力仪测量地磁场的变化,寻找磁性矿藏
局限性:只能找到具有磁性的矿藏,对其他类型的矿藏无效
与其他找矿方法的结合:可以与其他找矿方法相结合,提高找矿效率和准确性
铜矿地质特征与分布
汇报人:
目录
01
铜矿的地质特征
02
铜矿的分布规律
03
铜矿的成矿条件
04
铜矿的找矿方法
05
铜矿的开发利用
铜矿的地质特征
PART 01
铜矿的矿物组成
矿物颜色:黄、绿、蓝、红等
矿物硬度:软、中硬、硬等
矿物结构:致密、疏松、多孔等
矿物形态:粒状、块状、结核状等
伴生矿物:铁、锌、铅、金、银等
矿石类型: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等
铜矿的构造
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辉铜矿、铜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一)中国铜矿床分类矿床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聚集体。

地质矿业工作者为了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开发利用则进行矿床分类。

中国铜矿床分类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是丁文江(1917)将我国铜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将斑岩铜矿归入浸染型铜矿,并提出山西中条山铜矿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岩中”,属“低品位浸染状矿石”。

其后,朱熙人(1935)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

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研究。

1953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

1957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进而又分6类22式。

1959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建造、金属组合、矿体形状及产状和矿化时代等又进一步划分若干亚类。

70年代以来,铜矿床的分类从单纯以产状、成因及工业类型划分,转向结合矿石商品价值、成岩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进行铜矿床分类。

其中有代表性的,郭文魁于1976年将我国铜矿床分为六大类:①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进一步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及条带状浸染状铜矿两个亚类;②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③与中酸性火山-深成杂岩或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④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⑤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⑥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层状铜矿)。

1989年,《中国矿床》(宋叔和主编,1989)推出的中国铜矿床分类,在前人分类基础上,着重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矿床形成的地质因素,即产出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二是商品矿石的经济意义,即矿床必须在现阶段能够被开发利用,而且要有一定规模。

以这两个原则将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六类:①铜镍硫化物型矿床;②斑岩型铜矿床;③夕卡岩型铜矿床,④火山岩型铜矿床,⑤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⑥陆相砂岩型铜矿床。

至于石英脉型铜矿、自然铜矿床等,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不是开采的主要对象,故未归入本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对铜矿床分类趋于以容矿岩石为基础,并考虑到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和经济开采价值进行分类。

如王之田等(1994)将中国铜矿床类型划分为七类,并对已知的大型铜矿床类型及地质时代占有储量进行了统计,反映矿床类型经济意义。

芮宗瑶等(1993)也以容矿岩石为主线,兼顾成矿环境、矿床成因等将中国铜矿床分成五大类10小类,并列举每个类型的容矿岩石、矿石建造、矿体形态、成矿作用、矿质来源、成矿环境以及矿床实例等。

(二)中国铜矿矿床类型简述中国铜矿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是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

其中,前4类矿床的储量合计占全国铜矿储量的90%。

这些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各异,有其各自的成矿特征。

根据芮宗瑶等(1993)、王之田等(1994)等研究成果,按各类型矿床占有储量比例依次简述如下:斑岩型铜(钼)矿该类型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的45.5%,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而且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其成矿特点:(1)成岩成矿时代较新。

东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如位于环太平洋西带外带的赣东北大断裂的西北侧德兴超大型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199~112Ma。

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古亚洲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

如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衔接部位的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292~245Ma;位于额尔古纳褶皱系的内蒙古东部乌奴格吐山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188~182Ma。

西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喜马拉雅期为主。

如西藏东部地区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55~35Ma,马拉松多斑岩铜矿33.2Ma,多霞松多斑岩铜矿30.9Ma。

(2)成矿岩石基本特征。

多数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多期次高位侵位的复式小斑岩体为主。

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系列,其次是碱钙性系列。

其中包括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和其他花岗质岩石。

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化学成分以SiO2 62%~68%的成矿最佳。

岩石化学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相应的矿石建造为Cu(Fe)→Cu(Au)→Cu(Mo)→Cu(Sn),岩浆分异指数对应从60%变为92%。

(3)围岩蚀变分早、中、晚期。

早期蚀变包括钾硅酸盐交代岩、钾质角岩和部分镁-钙夕卡岩;中期蚀变包括绢英岩、黄铁绢英岩、青磐岩和湿夕卡岩;晚期蚀变包括中度-深度泥英岩、浊沸石-硫酸盐交代岩等。

(4)次生作用不发育。

次生富集作用,可使斑岩铜矿石品位得到进一步富集而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富矿。

次生富集带多数是形成高品位的辉铜矿矿层,开采经济价值巨大。

然而,中国斑岩型铜矿多数矿床未能形成厚大的次生富集带,可谓先天不足,因而多数矿床是大型贫矿,铜品位一般在0.5%左右。

(三)我国铜矿资源矿床的特点1、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大型铜矿床的储量>50万t,中型矿床10~50万t,小型矿床<10万t。

超大型矿床,国内一般都按涂光炽的主张,将五倍于大型矿床储量的矿床称为超大型矿床。

按上述标准划分,铜矿储量大于250万t以上的矿床仅有江西德兴铜矿田(铜厂矿床524万t)、西藏玉龙铜矿床(650万t)、金川铜镍矿田(铜340万t)、东川铜矿田(500万t,包括原有探获储量和近年新增未上表的储量)。

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小型占88%。

2、贫矿多,富矿少。

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0.87%,品位>1%的铜储量约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35.9%。

在大型铜矿中,品位>1%的铜储量仅占13.2%。

3、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在900多个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占72.9%,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

许多铜矿山生产的铜精矿含有可观的金、银、铂族元素和铟、镓、锗、铊、铼、硒、碲以及大量的硫、铅、锌、镍、钴、铋、砷等元素,它们赋存在各类铜及多金属矿床中。

在斑岩型铜矿床中,多数矿床共生钼,伴生金、银、铟、锗、铊、铼、镉、硒以及铂族元素;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铜镍共生,伴生钴、铂族、金、银、镓、锗、铊、硒、碲等;夕卡岩型铜及多金属矿床,铜、铁、铅、锌、钨等常共生在一个矿床中,并伴生钴、锡、钼、金、银、镓、锗、铼、镉、硒、碲等;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铅、锌和黄铁矿常共生产出,并伴生金、银、硒、镉、铟、铊、钼、钴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常伴生铅、锌、钛、钒、镍、钴、锡、金、银、汞、镓、锗、镉、铊、铀、钍、硒等。

在铜矿床中共伴生组分颇有综合利用价值。

铜矿石在选冶过程中回收的金、银、铅、锌、硫以及铟、镓、镉、锗、硒、碲等共伴生元素的价值,占原料总产值的44%。

中国伴生金占全国金储量35%以上,多数是在铜多金属矿床中,伴生金的产量76%来自铜矿,32.5%的银产量也来自于铜矿。

全国有色金属矿山副产品的硫精矿,80%来自于铜矿山,铂族金属几乎全部取之于铜镍矿床。

不少铜矿山选厂还选出铅、锌、钨、钼、铁、硫等精矿产品。

许多铜业公司、矿山企业通过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回收共伴生组分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矿山(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银山铅锌铜矿、城门山铜矿)共伴生矿产储量共计:钼28万t、硫9000万t(矿石量)、金415t、银1.1万t、硒1万t、碲1万t、镓9000t、铼2900t、铊1400t、钴1.4万t、钯240t以及锑、铋、砷、钨、镍等。

仅就每年回收金、银及硫精矿产品的销售价值达2亿多元,约占全公司总销售收入的15%,是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

1995年德兴铜矿回收的金、银十分可观,其产值占该矿总产值的20%以上。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矿山共伴生矿产储量:硫2014万t(矿石量)、铁1471万t(矿石量)、伴生金78.1t、伴生银1123t以及若干量的钴、铋、镍、钼、镉、镓、锗、硒等。

该公司1995年生产铜精矿和铜金属的同时,综合回收硫精矿31万t、铁精矿44万t,从阳极泥中提炼的黄金、白银相当可观,从电解液和烟灰中回收若干量的硫酸铜、铟、铂、钯等。

1995年综合利用产值完成2.9亿元,占公司总产值的24%。

综合利用是该公司创利增效的重要途径。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生产矿山,拥有丰富的铜、铁、金、银、钨、钼、钴、硫等共伴生矿产。

矿山生产铜精矿(含金、银)、铁精矿、硫精矿、钨精矿,冶炼方面除生产铜系列产品外,还综合回收硫酸、金、银、氟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铜、铅铋合金、精硒等10余个产品。

1995年综合利用产品创产值4.54亿元,占该公司总产值的22%。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矿山和冶炼厂生产伴生组分的产品有硫精矿、金、银、硒、镉等产品,从投产到1995年,累计生产有色金属冶炼产品192.08万t,黄金24.3t,白银913.2t,硫酸515万t,硫精矿3216万t。

1995年该公司综合利用实现产值4.58亿元,10年累计创产值27.65亿元。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从1986~1995年三个矿山共生产伴生金3.3t、银22t、钴248t、硫25万t,产值共计1.76亿元,占矿山总产值的39%。

此外,还有两座尾矿库堆尾砂2000万t,含有铜、钴、镍、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含铜近万吨、银10t以上,这些暂难回收利用的资源已完好地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利用。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所属铜镍矿山拥有丰富铜镍钴铂资源。

铜镍共生并伴生金、银、硫、铂族金属和硒等稀散元素。

金川公司矿山、冶炼生产自1964年正式投产到1995年共生产镍41.7万t、铜约20万t以及铂族金属与黄金近千公斤和钴、银、硫、硒等完成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实现利税58.2亿元。

镍、铂族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8%和90%以上,具有年产4万t镍、2万t铜、相应的钴和铂族金属、黄金、白银以及40万t硫酸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