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及地区的货币,按照一定的方法设定篮子中各个货币的权重,根据篮子中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决定本币的波动,以维持本币加权平均汇率水平在控制的范围内。如果本币汇率完全紧随篮子货币汇率波动而波动,就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如仅以篮子货币为参考,综合测算本币的多边汇率指数,从而决定本币的变动水平和幅度,则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7.21汇改后,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泰国铢、加拿大元11种货币成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参考篮子货币,其中美元、日元、欧元和韩元是主要的篮子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调节的一个参考,篮子货币的选取以及权重的确定主要考虑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及地区的货币,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和

经常项目中一些无偿转移类项目的收支等。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汇率制度。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自由的浮动汇率制

度,低收入和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多选择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有一些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以目前中国并不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尚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人均GDP 水平不高,金融开放程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直接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自由浮动尚不现实,这只能作为汇率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非常强的条件下,仅仅简单地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也不适宜,这很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向极端波动,出现迅速升值的局面,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危害。因此,在目前的经济、金融现状下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选择。这是因为,一是这种制度可以使人民币对各个币种的汇率开始浮动起来,更加具有弹性,有利于将来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过渡;二是在汇改的同时可以保持人民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基本稳定,减弱汇改给我国经济、金融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三是这种加权参考多币种的制度适合我国目前多边贸易快速发展的要求。

与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目前我国实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虽然在总体上与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基本保持平衡,但就某一货币而言,汇率会产生经常性的波动,尤其是对过去始终保持稳定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会出现相对较大的波动。

这种波动显然会加大企业经

营及投资者的风险,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增强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风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对我国的外汇避险市场及相关金融衍生工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外汇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

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之所以选择目前时机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一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二是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发行票据对冲,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成本,使得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成本不断上升。三是今年以来美元一改近几年来的弱势,逐步走强,此时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多币种的篮子货币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总之,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内外环境下,适时改革缺乏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在新的均衡水平上的相对稳定,

从而促进我国的经

济结构调整、金融体系完善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总体汇率加权平均水平的变动,在浮动范围内对汇率实

行管理是现行汇率机制的基本特点。央

行根据国内外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的变化,以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为基础,及时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测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动,从而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及时管理与调节。换言之,本币汇率并不与篮子货币直接挂钩并随之波动,篮子货币的汇率只是作为货币当局确定中间价和浮动范围的参考依据。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天的浮动范围限制在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上下3‰之内,兑非美元货币汇率则限制在1.5%之内,而这一浮动范围将由央行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节。

目前,我国没有公开一篮子货币的各种技术指标,如以何种原则选择货币;按照贸易额还是贸易弹性设定各币种的权重;每种货币的权重是多少;是以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为目标还是以稳定GDP 或物价为目标等。这显然是借鉴了新加坡汇率制度的成功经验,其目的是避免货币当局陷入被动,承担过多义务,提高干预的机动性,减弱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知性,减少金融投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损害。但随着时间延续,市场可以对以上指标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和测算。

最近,央行公布了一篮子货币主要币种构成,宣布将继续适当扩大人民币的浮动范围。与此同时,央行还大力推动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适时

推出人民币远期交易、外汇掉期、实行外汇询价交易等项制度。这类做法显然是对新的汇率制度进行的配套改革和市场建设,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机制缓解外来资本对央行的冲击,分担其外汇占款压力,增强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动性和自由度,逐步增强市场对新汇率制度的理解和信心,减轻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还将对新的汇率制度继续观察和调整,完善各类配套机制,为人民币更为市场化的改革创造条件。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总练习与答案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总练习 一、名词解释 1.中介目标 2.再贴现政策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4.公开市场操作 5.道义劝告 6.窗口指导 7.信贷配给 1.中介目标——中介目标是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之间的、与最终目标精密相关的、中央银行可以观测与控制的效果指标,又被称为“远期目标”,常见的主要有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等金融变量。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金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政策应该包括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再贴现条件的规定两个方面内容。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及其信用创造能力而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涉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程序三方面内容。 4.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操作有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与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之分。 5.道义劝告——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公告、指示、会议或与金融机构负责人直接面谈等方式以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正确理解货币政策意图,主动自觉地配合采取相应措施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 6.窗口指导——“窗口指导”一词源于日本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动态、物价变动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规定商业银行信贷的重点投放方向及其规模等。这些规定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是由于中央银行对不配合的银行一般将采取制裁措施,使得窗口指导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7.信贷配给——当信贷资金需求超过银行可贷资金时,在同样具有信贷资金需求的借款者中,有的借款人可以获得银行信贷,而有的借款人即使这些借款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这种现象即为信贷配给。 8.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是指货币政策从需要制定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之间的时段差。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可以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待采取行动所需要占用的时间。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最终对经济发生作用所需要耗用的时间。 9.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指中央银行在买进有价证券的时候,同时与有价证券的出售者签订、要求出售者在约定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购回其所出售的有价证券的协议;回购协议的政策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短期资金、满足临时资金需求,防止政府债券不规则的波动、稳定金融市场。

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影响意义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影响意义 作者宋姣姣 系(院)经济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 2012级 学号 121701063 指导教师马岚岚 日期 2016年5月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影响意义 宋姣姣 (安阳师范学院经济系,河南安阳 455002) 摘要: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然而,人民币早已符合“出口标准”指标要求,但是人民币在“自由使用标准”诸指标中有强有弱,离岸市场深度不够。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IMF提高自身形象,有利于各国反对美元霸权,有利于倒逼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还有利于增强人民持有人民币的信心,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加入SDR篮子可能会使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受到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且对中国金融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本文主要对SDR篮子以及人民币加入篮子的利弊进行分析研究,借此对此事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知和客观评价,发挥人民国际化的积极影响,并积极应对挑战。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SDR 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意义和挑战;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际规定,加入SDR要满足“出口标准”和“自由使用标准”两个条件,2010年我国曾申请加入SDR,但由于人民币只符合“出口标准”而不满足“自由使用标准”,因而未能如愿[1]。时隔五年,我国成就了GDP总量世界第二,对外贸易总额世界第一的佳绩。同时,为达到IMF对世界储备货币的要求,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等,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取得翻天覆地的进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正式宣布,人民币将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这就意味着SDR货币篮子将由原来的4种货币进而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于2015年12月18日批准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由此中国份额占比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由此分析,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在IMF中只有不到4%的代表权,IMF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如果不进行改革,势必会削弱其国际代表性和影响力。 第二,随着亚投行(AIIB)倡议的提出和成立,目前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并踊跃加入,其中西欧14国已全部加入。同时,我国于2015年12月成为欧洲复兴银行(EBRD)的股东,拓宽了经济发展渠道,进一步加强与欧洲的合作。可见,即使我国在IMF中的占比份额不增加,我国的国际市场影响力依旧呈上升趋势。 第三,面对IMF全球代表性将被削弱和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地位逐步提高的事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各国都普遍担忧,IMF担心其世界代表性而欧盟则担心其与我国的经济合作,进而积极推动IMF改革[3]不断向美国施压。 可见,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的国际化程度得到了世界的肯定,SDR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机构,对SDR的正确认识和对规则的快速适应,对于我国在世界大舞台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加入SDR事件值得庆贺,但是,如何看待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和影响,社

浅析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解读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政策 内容摘要: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单一的一般类型,而是具有中国式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投资、出口和消费三大方面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贷款过多,出现大量流动性过剩;出口方面:出口过多,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购入大量外汇,导致货币投放量过多;消费方面:居民遵从谨慎性消费观念,整体收入偏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高,造成流动性过剩。鉴于学者对通货膨胀特殊成因的相关分析和应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性措施的建议,以及政府已经采取的一些相应的货币政策。我们对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做了一些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通货膨胀出口投资消费货币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原因 近年来,人们发现蔬菜贵了,肉价涨了,食堂的米饭少了、馒头小了、面条细了,我们的生活费很快就用光了······人们开始议论,通货膨胀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现象十分严重,通货膨胀已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不仅向来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也备受广大居民的关注。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需求拉动通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胀——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固有型通货膨胀——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套不上哪一种通货膨胀的类型,其本质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当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时,必定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中国的通货膨胀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物价同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

作者:韩萍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城5号路501号58# 邮编:250357 电话:150******** email:vha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739307.html,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 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目前国 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丁伯根法则 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的局面. 2007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这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提出了挑战。同 时,2007年我国国内经济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失衡。

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逐步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并且这一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08年国际收支预期顺差将有所下降。 二、现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所采用的需求调节政策都有哪些。(一、财政政策: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扩大国内需求入手,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已经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1的决定。因此,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主要立足于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在政府预算方面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在做好财政自身的改革的同时大力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货币政策:1998-2003年底,政府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从2004年开始,由于局部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摘要: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此次论文的目的是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述,具体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及特点,在明确对象的概念及特点的情况下我才能更好的引申出货币政策的作用及价值。第二部分我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产生的作用,具体分为了6个作用,其中还涉及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既定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我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了更详尽的理解。 关键字: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 (一)含义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或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二)内容 1.货币政策作用过程来看: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内容。 2.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来看: a)信贷政策:对信用行为进行管理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和结构。 b)利率政策:对市场利率的一般水平进行调节,是间接调控信用规模的手段。 c)外汇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汇率实施外汇管制。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方针和措施。 (三)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020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2020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 货币政策的外部因素 从汇率情况来看,近期人民币汇率采取类似于一种参考双“锚”模式,即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在美元走强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而美 元走弱时则参考美元。也就是说,在美元上涨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 相对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仍然是上涨的。这有助于防止或减缓人 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 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心对内将是“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对外将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主动挤压泡沫,防范金融风险, 也是货币政策势在必行的趋势。 货币政策的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看,当前的金融形势、经济基本面、四部门的债务状况等都是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金融形势以及过去 几年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是货币政策参考的重中之重。 1.当前的金融形势 当前政策已从放松金融管制阶段,逐步进入加强管制和引导规范阶段。次贷危机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后,我国逐渐放松金融管制。2015年我国金融业产值增速15.9%,远远超过GDP增速。中国金融 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今年已经上升到10.2%,较2012年的6.3%,短 短四年时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 在这四年中,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逐渐聚集。为防范金融风险,2016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金融管制逐步加强。而市场对 资金的需求规模并没有减少,如险资举牌就对资金有巨大的需求, 但央行并没有放任市场资金供给,导致10月中下旬开始资金面趋向 紧张。市场从“资产荒”到“资金荒”的切换十分迅速,以至于近

期发生了一次类似于2013年的小规模利率风暴。随着市场流动性紧 张预期进一步加大,利率走高,债市也发生了大幅波动。 债市大幅波动,主动打压了资产泡沫,短期释放了风险。因此,从我国当前金融状况来看,货币政策势必将以抑制资产泡沫的进一 步加大为目标,以防止金融空转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风险。从这个 角度来看,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并 不大。 2.实体经济基本面 再看实体经济基本面,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逐渐企稳。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6%,利润同比增长8.4%; 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7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1000 万的就业目标;投资也出现好转,特别是民间投资,10月份民间投 资增长5.9%,较6月的负增长高出约6个百分点。此外,PPI由负 转正,CPI温和上升,PMI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之上,市场预期明显 改善。因此,从实体经济角度来看,稳增长压力减小,也给货币政 策相对从紧创造了条件。 如果单考虑通胀因素,预计2017年通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也 会使得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变小。 3.债务负担 目前我国整体债务负担较为沉重,2015年底全社会杠杆率249%,四部门的负债情况各有不同。 政府方面,2015年中期至2016年中期有一波强劲的加杠杆过程,负债同比增速由不足10%上涨到超过30%。2016年中期以后政策开 始有所收敛,但11月增速仍然在25%以上。 对于居民部门来说,其负债大多用于购房。伴随着房价上涨,今年以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迅速增加。在10月份楼市调控加码情况下, 增速依然高达22.1%。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模拟试卷4.doc

[考研类试卷]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模拟试 卷4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称作( )。 (A)外部时滞 (B)内部时滞 (C)操作时滞 (D)决策时滞 2 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新政策的出台并加以实施所需要的时间,称作( )。 (A)外部时滞 (B)市场时滞 (C)决策时滞 (D)行动时滞 3 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到整个社会的产出、就业、物价、收入等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时间过程,称作( )。 (A)产出时滞 (B)市场时滞 (C)决策时滞 (D)行动时滞

4 货币政策调整后,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的时间过程,称作( )。 (A)产出时滞 (B)市场时滞 (C)决策时滞 (D)行动时滞 5 下列属于内部时滞范畴的是( )。 (A)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B)行动时滞、产出时滞 (C)认识时滞、行动时滞 (D)决策时滞、产出时滞 6 下列属于外部时滞范畴的是( )。 (A)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B)行动时滞、产出时滞 (C)认识时滞、行动时滞 (D)决策时滞、产出时滞 7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而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未加以考虑,仍按以往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货币供给,则导致( )。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D)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8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减缓,而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未加以考虑,仍按以往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货币供给,则导致( )。 (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D)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9 中介目标变量发生变化到这种变化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 )。 (A)认识时滞 (B)行动时滞 (C)市场时滞 (D)决策时滞 10 中央银行从采取措施到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时间被称为( )。 (A)内部时滞 (B)认识时滞 (C)行政时滞

一篮子货币概念

一篮子货币是将现有的一组货币按照一定方法组合而成的复合货币。一篮子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只是一种记账单位和计价标准。它被一些国家用于汇率管理,如将本国货币盯住已有的或构造出的一篮子货币,或者在Et常汇率管理中参考一篮子货币。 从技术层面看,构造一篮子货币包括四个步骤: 1.选择货币篮子的币种构成。按照与本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选择,为了避免汇率和利率计算复杂化带来的实际操作问题,货币篮子所包含的币种宜少不宜多。 2.确定各种货币所占的权重。权重反映对本国货币汇率影响的重要性。为了稳定有效汇率,大多选择双边贸易作为计算权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双边资本流动、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权重进行调整。 3.确定最主要的篮子货币如美元与本国货币以及其他篮子货币的基期汇率水平。基期汇率的确定非常重要,如果基期汇率不是均衡汇率,计算出来的篮子汇率就会存在系统性偏差。 4.根据已确定的权重和基期汇率,计算出货币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数量。例如,假设本国货币与最主要篮子货币i的基期汇率是8,即1单位i货币等于8个单位的本国货币,i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是40% ,则该货币篮子中所含i货币的数量为0.05(40%×1/8=0.05)。j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是10% ,且汇率为li=10Oj,则货币篮子中所含j货币的数量为1.25(10%×1/8×100)。依此类推,可以计算出篮子货币的数量。 一旦货币篮子确定下来,就可以根据市场上的汇率来计算篮子汇率。例如,要计算一篮子货币对货币i的汇率BER ,把篮子中各种货币按照市场汇率转化成货币i后加总即可。 j的数量,e i,j是市场上货币i对i的汇率,则BER i;计算公式为: 令ρ j是篮子中所含货币 i的汇率。 如果本国货币是严格盯住该一篮子货币,则BER i就是本国货币对货币

浅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浅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引言 中央银行的所有职能都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贯彻以及日常的操作紧密相连。中央银行无论是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还是政府的银行,都是围绕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一核心问题。因此,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完成其任任务、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 货币政策的含义 所谓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与信贷数额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 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来看,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执行其职能的一种手段。因而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与当时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有关。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要达到的目标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法展过程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着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社会经济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所以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成为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信用货币取代了金本位制。因而币值的稳定与否,是用单位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与否来衡量的,而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通常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所以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都是物价稳定。

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1%,失业率高达22%。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怀疑黄金的自动调节机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采取货币贬值,建立关税壁垒,加强输出等措施,以促进国内就业水平。具体地将就业正式列入货币政策目标是1946年的美国就业法案。 美国自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以后,通货膨胀形势日益严重。为克服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措施则带来了经济衰退的威胁,使美国的实际增长率慢与西方其他国家,美国的经济力量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于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为货币政策的第三个目标。 1958年以后,由于美国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贸易收支发生赤字,而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和军事支出并未减少,从而使国际收支恶化,大量美元外流,降低了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使国际货币危机更加严重。要遏制美元外流,就必须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于是平衡国际收支就成为货币政策的第四个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摘自2010年9月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一直采取多目标制,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发现,在一些阶段里多个目标无法同时实现,有时候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关系十分复杂。他建议中央银行应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权重去考虑多个目标,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去改变权重,或进行多个目标间的切换。 目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采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制,而大多数央行采取控制通胀的单一目标制。

当前货币及汇率政策分析

当前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分析 (撰稿人:韦舒斌) 集团战略发展规划部 二○一○年七月

内容摘要 6月19 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7月8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二季度例会,对当前经济、金融以及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状况进行总结,并释放部分未来货币政策趋势信号。 上述政策及事件部分反映了中国未来短期内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某些信号,基于此,战略部结合当前经济金融状况,深入分析近期货币政策和汇率改革重启,并形成一些判断和认识。 一、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观点 结合近期货币运行状况,深入分析央行二季度例会,以及经济结构性基础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形成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一些判断,具体如下: 1.“超级宽松政策”已经开始回归常态化,但以加息等“价 格型”工具方式真正开始执行紧缩政策之前可能还有一 个缓冲期; 2.央行已意识到近期紧缩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度调整了货 币正常化的紧缩速度和力度; 3.出口经济战略背景下,中国倾向于采用“数量型”而非 “价格型”工具(如利率上调等)来控制货币供给和信 贷增速,同时,人民币汇率政策从根本上影响了央行实 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能力; 4.“框架不变,动态优化”可能成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 基调,货币政策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的预期不切合实际。

5.所谓“框架不变”,是指下半年继续坚持当前货币政策适 度宽松的基调、全年信贷投放目标和“有保有控”的信 贷政策。所谓“动态优化”,是指在国内经济形势不确定 性增加背景下,为预防经济过快下滑,货币政策需要做 出局部性的适度松动,而松动的力度和时点则需要根据 经济形势而定。 二、关于当前汇率政策的观点 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通过对汇率政策演变轨迹、未来人民币形成机制和退出方案的选择等方面深入分析,形成下列判断: ⒈对于汇改时机,除央行官方解释以及济基础因素外,似 乎暗含着部分政治立场或者政治事件的影响。 ⒉退出机制和退出方案体现了央行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同 时,反映了汇改中政治或重要事件因素可能占据一定分 量,亦间接释放了央行汇改重心和对人民币升值容忍空 间的信号。 ⒊人民币近期不太可能对一揽子货币大幅升值,本轮汇改 对总体出口影响力度有限。 ⒋关于汇率未来形成机制,央行很可能继续2005年的机制, 即表面上宣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 实行典型的爬行盯住汇率制。 ⒌退出政策初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象征性行为,不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习题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短期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且变动灵活,因此通常将其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 A、最终目标 B、中间目标 C、传统工具 D、特殊工具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A、税收工具 B、目标变量 C、货币政策目标 D、货币政策工具 3、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时,主要是通过调控()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 A、货币供应量 B、货币需求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 4、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发出通告或指示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这种做法称为()。 A、信用管制 B、道义劝告 C、窗口指导 D、信用配额 5、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是40%,最长还款期限是5年,这种规定属于()。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间接信用指导 D、直接信用控制 6、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对货币乘数影响很大、作用力很强的是()。 A、再贴现率 B、再贷款利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7、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所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称为()。 A、再贴现率 B、再贷款率 C、最高存贷款利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公开市场操作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关于其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B、可以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C、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D、可以不需要其他工具配合 9、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资金主要贷给()。 A、个人 B、企业 C、商业银行 D、政府 10、下列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属于对政府提供的业务是()。 A、货币发行 B、集中存款准备金 C、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 D、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11、关于中央银行业务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银行为企业办理存贷、结算业务 B、中央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展业务 C、中央银行不与政府部门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D、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是()。 A、利率 B、通货膨胀率 C、货币供给量 D、基础货币 E、货币需求量 2、货币政策一般包含的内容有()。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C、货币政策效果 D、货币政策工具 E、货币政策措施 3、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不动产信用控制 C、消费者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E、预缴进口保证金 4、法定存款准备率金政策不能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原因是()。

第十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十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客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其产生和发展源于以下五方面因素: (1)政府融资问题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机器也不断强化,在频频爆发自然灾害以及战争,使得政府的收支经常处于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就需要借钱,向个人借款明显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向银行借款。但是一般的商业银行的规模、数量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政府的要求,这样在客观上就需要有这样一家银行出现,作为政府在融资时通常有这样两种做法:①联合大的商业银行在一起;②新建一个银行。 (2)银行券的统一发行问题 早期的许多商业银行除了办理存款汇总之外,都要从事银行券的发行,但是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弊病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①一些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由于经营能力不善、信誉薄弱,面对挤兑现象无法保证银行券的兑现,进而会引起社会的混乱;②一些银行由于势力、信誉、分支机构等问题,所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国内有限的地区活动,从而对生产流通带来困难。因此,客观上要有实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有权威的机构统一发行银行券,而政府确立最有权威机构,由政府亲自或者指定其代表统一银行券发行成为必然趋势。

(3)票据交换问题 随着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多,债权债务关系业日益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票据交换所以及清算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及合理处置,客观上就会对整个经济运行带来极大障碍,因此在全国要求有这样一个机构对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进行清算,而符合这样清算要求的清算中心只能由中央银行来承担 (4)最后贷款人问题 随着信用规模的扩大,在对银行的需求上表现为银行贷款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贷款期限不断延长的情况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以下问题:①商业银行仅仅使用自己的存款提供贷款,就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②如果商业银行将吸收到的贷款过多提供贷款,一旦社会出现大量提现的问题,而此时商业银行将存款大量放贷收不回来,就会面临支付危机;③一个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危机,会造成连锁反应使整个金融业陷入困境。客观上要求有信誉卓绝,实力强大,并且提供有效支付手段能力的最终支持者,从而使真个金融业稳健运行,而这个机构只能是中央银行。 (5)金融监管问题 金融业能否稳健运行是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银行公平、有序竞争,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减少金融运行风险,政府指定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管是非常

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探析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及地区的货币,按照一定的方法设定篮子中各个货币的权重,根据篮子中货币的汇率变动情况决定本币的波动,以维持本币加权平均汇率水平在控制的范围内。如果本币汇率完全紧随篮子货币汇率波动而波动,就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如仅以篮子货币为参考,综合测算本币的多边汇率指数,从而决定本币的变动水平和幅度,则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7.21汇改后,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泰国铢、加拿大元11种货币成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参考篮子货币,其中美元、日元、欧元和韩元是主要的篮子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调节的一个参考,篮子货币的选取以及权重的确定主要考虑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及地区的货币,着重考虑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和 经常项目中一些无偿转移类项目的收支等。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汇率制度。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自由的浮动汇率制 度,低收入和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多选择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有一些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以目前中国并不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尚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人均GDP 水平不高,金融开放程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直接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自由浮动尚不现实,这只能作为汇率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非常强的条件下,仅仅简单地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也不适宜,这很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向极端波动,出现迅速升值的局面,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危害。因此,在目前的经济、金融现状下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采用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选择。这是因为,一是这种制度可以使人民币对各个币种的汇率开始浮动起来,更加具有弹性,有利于将来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过渡;二是在汇改的同时可以保持人民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基本稳定,减弱汇改给我国经济、金融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三是这种加权参考多币种的制度适合我国目前多边贸易快速发展的要求。 与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目前我国实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虽然在总体上与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基本保持平衡,但就某一货币而言,汇率会产生经常性的波动,尤其是对过去始终保持稳定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会出现相对较大的波动。 这种波动显然会加大企业经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 B )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 B. 有效—无效—有效 C.无效—有效 D. 有效—无效 2.(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币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C )。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D )。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 D.国务院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 ABCDE )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 B.一般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速度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BDE )。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市场手段 D.法律手段 E.行政手段 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E)。 A.政策目标 B.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 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D. 政策传递机制 E. 政策效果 4.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ABCDE )。 A.金融稳定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币值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5.关于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E )。 A.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B.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 C.社会总供给决定了真实货币需求 D.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E.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以及预测习题(完美版)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重点内容以及预测习题 一、名词解释 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时滞、信贷配给、托宾的投资q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币值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 2.当一个贷款人拒绝提供贷款,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利率甚或更高的利率,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强迫交易 B.战略选择 C.信贷配给 D.共谋行为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制 B.复合制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制 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结构性调控工具的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直接管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5.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 A.1765年 B.1921年 C.1694年 D.1473年 6.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缅甸 D.新加坡 7.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A.利率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短期利率 8.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银行准备金 9.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于( )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3年 B.1985年 C.1984年 D.1986年 10.货币政策的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构成,其中内部时滞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 )。 A.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决策时滞 B.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行动时滞

“盯住一篮子货币”与“参考一篮子货币”

两种制度的区别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有效规避世界上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动带来的冲击,实现本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其次,被盯住的货币对货币篮子中的各种单一货币的汇率会有一些波动,这种波动有利于远期市场的培育和外汇市场避险工具的产生。第三,汇率会更加具有弹性,会经常波动,有利于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过渡。最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有助于稳定汇率预期。 当然,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严格的盯住一篮子货币会丧失调整汇率的主动性;其次,本币的汇率变动不反映本币的市场供求状况;第三,盯住一篮子货币不能规避非汇率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在严格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货币的汇率变动完全根据篮子中各货币的汇率变动而被动地变动。而在参考一篮子汇率制度下,货币将以三种方式发生变动:一是日常的波动,即每天以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为中心正负3‰之内的波动;二是参考货币篮子调整中间价;三是必要时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可见,参考一篮子货币和严格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保留了货币当局对调节汇率的主动权和控制力,但不能享受在稳定汇率预期方面带来的好处;而后者则用一个明确的规则代替央行对汇率的任意干预,从而能迅速稳定汇率预期,但同时丧失了货币当局调节汇率的主动权。 “参考”制度的潜在风险与应对措施 我们还应认识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制度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其主要表现: 第一,升值预期强化带来的大规模资本流入。较低的升值使得保持该货币汇率稳定的承诺已经不具有可信度,并会使一部分人迅速加入到货币具有升值预期的人的行列。其结果是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外汇对货币的兑换。 第二,短期操作中可能面临投机冲击。一旦篮子中几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发生急剧变动,市场就完全有可能预期货币汇率的收盘价即使处于浮动区间的端点,也不足以反映货币篮子的价值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对货币进行短期投机冲击的可能性。 如果出现持续的、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明确宣布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并公布货币篮子的组成,将对货币的升值预期转嫁到对篮子中主货币的贬值预期上。 二、扩大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区间。 三、通过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使该货币的汇率反复进行窄幅震荡。 四、更严格的资本管制。这是一种使改革倒退的不得已的方式。 五、货币大幅度升值。这是短期内改变升值预期的最简单的方式,但是过大的升值幅度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 (摘自2005年7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链接 “一篮子货币”包括哪些?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刘洲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探索之中。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问题。中央银行体制或中央银行制度,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好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优。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完善思路 一.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资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二级市场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购协议;公开市场类操作,即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出售政府或中央银行证券,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一次性非冲销操作、外汇互换以及储备要求。(一)再融资工具 通过再融资工具中央银行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提高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流动资金账户余额。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银行的部分信贷,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也会增加,使净国内资产、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扩张。 (二)公开市场操作及公开市场类操作 公开市场买入(一次性买断交易或回购)提高了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卖出(一次性卖出交易或逆回购)则减少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类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级市场,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类操作可通过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证券发行进行。票据正的净发行(即新发行的票据的价值高于到期票据价值)提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的净发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三)法定准备金比率 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尽管有高的储备率,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但对银行而言,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 (四)外汇操作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银行体系的一次性操作,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水平。购买外汇会通过增加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扩张性效果,基础货币上升;出售外汇则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收缩性效果,基础货币下降。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