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5、 2.6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同步练习B卷(考试
课堂新坐标2014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2.5-6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 ——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 素 ——重力.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 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 由静止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基本知识 (1)问题发现 亚里士多德观点:重物下落得 快 ,轻物下落得 慢 .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矛盾:把重物和轻物捆在一起下落,会得出两种矛盾的 结论. 伽利略观点:重物与轻物下落得 一样快 .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学流程设计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重
点
难
点
1.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 和方向.(重点)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 题.(重点) 3.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 规律.(难点) 4.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 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菜
单
新课标 ·物理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必修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伽利略对自己落体运动的研究》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

《伽利略对自己落体运动的研究》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2.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体会抽象思维、提出假说、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思路和方法.2.通过史实了解佃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同时了解猜想的必要性,感曼探究规律的几个必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了解体会一些科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通过了解史实能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观,避免盲目和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观.3.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间题中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观念一思考一推理一猜想一验证”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准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根据与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2 000年,直到16世纪,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微了著名的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美妙,又是那样的发聋振聩!它动摇了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学以至近代科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领悟这位大师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高中物理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设计思路:1、课标要求分析: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2、教材文本分析:教材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以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历史,方法的教学贯穿课程文本始终。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伽利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过程以及面对困难时采取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论的初步认识。
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规律,但不十分了解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规律的具体过程和历史。
所以教材单独列出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过程和突破困难采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
4、教学总体安排:本课时采用了课前学生自己预习、课上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和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重点关注伽利略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2、知道逻辑推理(包括数学知识)和实验验证对解决物理课题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史实,培养渗透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进一步提升对方法论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伽利略否前人错误结论的逻辑推理、斜面实验结论的合理外推。
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法、归纳法、实验演示法五、教学用具:小铁球、斜槽、多媒体辅助设备。
六、教学流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过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导学案)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导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精品课件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 ) (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 (3)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 ) (4)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 2.一物体从塔顶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3 s落地,取g=10 m/s2,则物体 落地时的速度v= 30 m/s,方向 竖直向下 ;塔高H= 45 m.
图3
(1)对该实验装置及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220 V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D.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E.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
所以当物体下落2t 时,离地高度 h=1+3 3H=34H.
1234
解析 答案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屋檐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地面,
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子的上、下沿,
如图5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求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及
滴水的时间间隔.(g取10 m/s2) 图5
3.大小 (1)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
的(填“不同”或“相
同”);
9.8 m/s2
10 m/s2
(2)一般取值:g=
或g=
.
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 重量 决定的. 2.伽利略的研究: (1)逻辑归谬: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 “ 重物比轻物落得快 ”的论断. (2)猜想与假说: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 的速度应该是 均匀变化 的. (3)数学推理: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理得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与 所用时间的二次方 成正比,即x ∝t2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2.6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5、 2.6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重的物体g值大B. 在同一地点 ,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纬度越高 ,g值越大【答案】B,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在同一地点加速度一样大 ,A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g与高度和纬度有关 ,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 ,C不符合题意;g和纬度有关 ,纬度越高 ,g值越大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大 ,g是略微变大的。
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选项是〔〕A. 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通常计算中g取9.8m/s2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g的大小不同 ,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 ,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 ,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答案】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重力加速度是矢量 ,有大小有方向.A错误 ,符合题意.地球上同一地点 ,重力加速度相同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重力加速度不同 ,但相差不大.BC不符合题意.在同一地点 ,重力加速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大 ,g是略微变大的 ,随着高度的增大 ,g 是慢慢变小的。
3.如下图,一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后以3m/s的速度砸中人的头顶,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那么苹果下落的时间为〔〕A. 0.1 sB. 0.3s C. 1.5s D. 3 s【答案】B【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解答】由题意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gt , 得;故答案为:B。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件第二章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知识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v0+at
x=v0t+12at2 ―va0=―=→g0
v=gt h=12gt2
v2-v20 =2ax
v2=2gh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中间一段过程的分析方法: (1)差值法:从物体开始下落开始研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求物体下落后第 4 s 内的位移,可以用自由落体前 4 s 的位移与前 3 s 的位移的差求得。 (2)初速法:如求物体下落后第 4 s 内的位移,可以先根据 v0=gt1 求出第 4 s 内的初速 度,再利用 h=v0t2+12 gt22 求出相应的位移。
(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 (2)物体在真空中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 ) (3)自由释放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 ) (4)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一样大。( √ )
能力形成·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模型 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运动条件:初速度为零。 (2)受力条件:除重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素——重力。实际中,物 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 (2)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多选)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苹果和树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可以看成做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可以近似地看成做自由落体运动,树叶不能看成做自由落体运动 C.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将同时落地 D.苹果先落地是因为其下落B、C。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所受阻力相对重力很小,可看成做自由落体运 动,而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阻力相对重力较大,不能看成做自由落体运动,同一位 置重力加速度是相同的,A、D 错误,B 正确;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 不受空气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快慢相同,同时落地,C 正确。
人教版物理必修1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4)伽利略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 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他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 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通过实 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思考判断
×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重物、轻物下落得一样快.( )
二、竖直上抛的研究方法
(1)v>0 时,物体正在上升,v<0 时,物体正在下降; (2)h>0 时,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0 时,物体在抛出点的 下方.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3)理想斜面实验 ①如果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运动所用的时间 t 的平方成 正比 , 即 x∝t2. ②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滚下,测出小球从 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 x 和所用的时间 t. ③斜面倾角一定时,判断 x∝t2 是否成立. ④改变小球的质量,判断 x∝t2 是否成立. ⑤将斜面倾角外推到θ=90°时的情况——小球自由下 落,认为小球仍会做 匀加速 运动,从而得到了落体运动的 规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分层达标·训练 2.5、6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2.5、6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分层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3.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B.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C.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D.毽子的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4.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 )A.100 m/sB.140 m/sC.200 m/sD.2 000 m/s5.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6.离地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2)小球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
【能力提升】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4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
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B.落地前同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C.甲、乙两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是乙的4倍8.(2012·无锡高一检测)某人在高45 m的塔顶,每隔0.8 s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5、 2.6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同
步练习B卷(考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22分)
1. (3分) (2020高一上·邹城月考) 有一串珠子(珠子可视为质点),穿在一根长1.8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1个珠子,中间还有5个珠子。
从最下面的珠子算起,相邻两个珠子之间的距离依次为5cm、15cm、25cm、35cm、45cm、55cm,如图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细线的上端,让细线自由垂下,且第1个珠子紧贴水平桌面。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假设珠子落到桌面上不再反弹,则第2、3、4、5、6、7个珠子()
A . 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 . 依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之比为1∶ ∶ ∶2∶ ∶
C . 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
D . 第4个珠子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3m/s
【考点】
2. (2分)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点】
3. (2分)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 4m, 3m
B . 3m, 1m
C . 3m, 2m
D . 4m, 2m
【考点】
4. (2分)(2018·江苏) 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考点】
5. (2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期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这三者所体现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
B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牛顿、米、秒
C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
D . 伽利略用真实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
6. (2分)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时间落地。
则当它下落t时间下落的高度为()
【考点】
7. (2分) (2019高一上·上海期中)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0 s内的位移和在第1 s内的位移之比是()
A . 10∶1
B . 19∶1
C . 99∶1
D . 100∶1
【考点】
8. (2分) (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 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传说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作伽利略的纪念碑。
如果我们在一个晴朗无风的日子里,从比萨斜塔上同一高处,同时释放两个实心金属球,则()
A . 质量较大的球先到达地面
B . 两个球同时到达地面
C . 体积较大的球先到达地面
D . 质量较小的球先到达地面
【考点】
9. (5分) (2016高一上·海口期中) 如图,长度为5m的铁链,上端悬挂在O点,若从O点放开铁链,让其自由下落,求全链通过O点下方25m处的A点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考点】
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
10. (3分) (2016高一上·南通期中) 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 .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和相同的加速度
D . 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
11. (3分) (2019高一上·长治月考) 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该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 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
B . 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 . 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
D . 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
【考点】
三、解答题 (共2题;共25分)
12. (10分) (2019高二下·余姚月考) 电影中,质量为60kg的特工从楼顶出发,欲到达距离楼顶L=22.5m 处的房间.如图所示,他通过手轮沿一条竖直悬垂的滑索从静止开始下滑.下滑时他可调节对手轮的压力,从获得足够的阻力以控制下滑加速度.开始时他放松手轮,自由下落1s;然后他调节手轮,匀速下落了12.5m;然后他再调节手轮,匀减速下滑,当滑到该房间的窗户A处时,速度恰好为0.此时他用脚踏蹬开窗户,自己向墙外侧反弹了 0.9m,然后进入窗内.(不计空气阻力;放松手轮时,不计手轮与滑索间的摩擦;不考虑特工的身高影
响.g=10m/s2)
求:
(1)下滑时滑索承受的最大拉力.
(2)从开始下落到进入窗内,特工所用的时间.(此小题结果保留1位小数)
【考点】
13. (15分) (2017高一上·广州期中) 在离地20m高的塔顶上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
(2)小球从塔顶下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t
(3)小球在落地前最后3.8m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考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三、解答题 (共2题;共25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
答案:13-3、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