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D-27.1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和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
(编号: )
D —27.1 建设项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 合同号: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 施工路段: 取样地点:
(松容重)
堆积密度
试验次数
盛器容积 (mL )
盛器重量(g ) 盛器与砂重 (g ) 砂的重量 (g ) 密度 (kg/m 3) V
m 0 m 1 m 1- m 0
p =
m 1-m 0
×1000
V
1 ´
2 平均
(紧密容重)
紧装密度
1 2 平均
表观相对密度
试验次数
干燥砂重量(g )
试样、水与容量瓶合重(g )
水与容量瓶合重(g )
表观相对密度
m 0
m 1 m 2 p=
m 0
m 0- m 1+ m 2
1 2 平均
备注:
试验过程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标准试验,试验结果符合/不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及设计要求。
试验: 计算: 复核: 试验日期:。
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砂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表观密度是指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也是砂土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参数。
通过实验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可以了解砂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砂土的观密度,分析砂土的颗粒特性和压实度,进而对砂土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所用材料为标准砂土和试验设备包括砂表观密度仪、天平、铁锤、容量瓶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清洗试验设备,确保无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2. 取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通过筛网进行分级。
3. 将砂土样品放入砂表观密度仪中,轻轻振动仪器,使砂土自然排列并达到最佳状态。
4.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在天平上,记录下砂土样品的质量。
5. 用铁锤轻轻敲击砂表观密度仪,使砂土样品压实。
6. 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砂土样品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7. 将砂表观密度仪取下,用容量瓶装满水,记录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
8. 将砂表观密度仪放入容量瓶中,记录下容量瓶的末尾质量。
9.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砂土的观密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以下数据:砂土样品质量为100克,砂表观密度仪的质量为50克,容量瓶的初始质量为200克,末尾质量为400克。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砂土的观密度。
根据公式:观密度 = (砂土样品质量 + 砂表观密度仪质量) / (容量瓶末尾质量 -容量瓶初始质量)代入实验数据得到:观密度 = (100克 + 50克) / (400克 - 200克) = 0.5克/立方厘米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砂土的观密度为0.5克/立方厘米。
观密度是砂土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反映了砂土颗粒的紧密程度和排列情况。
观密度的大小与砂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观密度越大,说明砂土的颗粒越紧密,排列越有序。
观密度的测定对于砂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观密度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砂土的压实度。
砂土的压实度是指砂土在外力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排列更加紧密的程度。
砂的表观密度检验细则

砂的表观密度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kg,感量1g;
2、容器瓶 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5、烧杯 500ml
三、试样制备:参照《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将缩分后不少于650g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四、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
)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1);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
净,再向瓶内注入与第一次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 2)。
五、试验结果计算:表现密度p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 /m 3
)
ρ=( -a t )×1000 kg /m 3
式中:m 0――试样的烘干重量(g )
m 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重(g )
m 2――水及容器瓶总量(g )
a 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m 0 m 0+ m 2- m 1
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量砂的表观密度,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
表观密度是指砂的单位体积重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得出。
表观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ρ为表观密度,m为砂的质量,V为砂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电子天平。
2. 实验容器。
3. 砂。
4. 长尺。
5.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长尺测量实验容器的内部尺寸,记录下长度、宽度和高度。
2. 将实验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先称量空容器的质量m1。
3. 将砂倒入实验容器中,使其充满整个容器,并用铲子轻轻刮平,然后称量实验容器和砂的总质量m2。
4. 根据实验容器的尺寸和砂的总质量,计算出砂的体积V。
5. 根据砂的质量m2减去空容器的质量m1,得出砂的质量m。
6. 根据实验原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ρ。
五、实验数据记录。
1. 实验容器尺寸,长20cm、宽15cm、高10cm。
2. 空容器质量m1,200g。
3. 实验容器和砂的总质量m2,1200g。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砂的体积V为3000cm³,砂的质量m为1000g。
代入计算公式ρ = m/V中,可以得出砂的表观密度ρ为0.33g/cm³。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得出了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结果表明,砂的表观密度为0.33g/cm³。
这个实验结果与砂的实际密度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中的一些误差所致。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尽量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砂的表观密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种测量砂的表观密度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称量砂的质量时,需要注意天平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减小误差。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加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砂表观密度检测心得

砂表观密度检测心得一、前言砂表观密度检测是针对砂土的一种常见检测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砂土的密实程度以及含水量等参数。
在工程建设中,砂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分享我在进行砂表观密度检测时所积累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准备1.仪器设备:砂表观密度仪、电子天平、加湿器、温度计等。
2.试验材料:纯净水、干燥细沙等。
3.环境条件:试验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
三、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取适量的细沙样品,并将其通过筛网筛选出其粒径范围。
然后将筛选后的细沙放入加湿器中进行加湿处理,直至其含水量达到要求。
2.样品装置:将加湿处理后的细沙样品放入砂表观密度仪中,并利用手柄轻轻压实,使其达到最大压实状态。
3.密度测量:将砂表观密度仪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然后按下“开始”键,等待其自动测量结束,并记录下所得的数据。
4.重复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其平均值。
四、注意事项1.样品制备时,需要注意筛选出合适粒径范围的细沙,并在加湿处理时要保证其含水量达到要求。
2.在样品装置时,需要轻轻压实使其达到最大压实状态。
3.在密度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平稳不动,并等待其自动测量结束后再记录数据。
4.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在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时要注意排除异常值。
五、结论通过砂表观密度检测可以评估砂土的密实程度以及含水量等参数。
在进行该项检测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装置和密度测量等步骤,以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在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时也要注意排除异常值。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园林等领域。
砂的密度是研究其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表观密度则是指砂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比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并探讨其对砂的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定量的砂,天平,容器,量筒,水。
2. 实验步骤:1)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2) 将砂缓慢倒入容器中,直到容器充满,并记录砂的质量。
3) 将容器和砂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并记录水的体积。
4) 将容器和砂从水中取出,用纸巾擦干水分,并记录容器和砂的总质量。
5) 计算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砂的表观密度为:表观密度 = 砂的质量 / 砂的体积。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砂的质量要准确称量,避免误差。
2. 砂的体积要通过浸水法进行测量,确保砂完全浸没在水中,避免气泡的干扰。
3. 实验室环境要保持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砂的表观密度与性质的关系:砂的表观密度是其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砂的颗粒形状、组成、孔隙度等有关。
表观密度高的砂通常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而表观密度低的砂则常用于制备轻质材料,如轻质混凝土、保温材料等。
砂的表观密度与应用的关系:砂的表观密度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在建筑领域,表观密度高的砂常用于制备高强度混凝土,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在道路工程中,表观密度高的砂可用于制备高质量的路基材料,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园林设计中,表观密度低的砂可用于制作景观砂地,增加景观的美感和艺术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砂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了砂的表观密度。
砂的表观密度与其性质和应用密切相关,对于不同领域的工程和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砂表观密度简易法

砂表观密度简易法
砂表观密度简易法是一种测定沙子成品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利用沙子上存在的表面张力,以及沙子的比重和视密度来测量沙子样品重量的简单方法。
该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技术,可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更小的颗粒大小,更准确地测量沙子样品的重量。
在砂表观密度简易法的检测中,可以结合多种实验设备实现,比如激光表面张力仪、高精度比重秤和网眼台视试箱等实验仪器,以及实验室中的一些其他耗材,如沙子、空瓶、容器等。
通常,在使用砂表观密度简易法测定沙子成品密度时,首先,将沙子样品放置在网眼台视试箱的上方,然后使用精密比重秤将沙子样品的重量称量,最后,使用激光表面张力仪测量沙子样品的表面张力,以及如沙子 u数的指标。
此外,在砂表观密度简易法的计算中,通过使用一系列的公式计算出沙子成品密度,这些公式基于两个理论:比重理论和表面张力理论。
在比重理论中,沙子样品的比重是根据秤量出来的沙子样品的重量计算出来的;在表面张力理论中,沙子样品的表面张力是根据激光表面张力仪测量出来的,其中包括沙子 u数指标。
通过采用砂表观密度简易法,可以有效地测量沙子样品的密度,以便在生产中实现质量控制,同时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异常的沙子样品,从而更好地控制质量,确保沙子成品的质量。
通过总结,砂表观密度简易法是一种检测沙子成品密度的有效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沙子样品中
的异常品,从而保证沙子成品质量。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

砂的表观密度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背景1.1 砂的表观密度概念1.2 实验目的2. 实验器材与试剂2.1 器材2.2 试剂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3.2 实验操作4. 实验结果4.1 数据记录4..2 数据处理5. 实验讨论5.1 实验误差分析5.2 结果分析与结论6. 实验总结6.1 实验收获6.2 对实验的改进建议实验背景1.1 砂的表观密度概念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固体物质,其表观密度是颗粒间隙充填空间与颗粒固体颗粒之间体积之比,通常用于描述颗粒间的紧密程度。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的表观密度,探究颗粒间的排列结构以及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小,从而了解砂的物理特性。
实验器材与试剂2.1 器材- 砂- 实验容器- 天平- 铲子- 水2.2 试剂- 无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准备实验容器和砂。
3.2 实验操作1. 将实验容器称重,并记录容器的质量。
2. 将一定量的砂倒入容器中,记下砂的质量。
3. 用水充分浸泡砂,并使其排除气泡。
4. 将砂置于天平上称重,记录砂和含水重量。
5. 计算实际砂的质量,计算出砂的表观密度。
实验结果4.1 数据记录- 容器质量:50g- 砂的质量:100g- 砂和含水质量:150g4.2 数据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得出实际砂的质量为50g,通过计算表观密度公式,得出砂的表观密度为1.0g/cm³。
实验讨论5.1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称量误差、排气不彻底等因素导致的误差,需要在实验操作中加以注意。
5.2 结果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的砂的表观密度为1.0g/cm³,可以判断砂颗粒之间的紧密程度较高。
实验总结6.1 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砂的物理特性以及实验操作的认识。
6.2 对实验的改进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更加注意操作细节,减小误差的发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 0.02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 5、结果整理用下式计算:
ms ρ sh = V2 V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中:ms —— 砂的质量,g V2 —— 量筒中水和砂总的容积,ml V1 —— 量筒中水的容积,ml
试验目的
测定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仪器设备
1、电子秤 2、容量筒 3、烧杯 4、吸管 5、浅盘等
试验步骤
1、用带有刻度值的玻璃量筒装入一定容 量的清水,记录下数据。 2 2、称取一定量的烘干集料(石料20g~ 20g 50g)从量筒中心慢慢倒入水中,尽可能地使 清水不溅起。 3、轻轻地摇动玻璃量筒,清除水中气泡 后,静放1-2分钟使水澄清后,读取总容量, 并记录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