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重点考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

论述题:

一、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当代人们将工商管理的一些经验、方法、技术、广泛用于公共管理当中;

2、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相互融通,因为本身就存在相同的程序、计划、指挥、组织人事、预算等…..

区别:1、性质不同: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主导的、面向广泛大众、与公共利益相关、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政治性。工商管理是以商家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追循市场规律为取向,从事的一系列如购原材料、加工、销售等工商管理….

2、使命不同:前者主要目的为实现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后者主要目的为盈利。

3、效率意识不同:前者为政府主导,经费来自财政下拨,成本—效益意识差;后者反之。

4、责任的性质、范围不同:前者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后者则对权威和责任划分更清楚细致。

5、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程度不同:前者组织机构、系统程序复杂,严格。后者更注重效益、效率…

二、领导能力的内容:1、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等影响具体公共领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性的总和。

2、领导的创新能力:根据公共坏境,与时俱进,探索新观念、新方案;主要特征;求异性、独创性、突破性、变通性、攻坚性;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分析力,全新的思想观念,但破胸怀。

3、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即着眼于全局、长远未来的观察、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战略洞察力、战略判断能力,战略分析、综合力。战略预见、创新力,战略统筹、决断力。

4、领导的执政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努力提高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等

三、公众与政府之间政策沟通的途径及治理方法:

途径:1、首先理解这个问题先明确,按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是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关系,政府应该由传统的俯视、发号施令姿态改变为平等合作,服务大众的的意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沟通的方式逐渐多元化。。。。

2、政府政务信息的主动发布和公开:随着角色定位的转变,服务性政府积极的将自己的政务公布于众,受民众监督、指正。

3、政策的反馈、和信息的反馈:公众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的加强,可以主动向相关部门反馈政策意见,主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直接上访等

4、双向互动的政策沟通和政府回应机制:通过构建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直接迅速传递政策信息、解答政策疑问,表达政策意愿,缓解政策矛盾等…

障碍:(1)沟通技术障碍,由于技术、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公众参与沟通方式不同程度受到限制;(2)沟通心理障碍,主要由于传统的权利本位、官本位、等等观念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决策容易形成专断、随意性、而公众则容易形成盲从;(3)沟通渠道的阻塞:制度的缺失,政府公众之间相互信任、平等协商的的格局尚未形成,本身传统的决策体制、为维护利益、有效的沟通途径被阻塞,公众意见受到压制。

治理方法:1、加强制度体制建设,使平等沟通制度规范成为共识。2、促进社会自治团体的发展成长,使之成为政策沟通的重要民意组织。3、加强对政府决策的监督、增强以民为本的意识。

四、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

1、关于人性的假定不同:其传统的是主要以尽可能减少人工成本为取向,把人看作一种成本;而现代则以人为本,认为核心资本,重视人得潜在价值。

2、工作的性质不同:传统的是基本是行政事务工作,未涉及高层战略决策,充当“成本中心”的角色,现代则极重视人的能力、创造力、潜力,的开发利用,扮演的是“利润中心”的角色,成为高层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3、管理内容不同:传统主要是从雇佣关系的发生到结束的运动过程;现代则涵盖了家庭经济、心理问题、法律纠纷、重视全社会人力资源规划配置、人与事的协调配合等等…

4、地位低地位高….

5、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传统:钢性、行政命令。现代:人性化、人文关怀。

传统主要是防止权利的滥用,保护员工利益、维护制度公正,

传统强调控制,保证程序的统一员工视为劳动力

现代强调灵活性,目标的实现视为重要资源

五、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为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的具有非竞争性、非

排他性的产品、服务、劳务等;;;;其中纯公共产品,是指严格和完全满足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公安、外加、法律法规等。。另外只具备部分或不完全具备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但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叫准公共产品。如交通、能源、通信等等..

六、官僚制的基本特征:是指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创立的管理公共理论。

1、合理的分工:各尽其能、各施所长,明晰权责,有助于效率提高。

2、层级节制权利体系:能有效克服混乱,从而提高效率。

3、按照规程办事运作:以一定的规则统一运作,来保证组织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避免混乱,随意性,明确责权。

5、组织管理非人格化: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进行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在高分工,专业化的基础背景下,为提高成员素质,需加以专业性的培训。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七: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观点:是指伴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用以调解、协调、危机的新型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目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68)

1、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可以是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等等

2、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随着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执掌趋势增大,责任也因此界限模糊。

3、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利的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伴随公共关系的复杂化、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主体之间必须相互依赖。

4、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5、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及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

八、新公共服务理论观点:指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142)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行动上有民主性。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5、责任并不简单。

6、不只重视生产效率,更要重视人。

公民权和公共五福比企业精神更重要。

九:传统可曾制的缺陷:指按照法理原则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正规化的组织形态,而不是效率低下、作风不正的官僚主义。

1、是一种钢性的官僚系统,像一部机器没有灵活主动精神。

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服务、容易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性和可能,组织成员按章按章办事、墨守成规。

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不能应对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重复、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