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凳筋设置规定

合集下载

钢筋马凳筋设置规范要求

钢筋马凳筋设置规范要求

钢筋马凳筋设置规范要求
钢筋马凳筋是指用钢筋绑扎砖块等砌筑物,以固定凝聚体质、砌体结构的内部空隙,维持砌体结构的完整性。

钢筋马凳筋工程是一种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施工工程,它有利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所以在砌体结构施工中,钢筋马凳筋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钢筋马凳筋的设置规范要求,首先,钢筋马凳筋的布置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并应垂直于砌体结构的面层,保证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

其次,要完全满足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必须采用合格的钢筋,其规格尺寸、强度性能等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此外,钢筋马凳筋的拉紧力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拉紧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在钢筋马凳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绑扎钢丝,以防止拉紧力的损失。

最后,钢筋马凳筋的垂直度要求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要尽量减少钢筋马凳筋的折断损伤。

在施工时,钢筋马凳筋的设置应遵循以上规范要求,以确保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筏板马凳是一种用于搬运和运输物品的工具。

它由筏板、马和筋三部分组成。

在现代物流和仓储中,筏板马凳被广泛应用于货物的运输和搬运。

为了确保筏板马凳的稳固性和使用安全性,需要对其筋的设置规范尺寸进行规定。

1.筏板马凳的基本结构筏板马凳由筏板、马和筋三部分组成。

筏板是对货物进行支撑和固定的平面结构,其大小和厚度将直接影响到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马是筏板马凳的支撑结构,用于连接筏板和筋,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筋是筏板马凳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连接筏板和马,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2.筏板马凳的筋设置规范尺寸筏板马凳的筋设置规范尺寸包括筋的数量、位置、长度、直径和间距等方面。

在设计和制造筏板马凳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尺寸。

(1)筋的数量:筏板马凳的筋数量应该根据其承载能力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一般来说,筋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使整个结构稳固可靠。

在确定筋的数量时,需要考虑货物的种类、重量和尺寸等因素。

(2)筋的位置:筋的位置应该合理分布在筏板上,使之能够均匀承载货物的重量。

通常情况下,筋应该布置在筏板的四周和中心位置,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3)筋的长度和直径:筏板马凳的筋长度和直径应该根据其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确定。

筋的长度应该足够长,能够充分连接筏板和马,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筋的直径应该足够粗大,能够承受货物的重量和外力,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4)筋的间距:筋的间距应该根据其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确定。

间距过大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间距过小则会增加筋的使用成本。

因此,在确定筋的间距时,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和经济测算,以找到合理的方案。

3.筏板马凳的筋设置规范尺寸的作用筋是筏板马凳的关键部分,其设置规范尺寸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筋设置规范尺寸能够确保筏板马凳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变形和破裂等问题,保障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4.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的设计要点在设计筏板马凳的筋设置规范尺寸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

钢筋马櫈的布置要求1、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2、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3、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 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4、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三、马凳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马凳筋规则

马凳筋规则

马凳筋规则
主楼及底板、承台、集水坑、排水沟、后浇带等部位均使用马凳。

马凳下支撑筋支撑于下铁筋上,不允许接触模板。

底板、承台、集水坑、排水沟四周均增加马凳筋一道。

(1)底板、楼板及顶板:马凳钢筋布置间距根据板筋直径确定,当板筋直径d=6时,因钢筋刚度较低,马凳间距为@500mm*500mm,当板筋d=8或d=10时,因钢筋刚度较低,马凳间距为@700mm*700mm,当板筋d>10时,马凳间距为@900mm*900mm。

绑扎完下部钢筋和暗梁钢筋后安装马凳,板厚>100mm时使用“几”字型马凳,马凳筋规格根据板厚确定。

(其中:马凳高度L2=板厚度-上下钢筋保护层厚度-上层两排钢筋直径之和-下层下排钢筋直径,马镫宽度L1=100mm,马镫脚长L3=100mm,钢筋型号同板筋的最大型号钢筋)
“几”字型马凳示意图
(2)承台、底板为多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支撑,以保证钢
筋位置正确。

底板支撑采用φ20钢筋制作,间距lm呈梅花状布置钢筋保护层垫
块上。

承台及底板上层钢筋支撑。

底板马凳筋设置要求

底板马凳筋设置要求

底板马凳筋设置要求
底板马凳筋是指横向连接底板的木条或金属条。

其设置要求如下:
1. 完整性:底板马凳筋应该完整地连接底板的各个部分,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2. 均匀分布:底板马凳筋应该均匀地分布在底板上,以确保负荷均匀传递,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大导致变形或破裂。

3. 距离合理:底板马凳筋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距离不宜过大,以保证横向连接的效果。

4. 固定牢固:底板马凳筋与底板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或断裂。

常见的固定方法包括螺钉、钉子、胶水等。

5. 材质选择:底板马凳筋的材质应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来选择,常见的材质包括木材、金属等。

6. 规格标准:底板马凳筋的规格标准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7. 耐久性:底板马凳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时间使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易损坏或老化。

总之,底板马凳筋的设置要求包括完整性、均匀分布、合理距离、固定牢固、合适材质、规格标准和耐久性等方面,以确保
底板马凳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设计和选择。

马凳筋设置规则及详细计算

马凳筋设置规则及详细计算

马凳的概念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 )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马凳筋设置规范

马凳筋设置规范

马凳筋设置规范
马凳筋设置规范
一、结构原则
1、马凳筋在设置时,应当根据马凳组成部分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原则,但应维持
结构规范性,以保证建筑质量;
2、结构构件之间在接受承载力时,应能达到设计要求,以便在规定情况下正确承载;
3、结构构件之间在塑性变形时,应能够合理变形,以保护构件的安全性能,而不会
引发结构故障等问题。

二、基础原则
1、在选择基础时,应当根据地基特性,确定采用何种基础技术,并应遵循地下水膜
原则,防止湿热对结构构件影响;
2、应考虑马凳构件之外地基变形特性,根据实际情况及建筑抗侧向力确定地基要求;
3、应考虑结构特性及马凳构件的受力情况,确定基础和抗拔性能,为建筑提供足够
的抗灾害能力。

三、材料原则
1、在使用材料方面,构件的受力特性,应满足预算的要求,以保证材料的能耗;
2、考虑使用耐久性更强的材料,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维护性能;
3、考虑使用不同材料,以降低构件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和电磁耦合,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四、安装原则
1、应当按设计要求,确认各构件的安装位置、尺寸及型号,使结构的布置正确、整齐;
2、应当确认构件的安装方法,根据构件的数量和支撑强度,确认安装时所需的材料、支架等;
3、应当将构件固定后,完成三次检查,确保构件的固定及结构的完整性,以保证结
构的安全性。

马凳筋设置规则及详细计算

马凳筋设置规则及详细计算

马凳的概念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凳筋设置规定(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马凳筋
马凳筋,施工术语。

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一般马凳筋在图纸上是不标注的,而是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如果出现就要按实计算,并入到钢筋工程。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mm。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为什么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钢筋算在实体项目中呢,很简单,因为它是隐蔽在砼内形成工程实体的。

所以马凳虽然是措施性钢筋但应归入实体项目而不能归入措施项目。

招标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计算马凳合并在钢筋工程量并在项目特征、工作内容中描述清楚。

投标人在复核工程量清单时需要计算马凳工程量,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勿放在措施费中。

上海地区马凳钢筋按实计算归入钢筋总量中参与钢筋调整,一些施工单位把马凳套成预埋铁件是错误的。

马凳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

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规施工单位为了省钢筋不是用马凳固定板钢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垫块、木块、塑料等充当马凳功能,这是没有专业性的野蛮施工。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凳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凳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