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单元测试题.docx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九、1、溶液形成课堂练习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溶液放置较长时间会出现分层和沉淀现象()2、溶液一定是液体。
()3、同一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
()4、溶液的溶质一定只有一种。
()5、任何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都可得到溶液()6、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7、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8、蒸馏水是一种溶液。
()9、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0、将KNO3溶液和NaCL 溶液混合后,所得液体仍是溶液。
()二、填空题1、将10 克食盐完全溶解在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总质量为克,溶剂质量为克,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比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比为。
2、自习反馈1、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面粉C、味精D、食盐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B、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水组成D、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淋浴露洗澡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能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减小6、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溶剂是。
通入一定量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静置片刻,会有沉淀下来。
再滴加稀盐酸,待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剩下的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7、小林就餐时不小心把油污弄到衣服上,发现用水怎么也洗不掉,他使用洗衣粉后,洗污被洗掉了,这是因为洗衣粉具有功能,小岩建议他可用汽油洗去,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因是。
(word版)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

火眼金睛1.以下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碳酸钙粉末B.面粉C.菜籽油D.白砂糖2.准确量取mL硫酸溶液,应选用的量筒是〔〕mL量筒 B.20mL量筒 C.50mL量筒 D.100 mL量筒℃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最不易溶于水的是〔〕g甲溶于1g水B.1502g乙溶于100g水C.50g丙溶于300g水D.1g丁溶于20g水4.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B.溶液体积C.溶质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5.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硝酸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倒出少量溶剂B.投入硝酸铵C.蒸发局部水D.适当降温6.以下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浓溶液B.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C.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D.投入固体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的溶液7.有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g,从中取出100g,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此物质的溶解度〔20℃时〕不变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D.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8.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a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那么a,b的关系为〔〕A.a〉bB.a<bC.a=bD.不能确定9.以下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即为盐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20℃的饱和溶液B.20℃的不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 D.80℃的不饱和溶液10.现有以下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集气瓶④药匙⑤玻璃棒⑥水槽⑦量筒,现配制含溶质x%的食盐水,应用到的仪器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②③④⑤⑦11.现有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他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状态溶于水的情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I固体不溶于水──Ⅱ固体溶于水较小Ⅲ固体溶于水较小要将此固体混合物别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结晶D.冷却饱和溶液12.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配制时,在100g水中需溶解氯化钠〔〕g g g g13.把40g20%的氯化铵溶液与60g30%的氯化铵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应〔〕A.大于30%B.小于20%C.等于25%D.在20%~30%之间画龙点睛1.右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3.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⑥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不正确的是()A.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B.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250g水C.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成为不饱和溶液B.质量百分比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升温或蒸发溶剂都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7.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
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1/ 9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恰好饱和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9.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3℃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D.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下表列出了20 ℃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冰块B.纯碱C.蔗糖D.酒精2.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A.A B.B C.C D.D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A.铜B.石墨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溶液一定是溶质和水组成的②冰放到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④溶液可以有颜色,也可以是无色的液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固体B.食盐C.食用油D.豆浆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7.从10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中取出10g,对所取出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含溶质为原溶液中的1/10B.所含溶剂为原溶液中的1/10C.溶液质量为原溶液的1/10D.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原溶液的1/108.如图甲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乙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丙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9.把30 克质量分数为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 克,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5%B.6%C.3%D.7.5%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12.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AB.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降低温度C.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B>A=CD.t1℃时,将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13.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D.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14.某学生俯视量取25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再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A.大于17mL B.等于17mL C.小于17mL D.无法确定15.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下表。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溶液理论》单元训练题B.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 g 分别放入100g 水中充足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姓名:;评论等次:。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 1℃,A (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O-16、S-32、Fe-56、Cu-64)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一、我会选择:(此题12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2 分,共24 分)D.可用增添溶剂的方法使靠近饱和的 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9.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错误的选项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答案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以下四种常有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足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C.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泥土B.白糖C.面粉D.食用油D.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2.溶液在平时生活中应用宽泛。
以下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0.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同样A.9.8% B.10.2% C.10.8% D.19.6%C.稀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11.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此中采用仪3.某同学需要迅速配制一杯爽口的白糖溶液,以下举措不可以达到目的是()器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A.只要要托盘天平易量筒两种仪器B.用天平称量0.9g 氯化钠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C.用量筒量取100g 水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4.生活中清洗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B.硝酸钾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稀盐酸的溶质是盐酸C.溶液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B.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C.改变温度,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6.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7.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应继续注入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土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9.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料酒 B.食醋 C.花生 D.鸡精10.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
混合物、碘酒B。
单质、液态氢气C。
化合物、生理盐水D。
氧化物、白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3.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水洗;⑤蒸发结晶。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⑤C。
③→①→④→②D。
③→①→⑤→④4.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ω随t的增加而增加B。
ω随t的增加而减小C。
ω先增加后减小D。
ω先减小后增加5.某医院需要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10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
用托盘天平称取9g氯化钠C。
配制生理盐水可以用粗盐D。
用量筒量取1000mL水6.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
计算、量取、溶解B。
称量、溶解、搅拌C。
计算、称量、溶解D。
称量、加水、溶解7.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活性炭D。
烧碱8.有W(g)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蒸发掉溶剂的1/2B。
加入3/20W(g)的硝酸钾C。
蒸发掉W/2(g)溶剂D。
加入5/14W(g)硝酸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 (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t℃时,120g 某硝酸钾溶液蒸发17.5g 水析出2.5g硝酸钾,若原溶液蒸发掉27.5g水并恢复到t℃,则析出5g硝酸钾晶体,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为饱和溶液B.蒸发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C.t°C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5gD.从原溶液中蒸发水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比是一个定值2.下列洗涤原理与汽油除油污原理相同的是A.洗发水洗头 B.洗洁精洗碗C.水洗试管内的高锰酸钾 D.肥皂洗衣服3.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味精C.蔗糖D.花生油4.下列含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食盐水D.澄清的石灰水5.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芒果汁B.牛奶C.玉米粥D.糖水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B.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C.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8.要使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B.倒出少量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9.若用下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为氢氧化钠:液体为水B.固体为铁粉:液体为稀硫酸C.固体为氯化钠;液体为水D.固体为硝酸铵;液体为水10.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将养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度C.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D.用铝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11.欲配制30g 10%的NaC1溶液5,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溶解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D.等质量的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13.分类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A.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数,将其分为单质与化合物B.根据一定温度下溶液是否再溶解该溶质,将其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C.根据离子的电性将其分为阳离子与阴离子D.根据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单元检测—单项选择题(25X2 = 5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糖水C.米粥D.豆浆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灵能除去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涤灵的吸附作用B.硝酸镀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因为硝酸彼溶解时只需要吸收热量C.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物质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5.一瓶IOO ID L 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D. B和C都正确6.t°C,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用右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段吋I'可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物质是()A.硝酸镀和水B.铁粉和稀硫酸C.碳酸钠和稀硫酸D.氯化钠和水8.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过滤B.蒸发C.蒸馆D.结晶9.t°C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B. a -溶质的质量分数,b —溶质质量 D.a -溶解度,b —溶剂质量A.a-溶解度,b —溶质质量 C. a —溶质质量,b —溶剂质量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③⑤11.一杯10 °C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C.把溶液降温至0 °C有固体溶质析出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12.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必定有晶体析出。
13.25°C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屮逐渐加入KWh固体,则下列图像屮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14.对下列课外实验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小卵石、活性炭和细沙等物品可制作简易净水器B.将明矶品体悬挂在饱和明矶溶液屮,晶体的形状可改变但质量不变C.利用柠檬酸具有酸的性质,可在碳酸氢钠溶液屮加入柠檬酸制汽水D.将少量高猛酸钾品体放入汽油中振荡,可形成紫红色的溶液15.20°C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再加入30克该物质或蒸发掉40克水都可以成为饱和溶液,那么该物质在20°C时的溶解度是()A. 42. 9克B. 60克C. 75克D.元法计算16.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屮加入10g蔗糖,完全溶解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100g o则原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A. 10%B. 11%C. 20%D. 22%1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30g 硝酸钾溶解到70 g 水中恰好饱和,则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 gB. 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常温下,25 g 植物油和75 g 水形成100 g 溶液D. 溶解度曲线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将一定质量的Ca (0II )2饱和溶液,从50°C 冷却到10°C,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①溶剂质量;②溶质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在温度不变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來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 将20g 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B. 将2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C. 在1 OglO%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砲40%的硝酸钾溶液D. 将1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屮加入10g 硝酸钾固体20•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镂的溶解度最大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40°C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 把40°C 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C,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21.甲醇的分子式是CIbO,有毒,可致人失明,服用多会致死。
某甲醇水溶液屮甲醇所含 氢原子数与水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屮甲醇的质量分数为()A. 64%B. 50%C. 47%D. 36%22.已知20°C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C 时将20克食盐放入到50克水屮,充分搅拌 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 右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C 时,向两支试管屮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 g 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C 时,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 图1中方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C. 降低温度后,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A. 40%B. 33. 3%C. 36%D. 26. 5%乙上甲上2甲、乙的浴解厦曲线图1XI7图2D.升高温度可使两试管中甲、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增大24.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A. 3 : 1B. 2 : 1C. 3 : 4D. 2 : 325.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 Qlg-cin1 2 3 4, 5%氨水的密度为0. 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二填空题(16X1=16分)26.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27.小敏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她应先用托盘天平称取g氢氧化钠固体,再用量筒量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L水,在烧杯中进行溶解。
在此实验中,小敏称取氢氧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应该放在______________ 称量。
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上述提到的以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o 小芳发现小敏在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她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10%o2&下表列出了氯化鞍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下表数据已近似取整)1 氯化鞍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
(写化学式)2 由上表可推出氯化鞍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20°C时,向100 g水中加入60g氯化钱,若将固体完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60C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o4 将60°C饱和的氯化镀溶液降温至20°C,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水的质量②氯化鞍溶质的质量分数③60°C时氯化饌的溶解度④氯元素在氯化鞍中的质量分数⑤溶液的质量29.现有某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KNO3溶液100g,甲学生把其中一份蒸发掉3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g晶体;乙学生把另一份溶液蒸发掉11£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 4g晶体,该温度下KN0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0三实验题(1.5X1=15分)30.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WC1和心0?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过稈如下:【第一组】(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溶质的质塑分数为 __ ,⑨的现彖是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组实验屮操作a 为 ,所得氯化钠固体质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________ :A.溶解NaCl 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B.称量5 g NaCl 固体后,称量纸上仍留有固体C. 蒸发时,未及时停止加热,有固体溅出D.蒸发后所得NaCl 固体屮仍含有水份(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屮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岀合理的一组即可)。
31. KNO3和KC1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冋答下列问题: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g KN0313.3 20.9 31. 6 45.8 63.9 85.5 110138KC1 27.631.034. 037. 040.042.645.5 4& 3(1) 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 M 和KC1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03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_ 。
(填m 或n )(2)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 :<和KC1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r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0°C 时,131g 饱和KC1溶液,蒸发10g 水后,再降温到 10°C,可析出KC1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
(4) 如右图所示,20°C 吋,将盛有饱和KNOs 溶液的小试管放 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n20 g 水20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温度比岂蹇卜泡和硝酸钾溶液溶解度/g四计算题(共19分,答案只要求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2. (5分)用100 g 稀硫酸与19.5 g 锌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