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漏泄电缆及天馈线问题分析和监测方法的研究
漏泄同轴电缆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

“ ’楷 I 绀 构 爪 意 VJ ’ U缆
1拶 套
2缀 包挣 锻 纹 外 譬体 3泡 沫羰 己蹲 绝 缘餐
盖 ,以达到移动通信 畅通 的 目的。
其 绝缘 采用 高物理 发泡 的均匀 细密 封闭 的微泡结
l
2
3
但漏泄量不同的漏泄 电缆总损耗示意图。假定电缆a 的辐 射量和传输损耗都大于电缆b ,可以看出 ,随着距离的增 加 ,电缆a 的总损耗将超过电缆b ,而波动也 比较大 。 在实际应用 中,我们需要选取最小 的系统损耗 以获
导致漏泄 电缆传输衰减有三个 因素 :导体损耗 、介 质损耗 和漏泄损耗。漏泄 电缆纵 向传输衰减可以用如下
运而生 。
贼
脚
— 斤 L
l ≮ 4
1 护套 2缀餐冲j激绞争簿倦 } 3泡沫鬻之 缝缭袋 4陡学棒
二 、漏 泄 同轴 电缆简 介
漏泄 同轴 电缆既能传输信号 ,又具有天线功能 。这
种 电缆一般 是用簿铜皮作为外导体 ,并在同轴管外导体
上开设一系列 的槽孑 或隙缝 ,将受控的电磁 波能量沿线 L 路均匀的辐射 出去及接收进来 ,实现对 电磁场盲 区的覆
图5给 定转 速8 0rm i 的 电流 实测 波形 0 / 时 n
六 、结 论
文章利用MalbSmui 软件对磁场定 向控制系统 ta/i l k n
信息系统工程 l 0 1 0 0 1 7 1 1. 3 2 2
强度的特征参数。耦合损耗其定义见公式 ( )。 2 由于某一处漏泄 电缆内的传输功率等 于电缆输入功
1 6 信息系统工程 J2 1. . 3 01 0 0 12
A A MI E E R H 学术研究 C DE CR S A C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泄漏电缆集信号传输、发射与接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具有同轴电缆和天线的双重作用,特别适用于覆盖公路、铁路隧道、城市地铁等无线信号传播受限的区域。
链路预算是泄漏电缆分布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一个采用泄漏电缆进行地铁隧道覆盖的实例,介绍泄漏电缆分布系统链路预算的一般方法,并对泄漏电缆分布系统采用的放大器进行详细设计。
一、泄漏电缆简介泄漏同轴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目前,泄漏电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
在国外,泄漏电缆也用于室内覆盖。
与传统的天馈系统相比,泄漏电缆天馈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信号覆盖均匀,尤其适合隧道等狭小空间;※泄漏电缆本质上是宽频带系统,某些型号的泄漏电缆可同时用于CDMA800、GSM900、GSM1800、WCDMA、WLAN等系统;※泄漏电缆价格虽然较贵,但当多系统同时引入隧道时可大大降低总体造价。
二、泄漏电缆链路的预算链路预算的主要目的是校核初步设计的泄露电缆分布系统能否满足正常的通信要求,包括上下行接收强度的预算。
如果系统中有射频放大器或采用无线直放站作为信号源,还应该进行上行噪声预算和下行交调预算。
下面以某地铁隧道覆盖为例,介绍链路预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图1为该地铁站泄漏电缆分布的示意图,A向隧道长度为1500m,B向长度为500m。
信号源为宏基站,载频数为4,每载频发射功率为46dBm,采用功分器将信号分为A、B两个方向,同时在B向通过功分器连接天线以覆盖地铁站台。
系统覆盖要求为:90%的车内覆盖电平达到-85dBm。
漏缆技术简要分析

在煤矿矿井、山区隧道和地铁等场合进行通信,无线电波要受到阻碍,尤其是短波和超短波受到的传输衰减更大。
测试表明,一台在中等开阔地能通上5千米的无线电台,放到井下或坑道里只能通20来米。
增大无线电台的发射功率固然可以增大通信距离,但通信效果并不明显。
有专家作过试验,即使将无线电台的发射功率加大100倍,它的传播距离也不过只能增加1/5罢了。
何况,在矿井下是不允许随意增大发射功率的,不然容易因电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那么,在煤矿矿井、隧道内实现无线电通信,路在何方?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利用漏泄同轴电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良方。
泄漏同轴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孑L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在同轴电缆外导体纵长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和不同形式开槽的特制同轴电缆。
开槽的目的是为了使其电信号能量能从电缆槽口辐射出来,以达到向外传播和接收外来无线电波的目的,好比是为无线电波的进出洞开了一扇“大门”。
开槽的形式则取决于所使用的无线电波的频段。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可以说,漏泄电缆具有传输线和无线电天线的双重性能。
由此看来,“漏泄同轴电缆通信”说白了就是以同轴电缆作无线电台的天线,用它进行通信,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均匀的信号场强,而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信可靠性高,也不存在通信盲区,接收电平稳定,不容易受到外来信号干扰。
漏泄同轴电缆系统可以提供多信道服务,例如,使用400兆赫频段,频率间隔25千赫时,可以提供24个通信信道,可以用来传输话音(调度电话和公用电话),也可进行数据传输。
以列车对基地电台移动相对固定的通信为例, 基地电台向列车发送450MHz 的射频信号, 中继器1 将此信号送入电缆, 与此同时, 中继1 还将产生15MHz 的中频信号一起送入电缆, 射频信号可以从电缆内辐射出来, 供列车通信使用, 而中频信号不会从电缆泄漏出来, 而是以低损耗传输到下一个中继器2在中继器2 内的中频信号的一部分变成射频信号, 沿线路辐射, 而剩余的中频信号再传到中继器3, 如此可实现远距离通信.目前,泄漏电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在国外,泄漏电缆也用于室内覆盖。
漏泄同轴电缆试验方法之探究

种 品种 繁 多 的产 品而言 ,只有 界定 了统 一 的测 试 方法 、
E为 电场强 度 :
a为 同轴 电缆 衰减 常数 ;
测试标 准 时 ,才能 分辨 出产 品质量等 级 ;同时也 有助于 同
一
领 域 内生产 技术 的共 同发 展 、产 品质量 的提 高。
r 为距 同轴 线中心 导体 几何轴线的垂直距离。
电缆分 规范 》中提 及之 Ra a iq ( o xa )c b e dit n c a i1 a ls从 传输介质 的角度讲 。兼具信号传输线 和天线 的双重功能性 ,
故 可 以认 为翻 译 为 “ 泄 同轴 电缆 ” 比 “ 射 同轴 电缆 ” 漏 辐
更为确切。但本人在翻译 《E 1 6 4C a il o IC 6 9 — o xa c m— 1
我们在考 虑被测 漏泄 同轴电缆试 样长 度时 , 取最小测试
频率对应值。这里 ,我们取 7 MH ;其对应 自由空间波长 5 z 的计 算 公 式如 下 :
c 3O×1 . O=来自‘ Il + l 用频段 、电磁辐射机理 、信号强度衰落程度等 大致可 以确定
下来 ,进而其外导体形式等亦可 以确 定。譬如 ,中国移 动市 内覆 盖 G网信号 :频段一定 ,信号衰落强度要 求不高 ,故可
鱼 鱼
现代传输
维普资讯
80 0 MHz 路无线列 调等等 : 铁 笔者依 据近年来研发 、设计 、测试、制造、安 装、应 用
。州
是考虑端 部效应影
( ) m
漏泄 同轴 电缆 的实践经验 ,认 为对漏泄 同轴 电缆进行分 类可
依 据 “ 用场 合 ”而 定。 因 为在 确 定应 用场 合 之后 ,使 应
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

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摘要:泄漏电缆性能在通信网络安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泄漏电缆相关检测技术一直未得到全面优化。
因此,有必要探讨和分析无线通信泄漏电缆施工技术,并从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故障原因入手进行分析,分析漏泄电缆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以及具体应用,相信通过此能不断优化改善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进而提高通信网络安全运行效率。
关键词: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电磁波在电缆导向结构中主要是通过纵向方式进行传播。
换言之,电磁波将通过电缆线路实现对能量的均匀辐射,实现传递信号,保证通信的畅通度。
但考虑到电缆在保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与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等问题,而影响到其整体性能,对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以不断优化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促进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1漏泄电缆检测工作运行原理漏泄电缆中包括耦合损耗、衰减常数等指标。
在这些指标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缆周围的电磁场计算得到漏泄电缆中耦合损耗和传输损耗等相关数据。
在传统漏泄电缆检测系统中,测距精度会受到码盘测速脉冲丢失的影响,进而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漏泄电缆在检测后,应做到检测数据与测量数据向匹配。
在GSM-R系统的支持下,由于设备质量、工程安装问题,漏缆的接头、跳线、天线将进入故障多发期。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整个射频无线系统问题中,漏缆、天馈线等故障便高达50%,加之维护困难较大。
可见,合适的无线通信漏泄电缆施工技术应用则十分重要,有关部门应对该项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1]。
2漏泄电缆故障原因漏泄电缆故障原因较多,可能是材料本身的原因、外力影响或是安装过程中不当操作等,都可能影响到漏缆的传输特性,进而引发故障。
其中,安装过程中不当操作是引发漏泄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弯折过度,使得电缆弯折小于最小弯曲的半径,造成射频变坏;接头根部受到较大外力影响,该故障短时间内无法显现出来,多是在施工完毕后的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显现出来,造成射频传输性能的降低;为做好防水工作,使得接头进水,此类故障同接头根部受到较大外力因素引发的故障一样,多是在施工完毕后的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显现出来,造成射频传输性能的降低。
电缆电力通信论文: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电缆电力通信论文: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摘要】本文首先对泄露电缆简要介绍,提出泄露电缆应用的场景,采用泄露电缆进行分布系统设计时的上、下行链路预算的具体算法,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链路;预算Leak 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o leak cables, cable leakage, reveal the scene application 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method of link budget, specific algorithm design method of amplifier.【Key words】Link;Budget1. 引言泄漏电缆集信号传输、发射与接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具有同轴电缆和天线的双重作用,特别适用于覆盖公路、铁路隧道、城市地铁等无线信号传播受限的区域。
链路预算是泄漏电缆分布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一个采用泄漏电缆进行地铁隧道覆盖的实例,介绍泄漏电缆分布系统链路预算的一般方法,并对泄漏电缆分布系统采用的放大器进行详细设计。
2. 泄漏电缆简介泄漏同轴电缆(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
图1 某地铁站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示意图表1 A向链路上下行强度预算结果目前,泄漏电缆的频段覆盖在450MHz-2GHz以上,适应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体制,应用场合包括无线传播受限的地铁、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等。
在国外,泄漏电缆也用于室内覆盖。
关于天馈线系统的检测与故障定位的探讨

条件 : ( 1 ) 互调产物落人接收带 内。( 2 ) 互调产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电 平, 按 照 同频 干扰 和基 站 灵 敏 度 一 1 1 0 d B m要 求 , 天 线 端 口互 调 产 物 的最大信号电平必须满足 : 一 1 1 0 d B m 一 9 d B ( 同频干扰抑制 因子 ) + 6 d B ( 6 0 m馈 线损 耗 ) = 一 1 1 3 d B m。 2 . 2远 端 定位 互 调干 扰 的方 法 通 过 载频 空 闲时 隙 测试 及 干扰 带 指标 的统计 发 现互 调 干扰 。 确 定 互 调 干 扰 的方 法 是 : 凌晨话务闲时 , 首 先 通过 维 护 台实 时 查 看 各 信 道 的干 扰 带水 平 , 统 计 小 区正 常 情况 下 的干 扰 带 ; 然 后 全 小 区载 的可能 。 对 于 下 行 平 均 信 号 强 度 和 上 行 平 均 信 号 强 度 之 间 的 大 于 频发射空闲 b u r s t , 统 计 干扰 带 有 无 明 显上 升 ( 比如 由 1 上升到 2 ) , 如有 , 则 判定 存 在互 调 干扰 。 为 了准 确 的 了解 干扰 的变 化 情 况 , 可 在 1 5 d a r b以上 的小 区 , 我们 认 为 这些 小 区存 在 上下 行链 路 不平 衡 。 3 . 3天 馈线 系 统 覆盖 故 障定 位 方法 小 结 发射空闲 B u r s t 后 提 取干 扰 带话 统 , 通 过对 比发 射 空 闲 B u r s t 前后 小 天馈线系统故障定位方法主要依靠于 M R R数据中计算的平均 区的 I O I 来 进 行分 析 。 2 . 3 经验 总 结 信号电平 ,测量报告数量对最终计算的平均信号电平影响较大 , 计 为了增加计算结 专项 期 间发 现 存 在互 调 问题 的小 区较 多 , 在 处 理 天线 互 调 干扰 算 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应小区的实际的覆盖情况 , 问题 时 , 需注 意 : ( 1 ) 确 定 天馈 线 部 分某 部 件存 在 互 调信 号 时 不要 急 果 的 可靠 性 , 建议 连 续采 集 多 天 的 MR R数据 , 利 用 汇 总 后 的数 据 进 于更 换 此部 件 , 一 般将 连 接端 口松 开并 重 新 连 接基 本 就 可 以排 除 故 行 定 位分 析 。 参 考 文 献 障, 故障无法排除时再更换部件。 ( 2 ) 换天线时, 上跳线一起更换 , 上 1 1 Wa r r c l q L . S t u t z i n a n , G r a r y A . T h i e l e . 天线 理 论 与设 计 f M1 . 北京: 人 民 跳线 暴 露 在 室 外 , 比较 容 易 出互 调 问题 ; ( 3 ) 换 天线 时 , 注 意 检 查 馈 『 2 0 0 6 . 线 的接 头 , 有 无 氧化 、 松动 、 进 水 等 问题 , 如有 问题 , 需要重做接头 ; 邮 电 出版社 . 2 ] 电磁 场 与微 波技 术 ( 下册 )[ M ] . 广 州: 华 南理 工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0 . ( 4 ) 换天线时 , 注意接头 的连接 , 需要对平 , 上紧 , 并用 防水胶带密 f 封。 f 3 1 史俊清.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安装工程施工与维护『 J J . 电信工程技
电缆的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

电缆的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的稳定供应对于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电缆长期处于复杂的运行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
因此,有效的电缆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缆故障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短路故障、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
这些故障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电缆本身的质量问题,如绝缘老化、护套破损等;也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雷击、过电压、机械损伤等;还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过载运行等原因。
对于电缆故障的诊断,传统的方法包括电桥法、脉冲反射法等。
电桥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故障诊断方法,适用于低阻故障的测量。
它通过测量电缆的电阻值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但对于高阻故障和闪络性故障,电桥法往往无能为力。
脉冲反射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它通过向电缆发送脉冲信号,然后根据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幅度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对于各种类型的故障都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对于长距离电缆和复杂的电缆网络,其诊断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电缆故障诊断技术也逐渐涌现出来。
例如,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诊断技术。
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突变信息,对于电缆故障时产生的暂态信号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故障暂态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可以准确地确定故障发生的时刻和故障类型,从而为故障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故障诊断技术,电缆的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实时监测电缆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电缆监测技术包括局部放电监测、温度监测、接地电流监测等。
局部放电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电缆监测方法。
当电缆内部存在绝缘缺陷时,会在局部产生放电现象。
通过安装局部放电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放电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判断电缆的绝缘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漏泄电缆及天馈线问题分析和监测方法的
研究
铁路通信系统运行质量与铁路运输组织及运行安全密切相关,采用漏泄同轴电缆(漏缆)则是解决铁路隧道、路堑等无线电磁波传播受限区段通信网络覆盖的主要方法,是保证车地数据交互的重要行车设备。
漏泄电缆、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对铁路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漏泄电缆、天馈线系统进行全面的在线监测。
本文主要研究、介绍两种漏缆的监测方式,重点介绍漏缆故障定位监测系统。
检测数据通过隧洞内的短光纤传至邻近基站(机房)内的控制单元FSU,再经传输网络传至监控中心。
相信成功应用漏缆在线故障定位技术,对铁路通信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铁路无线通信漏泄电缆天馈线故障定位
一、背景介绍
泄漏电缆、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对铁路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对泄漏电缆及天馈线系统的检测,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完整地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泄漏电缆、天馈线系统进行全面在线监测。
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实现等层面做了深入的调研,漏缆、天馈线等无源部件的故障占整个射频无线系统问题50%以上,接头、跳线、天线等问题占无源部件问题80%以上,随着GSM-R系统运行开通,由于设备质量问题或工程安装问题,部分漏缆所连接的接头、跳线、天线将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
但由于维护的实际困难,例如长大隧道、维修天窗时间、被动式巡检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故障很难被及时发现处理。
二、故障原因
因材料、外力、安装等问题,使漏缆及天馈线的传输特性发生了改变,随之产生故障。
例如:
(一)人为弯折过度,电缆的弯折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射频特性变坏。
(二)接头根部受力过度,此类故障一般在施工完毕后较长时间(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射频传输性能才会逐渐变差。
(三)踩踏、磕压,射频特性变坏。
(四)防水未做好,接头进水、雾腐蚀,此类故障一般在施工完毕后较长时间(几个月甚至1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射频传输性能才会逐渐变差。
(五)工程安装过程中,没有按安装规范操作,未做到如下要求:
精心清理中心导体上的粘合剂、正确修整和扩展外导体、除去泡沫介质中的金属芯片、正确紧固接头、确保合适的探针深度,此类故障一般在施工完毕后立刻或较长时间(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射频传输性能会逐渐变差。
综上所述,漏缆及天馈线系统存在着各种隐患,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在线监测系统来对漏泄电缆、天馈线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保障铁路通信和行车的安全。
三、漏缆及天馈线故障定位监测系统原理
3.1在漏缆双端测试原理
发射机发射检测信号(功率P),进入被检测漏缆端口A,接收机在被检测漏缆另一端端口B接收该检测信号(功率P′),△P(漏缆损耗) = P - P′,检测整段的△P(漏缆损耗),当△P发生异常时,判定有故障;其中P或P′的检测数据,需要通过漏缆传输至同一端,进行比较计算。
在某频率下,同轴电缆的传输衰减系数α是一个稳定参数,传输损耗Ls表示射频信号通过泄漏电缆时的衰减值,
Ls=α×d式中:α-电缆传输衰减系数(dB/km);d-电缆长度(km),对漏缆两端信号电平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漏泄电缆的信号传输实际损耗值Ls’,传输损耗变化量:ΔLs=
Ls’- Ls,如果实际测试值Ls’比理论值Ls大过一定范围,则可以判断出泄漏电缆出现故障。
因此通过对传输损耗变化量的分析,可以准确显示漏缆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双端式漏缆监测测试简易、成本低,但不能做到漏缆故障定位,监测系统不能独立于被监测的漏缆而工作,当漏缆有大损坏时无法检测到数据。
3.2在漏缆单端测试原理
漏缆故障的原理和功能是:发出近似通信频率的检测信号,由被测漏缆的近端开始扫描测试,一直扫描测试至漏缆最远端,测试漏缆及所接的接头、跳线、调相头、避雷器、直流阻隔器、天线等整个漏缆链路每个位置的回波损耗和驻波值(每个位置的物理射频特性值),并显示出该不良点所在的具体位置。
本文选择此原理进行研究。
四、漏缆及天馈线故障定位监测系统实现方案简述
为了不影响GSM-R设备正常工作,故障定位设备检测频率应在GSM-R频段外,但需靠近GSM-R频段,才能体现GSM-R频段的特性;根据现场对漏缆的实际测试,800MHz左右的特性与GSM-R频段(900MHz左右)的特性基本一致,700MHz以下的特性与GSM-R频段特性对于故障的特性已开始不一致了,频率相差越大,特性也相差越大;因此,选用700MHz ~
1100MHz,并且在GSM-R频段之外的频段来进行漏缆及天馈线测试。
漏缆及天馈线故障定位监测系统主要由漏缆检测单元、信号接入器、FSU(现场控制单元)、监控中心、数据传输链路等部分组成。
漏缆故障定位检测单元主要功能是产生故障定位信号、信号处理和通信部分,故障定位信号插入器将故障定位监测单元产生的故障定位信号,送进漏缆链路中,并将检测到的故障信号送回定位监测单元,进行信号处理,计算出故障发生点的回波损耗和故障发生的位置,并进行存储或转发。
漏缆检测单元检测两段漏缆链路每个位置的回波损耗和驻波值,检测数据通过隧洞内的短光纤传至邻近基站(机房)内的控制单元FSU,再经传输网络传至监控中心。
根据网管中心提供的漏缆及天馈线的在线故障定位监测数据,就可以及时发现前文中描述的各类漏缆及天馈线故障,并且明确故障发生的确切位置,给及时排障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经过调查分析和实际维护工作的要求,故障定位的方式可以提高维护效率,并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保障铁路通信和行车的安全。
漏缆故障定位监测系统更加能够适应今后的铁路通信施工及运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钟章队.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应用基础理论 [M].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__,(7).
[2] 钟章队.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__,(2).
[3] 杨戍. 铁路漏泄电缆故障监测系统介绍 [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__,(2).
[4] 宋扬. 铁路通信漏缆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及实现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__,(7).
[5] 铁路总公司. 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S].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T 3201——20__,20_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