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辩节选九体赋【先秦】宋玉骈体文

合集下载

九悯节选九体赋【清代】李雯骈体文

九悯节选九体赋【清代】李雯骈体文

• 李雯(1607—1647),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被 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乡 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京途 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蓼斋 后集》五卷。
九悯其二右君不行
• 君不行兮夷犹绝,我望于中洲。腾封豕兮天门,雉神龙兮 九丘。雷冯冯兮天不许,践妖梦兮忽终古。车班班兮黄金, 为疏斋兮不谓我仁。猛虎狺狺其择肉兮,顾猎人而不蹲。 一徃兮一復,代谢兮何速。 • ………………………………………………………………… ………………………………………………………………… ………………………………………………………………… • 右君不行
骈体文 九体赋
九悯 节选
清代 李雯
作品赏析
• 《九悯》见于《蓼斋集》后集第一卷,在流传过程 中只剩两章,一为《灵甫》,一为君不行。其以九 名篇,亦用骚体,模拟《九歌》,颇具九歌的情调。
九悯其一右灵甫
• 秋风兮女萝,身无襦兮奈何。怀灵甫兮无归,坯苏壤兮城 之阿。褰蓬麻兮置余袂,不可以衣兮心怳悴。塜壘壘兮谁 旌,自骨莹兮纵横。灵之旅兮不余故,托非土兮将焉步。 • ………………………………………………………………… ………………………………………………………………… • 右灵甫
THANK YOU!

九诵节选九体赋【北宋】鲜于侁骈体文

九诵节选九体赋【北宋】鲜于侁骈体文

THANK YOU!
九诵其一河伯
• 清秋方初兮淫雨降无时,旧坊弗治兮河水泛滥而为灾。潏 汩沸渭兮澎湃奔波而沛来,崩腾覆溺兮夫岂河伯不仁。汗 漫千晨兮荡然室闾,耄稚惊号兮丘冢为家。蛟螭愤怒兮鱼 鳖纵横,鼋鼌驰骛兮凫骛飞翔。皇天无亲兮视听以民,五 序参差兮咎极以滋。圣惟唐尧兮固遭横流,臣有舜禹兮舆 心所依。御灾拯溺兮叙可歌,四凶逐去兮二八以升。天 地平成海隅蒙福,白马玉璧兮非神之欲。
九诵其三孔子
• 曲阜兮遗墟,先师兮阙里。神仿佛兮如在,涕潺湲兮不已。穷天地 兮一人,揭日月而照临。生无万乘之位兮三千这徒心服而四来。嗟 愚陋之不明兮仍商赐之为疑,羌纷纷其妄作兮悖道违义而弗自知。 顾六艺之折衷兮取舍纵横而协于道,后世苟轻肆于胸臆兮必遽贻于 诟病。三纲立而五教明兮实治世这宏矩,履厚地而载高天兮胡一日 之可舍,宜万龄这庙貌兮春秋不乏其时祀。合仁义以为冠兮结忠信 而为佩,集道德以为裳兮服文章而为带。列笾豆为左右兮苹藻性而 洁肥,酌玉醴以为酒兮错琼瑶而为粢。升堂而北而兮望冕旒之巍巍, 惟神明之降鉴兮洞精神其来歆。
九诵其二箕子
• 伟夫子之正谅兮适遭世以离尤,悼祖宗之累积兮大命颠而逢忧。忠 良屏远兮谗谀浸昌,神龟在涂兮虺蟒升堂。紫鸾笯置兮鸩羽飞扬, 驺虞潜逐兮豺虎纵横。江蓠鉏割兮钩吻日滋,芳荃不御兮蔓草难图。 比干剖心兮夫子佯狂,蒙难以正兮大明其伤。灵修不察兮国以云亡, 旧邦维新兮武功以成。囚奴释辱兮作宾於王,九畴演绎兮大法以彰。 五事钦明兮君道日隆,彝伦攸叙兮庶政其凝。朝鲜分封佤夷貊化行, 传国中山兮蕃子以孙。庙貌有严兮祀典攸存,岁时奉事兮斯千万年。
九诵节选北宋鲜于侁骈体文九体赋?九诵乃仿屈原九歌而赞众贤圣将贤哲忠烈也作为神灵看待分为尧祠舜祠周公孔子岳神河伯箕子微子双庙九章
骈体文 九体赋

宋玉《九辩》全文赏析

宋玉《九辩》全文赏析

宋玉《九辩》全文赏析宋玉《九辩》全文赏析《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宋玉《九辩》的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宋玉《九辩》全文赏析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

在《史记·屈原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古今人表》中,都说宋玉生于屈原之后,到王逸才第一个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还说《九辩》是思师之作。

宋玉的作品,现存十四篇,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其中一些已残缺),可见有些作品已亡佚。

现存作品中,以《九辩》、《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情胜理,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学传统上,他的作品与屈原的作品一样,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作品中悲秋、神女、美人、风雨、山川、游历等主题,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中国文学。

主题《九辩》的悲秋主题,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

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着一股排遣不去、反覆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喟,千古之下,仍感动着无数读者。

《九辩》现传本子中,有分为九章的,也有分为十章的。

其实,无论分九章、十章,都没有必要作过多的争辩,因为全篇作品,贯穿的只是悲秋主题。

在不同的诗章中,不过是把悲秋情怀反覆咀嚼、重沓喻示而已。

今参酌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分为十章。

开头,就鲜明地点明了主题:“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在先秦典籍中,虽然不乏人们对秋寒的畏惧,但更多是秋天农作物收获的喜悦。

宋玉却把秋天万木凋落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失去官职,没人同情,独自流浪,人过中年事业无成,所有不幸,仿佛都集中在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上。

九怀节选九体赋【南宋】高似孙骈体文

九怀节选九体赋【南宋】高似孙骈体文

九怀其三越王台 省略
九怀其四鸱夷子皮 省略
九怀其五浙水府 省略
九怀其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 省略
九怀其七江夫人 省略
九怀其八东山 省略
九怀其九嶀山雨
省略
作者简介
• 高似孙 (1158—1231) ,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清康熙《鄞县志》卷一〇),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 《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 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 二〇〇)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 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 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 《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湿刓石兮酒寒,隐怀君兮伤恻。荪桡兮桂楫,海若兮献月。 采水碧兮紫渊,弄蠙珠兮冰穴。无一芳兮可酬,心难吐兮犹咽。 砥柱兮汤汤,龙门兮阻长。事难古兮悲伤,迹苍奔兮蹇余以何往。 朝欲逝兮河津,夕濯衣兮西溆。花涨兮波恶,鱼斗兮云舞。 沐余冠兮嵯嵯,濯予珰兮楚楚。灵心怿兮来下,乃遗余兮芳杜。 玩芳杜兮三嗅,时不来兮孰与。
九怀序
• 《离骚》不可学,可学者,章句也;不可学者,志也。楚 山川奇,草木奇,原更奇。原人高志高,文又高,一发乎 词,与《诗三百五》文同志同。后之人沿规袭武,摹效制 作,言卑气,志郁弗 舒,无复古人万一。武帝诏汉文章士 修楚辞,大山、小山,竟不一企,况骚乎!呜呼,《诗》已 亡矣,《春秋》不作矣,不可再矣。独不能忘情于《骚》 者,非以原可悲也,独恨夫骚不及一过夫子耳。使《骚》 在删《诗》时,圣人能遗之乎 ? 呜呼 ! 余固不能窥原作,犹 或知原志者,辄抱微款,妄意抒辞,题曰《骚 略》。又曰: 后之视今,今之视昔也,知我者《骚》乎!

九怀节选九体赋【西汉】王褒骈体文

九怀节选九体赋【西汉】王褒骈体文

九怀其五尊嘉
• 季春兮阳阳,列草兮成行。余悲兮兰生,委积兮从横。江 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伍胥 兮浮江,屈子兮沉湘。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望淮兮 沛沛,滨流兮则逝。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磕磕。蛟龙兮导 引,文鱼兮上濑。抽蒲兮陈坐,援芙蕖兮为盖。水跃兮余 旌,继以兮微蔡。云旗兮电骛,倏忽兮容裔。河伯兮开门, 迎余兮欢欣。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窃哀兮浮萍,汎 淫兮无根。
九怀其九株昭
• 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瓦砾进宝兮,捐 弃随和。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蹇驴服 驾兮,无用日多。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凤皇不翔兮,鹑鴳飞扬。 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焦明开路兮,后属青蛇。步骤桂林兮,超 骧卷阿。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神章灵篇兮,赴曲相和。余私娱 兹兮,孰哉复加。还顾世俗兮,坏败罔罗。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 乱曰: • 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 尧绪,孰能若兮原为辅。
作者简介
•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 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 称“渊云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THANK YOU!
• 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悲皇丘兮积葛,众体错兮 交纷。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感余志兮惨栗,心 怆怆兮自怜。驾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葱岭。连五宿兮建 旄,扬氛气兮为旌。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国兮冥冥。玄武 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 西行。惟时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寤辟摽兮永思,心 怫郁兮内伤。
九怀其三危俊
• 林不容兮鸣蜩,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 自修。结荣茝兮逶逝,将去烝兮远游。径岱土兮魏阙,历 九曲兮牵牛。聊假日兮相佯,遗光燿兮周流。望太一兮淹 息,纡余辔兮自休。晞白日兮皎皎,弥远路兮悠悠。顾列 孛兮缥缥,观幽云兮陈浮。钜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 泱莽莽兮究志,惧吾心兮懤懤。步余马兮飞柱,览可与兮 匹俦。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后九歌节选九体赋【清代】宋徵舆骈体文

后九歌节选九体赋【清代】宋徵舆骈体文
骈体文 九体赋
后九歌 节选
清代 宋徵舆
后九歌序
• 後九歌者乃吴人宋徴輿所作也,去屈原千馀年,历周秦两 汉以讫于今,文士率能规,则离骚皆本于九章,若九歌则 篇籍具存,而续者闕如。岂鬼神之情状,非所接歟,抑楚 俗不足通四国歟。昔刘安有言,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 诽而不乱。离骚兼之,私以为九章,近雅九歌,近风不自 夷弃,作後九歌,称后者有前也。Leabharlann 省略后九歌其五大司命
省略
后九歌其六少司命
省略
后九歌其七东君
省略
后九歌其八河伯
省略
后九歌其九山鬼
省略
后九歌其十国殇
省略
后九歌其十一礼魂
省略
作者简介
•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 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 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 人。 • 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 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 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 “旧文学的殿军”。
后九歌其一东皇太一
• 天门兮九重,俨将驾兮飞龙。启琼台兮瑶席,日胥临兮閟 宫。予既修兮艾服,灵胡连蜷兮未從。琳簋兮玉瓉,椒流 沃兮在中。薦蕙肴兮桂七,升和羮兮玉登。扬缤纷兮鹭羽, 拊妙节兮考鍾灵。姣曼兮将逝,穆方愉兮我躬。华日爛兮 始宴,乐更端兮未窮。
后九歌其二云中君
省略
后九歌其三湘君
省略
后九歌其四湘夫人
THANK YOU!

九讼节选九体赋【清代】尤侗骈体文

九讼节选九体赋【清代】尤侗骈体文
骈体文 九体赋
九讼 节选
清代 尤侗
作品赏析
• 《九讼》序云:“然哭泣之馀,思命不犹自讼而已。豈敢 怨懟以滋罪戾,故拟楚人之辞,作为九讼。于时秋也,即 以悲秋讬始至其卒,章比干远游,系以实事,而非放为悠 谬之说。后之人有如贾谊、扬推者,亦当有感于斯篇云 尔”,详细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缘由和目的。 • 《九讼》分为九章,包括:《思美人》、《望家乡》、 《哀江南》、《惜苕华》、《临高台》、《招王孙》、 《长安道》、《驾天闲》、《帝子降》。
九讼其一思美人
• 悲夫秋风萧萧兮起朔方,零露泥泥兮结繁霜。白日黯黯兮 乍阴阳,云容容兮绕廻翔。百草戚戚兮载玄载,黄雁嗷嗷 兮悲故乡。有客惸惸兮私自伤,将出门兮骋望步。踟蹰兮 倚惆怅,惆怅兮奈何。陟高丘兮啸歌,瞻燕山兮峩峩。水 淼淼兮浑河,思美人兮未来。岁迟暮兮青鬢,独行兮踽踽, 独寐兮栩栩。形翛翛兮告劳,影脉脉兮谁语。
THANK YOU!
九讼序
• 昔屈原作《九歌》、《九章》,宋玉申以《九辩》,而离 骚经云:启答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盖犹仍古之 名也。予独怪原之立言,过于自矜,而愤世嫉俗,已甚玉 虽为师辩,其忠直极状,其悲忧穷蹙,而未能释以义理, 故君子以为激焉。予也有兰台之遇,而同湘纍之忧。妻亡 子殁,塊然逆旅。恫乎有足悲者,然哭泣之馀,思命不犹 自讼而已。豈敢怨懟以滋罪戾,故拟楚人之辞,作为九讼。 于时秋也,即以悲秋讬始至其卒,章比干远游,系以实事, 而非放为悠谬之说。后之人有如贾谊、扬推者,亦当有感 于斯篇云尔。
九讼其三哀江南 省略
九讼其四惜苕华 省略
九讼其五临高台 省略
九讼其六招王孙 省略
九讼其七长安道 省略
九讼其八驾天闲 省略
九讼其九帝子降 省略
作者简介
•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 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 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艮斋、西堂 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 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 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 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 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 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易逝兮,耿难消此长夜。夕阳返兮在窗,西风飘 兮黄叶。下仰列星之历历兮,睹河汉之纵横。怨佳期之不 再兮,隔一水之盈盈。浮云纷其靉靆兮,孤月皎而独明。 搴空帏而无寐兮,怅延佇于中庭。听莎鸡之振羽兮,蟋蟀 噭其悲鸣。何啁啾以呜咽兮,有似乎鬼哭之声。望家乡兮 有所思,愿驰驱兮梦见之。路迢遥兮车马迟,魂往来兮君 不知。更漏兮起麗譙,四壁閴兮灯影拙。

九辩

九辩
泬寥(xuè liáo,天空高阔无云的样子) 碧空万里啊,大气 空明清爽,秋水平 静啊,川水清澈澄 明。悲伤叹息,不 堪微寒伤人,恍惚 惆怅,离乡远去他 境。路坎坷,贫士 失职愤难平,境寂 寥,客居他乡无相 亲,心惆怅,我只 能暗自伤情。
兮,天高而气清(指空气清爽) ; 寂寥(空旷寂静 )兮,收潦(lǎo, 雨后的积水) 而水清。憯凄(cǎn qī, 悲痛的样子 )增欷兮,薄寒之中(zhònɡ, 伤害)人;怆怳懭悢(chuànɡ huǎnɡ, kuànɡ lǎnɡ,都是形容人失意的样子 ) 兮, 去故而就新;坎廪(lǐn,坎坷)兮, 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愤 怒或不满)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朋友 );惆怅兮,而私自怜。
辛弃疾: “是谁悲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悲秋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
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辛弃疾《昭君怨》: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张炎《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元白朴《天净沙·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 点飞鸿影下。 元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动物应时而变,或迁徙或噤声或鸣叫,自己却滞留不前。 用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在寻找人生归宿时产生的苦闷。
悲秋之歌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时代之秋
草木之意象 “草木”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 除了传统的相思、别离之外,还有着惜时、春恨、思乡、 黍离、怀古、国恨、生死等内涵。秋日里,万物衰败,大 自然呈现出一片萧索的景象: 草木由盛变衰,预示着生命 的终结。透过摇曳颤栗的草木,枯萎干黄的败叶,多愁善 感的诗人们触景生情,看到的多是失落和伤感以及对时间 流逝的恐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辩其六
• 霜露惨悽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 之将至。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原自往而径游兮, 路壅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 改凿!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 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食不媮而为饱兮, 衣不苟而为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蹇充倔而无端 兮,泊莽莽而无垠。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九辩其九
•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乘骐骥 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邅翼翼而无终 兮,忳惛惛而愁约。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 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 薄?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无 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纷纯纯之愿 忠兮,妒被离而鄣之。 •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骖 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属雷师之阗 阗兮,通飞廉之衙衙。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 屯骑之容容。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 无恙!
九辩其七
•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 惆怅而自悲。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白日 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 冉而愈弛。 •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中憯恻之悽怆兮,长太 息而增欷。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事亹亹而觊 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九辩其五
•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 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 其鉏铻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原衔枚而 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 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棲? •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 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骥不骤进而求服兮, 凤亦不贪餧而妄食。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 何极?
九辩其三
•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 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 而萎黄。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 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 之俇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 忧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九辩其八
•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 之。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 伪名。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 而胶加。 •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 介。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 逾迈。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事緜緜而多私兮,窃悼 後之危败。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今修饰而窥镜兮,後 尚可以竄藏。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 • 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THANK YOU!
作者简介
•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 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 城)人,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 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 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 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 色赋》等。《汉书 · 卷三十 · 艺文志第十》录有赋 16 篇。所 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 东墙”的典故皆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 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 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 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 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 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九辩其四
•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 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 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 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岂不郁陶而思 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塊独守此无泽兮, 仰浮云而永叹!
骈体文 九体赋
九辩 节选
先秦 宋玉
作品赏析
• 《九辨》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辩者,变也,谓敶道德以变说君也。九者, 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 以通精明。屈原怀忠贞之性,而被谗邪,伤君闇蔽,將危亡,乃援天地之数, 列人形之要,而作《九歌》、《九章》之頌,以讽谏怀王。明己所言,与天地 合度,可履而行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辯》 以述其志。至于汉兴,刘向、王褒之徒咸悲其文,依而作词,故号为《楚词》。 亦采其九以立义焉。《九辩》王逸定为宋玉作于楚顷襄王时期,分为九章。 《九辩》的主旨,王逸认为是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 志”。 • 《九辩》的主题是悲秋。它把秋季万木黄落、山川萧瑟的自然现象,与诗人失 意巡游、心绪飘浮的悲怆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感情外射到自然界,作品凝结 着一股排遣不去、反复缠绵的悲剧气息,勾起人们对自然变化、人事浮沉的感 喟。《九辩》把一个贫士在深秋时节“失时”、“失人”的心境写得生动精彩, 有很强烈的感染力。悲秋主题得到形象的感性的抒述。
九辩其二
•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 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 兮与余异。 •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倚结軨兮长太息,涕 潺湲兮下霑轼。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 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