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麻醉前讨论制度
麻醉前讨论制度

xx 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 1 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 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科规章制度(6篇)

麻醉科规章制度一、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1、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
因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麻醉医师应认真、如实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麻醉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
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第1文秘。
二、麻醉前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1、对于疑难病例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少见病例,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2、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病人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3、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或高年主治医师担任,院内会诊由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4、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麻醉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
5、会诊病例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专用本上。
三、____品管理制度:1、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领取。
2、毒麻药品除有专人保管外,麻醉医师凭毒麻药处方领取。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以利抢救急需。
4、麻醉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麻醉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5、____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四、麻醉机和仪器管理制度:1、麻醉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
2、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3、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率。
4、喉镜等麻醉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五、消毒制度:1、麻醉器械。
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浸泡酒精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第1文秘。
3、放置麻醉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六、交接班制度:1、主班医师与夜班医师交接日间麻醉工作及尚未结束的急诊手术。
2、交接抢救箱、麻醉器具及毒麻药品使用的情况。
3、主班负责日间急诊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和科内院内抢救工作。
麻醉前讨论制度

xx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麻醉安全,现制定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如下: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7:45,参加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医生及实习进修医生,地点为麻醉办公室,由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值班医生汇报值班期间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生术前1日访视病人,对以下患者病情需提请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展的手术麻醉患者,或新业务、新技术对麻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b)手术科室申请会诊且有特殊病情或有全体麻醉医生应该重视的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的患者;d)麻醉用药或麻醉技术对提高全体麻醉医生素质或麻醉安全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有关的合并症的患者;麻醉医生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及拟实施的麻醉预案及注意事项;参会医生发言,全面分析讨论病例,科主任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围麻醉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评价,提出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麻醉医生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医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内容由相关医师详细记录,必要时需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及分级标准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和河北省麻醉质控专家委员会《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由科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指示或科主任帮助解决。
3、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的,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主要内容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应急反映,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麻醉科医生与其他相关医疗人员进行详细的专业讨论和沟通,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有效预防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麻醉科术前讨论的目的、组成成员、内容要点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详细介绍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一、麻醉科术前讨论的目的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 评估患者麻醉风险: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生理状况,确定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提供个性化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 协调手术安排:通过讨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事项,协调麻醉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工作,保证手术的按时进行。
二、麻醉科术前讨论的组成成员麻醉科术前讨论的参与人员通常包括:1. 麻醉科医生:作为主要参与者,负责提供患者的麻醉方案、监护措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手术医生:提供手术的具体信息,包括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
3. 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提供患者的基本生理参数和护理方面的建议。
4. 实验室医生:提供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5. 特殊科室医生:如心脏科、神经科等,在需要特殊麻醉操作的手术中参与讨论。
三、麻醉科术前讨论的内容要点麻醉科术前讨论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和药物史等。
2. 手术的具体信息:包括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的预计难度和风险等。
3. 患者的麻醉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生理状况,评估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4. 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麻醉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式的选择和麻醉药物的使用。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doc

麻醉前讨论制度三篇第1条麻醉前讨论制度为了进一步落实麻醉相关工作制度,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麻醉安全,现将麻醉前讨论制度制定如下1、麻醉科的术前讨论是每天早上的例行会议,每天早上有745个工作日。
参加者都是麻醉科的医生和实习生,地点是麻醉科办公室,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和程序1)值班医生应报告值班期间的麻醉情况、麻醉是否顺利、患者结局以及是否有特殊情况,并做出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部门主任主持一般性讨论。
2)当天麻醉前讨论。
麻醉医师在手术前1日探视患者,以下患者的情况需提交至科室晨会讨论a)新开发的手术麻醉患者,或对新业务有特殊麻醉要求的患者、新技术;b)已向外科部门申请咨询,且有特殊情况或麻醉相关问题的患者,所有麻醉师都应予以关注;c)有重大麻醉风险或困难的患者,危重抢救患者;d)其麻醉药物或技术对提高所有麻醉师的素质或麻醉安全性具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患者;e)患者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与麻醉安全相关的并发症;麻醉师详细报告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检查、生化检查等。
以及麻醉计划和实施注意事项。
参与的医生进行了发言,并对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
科室主任根据患者和手术情况对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围手术期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相应措施,以确保手术安全。
3)麻醉医师的执业能力不足以承担高风险麻醉时,由术前报告科主任或上级医师负责。
科室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师或指派具有相应权限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麻醉。
3、麻醉前讨论的内容应由相关医生详细记录,必要时报主管医疗部门备案。
麻醉风险评估和分类标准1、根据卫生部和医院的病情评估体系,结合麻醉科的专业特点,制定了该科的麻醉前访视和病情评估体系。
2、麻醉医师应在麻醉或临床诊断和治疗前亲自探访患者,并根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
我科现状评估依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近年来陆续发布的26项临床麻醉诊疗指南,以及河北省麻醉质量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等专业标准或规范控制专家委员会,根据科室环境、设备、的技术特点确定(详见麻醉科病情评估技术标准)。
麻醉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1、危重病例麻醉前病例讨论则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可在手术前一天由主任或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主持讨论。
负责麻醉的医师应报告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步骤或要求,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主要治疗过程,麻醉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从而评估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讨论并选定麻醉处理方法,制定麻醉方案。
预测麻醉中可能发生问题并定出相应处理措施,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可向手术医师建议应做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如遇特殊病例,床位主管医师应提前通知麻醉科会诊,麻醉科也应提前讨论并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2、根据麻醉前讨论的意见,负责施行麻醉的医师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准备,除术前用药外,麻醉医师应指导准备室护士就麻醉器械、麻醉药品、必要的监测仪器和急救设备等方面进行准备。
在手术当天麻醉者还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到思想上、技术上、物质上均有充分准备。
3、麻醉前总结在麻醉前访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及ASA分级;②病情特点,即主要病理、生理改变;③拟行麻醉方案;④麻醉中,麻醉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与防范措施。
4、麻醉前总结由实施麻醉的医师书写,经上级医师审签;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科主任签字。
对拟行麻醉的患者,麻醉科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病情及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意外,并在“麻醉同意书”上办理患者或其家属签字手续。
当科主任认为必要时,还应向院部汇报。
5、对讨论情况要作好详细记录,并有资料上交医务科。
6、参加手术科室组织的术前讨论会,应从麻醉学科角度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详细记录,回科后作汇报。
危重病人(包括术中病情恶变者)应组织术后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
麻醉科术前讨论记录本

麻醉科术前讨论记录本
庄河第四医院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有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2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
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2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重大手术麻醉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食道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
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
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
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指示或科主任帮助解决。
、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3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手术及患者安全的,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
麻醉科术前讨论记录本分日时讨论时间:年月讨论地
分时日月年记录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麻醉前讨论制度
麻醉前讨论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在手术当天晨会上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讨论。
(一)负责麻醉的医师报告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步骤或要求、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麻醉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特殊检查等,提出自己的麻醉方案。
(二)科内进行讨论,制定麻醉方案,预测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三)讨论时仍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可以由科内向手术医师建议应做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四)对疑难复杂、危重病人和外科新开展的技术项目,手术医生应提前通知麻醉科会诊,麻醉科也应提前讨论并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五)如疑难复杂病例和新开展的麻醉项目,应向医务科申请备案。
经讨论的麻醉方案不得随意更改。
如有特殊情况,应向科主任汇报,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更改。
否则,一切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