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及相关安全知识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硫化氢危害专业知识

生产中硫化氢旳预防
1、涉及硫化氢旳生产操作、检修及有关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硫化氢 防护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配合格旳硫化氢防护用具: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标和行业原则,要 定时进行检验、检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进入硫化氢工作 场合时,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
3、安装检测报警器:在硫化氢易汇集旳区域,应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 器。一旦硫化氢浓度超出国家所要求旳安全暴露极限,监测器显示出 硫化氢旳浓度,报警器报警,使硫化氢可能涉及到区域旳全部员工, 采用紧急有效措施,预防中毒事故发生。
(mg/m3)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1、油气井钻井中硫化氢旳主要起源于四个方面:
热作用于油层时, 油气中旳有机硫化 物分解,产生硫化
氢
石油中旳烃类、有机质与 储集层水中旳硫酸盐经高 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钻井
经过裂缝等通道,下 部地层中硫酸盐层旳
硫化氢上窜而来
钻井液某些处理剂 在高温热分解作用
下,产生硫化氢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2、采油作业 a、水、油或乳剂旳储备罐。 b、用来分离油和水,乳化剂和水旳分离器。 c、输送装置,集油罐及其管路系统。 d、用来燃烧酸性气体旳放空池和放空管汇。 e、提升石油采收率也可能产生硫化氢
另外三处起源途径与设备所在地有关。 a、装载场合。油罐车一连数小时装油,装卸管线时管理不严,司机没
有经过专门培训,而引起硫化氢气体泄漏。 b、计量站调整或维修仪表。 c、气体输入管线系统之前,用来提升空气压力旳空气压缩机。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3、注水操作: 从注入液体中旳硫酸盐分解细菌带来旳对底层旳染,
能在地层中产生硫化氢气体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增长硫化 氢含量。 4、酸洗:
硫化氢安全防护培训

定期进行硫化氢安全培训和演练,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03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现场警戒
设立警戒区域
在硫化氢泄漏现场周围设立警戒 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保持通讯畅通
确保泄漏现场与外界通讯畅通,以 便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请求支援。
监测泄漏情况
使用硫化氢检测仪器对泄漏区域进 行实时监测,掌握泄漏情况的变化。
硫化氢气体可能对眼睛造成刺 激,出现红肿、流泪、畏光等 症状。
呼吸困难
硫化氢中毒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咳 嗽等症状。
意识障碍
中毒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如昏迷、抽搐、痉挛等,甚
至可能威胁生命。急救措施迅速撤离 Nhomakorabea给予氧气
一旦发现硫化氢中毒, 应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 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硫化氢安全防护培训
目录
• 硫化氢基本知识 • 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 •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理 • 硫化氢中毒急救处理 • 硫化氢安全防护培训的重要性
01
硫化氢基本知识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硫化氢是无色、剧毒 的气体,具有强烈的 刺激性气味。
硫化氢易溶于水,在 常温常压下,1体积 水能溶解2.6体积的 硫化氢。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会增加患上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眼刺激疾病的风 险。
硫化氢对金属材料、设备和管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缩短了设备的使用 寿命。
02
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
通风排气措施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安装排 风扇等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在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区域设置警 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通风状况。
硫化氢防护知识

硫化氢的性质与危害一、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毒、有臭鸡蛋气味、溶于水有强腐蚀性的气体。
硫化氢能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等,易燃,与空气混合可以形成爆炸气体。
硫化氢比空气重,易集聚在低洼处,而且可扩散范围大,能被远处的火源引燃。
硫化氢可经呼吸系统吸入或皮肤吸收侵入人体,毒害级别为高度危害等级(Ⅱ级),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10 mg/m3。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和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长期接触会引发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浓度时,全身性作用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会出现眼痛、流涕、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
极高浓度(1000 mg/m3以上)接触数秒即可致人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低浓度时,硫化氢臭味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浓度超过10 mg/m3左右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导致人的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
不同浓度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
二、硫化氢的危害:储运含硫化氢原油对大气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以含硫化氢原油为燃料的加热站向大气中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超标。
含硫化氢原油在首末站存储时硫化氢和易挥发轻组分对大气易造成污染;含硫原油收发作业时硫化氢挥发对人员造成伤害。
含硫原油在码头卸油作业、卸车作业、储罐人工检尺作业时,易导致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溶于原油中,罐车内的液相硫化氢经过长途颠簸运输,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积聚在设备上部,一旦设施敞开硫化氢气体迅速扩散;含硫化氢原油储罐在清罐作业时,罐内气体浓度等指标比普通储罐更为严格;高含硫原油在储运过程中,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加强硫化氢浓度检测,硫化氢防护的佩戴及硫化氢输送中的信息告知。
硫化氢及相关安全知识

硫化氢及相关安全知识1、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弱酸性气体。
有臭鸡蛋气味,相对密度1.176,较空气重。
燃点250ºC,燃烧时带蓝色火焰,产生有毒的SO2气体,当硫化氢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46%时,形成爆炸混合物。
硫化氢能溶于水,但其溶解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
2、硫化氢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
硫化氢进入人体,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
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严重时,心脏缺氧死亡。
硫化氢进入人体,与血液中的氧发生反应。
浓度低时,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浓度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其浓度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
3、人员进入含硫地区工作应做的准备主要有:1)每个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明确硫化氢的特性及其危害,在硫化氢存在的地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推荐的急救程序;2)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现有防护设备的使用训练和防硫化氢演习;3)在进入怀疑有硫化氢存在的地区前,应先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及其浓度;4)不能靠气味来确定硫化氢是否存在,因为它很快就会使人的嗅觉麻痹;5)工人应相互密切关注。
可能的话,应俩人结对工作,以相互照应;6)发现硫化氢应急时,发出危险信号通知那些不知道的人;7)没有戴上合适防毒面具的人,切记不要进入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封闭地区;8)应为在可能存在硫化氢地区内工作的工人身边准备一些防护设施。
4、发现硫化氢后对人员的疏散主要是:1)接到疏散通知后,现场所有不必要人员迅速向上风方向疏散;2)现场所有暂时无事可做的必要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待命;3)HSE监督必须通知有关管理部门,必要时,应协助居民疏散;4)为保持井场安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5、硫化氢中毒后的早期抢救主要有:1)进入毒气区抢救伤员,必须先带上防毒面具;2)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通风且空气新鲜的上风地区;3)如果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正常,亦可使用呼吸器进行抢救;4)如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应绝对保持中毒者处于放松状态,并给予输氧,随时保持中毒者的体温,不能乱抬乱背,应将中毒者放于平坦干燥的地方就地抢救。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

防硫化氢中毒的防护设备: 一、过滤式防毒面具
内装有一定类型活性炭药剂,通过物
理吸附和化学反应原理将空气中有毒有害气 体除去供人呼吸的装置。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时,由下巴处向上佩戴, 再适当调整头带,戴好面具后用手掌堵住滤 毒盒进气口用力吸气,面罩与面部紧贴不产 生漏气,则表明面具已经佩戴气密,可以进入 危险涉毒区域工作。 面具使用完后,应擦尽各部位汗水及脏物, 呼 气活门,吸气活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可以用 水冲洗面罩部位,对滤毒盒部分也要擦干净 。 不把它置于高热潮湿的环境,轻拿轻放。滤 毒盒也要及时进行更换。
皮肤:灼伤皮肤。
呼吸道:硫化氢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刺 激呼吸道,产生呛咳,使嗅觉迟钝,严 重时使呼吸道烧伤,导致呼吸困难。刺激 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产生 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影响心脏,使心 率加快,严重时使心脏缺氧导致死亡。 硫化氢随空气被吸入,人体与血液中的 氧产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含量少时可 被氧化,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硫化氢 浓度高时,它可夺取人体中的氧,使人 体各部分缺氧产生中毒,甚至死亡。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使用方法: (1)打开气瓶阀,
检查气瓶气压(压力应 大于24MPa),然后关 闭阀门,放尽余气。
(2)气瓶阀门和 背托朝上,适当调整肩 带的上下位置和松紧, 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插入腰带插 头,然后将腰带一侧的 伸缩带向后拉紧扣牢。
(4)撑开面罩头网,由上 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 整面罩位置。用手按住面 罩进气口,通过吸气检查 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 再收紧面罩紧固带,或重 新戴面罩。 (5)打开气瓶开关及供给 阀。 (6)将供气阀接口与面罩 接口吻合,然后握住面罩 吸气根部,左手把供气阀 向里按,当听到"咔嚓"声 即安装完毕。 (7)应呼吸若干次检查供 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 应舒畅,无不适感觉。
2024版硫化氢培训安全知识

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前,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器具, 如自给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等,同时穿戴好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 套和化学防护靴等。
定期进行体检
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 良好,能够胜任工作。
03
加强安全培训
工作人员应接受硫化氢安全培训,了解硫化氢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深刻认识到硫化氢的危害性 通过培训,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硫化氢的危 害,意识到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掌握了实用的安全防护技能 学员们表示,通过培训中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他们掌握了更多实用的安全防护技能,为今后的 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增 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 挑战。
03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 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硫化氢在工业领域中的存在形式
化工生产中用到含硫的原料,废气中便会含有硫化氢。 硫化氢在废气中除呈游离状态外,还存在硫醇系、硫醚系及噻吩系等有机硫化物。
石油炼制等工业中产生的废气。
CHAPTER 02
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02
CHAPTER 03
硫化氢检测与报警系统
硫化氢检测原理及方法
原理
硫化氢检测主要基于化学反应、电 化学或光学原理来测量环境中硫化 氢的浓度。
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电化 学法、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各 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精度 要求。
报警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硫化氢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控制 器、声光报警器等部分组成。
涉硫化氢作业安全应知应会知识

涉硫化氢作业安全应知应会知识一、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具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有硫磺味。
而高浓度硫化氢气体,我们是闻不出味道的,这是因为,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会直接麻痹嗅觉神经。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mg/m³时,人体吸入可发生闪电型死亡。
这是因为人在脖子上有一个名为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结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呼吸,而它又受到鼻窦神经的反馈刺激,硫化氢可以麻痹神经,这种麻痹被称为“电击式麻痹”,神经就像触电一样,失去控制地疯狂输出着电信号,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功能就会被扰乱,对肺部的呼吸肌发出不正常的信号,于是就会出现肺部肌肉先是出现痉挛(深呼吸),随后出现抑制(停止呼吸)的现象。
硫化氢中毒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
二、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行业1、化学工业。
含硫化合物的生产制造如对硫磷、乙硫磷、乐果、磺胺等;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橡胶硫化过程等均可产生硫化氢。
2、石油开采。
钻探开采石油过程中,由于石油中含杂质硫,常可发生大量硫化氢喷出。
3、制革、味精。
鞣制皮革时用硫化钠脱毛,生产味精用硫化钠除铁,可产生硫化氢。
4、造纸、制糖、食品加工业。
以动植物做原料的一些生产过程中,因有机物的发酵腐败均可产生硫化氢。
5、采矿、冶炼工业。
各种矿石中均含有杂质硫,采矿和冶炼过程中可有大量硫化氢产生;用硫化氢提纯某些金属,生成其不溶性硫化物,也有硫化氢产生。
6、捕鱼业。
鱼舱内鱼类腐败后可产生硫化氢,通风不良时易导致中毒。
污水管道、井下作业。
清理腌渍池、下水道、污水沟、化粪池、垃圾堆时常可接触高浓度硫化氢。
7、化学清洗作业。
清洗作业使用含硫的清洗剂,装置、容器、管道、换热器等,其物料及结垢含有硫及硫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及相关安全知识1、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弱酸性气体。
有臭鸡蛋气味,相对密度1.176,较空气重。
燃点250ºC,燃烧时带蓝色火焰,产生有毒的SO2气体,当硫化氢与空气混合,浓度达4.3%~46%时,形成爆炸混合物。
硫化氢能溶于水,但其溶解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
2、硫化氢气体的主要来源主要是:1)热作用下,石油中有机硫化物分解;2)石油中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硫酸盐的高温还原;3)下部地层中硫化氢气体上窜;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高温热分解。
3、根据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进行的气藏分类主要是:1)无硫气藏,其硫化氢含量小于0.0014%;2)低含硫气藏,其硫化氢含量在0.0014~0.3%;3)含硫气藏,其硫化氢含量在0.3~1.0%;4)中含硫气藏,其硫化氢含量在1.0~5.0%;5)高含硫气藏,其硫化氢含量大于5.0%。
4、硫化氢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
硫化氢进入人体,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
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严重时,心脏缺氧死亡。
硫化氢进入人体,与血液中的氧发生反应。
浓度低时,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浓度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其浓度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
5、人员进入含硫地区工作应做的准备主要有:1)每个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明确硫化氢的特性及其危害,在硫化氢存在的地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推荐的急救程序;2)对井队工作人员进行现有防护设备的使用训练和防硫化氢演习;3)在进入怀疑有硫化氢存在的地区前,应先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及其浓度;4)不能靠气味来确定硫化氢是否存在,因为它很快就会使人的嗅觉麻痹;5)井队工人应相互密切关注。
可能的话,应俩人结对工作,以相互照应;6)发现硫化氢应急时,发出危险信号通知那些不知道的人;7)没有戴上合适防毒面具的人,切记不要进入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封闭地区;8)应为在可能存在硫化氢地区内工作的工人身边准备一些防护设施。
6、氢脆化学腐蚀产生的氢原子,在结合成氢分子时体积增大,致使低强度钢或软钢发生氢鼓泡,高强度钢产生裂纹,使钢材变脆。
7、硫化氢对金属材料腐蚀的表现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氢脆破坏往往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井口装置的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
8、硫化氢对金属腐蚀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浓度的影响;2)pH值的影响;3)金属自身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
9、硫化氢对非金属材料的无破坏作用在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的密封件,它们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一定时间后,橡胶会产生鼓泡胀大,失去弹性,浸油石墨及石棉绳上的油被溶解而导致密封件失效。
10、硫化氢对钻井液的污染硫化氢主要是对水基钻井液的污染较大,它会使钻井液的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如密度下降,pH值下降,粘度上升,以至形成流不动的冻胶,颜色变为瓦灰色,墨色和墨绿色。
11、含硫油气田对井场及钻机设备布置的要求主要有:1)进行钻前工程前,应从气象资料中了解当地季节风的方向;2)井场及钻机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季节风风向,井场周围要空旷,尽量在前后或左右方向能让季节风畅通;3)辅助设备和机动车辆,远离井口,至少在25米以外;4)井场值班室、工作室、钻井液室等应设置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方向;5)在季节风上风方向较远处,专门设置消防器材室,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和配套供氧呼吸设备;6)在井架上、井场季节风入口处、消防器材室等地应设置风向标。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钻井人员可向上风方向疏散;7)在钻台上、下和振动筛等硫化氢易聚积的地方,应安装排风扇,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漫的硫化氢;8)进入气层前50米,将二层台、钻台周围的防风护套拆除;9)确保通讯畅通。
12、正确监测含硫油气井的做法主要是:1)在井场硫化氢容易积聚的地方,特别是方井、循环池、振动筛附近和钻台等常有井队人员的地方,应安装硫化氢监测仪及音响报警系统,且能同时开启使用;2)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安全临界浓度时,监测仪能自动报警,其音响应使井场工作人员皆能听到。
二层台应装设音响报警器;3)含硫地区的井队,井场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器;4)硫化氢监测仪器应进行周检和强检;5)钻入气层时应加密对钻井液中硫化氢的测定;6)在新构造上钻第一口探井时,应采取相应的硫化氢监测和预防措施。
13、含硫油气田对井控设备安装的要求主要包括:1)根据地层和压力梯度配备相应压力等级的防喷器组合及井控管汇等设备,并按要求进行安装、固定和试压;2)钻井井口和套管的连接,每条防喷管线的高压区都不允许焊接;3)放喷管线应装两条,其夹角为90º,并接出井场100m以外,若风向改变时,至少有一条能安全使用;4)压井管线至少有一条在季节风的上风方向,以便必要时放置其它设备作压井用;5)井控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无损探伤;6)井控设备(和管线)及其配件在储运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和被敲打;应注明钢级、严格分类保管并带有产品合格证的说明书。
14、含硫油气田对井控设备材质的要求主要有:1)钢的屈服极限不大于655MPa ,硬度最大为HRC22。
若需使用屈服极限和硬度比上述要求高的钢材,必须经适当的热处理,并在含硫化氢介质中试验,证实其具有抗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后,方可采用。
2)非金属材料应具有在硫化氢环境中长期使用而不失效的性能。
15、含硫气田钻井设计的特殊要求主要有:1)注明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含量;2)若硫化氢分压大于0.21KPa 时,必须使用抗硫套管、钻杆等其它管材;3)当井下温度高于93ºC时,套管和钻铤可不考虑抗硫性能;4)高压含硫地区可采用厚壁钻杆;5)钻井液安全附加密度在规定的油井标准0.05~0.10g/cm3、气井标准0.07~0.15 g/cm3上选用上限值;6)井队必须有足量的高密度钻井液和加重材料储备,高密度钻井液的储量一般是井筒容积的1~2倍;7)在钻开含硫地层后,钻井液的pH值始终控制在9.5以上,并选用适应的加重材料。
若采用铝制钻具时,pH值不得超过10.5;8)限制在含硫地层用常规中途测试工具进行地层测试工作,若必须进行时,应减少钻柱在硫化氢中浸泡时间;9)必须对井场周围2公里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等进行勘测,并在设计书上标明位置。
在有硫化氢溢出井口的危险情况下,应通知上述单位人员迅速撤离。
16、含硫油气田钻井的安全操作主要有:1)制定一个完整的救援计划,进入气层前和医院、消防部门取得联系;2)在钻入含硫地层前,对钻井队进行一次防硫化氢的安全培训,并向当班的各岗位人员发出警告信号;3)在高含硫地区即将钻进油气层时,以及发生井涌、井喷后,应有医生、救护车、技安人员在井场值班;4)严格按设计钻井液密度配制钻井液。
当地层压力异常时,应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以保持井内压力平衡;5)做到及时发现溢流显示,迅速控制井口,并尽快调整钻井液密度压井;6)利用除气器和除硫剂,将钻井液中硫化氢控制在75mg/m3以下,并随时对钻井液的pH值进行监测;7)在油气层和油气层以上起钻时,前10根立柱起钻速度应控制在0.5m/s以内;8)在油气层和钻过油气层进行起下钻时,必须进行短起下钻;9)在含硫地层取心起钻,当取心工具离地面还有五柱时,钻台作业人员带上防毒面具,直到取出岩心筒;10)钢材,尤其是钻杆,其使用拉应力需控制在屈服极限的60%以下;11)在油气层钻进时,井场动用电、气焊,必须采取绝对安全的防火措施,按规定报批执行;12)在硫化氢含量超过安全临界浓度时,必须佩带防护器具,且至少两人同在一起工作,以便相互救护;13)井队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实施井控作业而决定放喷点火时,点火人员应佩带防护器具,在上风方向,离火口不得少于10m,用点火枪远程射击;14)控制住井喷后,应对可能聚集硫化氢的地方进行检测。
只有在安全临界浓度以下时,人员方能进入。
17、钻井过程中对硫化氢气体的处理主要是:1)采用正压差钻井;2)使用油基钻井液;3)在使用水基钻井液时,维持一定的pH值,加成膜防腐剂、海绵铁、氧化锌、碳酸锌或碱式碳酸锌、铬酸盐、碱式碳酸铜等均可。
另外可在出口管处加35%的过氧化氢(H2O2);4)放喷点火。
18、施工现场硫化氢的应急程序主要有:1)一旦硫化氢探测仪或录井仪器发出警报,则首先发现报警的人员立即通知司钻,并赶赴报警点发出警报。
同时上报上一级应急办公室;2)司钻立即停止作业,实施关井,作业人员戴上防毒面具后留在井上,开动鼓风机,吹散聚集在钻台上和振动筛处的气体,其它人员全部撤离到上风集合地点;3)二级应急办公室及时向应急指挥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迅速组织救护车及医疗救护人员上井救护;4)钻井工程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三级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收到汇报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检查硫化氢含量,向现场甲方代表通报;5)若硫化氢的含量低于10ppm,可进行循环观察,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若高于10ppm,则进行循环压井,直至最终控制住气侵;6)涉及到周围村庄居民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作好外迁准备工作;7)医生对所有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检查,发现有中毒症状者立即施行急救措施并迅速送往附近医院抢救;8)险情解除后,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写出险情报告。
19、硫化氢防护演习主要内容包括:1)所有必要人员都要戴上呼吸器,井队的HSE监督检查管道空气系统上的呼吸空气供应阀;2)平台上的鼓风机工况保持良好,并且所有明火熄灭;3)保证至少两人在一起工作,防止任何人单独出入硫化氢污染区;4)不必要人员带上呼吸器离开现场;5)封锁井场大门,并派人巡逻。
在大门口插上红旗,警告钻机附近有极度危险;6)发出解除信号后,井队的HSE监督应做到:用检查仪检测低洼区、空气不通区,以及钻机周围有无硫化氢聚集;检查呼吸器、空气软管等,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整改;给自持式呼吸器充气;汇报各种检测设备、防护设备等有无破损情况;7)填写硫化氢防护演习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培训、钻井深度、完钻所需时间、天气情况、参加练习的队员名单、在钻台和安全汇报点活动的简单描述、注明队员的不规范操作或设备的故障;8)演习后,对应急计划进行讨论。
20、发现硫化氢后对人员的疏散主要是:1)接到疏散通知后,现场所有不必要人员迅速向上风方向疏散;2)现场所有暂时无事可做的必要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待命;3)HSE监督必须通知有关管理部门,必要时,应协助居民疏散;4)为保持井场安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