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缓解压力的小组工作探析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缓解压力的小组工作探析作者:杨月明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07期[摘要]精神病患者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本文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了解,得知他们的患病原因之一是压力过大,自己无法调试,于是针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压力试着探索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去缓解,希望帮助住院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现代养生。
[关键词]缓解压力;小组工作;精神病患者1引言精神病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
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2009年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一亿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更低。
另外的数据称,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己排名首位,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率将上升至1/4。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对精神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而我国的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现在只是出于一个起步阶段,许多的实践都是第一次。
2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压力调查在开组之前我们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住院患者压力状况。
接受调查的患者一共16名,年龄在14岁至50岁之间,男女患者比例差别不大。
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压力源主要是: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应对,疾病和身体不适引起的压力,学习考试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压。
患者在面对压力时的感受主要有:忧虑和不安,情绪不稳定、绝望、自卑、孤独、无助、无精打采、压抑、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患者应对压力的方法有:逃避、睡觉、吵架、摔东西,暴饮暴食,和朋友交谈,旅游、听音乐、打游戏等等。
以上的调查表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压力很多很大,由于对压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导致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通常都会采取一些比较消极的方法,压力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病情。
所以,通过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方法让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压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方法去应对压力,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心理科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与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

的良好指标 ,术 中维持适当尿量 非常 重要 ,要求尿量达 ̄5 L( ・) lm / gh以 J k 上 ,肾保 护最有效 的措施 是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防止血容量不足导 致 的低血压发生 ,另外在 阻断前3mn 0i 给予甘露醇0 50 g g . ,. / ,也可静 脉 2-5 k -
注射呋塞米2 -0 g 04 m ,若 阻断主动脉期间尿量偏 少,推荐使用输液泵 输
10 I 2 临床 护理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月第 8卷 第 3 期 G i oC i Mein,aur 21,o. N . u e f h a d i J a 00V 1 , o d n ce n y 8 3
用微量 泵输硝 酸甘油 [. 5 g(gm n] O2 / ・ i) - k 降低 心脏负荷 ,使阻滞后 血压升 高不超过2%直至 腹主动脉开发 前数分钟 ,从 而使 心率血压保 0
并对 结果进 行分析 ,以探 讨对 精神 病 患者 家属 的护 理干 预措施 。
,
【 关键词 】精神 病 ; 家属 ;心理 状 况 ;需求 ;护理干 预 中图分类 号 :R 7 。4 43 7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14 (00 3 0 2— 3 6 1 8 9 2 1 )0— 10 0
注 ,左心后 负荷降低 ,外周血管 阻力降低伴动脉压 下降 ,由于下肢缺 血性血管扩 张 , 管平滑肌暂 时性麻 痹 ,乳酸及其它 引起 血管舒张和 血 抑制心肌 的代谢物 的积聚 ,加之 手术出血量大 ,血容量不 足 ,静脉 回 心血量减少 ,造成 心排血量减少 ,以及 外周血管 阻力 降低 的共同作用
管导管 ,安全返回病房 ,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麻醉获得成功 。
3讨 论
精神病患者调查报告

精神病患者调查报告近年来,精神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精神病患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首先,我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以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为主。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加强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其次,我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精神病患者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庭。
这一现象表明,家庭环境对于精神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提倡和谐家庭关系,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和关爱。
此外,我们还对精神病患者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存在就业问题,其中有的因为疾病原因无法就业,有的因为就业压力导致精神健康问题。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社会应该给予精神病患者更多的就业支持和关爱,减少他们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最后,我们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融入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存在社会融入问题,他们往往面临着社会歧视和排斥。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社会应该更加包容和理解精神病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和关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调查报告显示,精神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家庭、就业和社会融入等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精神健康服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生活。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精神病患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
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调查

表 1 C N需 求条 目评 额 度 ( A , %
时家庭需求
无 戢 曲 } 帮助
忖【 搋托 助 无来自帮l j 砌 前篮 驰 j l; I
高表示需求程度越 高和得到的帮助越多。②简明精 .. A A 神病评定量表( P S 、 B R )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评定量 222 C N需求类 型评分 比较 C N需求类型评 较 除躯体和心理健康一项外, 其它各 表 ( A S 。其 调 查 方 法 为 有 经 验 的社 区防 治 医 分各因子 比 中, SP) 0 。) ( 师, 采用 家访形 式进行 调 查 , A C N的客 观 部分 可 由家 项对社 会需求 均显 著高于对 家庭 需求 (< . 】 ,见
维普资讯
9 4
四 川精 神 卫 生 2 3 N2年第 1 5卷第 2期
・
学术交流 一
对 社 区慢 性精 神 分裂 症 患者 的 需求 调 查
吴 洪明 宋立升 沈 文龙 单怀 海 陈 慧芬
近 年来慢 性精 神 分裂 症 患 者 的需 求 日益 得 到 人 1.2 岁 ; 均病 程 ( 1 0±I, 9 年 ; 中 男 4 O7 ) 平 2 7 13 ) 其 4 们 的关 注 , 主要涉及通 过评 价 患者对家 庭和社 区服 务 例 . 3 女 7例 ; 育水平 : 盲 2例 . 学 8例 , 中 4 教 文 小 初 2 机 构在 需求上 能否 及时 、 效 和连续 的得到 心理 与物 例 , 中 以 上 2 有 高 9例 ; 姻 状 况 : 婚 3 婚 未 3例 . 婚 3 已 8 质 上 的实际 帮助 , 这对 如 何合 理 分 配 社 区服 务 资 源 , 例 , 离婚 1 例 O 恰 当调整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措施 以及提高患者的 2 2 C N评 价结 果 . A 生活质 量 。, 进 社会 安定 均具 有重 要意 义 。本 文 22 1 C N需 求条 目评 分 频 度 C N 需求 对 家 庭 促 .. A A 对社 区 中慢 性精神 分裂 症患 者 的需 求进行 调查 , 对影 需 求 ,6 以上 患者 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 困难 . 出现 程 5% 其 响 因素作 了初 步分析 。 1 对象 和方 法
护理学毕业论文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护理学毕业论文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人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大大升高,因此医学社会学、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也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心理疾病往往无法直接通过药物治疗来得到康复,优秀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此外,心理护理属于一项特殊的技能,它不仅需要心理护士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学技能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
精神科护士需要熟悉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标准的护理方法,从而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最大限度的减轻社会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是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
1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1.1病耻感病耻感是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羞耻感和社会公众对他们实行的性别歧视和排挤态度[1]。
罹患精神疾病或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即为相等于被挂上了性别歧视的标签。
病耻感会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并使患者康复的主要制约之一[2]。
1.2自杀未遂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患者的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首先会对自己发病时的想法或行为产生愧疚,尤其当患者做出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后,患者常由于受不了内心的愧疚和谴责而自杀;其次,社会大众普遍对患者存在歧视,使得患者很难融入社会,患者常因无法忍受来自疾病和生活的双重压迫而自杀。
1.3焦虑、抑郁精神疾病患者的化疗时间相对较长,而医院环境管制较多,所以患者常常可以发生度日如年的体会。
一方面,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获得提升或情绪恢复正常平衡,他们往往可以期望能尽早出院与家属共同生活,再次步入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的性别歧视、疾病并使身体显得疲惫等因素,亦可以对患者的心理导致影响。
1.4精神卫生科学知识缺少精神疾病具有高复发率和致残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是重要原因之一[3]。
有研究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常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有关,部分患者出院后即无此服药,引致疾病发作,多次发作常会导致精神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可以增添很大的经济负担。
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需求调查

到控制 , 自知力逐渐恢复 , 自身的疾病状态也 日益关注 , 其 对 此时 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 满足患者家属健康需求对疾病康 复有
着 积极 的作 用 。 此 ,0 0 11~ 00 1 月 , 收 治 的 24 首 为 2 1 年 ) 2 1年 2 对 0例
发精 神分裂症 患者 家属进行 了相关调查 , 以了解其健康教育需 求, 进一步做好患者家属 的健康教育工作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液体 出入量的记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 , 容易发生误 差, 很难做到其准确性 ; 而造成 诸多问题 的原 因最 主要 的是护士 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 。 以要真正做到规范、 所 及时 、 准确 的记录 , 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 积极争取家属或患者的配合 , 才能真正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表2 显示 ,0 9%以上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 的相关知识 、 药物治疗 的不 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需求较高 ; 对治疗方法及效 果的迫切需求较入 院时增加 了1%; 5 对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 的迫
等, 这有利于家属给予患者必要的 、 行之有效的帮助 和支持 , 固 巩 疗效 , 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结合表4 调查结果 , 应强调个案教育 , 因人施教 。 在健康 教育过程 中应根据每位患者家属年龄、 文化程 度、 接受能力及需求特点等具体情况来分析唧 开展形式多样 的健 , 康 教育 ; 当患者 出院时 , 应采 用健康教育处方方 式 , 给予相应指 导, 使患者 家属在 患者康复期 间 , 能有效 地协 助患者调动 内在的 积极因素, 把握好家庭康复这个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环节。
一
量。 这些都是 由于护士宣教 不到 位 , 使患者及家属没有认识到记
精神病人调研报告

精神病人调研报告精神病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精神病是指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以情感、意志和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精神病患者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等症状。
精神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社会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关注和关怀。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了结构化的问卷。
调查对象为就医于精神病医院的患者及其亲属,共计200人。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个人信息、病情状况、家庭支持情况、社会融入情况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患者情况调研结果表明,精神病患者以年轻到中年人居多,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者症状表现出差异,最常见的症状为情绪低落、幻觉、自杀倾向等。
约40%患者症状较轻,可以进行日常生活自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2. 家庭支持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有亲属对其提供支持和照顾。
然而,家庭成员普遍存在对患者的不理解和偏见,对患者的状况缺乏科学的认知。
部分亲属甚至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缺乏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庭成员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支持能力。
3. 社会融入调研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约6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病床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影响其他患者的就医需求。
另外,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病愈后难以找到工作或重新融入社会,面临着失业、贫困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服务,改善其社会融入状况。
四、建议1. 提高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和关心,加强对精神病的宣传和教育,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2. 建立健全的康复体系,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职业康复等方面。
3. 加强对患者家庭成员的教育和支持,促进其对患者的关爱和理解。
4. 改善精神病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利用率。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病程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轻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的不适反应 , 使患 者配合治疗 。好转期
患者最侧重医患沟通 , 与患者建立真诚信 任的治疗性 人际 应
关系, 理解患者 的处境 , 鼓励他们把 内心的痛苦倾 诉 出来 , 运
用沟通技 巧提高沟 通效果 。恢复 期患 者更希 望得 到适应 社
需要 、 能够给患者以支持 的需要 、 悉环境 的需要 、 熟 情感支持 的需 要及 随访服务 的需要 。按 非常需 要 、 需要 、 不需要 三个
案。
1 1 资料 .
20 0 7年 1 月至 2 0 1 09年 6 月在 我院精 神科 住 院
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 14例 , 中, 9 6 其 男 1例 、 7 女 3例 , 均年 平 龄( 1 3 0 5 ) ; 3 . ±1 .5 岁 文盲 1 , 学 4 2例 小 2例 , 中 6 初 2例 , 高
的活动 , 求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科学性 、 要 知识 性和适应性 … 1,
才能提高患者 的兴趣 。对 住 院精 神分 裂症 患者进 行有 效 的
健康教育 , 能提高患者 对 医护工 作 的配 合及 治疗 的依从 性 , 提高治疗 质量 , 降低 复发 率 。而 不 同病 程 的患 者需 求 不一 样, 只有 与需求一 致 的教育 , 才易 于让患者 接受 。我 院对不 同病程 阶段 的患者需求进行 调查 , 为进行 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 示 , 管病 程不 同 , 尽 患者认 为最 不重要 的
1 2 1 编制量 表 以 Mo e“ .. l r 急危 重病 人 家 庭 量表 ” 蓝 t 为 本, 结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 知识 , 修订 有关条 目, 咨询精 神
需求基本选择一致 , 而最重要 的需求存 在差异 。急性 期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
方法对16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心理需求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128例(75.74%)不满意医院的统一着装;120例(71%)希望护理人员的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亲切周到;100%的患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能向护士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护士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等;119例(70.41%)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等;患者最不满意护士态度不冷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尊重患者。
结论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和尊重患者,密切护患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模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而精神病医院在管理上多采取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场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为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对169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心理需求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69例精神病患者为2002年12月~2003年8月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封闭式管理病房首次住院的患者。
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2)疗效达显著进步或临床痊愈。
(3)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力障碍。
(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
其中精神分裂症126例,心境障碍43例(躁狂发作13例,抑郁发作30例);年龄16~55a,病程2mo~10a。
1.2 方法采用自制的心理需求自评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每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每项末均设有患者建议栏:"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样?"和"你最不好的感受是什么?",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内容包括患者对着装的要求、护理人员形象和态度、治疗效果、护患沟通、医院环境和娱乐生活等主要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
2 结果128例(75.74%)的患者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医院的统一着装,认为式样不美观,又带有精神病医院标志,担心会染上传染病而不乐意穿;156例(92.30%)十分满意和满意,其中120例(71%)希望护理人员的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亲切周到;治疗效果:158例(93.49%)十分满意和满意;护患沟通:126例(74.56%)十分满意和满意;医院环境和娱乐生活:119例(70.41%)的患者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等; 100%的患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能向护士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护士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等;患者最不满意护士态度不冷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尊重患者。
[!--empirenews.page--] 3 讨论不断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我们每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目标和责任。
本调查显示,医院应进一步改进住院患者服装样式,在不影响对患者组织管理的前提下,标记应艺术化,并加强对患者服装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举止优雅、态度和蔼、尊重并理解患者是我们每一个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患者100%的满意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努力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1]。
渴望得到尊重是马斯洛心理需要理论中较高的个体需求,患者除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对他的重视和尊重[2]。
有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问卷中写道:"我是被家里人骗进医院的,看到病房锁着门,当时认为这是牢房,故而害怕,但是接待我的护士面带微笑,亲切地和我交谈,关心我的生活、饮食习惯,帮我更衣、洗头、剪指甲,顿时使我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大半,我也很愿意和她讲讲心里话……"患者其实对我们护理人员的要求并不高,评价也非常客观,从她们反映的一些最受感动的事情看,往往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应该做到的平凡小事,如:喂饭、喂水、剪指甲、盖被子等。
然而患者却从细微之处体会到护士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增强了住院的安全感。
因此护士要通过自己美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良好的情绪、优质的服务去影响患者,用自己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去化解和温暖患者痛苦的心灵。
在调查中,有位患者写道:我希望你们在保护患者时,注意患者的自尊。
精神病患者即使在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处于紊乱状态时,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护理人员要想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加强自身医德修养的基础上,还要时时、事事以心理互换的原则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们对患者的住院生活做了较好的安排,如开展各种工娱疗活动、院外游玩等,但仍有70%的患者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
这就提示我们,应进一步丰富患者的活动内容,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其无聊、寂寞感和不自由的负性情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要改进探视制度,作好家属和亲友的精神卫生宣教工作,共同配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了解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将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尽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心理互换,建立良性互动模式,那么,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以及护患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局面将会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