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变连续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案在桥梁施工中,简支和连续是常见的两种主要施工方法。

简支施工是指桥梁在支点处仅支撑在两个方向上,而连续施工则是在多个支点处支撑桥梁。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何种施工方案对于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

1. 简支施工简支施工是一种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其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施。

在简支施工过程中,桥梁主要受力于支座处,有利于控制结构的变形。

同时,简支施工能较快地完成桥梁的建设,适用于跨度较短的桥梁。

然而,简支施工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两个支点,桥梁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受力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和变形。

此外,简支桥梁在工程持久性和抗震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2. 连续施工相比之下,连续施工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桥梁施工方法。

在连续施工中,桥梁采用多个支点来支撑结构,有助于分担受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连续施工还能够减少桥梁的变形和裂缝,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然而,连续施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施工难度较大,需要精准的施工测量和技术支持。

其次是施工周期可能较长,影响工程进度。

此外,连续桥梁的建设成本也较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投资的效益和节约。

3. 先简支后连续在实际桥梁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被广泛采用。

这种施工顺序可以在保证基本承载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完善桥梁结构,提高整体稳定性。

首先通过简支施工完成桥梁的初步构建,然后逐步转变为连续施工,进一步加固和完善结构。

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案既融合了简支施工的快速和灵活性,又借鉴了连续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桥梁的变形和裂缝,提高整体性能,同时还能够优化施工进度和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施工方式。

在选择桥梁施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结合简支和连续施工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

通过合理的施工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桥梁的建设质量和安全,为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提供重要支撑。

桥梁上部结构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法

桥梁上部结构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法
桥梁上部结构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法
文/崔 树 峰

捷 、经 济 、适 用的施 工技 术得 到 了普遍应
最 早 采用 的方 式 ,但 这些 已不 能满 足愈 来
K W 电 阻 丝 浆 砌 矩 形 砖 池 ,将 永 久 性 支 座 按 设 计 件 顶 端 装 置 模 具 ,将 两 个 2
了保 证 按 期 完 工 ,往 往 忽 略 对 混凝 土 的
使 用时 间。想 要杜 绝上 述现 象 的发生 ,就 结 实 的 混 凝 土 进 行 表 面 处 理 , 以保 证 其 养 护 在 混 凝 土 没 有 完 全 凝 固 好 之 前提 要况 下 ,这 一 部 分 的高 前 开 放 。这 往 往 会 导 致 伸 缩 缝 出现 早 期 度 和路面 的高 度差 不能超 过2 mm。 在 损 害 。 因此 ,保 证 伸 缩 缝 的 施 工 工 期 , 混 凝 土 表 面 凝 固之 后 , 为 了避 免 出现 干 才 能 保 证 整 个 工 程 的施 工 质 量 。 总 之 ,高速 公 路 上 的 车流 量 大 ,车
般 情 况 下 不应 少于 7 d 。
路 面 切 开 。 在 进 行 切 割 的 时 候 ,要 保 持 梁 带 来 极 大 的安 全 隐 患 。
切 口 的 平 直 , 不 能 出 现 豁 口 。 切 割 之 针 对 这 些 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主 要 后 ,要 用 高 压 水 枪 清 理 切 割 残 渣 .保 证 的 措 施 就 是 要 保 证 伸 缩 缝 施 工 严格 按 照
新型 临 时性 支座 简介
砂 池 临时性 支 座
熔 化 ,而 后 加 入 纯 净 干 中 砂 ,边 加 热 边 产 生 热 量 ,硫 磺 砂 浆 熔化 流淌 ,混 凝 土

谈简支变连续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工艺

谈简支变连续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工艺
第3 7卷 第 3 3期 2011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ⅡEC TUR E
V0 . 7 No 3 13 . 3
N v 2 1 o. 0 1
・1 9 ・ 6
文章编号 :0 9 6 2 2 1 ) 3 0 6 -3 10 —8 5(0 3 ・ 19 0 1
桥 的优点 的桥 型—— 先简 支后连 续梁 桥应 运 而生 。先 简 支后 连 技含量 较高 , 能有 效降低 劳 动强度 , 易对 盖梁造 成 污染 。活塞 但 续梁桥充分发挥 了简 支梁 和连续 梁桥 的优 点 , 克服 它们 的缺 点。 套 筒式临时支座一 次性 投入 过大 , 但可 重复利 用 , 合特 大桥 使 适 其施工特点是先按简 支梁 规模 化施工 , 后用湿 接缝把相 临跨 的梁 用。硬 木框砂池具有成本低 , 卸方便 的特点 , 其承 载力较低 , 拆 但
3 6 钢 筋安装 .
1 配料 。钢筋预先在钢筋加 工场地配料 , ) 弯制后 运到现场一 次绑扎成 型。制作 钢筋骨架应选择在地势 平坦地 面上进行 , 以保 证钢筋清洁 。钢筋应无灰 尘 , 无锈 蚀 、 散锈皮 、 松 油漆 、 油脂 、 或 油 其他外来物质 , 无有害 的缺 陷。钢筋 制作及安装 严格按施 工 图纸 及技术规范进行 , 确保焊接质量 。 2 绑扎钢筋 。钢筋在现场绑扎 结合成 型时 , ) 钢筋应 严格按 图 纸要求进行 布置。钢筋 的所有 交叉 点均应 绑扎 , 要 时 , 可用 必 亦 点焊焊牢 。以避 免在 浇筑混凝 土时移位 , 不允许 在浇筑混 凝土 以 后再安设或插入 钢筋 。为保证 保护层厚度 , 在钢筋 与模 板间设 应
先两侧 , 后中间 , 隔跨施工 ” 的原则 , 即从联 端向 中间对称施 把一联连续梁分 成几 段 , 每段 长度 约一孔 , 段 在预 制场 预 采 取“ 各 工 。在 一联湿接头混凝 土浇 筑完 成 , 达到设 计要 求 的强度后 , 进 制后经移运 吊放 到墩 台顶 的临时 支座 上 , 完成 湿接缝 、 在 湿接 头 然后浇筑 桥面板 的接缝混凝 前 的各项工序后 浇筑 湿接缝 、 接头混 凝 土 , 湿接 头混凝 土 达 行 负弯矩预应力束的张拉注浆工作 , 湿 在 土, 在一联 的所有 湿接缝 、 接头 施工完 毕后 , 行体 系转换 , 湿 进 完 到设计或规 范规 定 的强 度后 张拉 负 弯矩 预应 力 束 , 除 临时 支 拆 成 由简 支变连续的施工 。 座, 使连续 梁落 到永 久 支座 上 , 成 由简 支到 连 续 的体 系转 换 。 完 . 这 种结构在体系转换前属简支 梁 , 支梁 内力 在体系转 换 中原 封 3 3 梁板连 续端 混凝 土凿毛 简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2)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2)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一、前言在桥梁的建设工程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

这一工法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并提供一个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简单高效:该工法采用预制小箱梁,并通过简支变连续的技术手段将其连接成连续体系。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箱梁工法,该工法施工简单,高效快速。

2. 资源节约:预制小箱梁可以在工厂制作,可以充分利用工厂的生产线进行统一生产,从而节约了施工现场的资源和人力成本。

3. 施工质量高:预制小箱梁具有较好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控制,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施工周期短:预制小箱梁的现场安装和拼装相对简单,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

三、适应范围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中小跨径桥梁:该工法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桥梁建设,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桥梁需求。

2. 路面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预制小箱梁需要运输和安装,对路面条件有一定要求,适用于路面条件较为良好的地区。

3. 需要快速施工的工程项目:由于预制小箱梁的制作工期较短,适用于需要快速完成的工程项目。

四、工艺原理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连接中间的简支支座,将预制小箱梁转换为连续体系,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该工法具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钢架支撑:在桥梁的两侧安装钢架用于支撑预制小箱梁。

2. 预制小箱梁安装:将预制小箱梁分段安装在钢架上。

3. 简支转换:在预制小箱梁的中间部分安装简支支座。

4. 连续体系连接:通过连接简支支座,将各段预制小箱梁连接成连续体系。

试论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合理施工体系转换

试论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合理施工体系转换

试论简支转连续梁桥的合理施工体系转换摘要:简支转连续桥梁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同样要严格遵循施工程序以及施工步骤,保障工序的合理性。

现浇段浇筑顺序、后连续预应力筋张拉顺序以及临时支座拆除顺序等,都是在开展简支转连续施工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施工工序时也会得到不同结果,分析时必须着重突出受力情况。

本文主要针对简直转连续桥梁的合理施工体系转换进行探究。

这也在施工中直观体现出隔段浇筑以及隔断张拉等施工工序。

关键词:简支转连续桥梁;合理施工;体系转换因不同施工工序的影响,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构内力状态。

首先在支座上预制简支桥梁,并完成浇筑湿接缝混凝土作业,是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开展施工工作时遵循的施工程序。

预应力钢筋的设置工作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标准后进行。

在此情况下,可拆除临时架设的支座。

后续连续梁体系就是借助转换逐步构成,临时支座拆除后需要在永久支座上进行预制简支梁安装工作。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恰当分析简支转连续桥梁的施工体系转换。

一、按工序开展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作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施工阶段示意图如图1所示。

第1施工阶段:架设预制主梁,形成由临时支座支承的简支状态。

此时,主梁主要承受一期恒载的自重作用及相应的施工荷载。

第2施工阶段:浇筑第①、②跨及第③、④跨间的接头混凝土,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张拉负弯矩区钢束,压注水泥浆。

此时,主梁主要承受结构一期自重作用及相应的施工荷载;在已经形成的连续梁段,结构的徐变变形开始受到约束,产生徐变次内力。

第3施工阶段:连接第②、③跨及④、⑤跨,过程同第二阶段;此时,主梁主要承受一期自重、施工荷载及徐变次内力。

第4施工阶段: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完成横向接缝制作,自此形成连续梁桥;此时,结构承受自重作用(包括横向接缝部分的二期自重)、施工荷载、徐变次内力。

第5施工阶段:进行防护栏杆和桥面铺装等施工;此时,结构承受自重(包括二期自重)、各项次内力、施工荷载及运营后的车辆活载等作用。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

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一、前言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是在桥梁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风险并保证质量,因此备受建设单位和施工方的青睐。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包括:加工制造周期短、施工速度快、工程量大、质量可控、施工难度低、适应性广等。

这些特点使得该工法成为一种高效可行的施工方法。

三、适应范围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体系转换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桥梁工程,特别是用于跨越河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需要大跨度梁的工程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预制构件和现场施工的结合。

通过制作预制小箱梁,使得原先的简支体系变为连续体系。

这种变换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详细描述:基础准备、浇筑支座、预制箱梁安装、悬臂浇筑、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张拉和锚固等。

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吊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钢筋剪断机、张拉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都需要熟悉和掌握。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验收和检测,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工地防护、施工现场管控、机具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等。

合理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十、经济技术分析通过对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进行分析,可以对该工法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比较,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后附图片)

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综合各类结构体系的优点,预制架设的梁式桥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

简支梁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厂化作业施工质量好,工效高,预制安装方便的优点,而连续梁具有桥梁线形好行车平顺,结构体系完整,梁体受力较好的优点,而将这两种优点相结合就形成了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

我单位在近年的桥梁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不断总结完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工艺形成了本工法。

1.2 工艺原理由简支转换为连续体系,是通过在箱梁端部顶部负弯矩区内增设负弯矩预应力束来实现的,而为配合梁体结构体系转换,在转换过程中需在箱梁端部布设相应临时支座并适时拆除来实现其体系的转换。

2 工艺工法特点2.1 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2.2 梁场整体预制梁,可确保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3 适用范围3.1 本工法适用于曲线半径大于400m,跨度16m以上,多跨结构桥梁施工。

适用于桥下无支架搭设条件,需要通车通航的桥梁工程施工。

3.2 适用于13~35m跨径,吊装重量小于70t的中小跨径桥梁。

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5 施工方法梁在预制场进行预制,采用运梁车简支梁进行安装,待箱梁安装完毕即将每一联的连续端端部负弯矩区预应力束管道和非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

立模浇筑连续端横梁及负弯矩区梁间湿接缝混凝土。

立模时确保各永久支座处连续端横梁底部间距均满足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即可进行负弯矩预应力束穿束张拉。

张拉完毕进行孔道压浆。

此时,桥梁整联上部结构已经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此时将一联所有临时支座同时降低,保证一联整个梁体同时平稳降落在永久支座上,并拆除临时支座即可完成简支体系向连续体系的转换。

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分析

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分析

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技术分析目前,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桥梁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当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连续梁桥的主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方式的原理及特点,并根据施工的要点和难点对连续梁桥的主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标签: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方式的原理连续梁桥的主梁采取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方式是指先分片预制简支梁并按照预制简支梁的受力状态进行第一次预应力筋(正弯矩)的张拉锚固,将各片预制好的简支梁安装在墩台的临时支架上并调整位置,然后现浇墩顶接头处混凝土,再将墩顶的临时支座更换为永久支座,最后进行第二次预应力筋(负弯矩筋)的张拉锚固,使各片预制的简支梁集整形成连续梁,进而完成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结构体系转换的施工,如图1所示。

2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转换施工的特点传统的简支梁桥仅在梁体衔接处设置成桥面连续,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桥面铺装易出现早期裂缝,从而增加了桥梁的维修费用。

此外,简支梁跨中弯矩较大致使梁的截面尺寸、耗用的材料以及自重显著增加,造价也大大提高。

而传统的连续梁结构复杂,往往采用支架现浇施工,使其工期长,造价高。

从连续梁桥的主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方式的实质来看,其克服了传统的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缺点,兼具了这两种桥梁的施工优点。

因此,连续梁桥的主梁经过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转换施工后,整个桥梁结构变得刚度大,裂缝少,伸缩缝数量少,行车更加平稳舒适。

由于简支梁体采用标准的预制构件,便于在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和统一化管理,且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吊装,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模板和支架,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加快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工期。

同时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存在减小了跨中正弯矩(如图2简支梁弯矩图和图3连续梁弯矩图所示),从而降低了梁截面材料的用量、自重和总造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支变连续桥梁体系转换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施工工艺与传统连续梁的施工工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梁体在预制场内采用集中预制,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减少了临时施工用地,缩短了施工周期,便于管理,便于控制梁体的质量。

2、由于采用集中预制,现场架设,能够充分发挥机械性能,有效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大量模板和支架,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减低了施工成本。

三、适用范围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这种结构上下部可以同时施工、进度快,上部结构采用的基本是简支梁的施工方法,得到的却是结构更优的连续梁。

这种结构比其它装配式连续梁湿接缝数量少,不需要临时支架,特别适用与软土、深水、高墩等。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跨径为20~30m的连续梁桥大量采用了这种结构。

根据这种结构的特点可知,随着跨径的增大,自重内力迅速增加,简支梁内力占去了连续梁内力的大部分而显得不合理。

一般认为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适用跨径为50m以内。

四、工艺原理
把一联连续梁分成几段,每段长度约一孔,各段在预制场预制后经移运吊放到墩台顶的临时支座上,在完成湿接缝前的各项工序
后浇注湿接缝砼,在湿接缝砼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强度后张拉负弯矩预应力束,拆除临时支座,使连续梁落到永久支座上,完成由简支到连续的体系转换。

这种结构在体系转换前属简支梁,简支梁内力在体系转换中原封不动地带到连续梁,体系转换、二期恒载及活载等内力按连续梁计算。

五、施工工艺
(一)先简支后连续梁体系转换的施工工艺流程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体系转换为将后张法预应力梁移运吊装至
桥上,吊装时先采用临时支座按简支梁安装就位后,在连续墩上预置永久橡胶支座,现浇湿接头砼,张拉克服负弯矩的预应力束,拆除临时支座,将体系转换为连续梁。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工艺流程图(附后)。

(二)施工方法
1、现浇连续横梁(湿接缝)的施工
(1)临时支座的选用
预制梁板安装在临时支座上,并调整好轴线与标高后即可进行湿接缝的施工。

对于搁置梁板的临时支座其强度和刚度必须保证在梁板架设过程中不破损,基本上无沉降量。

目前广泛使用的临时支座有硫磺砂浆性临时支座、活塞套筒式临时性支座、硬木框砂池式临时性支座等,根据使用情况看,硫磺砂浆性临时支座科技含量较高,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但易对盖梁造成污染。

活塞套筒式临时支座一次性投入过大,但可重复利用,适合特大桥使用。

硬木框砂池具有成本低,拆卸方便的特点,但其承载力较低,适用与跨径较小的小箱梁。

如在某高速公路某高架桥的35m跨的小箱梁施工中的临时支座采用的是硫磺砂浆性临时支座。

而某高速某公路分离立交桥20m跨小箱梁安装时,由于桥梁跨数较多,为重复使用,其临时支座采用的就是活塞套筒式临时支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