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党的十年论战,形式上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而实质上则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事实上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平心静气的说,在整个论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把自己视为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代表,从而使论战中逐渐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某些教条化误解,不仅同对方一起“讲了许多空话”,而且“使我们把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当成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结果陷入了“反修防修”的理论误区。特别是伴随着这种错误认识的加剧,在总结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变修国变色的经验教训中,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发动了以“反修防修为目的的“文化大革命”,完全中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则是最初论战中所未能预料的。

2、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的时期还针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不同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形势的强大压力,采取了“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三大外交政策。在三大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从50 年代中期,先后与20 多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随着中苏联盟的分裂,中国外交进入了“两个拳头打人”的艰难时期。在这一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的“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为指导,联合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应对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巨大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在70 年代以后,毛泽东根据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的新形势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决定发展中美关系,这样使中国外交政策又走进了“一条线”的新时期。

3、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交政策的不断演变,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经济封锁、政治敌视,这是中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家庭,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由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使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开始面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战略联盟逐步向对立面发展。经过冷静的观察和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分析,毛泽东决定依靠第一中间地带国家即亚非拉各国、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国家即西欧、加拿大、大洋洲和日本等来共同反对同时来自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的两个拳头出击的策略。70 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守势地位和愿意同中国改善关系的良好愿望,毛泽东果断抓住机会,以“小球”带动“大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成了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条线”战略的实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九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九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一、总体概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各民族更加团结、富裕,“一国两制”成功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新中国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国防力量日益强大,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水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的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7)、简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9)、知道“八六三计划”;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10)、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为,理解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结合对外开放的过程,分析对外开放与旧中国“门户开放”的本质区别。 (2)、能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情感目标 (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2)、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和体育健儿的优秀品质和拼搏精神。 (3)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说明了“一国两制”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的必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重要论述摘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 毛泽东:《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195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 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一、政治 (一)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加强法制建设 (1)颁布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3)通过《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4)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 (2)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3)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 (4)方针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2.实践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实现停火。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交流增多。 (3)1992年,“九二共识”。 (4)1995年江泽民就台湾问题提出的八项主张。 (5)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6)目前两岸各领域的正常往来已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三)新时期的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按照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3)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形成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格局。 (3)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年与俄罗斯等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二、经济 (一)方针确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8.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掌握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内涵,中国社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掌握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容。深刻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及对策措施。 思想教育 通过对发展战略及其特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党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培养 深刻领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 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章结构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第三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8课时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将突出六大重点:一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科学地分析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依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在大陆已不存在了;原来的地主、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界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已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说: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即已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要把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 1957年以后,这种理解有了突破。同年3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用“现代科学文化”代替了“现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

2、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改革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 ②改革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③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④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 )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 原因应是 (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5、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 C .土地的所用权 D .土地的规模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和设想 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指 (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11、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 ) A .汕头特区、海南岛;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 .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 .汕头特区、海南岛;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12、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 A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是 ( ) A .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召开 B .中共十四大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D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 14、哪次会议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 ) A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六大 15、阅读建国后我国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张路的四幅春联:①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②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改革荡神洲。 (1)分别指出对联中①②③④所指事件。(4分) 土地改革、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2)分析指出对联③④反映的事件对农村产生的影响。(4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4分) ① ② 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国务卿就讲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中共是如何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这个专题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这一期间我们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大家来看这个图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首先我们先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着手开始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中央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in the new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提问: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损失?设想一下当时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师小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中,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导入新课。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教师首先放一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录像,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后教师出示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危害。政治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通过文革的危害,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党我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历史性转折的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专题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从发展过程看,建国后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若干方面;从思想理论看,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模仿苏联到走自己的路,从重大失误到辉煌成就,最终形成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知识要素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其中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1953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在党的领导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而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③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改造后,资产阶级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的结束。 (2)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①1950—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限制加利用有政策,这是山由于民族工商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1953—1956年,采用赎买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决定的。 (3)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①模仿苏联,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计划经济,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在建设中探索前进 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其中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是第一位的,曲折是第二位的。1966年到1976年是“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信研089班甄诚 s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国人劳心尽力探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发达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障碍,一直是60年来探索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道路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出这一命题的中共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其次要从这条道路形成的实践过程寻找答案。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循着这个定义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就会看到促成这一道路形成的,不仅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而且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在新中国迄今为止的60年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而且要从实践上弄清楚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反之,只有正确理解这条道路,才能全面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前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并不是旧中国留下的那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而是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并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化肥、农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

论述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获得了从一国到多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成功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世界社会主义增添了光辉。请理论联系实际,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案一: 一、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初级到高级的很长的发展过程。我国历史发展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阶段,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资本主义在旧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初级阶段。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经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也需要较长的过程。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结束,大约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三、从国际范围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发展余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长期竞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革命,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充满矛盾的整体,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竞争,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发达国家的资本在世界扩张,扩大资本主义的影响提供了途径。但是,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资本主义越向全球扩展,它也就在更大的范围造就自身灭亡的社会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判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这种历史趋势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企图超越这个阶段,就要受到惩罚。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这种过渡时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充分认识,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看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反而延缓了历史进程。苏联在1936 年宣布实现社会主义,1961年宣布已经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从1958年开始,提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认为“巩固社会主义”就是停止向共产主义前进。这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保持高速度增长;.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工业;.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第三产业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 .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发挥优势、自成体系;.相互照顾、均衡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 .战略准备;.战略条件;.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亿以内 .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 .人口的关系;.市场的关系;.资源的关系;.速度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关系 、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 .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加工业 、实现“九五”和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 .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一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 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和方法。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特点。 2.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与科学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6大) 第一,解决低水平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在世界上属于中下收入国家,而当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039美元。显然,我们小康生活水平是低水平的。我们要力争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3000美元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解决所谓不全面问题。我们要经过20年的努力,使小康生活的内涵更加全面,使小康的覆盖面更全面。 发展比较均衡: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第三,解决不平衡问题。所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地区差距看,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小康社会的评分标准,小康在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在中部实现78%,在西部只实现了56%。至于城乡之间差距就更大了。 20世纪头20年的意义: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它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一、总体概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各民族更加团结、富裕,“一国两制”成功的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新中国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国防力量日益强大,与世界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水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的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7)、简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9)、知道“八六三计划”;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10)、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为,理解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结合对外开放的过程,分析对外开放与旧中国“门户开放”的本质区别。 (2)、能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

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命制人:马光贤审核人:高三历史组编号18 时间: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主要包括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是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今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其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单元结构】: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一)背景条件: 1、建国之初的工业概况: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教材小字) 2、环境需要;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之中,迫切需要加强工业化建设。 3、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物质基础: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___ ___ __ ,制定。 6、经验借鉴: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农轻重关系。(二)实施“一五”计划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造)详见小字 3、“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成果:“一五”计划的意义(结合p92地图) 1、(工业部门)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 以及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 2、(工业布局)我国地区也新建了、、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