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山师附中高2021届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4——太阳辐射

高2021届地理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4——太阳辐射【知识整合】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l)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和⼤⽓对地⾯的保温作⽤前⾯讲到,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圈、⽔圈和⽣物圈。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圈。
⼤⽓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对地⾯则有保温作⽤。
这两个作⽤对⼈类及其⽣存环境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太阳辐射先通过⼤⽓圈,然后到达地⾯。
由于⼤⽓对它有⼀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使到达地⾯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削弱作⽤。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从上表可以看出,紫外光和红外光被削弱多,可见光被削弱少。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所以,假如对流层⼤⽓不含⽔汽和尘埃(也就没有云),那么它对于太阳辐射就近乎“完全透明”了。
天空中云越多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就越强。
⼆、⼤⽓对地⾯的保温作⽤地⾯吸收穿过⼤⽓层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持续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辐射。
地⾯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对流层⼤⽓因为⽔汽、尘埃和云等较多,能吸收相当数量的地⾯辐射。
太阳辐射和地⾯辐射、⼤⽓逆辐射的关系⼤⽓吸收地⾯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辐射。
其中,射向地⾯的⼤⽓辐射称为⼤⽓逆辐射。
天空中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或空⽓中湿度⽐较⼤时,⼤⽓逆辐射就会增强。
⼤⽓逆辐射将地⾯散射的热量归还给地⾯,使地⾯增温,这就是⼤⽓对地⾯的保温作⽤。
上海7⽉⽓温⽇变化与地⾯热量收⽀上图中,太阳辐射最强在12点左右,地⾯辐射最强在13点左右,⽽⽓温最⾼是在14点左右。
有这些时间差,其实就是⼤⽓逆辐射的原因,因为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需要⼀定的时间。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工具/原料
太阳
大气
方法/步骤
1. 1
总体上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途径削弱太阳辐射。
2. 2
吸收作用: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吸收太阳辐射里的紫外线(uv),而对流层里面的大量水气和二氧化碳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
大气吸收占比约19%。
3. 3
反射作用:通过云层反射削弱,云层越厚则反射越强烈。
此外,在地面也会被地面、水面、叶面等反射损失。
4. 4
散射作用:空中弥散大量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
较大颗粒的尘埃通过无选择散射削弱太阳辐射。
上述反射和散射贡献占比约34%。
5. 5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占比大概47%。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举报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投票(0)已投票(0)
有得(0)
我有疑问(0)
展开阅读全部。
太阳辐射强弱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是不同地区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强弱又是不一样的。
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是高考地理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二、例题分析例1:读右图(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南多北少的原因是什么?(2)在相同纬度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已知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从图中也可看出,等值线数值从南向北递减。
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它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第(2)题,相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分布特点,从图中同一纬度的等值线数值可读出:西侧数值大,东侧数值小。
由于纬度相同,所以,造成东西两侧太阳辐射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因素。
联系台湾地区的区域特征,东侧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西侧是背风坡,多晴朗天气,故东西侧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
答案:(1)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北方反之。
2019-2020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2.2.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及答案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课程标准原文】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定位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能够射到地面;近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被截留。
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指点迷津】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波长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地面辐射的波长也就比太阳辐射的要长。
相对而言,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点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因此,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
2.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判断(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知识链接]1.太阳辐射强度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主要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JGSLJZ【知识归纳】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 B.bca C.cba D.ba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宇宙探索(2017·浙江选考改编)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2020年7、8月份的时间窗口,长征五号将在文昌发射中心搭载火星探测器奔赴火星。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和文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图,完成(1)~(3)题。
(1)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3)判断文昌发射卫星时,应朝向 (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解析】(1)选D,(2)选B,(3)选A。
第(1)题,火星表面大气稀薄,且以CO2为主,CO2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白天升温快且温度高;夜晚火星表面大气稀薄,因CO2浓度较低,保温作用较弱,散热快,温度下降快,昼夜温差大。
第(2)题,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同时位于沿海有利于航天发射器材的海洋运输;海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器安全发射。
第(3)题,文昌位于海南岛,该岛东部为辽阔海域,几乎无大的岛屿,人口稀少,人类活动较少,其他方向均人口相对较多,且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发射,可节省燃料,增加推力。
据此,文昌卫星发射最可能朝向偏东方向。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A.自身条件B.适宜的温度(1) 突破2C.大气环境D.宇宙环境(2) 突破1A.看地形因素B.看纬度因素C.看气象条件D.看安全因素(3) 突破1A.时间选择B.定位和跟踪观测C.发射方向D.地球运动方向一致答案:(1)AC (2)ABCD (3)CD突破1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解析:第(1)题西亚和北非,青藏高原同样都是年太阳辐射量 最丰富的地区,但它们的影响因素是不一样的.结合两地区的 区域地理特征,可知:两者纬度相当,西亚和北非是热带沙漠 气候(天气因素);而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因素).第(2) 题,我国太阳辐射量弱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原因是盆地地形, 多阴雨云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所以,太阳辐射弱. "广州纬度比乌鲁木齐低,但年太阳辐射量却更少",按理来 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应更强,此题却相反. 这也说明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不是只有纬度因素,还有 其它重要因素.此题,主要也是天气状况的差异,广州季风气 候,多阴雨天气,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而乌鲁木 齐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答案:(1)青藏高原 该地势高,空气稀薄,而且睛天多,对 太阳辐射削弱少;而西亚,北非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 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2)重庆 尽管广州纬度低,太 阳高度大,但由于云量比乌鲁木齐多,太阳辐射削弱严重.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 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 保温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 射的热量, 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 累和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 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 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二,例题分析
�
例2:读"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量丰富(>200)的地区有两块:一 是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另一块分布在我国境内,其地形 区名称是_________,试分析该地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与西亚北非有什么不同? (2)我国广州,重庆,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太阳 能资源量不丰富的是_______,广州纬度比乌鲁木齐低, 但年太阳辐射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1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太阳与地面之间的热量传递
Q: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会全部到达地面吗?
探究2
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传递
Q:地面和大气之间的热量传递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太阳暖地
大地传大气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还大地
地面
下图所示的成都,哪一天白天气温高?为什么?
2016年11月23日 成都
夜间,地面辐
白达气天地温射量辐使,面不绝 又 射 气大 的 会大 被 还 温气 太 太部 大 给 不削 阳 高分 气 致地弱 辐热 逆 降面了射,到, 得过低
夜应面白阳温间,温天辐度由月度,射升于球骤由的得没表降于削很有面,没弱高大辐气有作,气射温大用气的 强 很气 , 温保 烈 低对 月 很温 ,太 面 高效 月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还大地
地面
天气 晴朗
云层薄
2016年11月25日 成都
大气削弱 作用弱
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 射强
地面长波 辐射强
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 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他们为什么要 这么做?
烟尘 大
云层厚
大气逆辐 射强
地面损失 的热量少
月球白天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可达127℃;夜晚 气温可低到-183℃,昼夜温差达310℃,而地球平 均昼夜温差只有10℃,这是为什么?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 C.③减弱
B.②增强 D.④减弱
3.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 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能量交换
实验表明
1.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对可见光具有部分反射作用;臭 氧层吸收紫外线; 3.大气(CO2、H2O)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4.地面主要吸收短波辐射; 5.物体吸收辐射后升温;两物体只要存在温差,且两者之间没有隔 热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直到各处温度相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