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学问框架。

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学问的内在联系。

其次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

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小板块。

教材在编写时留意突出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相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学问,培育学生敏捷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本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阅历,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

须要老师依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学问,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实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学问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深化,进而坚固驾驭;计算实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完成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特性差异,支配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有意识地链接旧学问,使学生所学的学问系统化、深化化,成为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

3.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以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4.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相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学问,合理、敏捷地解决问题,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学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实力。

把握好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学问点,驾驭好“度”,做好“定位”工作,对于总复习中的每一道题,老师要仔细分析学问点是什么,以及应当提高学生的哪些实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复习的课时较少,但是涉及的学问面比较宽,问题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有肯定的难度,因此要求老师必需明确总复习的目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 数与代数 1课时2 图形与几何1课时3 统计与概率1课时数与代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一、平面图形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c÷2-a=b 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c÷2-b=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长方形的面积÷宽=长S÷b=b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底S÷h=a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S×2÷a=h 三角形的面积×2÷高=底S×2÷h=a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一条边的长要大于其它两边的差,小于两边的和。

5.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圆形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 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d=c÷π半径=圆的周长÷圆周率÷2 r=c÷π÷2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c =2πr半圆的周长=周长的一半+直径半圆的周长=半径×5.14 (π+2=5.1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S=πr2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二、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的周长=(长+宽+高)×4 C=4(a+b+h)长方体的周长÷4-宽-高=长C÷4-b -h=a 长方体的周长÷4-长-高=宽C÷4-a-h=b 长方体的周长÷4-长-宽=高C÷4-a-b=h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的体积÷宽÷高=长V÷b÷h=a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V÷a÷h=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高=底面积V÷h=S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1计算与应用(2)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1计算与应用(2)课件

件个数和徒弟加工的零件个数的比是5:3,师傅和徒弟
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72×
5 5+3
= 72 5 8
= 45(个)
72×
3 5+3
= 72 3 8
= 27(个)
答:师傅和徒弟各加工了45个、27个零件。
5.行程问题
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 相背和同向运动的问题,叫作行程问题。
2月:283-264=19(千瓦时)3月:302-283=19(千瓦时)
4月:321-302=19(千瓦时 5月:345-321=24(千瓦) )6月:380-345=35(千瓦时)
答: 2月、3月、4月、5月、6月各月的用电量分别是19、19、 19、24、35千瓦时。
5.下面是笑笑家的电表在上半年每月月底的读数记录。
二年级:95+4=99人
五 人年级:130+6=136人
三年级:106+4=110
六年级:124+6=130人

一、五年级:92+136=228(人)
三、四年级:110+120=230(人) 二 、 六 年 级 : 99+130=229 ( 人
(2)请选择其中一批设计两种派车方案,并求各需付
车费多少元?
【选自教材P76 巩固与应用 】
16.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自身体重的15%,如果长期 背负过重物体,会妨碍骨骼生长。妙想的体重是40 kg, 她的书包最好不要超过多少千克?
40×15%=6(kg)
答:最好不要超过6千克。
【选自教材P76 巩固与应用 】
17.下表是宝华乡2011年、2012年各种农产品产量统计表, 把表填写完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工程问题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工程问题复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工程问题复习|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工程问题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工程问题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工程问题的概念、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并运用基本公式进行解答。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工程问题的转化和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工程问题的概念,例如:一个水池需要注水,每小时可以注水200升,问注满水池需要多少时间?2. 讲解:讲解工程问题的概念,解释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工作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并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转化过程。

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工程需要3个人共同完成,每个人每小时可以完成10个单位的工作量,问完成这个工程需要多少时间?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提问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工程问题的概念2. 工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工作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3. 实际应用举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每小时可以完成6个单位的作业,小红每小时可以完成4个单位的作业,他们一起工作了3小时,一共完成了多少个单位的作业?答案:小明和小红一共完成了 6 + 4 = 10 个单位的作业,工作了3小时,所以一共完成了10 × 3 = 30 个单位的作业。

2. 题目:一个工程需要4个人共同完成,每个人每小时可以完成8个单位的工作量,问完成这个工程需要多少时间?答案:完成这个工程需要的工作量是 4 × 8 = 32 个单位,每个人每小时可以完成8个单位的工作量,所以需要32 ÷ 8 = 4 小时来完成这个工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的数与代数总复习,教材的章节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

具体内容包括:整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

难点: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可以用数与代数知识描述的数量关系。

2. 数的认识:回顾整数的分类,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3. 代数式:介绍代数式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4. 方程和不等式: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巩固: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门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六、板书设计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的运算规律方程和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并写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不等式的解法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1 (一)整数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1  (一)整数 北师大版

总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1 (一)整数重点导学知识点:全面认识整数的意义、表示、比较大小、估算、实际应用等,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例题:一个数有2个亿,5个十万,4个千和8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点拨:在读数和写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0”的运用。

在四舍五入的时候,要注意看后一位数的大小。

【轻松通关】一、写出下面各数。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最小的自然数是(),()是最大的自然数。

2.()是自然数的单位。

3.280004320读作(),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4.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5.能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6.用0、4、2、5、8、7组成不同的六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相差( )。

7.一个数的千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的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0,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五、想一想,下面的题需要加几个零。

1. 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 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在230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二亿三千万。

【能力晋级】六、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00475 304750 304075 340750 300457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7405407 7405470 7503740 7453700 7405740七、看图回答问题。

1.一辆汽车从A地向东行30千米,表示为+30千米,那么从A地向西行50千米,表示为( )千米。

2.如果汽车的位置是+60千米,说明它向( )行了( )千米。

3.如果汽车的位置是一70千米,说明它向( )行了( )千米。

4.如果这辆车先向东行20千米,再向西行50千米,这时它的位置可表示为( )千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还可以表示起点、分数与代数界点等。

“”是最小的自然数。

一、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XXX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自然数的意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2.正数。

写。

正数的定义:以前学过的8,16,200,…这样的数叫作正数。

正数的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3.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界说:像-1,-5,-132,…如许的数叫作负数。

“-”叫负号。

负数的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4.整数与天然数的接洽及区别。

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比较整数的方法根据整数5.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它们的的位数选择。

位数,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不异,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的大小,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彼此依存的。

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的商是一个整数,而没有不克不及单独存在。

余数,我们就说a叫作b的倍数,b叫作a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7.奇数与偶数。

意义:个位上的数是1,3,5,7,9的数叫作奇数;个位上的数,就看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

数是2,4,6,8,0的数叫作偶数。

奇数与偶数的特点:奇数都不克不及被2整除;偶数都能被2整除。

8.质数与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意义: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也叫作素数;一个数的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4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4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4篇下面是我收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4篇,供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1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例文2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整体设计说明:本班的孩子基础较差,很多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考方法,所以课堂上的重点放在了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上。

在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时,重点突出孩子的思考过程,强调孩子有根据地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

1、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说一说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把比组成比例后我们有了新的名称,请自学课本第34页。

生阅读后,请同学说出黑板上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投影出示)先小组之内说一说,然后在指名回答。

重点说分数形式的比例外项和内项。

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重点突出分数形式下怎么去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投影出示几组比例,让学生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细心的同学很快会发现这几组比例数字相同,但是书写位置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一、填空。

1、果园今年种果树200棵,活了198棵,成活率是()﹪。

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比是(),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 )。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

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5、从16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

6、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 )比例。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8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8、如图;一种饮料瓶,容积是200ml,
瓶身是圆柱形。

将该瓶正放时饮料
高20cm,倒放时余部分高5cm,瓶
内的饮料是()ml。

9、在一副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8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

10、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其纯药液与水的质量比是1︰50,现配制这种药水45.3千克,需纯药液()克。

二、判断。

1、千克可以写作9﹪千克。

()
2、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三、选择。

1、修一条公路,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16天就完成了,工期缩短了()。

A、80﹪
B、20﹪
C、75﹪
D、25﹪
2、王师傅月工资2400元,如果按规定超出2000元的部分,应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20
B、120
C、100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

A、正比例
B、不成比例
C、反比例
四、应用题。

1、一根绳子截去后,再接上9米,结果比原绳长40﹪.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2、某车站有550吨货物,某队上午工作3小时运了330吨,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小时运完?(用比例解)
3、用方砖铺一间语音室的地面,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

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4、在比例尺是1∶40000的地图上,两地相距5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2)
一、填空
1、()∶()=40( ) =80%=()÷40=()(填小数)
2、()页是30页的13 ,40米比50米少()%。

3、312 吨=()吨()千克90分=()小时。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时间比是()。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1900年是闰年。

………………… ………………… …………()
2、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 ()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估计下面三个算式的结果,最大的是()。

A.774×(1+13 ) B. 774×(1-13 ) C. 774÷(1+13 )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

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A. 20%
B. 80%
C. 2%
D. 98%
四、计算题(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67 ÷3= 35 ×15= 2-37 = 1+2%=
36+48=5÷23 = 43 ×75% = 78 ×4×87 =
298+405≈ 12 ×99+99×12 =
2、解方程9分
X-27 X=114 X÷18 =15×23
40%X-14 =712
五、作图(4分)
做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标出半径和直径
六、应用题(共34分)
1、王庄煤矿去年产煤250万吨,今年比去年增产25万吨。

增产百分之几?
2、一本故事书原价20元,现在每本按原价打九折出售。

现价多少元?
3、六(1)班共有40人,下面是他们一些最喜欢的饮料的统计图,请问每种饮
料各有多少人喜欢?
4、工厂计划生产一批手表,计划每天生产300只,20天完成,实际上每天生产450只。

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3)
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2÷0.5 = 1÷56 = ×4 = 6 - =
6÷1%= ×0÷ = 1÷3×1÷3 = 10 + × =
2、解方程。

12χ÷6=9.5 2x-x=1.2
10-5%x=
二、仔细推敲,谨慎判断。


1、圆的直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2、1 的倒数是1 ,0 的倒数是0 ()
3、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圆。

()
4、六(1)班有50人,今天2人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5、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三、反复比较,准确选择。

1、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立方厘米。

A 314
B 1256
C 94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2010年是平年
3、一件商品原价1000元,提价20%以后,再降价20%,现价是( )
A、1000元
B、1040元
C、960元
4.已知a× =b÷62.5%=c× =1(a、b、c均不为0),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A.a
B.b
C.c
D.无法判断
5、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 )
A、6
B、7
C、8
四、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三千九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25%=3÷()==():24
3、2.05千米= ()米3小时24分= ()小时
4、1 的分数单位是(),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是最小的质数。

5、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甲数比乙数少,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7、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1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 2 : 1,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有()只,兔有()只。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白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11、六年级4个班之间将举行拔河比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全年级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12、按规律填空:15 ,210 ,315 ,… n( )
13、把1 、167%、1.6和1.606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14.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直径是4厘米,这个零件直径的实际长度是()毫米。

15、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五,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1、粮油批发市场共有520吨大米,第一周批发走总数的40%,
第二周批发走总数的。

还剩多少吨?
2、把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的圆柱铁块,融化变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cm的圆锥,求这个圆锥的高;
3、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
4、埃及金字塔现在高度大约140米,比建成时低了建成时大约高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