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作文母题汇总(10个大类,100个子题,精编A4纸11页)汇总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7年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7年全国及各省高考作文题大全1.全国I卷作文题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全国III卷作文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上海卷作文题写作题目(70分)预测,是指预先推测。

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5.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整理一、全国卷1(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2(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辽宁、重庆、陕西、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三、全国卷3(广西、云南、四川、贵州)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二选一)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0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7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命制。

小编收集了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欢迎阅读。

试题内容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

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

2017年高考作文关注核心素养必考六大“母题”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

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01“母题”:人文底蕴【名师简介】张兴武,执教于湖北省示范学校、荆楚名校——松滋市第一中学。

张老师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语文优秀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特优奖等多项文学奖,有300多篇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散文》等报刊上发表,公开出版发行《校园短笛》《作文文体攻略》等专著,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

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

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 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

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及命题预测

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及命题预测

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及命题预测母题”阐述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1. 珍爱生命重点: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珍爱生命是健康生活的起点。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没有爱惜之心,对别人的生命没有敬畏之心,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一个起码意义上的人。

某版本的语文教材,高中第一课本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但是新版本就换成了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这种改变强烈地凸显了教材编著者对尊重生命、尊重个性的观照。

2. 健全人格重点: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当代社会竞争大、变化快,想要从容不迫地过好生活,积极的心理品质必不可少。

面对挫折,要学会从中汲取教训;面对诱惑,要从中分辨危机和凶险。

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是健全人格的最基本要求。

如今“啃老族”“路怒族”等群体大量存在,从某方面也证明了培养健全人格刻不容缓。

3. 自我管理重点: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宽容度也日益提高。

学会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学会自我管理,让自我能具有持续的行动力。

真题解析1.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汇编(完整版)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汇编(完整版)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汇编(完整版)全国Ⅰ卷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话允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文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苏: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大作文考题二选一,字数不少于700字。

1、说纽带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2017年的高考近在眼前,正面临着重重考试压力的学子们正在紧张地备战,语文作文可谓是重中之重,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学生需要系统的备考,有效的素材,独特的角度,以及优秀的语言表达。

为了帮助学子们更加有效、高效地备考,我们为大家总结了2017年各省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供参考:一、江苏1.人生是一门学问,积极学习造就美好未来。

2.风起云涌,现代技术书写着人类发展的新篇章。

3.勇敢地实现梦想,就能让梦想变为现实。

4.音乐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浙江1.品牌是人们心中的标志,但它也伴随着社会负面影响。

2.花开花落,抓住芬芳,力改变生活。

3.当社会变化快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4.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地方。

三、安徽1.当环境变化,人类该怎样调整自己?2.穿越时空,古今视角洞见未来。

3.友谊的羁绊能够改变世界的一切。

4.让爱把世界照亮,让温暖把心照明。

四、江西1.爱情是生活中最温柔的指引。

2.生活有多种可能,不要被自己的梦想和规则束缚。

3.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它?4.体会祖先留给我们的无穷宝藏,深思传统文化价值。

五、山东1.虚拟世界中,该如何把握好虚拟线上身份?2.一花一世界,让时光定格在记忆中。

3.勇敢追求梦想,迎接在路上的各种挑战。

4.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坚持原则,勇往直前。

六、河南1.做一个爱国的好青年,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书写时代的新篇章,发现价值观的新意境。

3.古往今来,礼仪之道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4.唤醒心中那重要的责任感,一起贡献我们的力量。

七、湖南1.让自由的双翼把梦想带到极致。

2.把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充实、丰富自我的审美世界。

3.让我们把中华文化的传承继续往前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4.把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融入社会,推进社会的发展格局。

以上就是2017年各省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总结,虽然各省份的试题不完全一样,但归根结底都是表达同一个主题,有着不尽相同的话题要求。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今天是2017年高考的第一天,同时2017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也已经出炉,相信很多用户也非常好奇2017年高考的题目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吧。

目前已更新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海南( 全国卷Ⅱ)全国卷Ⅰ(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全国卷Ⅱ(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卷Ⅲ(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全国Ⅰ卷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语文作文题目: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语文作文题目: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语文作文题目:“我看高考或我与高考为副标题”。

自主命题省份: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北京语文作文题目:大作文考题二选一:1、说纽带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共和国,我为你拍照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母题分析高考母题1 人生价值◆母题透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人生价值”这一母题始终被命题人看好。

如2009年天津卷(我说九零后)、江西卷(兽首拍卖),2010年浙江卷(角色转换之间)、四川卷(人生的几何体)、广东卷(与你为邻),20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江苏卷(拒绝平庸)、安徽卷(时间在流逝),2012年重庆卷(拯救冷库工人)、湖南卷(一只伸出的手)、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2013年重庆卷(豆腐的诞生)、辽宁卷(沙子和珍珠的关系)等,都属于这一母题。

当前社会,我国经济改革正处于转型期,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与诱惑纷至沓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那么,在种种的诱惑面前,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如何,他们能否秉承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关乎着我们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对此,高考作文也不能回避。

另外,每个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人生价值”这一命题也便于抒写考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便于发掘考生内心的价值取向。

写好此类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观念支配着行动,广大中学生只有真正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中站得稳、站得牢,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迷失、不迷乱,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

这个“中心”就是抒写“我”的真情实感,在这一中心的统帅下写“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议。

行文时,切忌胡编乱造。

三是要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写此类作文既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还要旁征博引,触类旁通,惟其如此,文章才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子题裂变◆No.1 舍与得。

有舍才有得,得到的不一定是金钱,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

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No.2 用心生活。

世间的事就是如此,没有谁比谁强多少,关键是能否用心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一丝不苟。

这既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更容易成功的保证。

No.3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也是其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你可以做得不好,但你不能欺诈。

拥有诚信,拥有成功。

No.4 选择。

在人生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艰难坎坷,也会遇到诸多的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去作出正确的选择。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是做好选择的指向标。

No.5 平凡与伟大。

有一些人,他们不求取名,更不计较利,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却铸就了让人们仰视的伟大。

这种辩证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No.6 责任与义务。

勇挑责任,担当义务,这是每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的必然而由衷的选择。

面对责任,义无反顾;面对义务,责无旁贷。

在责任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中获取自己人生的价值。

No.7 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追求。

人生路上,用物质作后盾,用精神体现价值。

No.8 利与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而在义面前,又可以义无反顾的舍利取义,这是一种君子的作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种顶天立地的表现,是一种价值的选择。

No.9 付出与收获。

义无反顾地付出,责无旁贷地奉献,在默默中耕耘,在悄悄中努力,只为了追求自己人生的价值,但在不经意间却能收获人生的别样丰盈。

No.10 个人与集体。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干不了,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时才有永不枯竭的力量。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建设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这种人生选择,才是最有价值的正确选择。

高考母题2 道德情感◆母题透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围绕“道德情感”屡屡设题,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如2009年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江西卷(圆明园兽首拍卖)、湖北卷(站在门口),2010年重庆卷(难题)、广东卷(与你为邻),2011年大纲全国卷(彩票中奖)、重庆卷(情有独钟),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船主与油漆工)、江苏卷(忧与爱),2013年湖南卷(我愿意)、江苏卷(一段探险经历)等,都属于道德情感这一母题。

命题人钟情于道德情感类的作文,这里边所涵盖的社会因素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也变得逐渐驳杂起来,诚信、感恩、关爱、见义勇为等传统的道德理念在一些人的心中逐渐淡化,甚至有些人逐渐丧失了作为人最起码的底线和良知,所有这些都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不能承受之痛,在这种大背景下,呼唤诚信,呼唤感恩,呼唤良知等汇聚成了一个时代的声音,那么,高考对这一主题自然不能回避。

写好此类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守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立场坚定,积极向上,一心向善,扶危济困,懂得感恩,勇于担当,这才是当代中学生应当秉持的道德观念,惟其如此,中学生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二是要关注社会热点。

关心我们的世界,全面辩证地认识我们的世界,不仅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不仅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主流;不仅要看到眼前,更要看到将来。

三是要感情浓郁。

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

◆子题裂变◆No.1 感恩。

乌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情,懂得感恩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一个价值标杆。

当然,感恩的范畴很宽泛,知恩图报是感恩,讲究孝道是感恩,回馈社会也是一种感恩。

No.2 诚信。

现代社会是一个格外关注诚信的社会,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讲究诚信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No.3 见义勇为。

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各项机制还不够健全;也许,我们身边还在上演着救人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的场景;但是,当别人深处危难之中时,我们依然要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因为这关乎着我们的道德良知。

No.4 坚守信仰。

信仰是信念的基础,信念是信仰的体现。

正确的信仰和信念产生巨大的力量,决定人生的目标和道路。

No.5 奉献。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奉献精神始终都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杆,只有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No.6 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劲头。

担当就是要负责任。

责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

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

No.7 助人为乐。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生活中我们需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No.8 孝老爱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高考母题3 理性认知◆母题透视◆近几年的高考,围绕“理性认知”这一主题的作文备受青睐,这已经足以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如2009年全国卷Ⅰ(小动物学游泳)、辽宁卷(名人代言),2010年全国卷Ⅰ(有鱼吃还捉老鼠?)、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2011年北京卷(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2012年江西卷(拥有什么)、广东卷(生活的时代),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价值与勇气)、湖北卷(方圆之用,各得其妙)等,都属于理性认知这一母题。

高考作文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事,还是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想认识的事,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趋向、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

高考作文又有指挥棒的作用,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认知水平,其意义自不待言。

写好此类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加强语言方面的积累。

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

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

第二是生活。

平时要捕捉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进行整理。

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搜肠刮肚,或胡编或抄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要建立“思想库”。

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子题裂变◆No.1 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

不去聆听,走自己的路,是一意孤行;只去聆听,踏别人的路,是邯郸学步!一意孤行是昏庸,邯郸学步是愚蠢。

思而不听则滞,听而不思则乱!真正的成功者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善于聆听又善于借鉴,从而更自信、睿智。

No.2 变通与盲从。

变通,是一种理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是一种立足现实的相时而动。

盲从,是一种墨守成规,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误区,是一种最终会失去自我的错误选择。

摒弃盲从,学会变通,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No.3 “退一步想”的理性认识。

做人,我们应该坚守内心的原则,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然而,很多时候,大气大量地退让一步,或者在思维上退一步想,不仅是大忍之心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的理性智慧。

No.4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应管他人瓦上霜,这不是一种无聊的做法,而是对社会的负责,对他人的负责,对自己的负责。

一份关怀,一份扶持,便引导着阵阵澎湃的感动。

融化心中的冷漠,就应该拥有一种与“我”有关的理性认识。

No.5 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撤退是为了换取成功,退是暂避锋芒,以退为进;退是养精蓄锐,东山再起。

因为一味地占领,有可能透支我们的能力,麻痹我们的思想,最终一无所有,导致失败。

撤退与占领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一种人生哲学。

No.6 活出样与活出味。

活出样就是活得成功,心想事成,渗透着儒家的道德精神。

活出味就是活得豁达、乐观、宽容、淡定,多了些道家的逍遥、淡然。

活出样与活出味都是活得明白的人,都是明白生活意义的人,都是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人。

(有意思与有意义)No.7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我们往往因过分亲近或疏远某个人,而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

我们需要做的是看穿迷雾而感悟觉醒,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将二者完美结合,才是认知世界的最好法宝。

No.8 理论和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实际动手能力,会做可以不做,不会一定要做。

我们不能只用感性去认识世界,要实践、理论相结合。

No.9 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这是一个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质的飞跃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成熟的过程。

高考母题4 文化教育◆母题透视◆回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文化教育一直是命题人热衷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