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职业暴露统计分析与反馈
2017年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总结

2017年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总结2016年度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共10名,均参加了职业性健康体检,所有人员体检结果均无疑似放射疾病,可继续放射性工作。
放射防护与医学影像科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在继续做好日常工作时,还应做到:一、重视日常防护,强化防护成果。
1、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防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放射专业工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暴露于原发射线束之中,在不影响诊疗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3、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4、要经常检查防护物的防护效能,各种放射源只准在国家规定允许剂量的条件下使用,避免工作人员接受超量照射。
二、加强科室管理,做好个人剂量监测与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科室安全由科主任负总责。
科主任要重视全科人员放射防护工作,定期开展放射安全培训教育,配合医院做好每季度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和每两年一次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如有可疑放射性疾病,科主任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医院安排复查及后续处理。
医务科2016年10月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2018年度我院放射工作人员共10名,均参加了职业性健康体检。
其中陈江医师1人出现血小板计数稍低的情况,其余9人体检结果均无疑似放射疾病,可继续放射性工作。
一、对出现异常结果的人员工作情况调查:放射科陈江医师,血小板93*109/L。
检查近期陈江医师日常工作量,同科室其他人大致一样,近1月没有长时间接触射线的情况,科室其余人员血常规均正常。
二、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采取以下措施:通知陈江医师本人,告知连续复查血常规三次,1次/月,将复查结果上报医务科。
如有必要,暂停工作。
三、下步整改措施1、加强督查,督促影像科室加强辐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照射等不安全事件;2、影像科工作人员如有疑似辐射引起的不适症状、体征,应及时向科室、医务科上报,及时采取必要措施;3、向相关科室及涉及射线装置、放射性核素的科室通报,督促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意外照射事件发生。
2017年度-职业暴露与质量分析工具应用

无菌操作:
1. 注射器和药物、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 2. 疑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 3.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4.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 手指触摸穿刺点;
5. 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注射器和针头;
6. 注射操作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安全注射,重要措施之执行治疗中阶段
1.手到、眼到、心到; 2.遵守工作规范; 3.避免干扰因素而分心; 4.正确使用辅助器。
安全注射,重要措施之后置处理阶段
12
尽快、就近 处置用过的注 射器,必要时 利用辅助器卸 除针头。
1
2 手持锐器行动时,
避免将锐器对着自己 和别人。
3 自己用
物勿留他人
安全有效的针头处置装置—利器盒
1. 防渗漏、防穿透; 2. 转运过程中应密闭; 3. 放置醒目且方便使用; 4.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5. 正确使用锐器盒。
践推荐,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知识教育、用物处理等进行了总结。我国先后 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血源 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各医院也都制订了相应的规范和防范措施。
最终形成7个最佳证据总结,具体如下: 1. 医务人员在执行高危操作(与锐器有关)时应该戴手套。 2. 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回套针帽、故意弯曲、折断或分离丢弃注射器针头。 如果可能,手术中推荐使用钝针,以减少针刺伤。 推荐通过中立区传递锐器以减少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暴露于血液或体液 中。 推荐在购买针刺预防产品前应该调查其安全特征,应该便于操作,对操作者和患 者安全、有效。 废弃的锐器应丢弃于防刺破的容器中,容器应靠近锐器使用的地方。 对医院新员工应该进行有关预防锐器伤的培训,对可能暴露于血液和体液中的医 务人员均必须每年接受1次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教育。 ----摘自《中华护理杂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结果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结果分析在医院中,有很多工作环节对医务人员构成较高的或特殊损害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与其承担的工作有关[1]。
随着经血液传染疾病的增多,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使用后的针刺、锐器割伤,而可能发生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2,3]。
为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更好地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从2004~2010年,共收集临床科室上报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医院感染管理科,2004~2010年105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监测记录档案。
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职业暴露的相关内容,制定调查报告表,要求本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表格内容及时报告,包括确认暴露源的诊断,对职业暴露受伤方式、受伤部位、受伤经过、伤口处理、级别评估、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服药情况和定期检测随访情况等。
结果基本情况:105人职业暴露病例中,男24例(2286%),女81例(7714%),年龄18~50岁。
其中护士62例(5905%),临床医生27例(2571%),实习生5例(476%),检验例员4例(381%),麻醉医生3例(286%),助产士2例(191%),病理医生1例(095%),卫生员1例(095%)。
职业暴露发生地点:病房50例(4763%),手术室例33例(3144%),处置室5例(476%),抢救室4例(381%),注射室3例(286%),实验室3例(286%),产房2例(191%),供应室2(例191%),换药室1例(094%),病理室1例(094%),检查室1例(094%)。
暴露源病种:乙型肝炎21例(2000%),丙肝11例(1047%),梅毒5例(476%),AIDS/HIV(+)者4例(381%),手足口病1例(095%),不详45例(4286%),阴性13例(1239%),未测出5例(476%)。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预防对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4期医疗卫生管理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4063作者简介:李小青(1967-),女,汉族,陕西铜川人,副主任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
*通讯作者:李婷婷,E -mail :785516336@.血源性职业暴露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方式主要是针刺伤、锐器伤、破损皮肤或者黏膜接触源患者的血液或体液。
若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幸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不仅造成卫生资源损失,还可能造成二次传播。
故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院内感染传染病是全院医务人员的防控重点。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现状,我院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预防措施。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并上报的95例医务人员,旨在探讨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控研究提供相关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并上报的95例医务人员,包括护士、医生、实习生、医技人员及其他。
1.2职业暴露监测方法根据《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并结合我院情况,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一旦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根据暴露类型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电话上报感控科,感控科根据暴露情况立即给予指导用药,暴露者24h 内通过院感监测系统上报感控科,感控科根据暴露者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病原体携带状况,指导暴露者预防用药和追踪监测。
2结果2.1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分布情况9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所占比例最高,为47.37%,其次是医生,占26.32%;性别分布中,女性占多数,为65.26%。
见表1。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预防对策李小青,李婷婷*,张晶莹(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感控科,陕西西安,710043)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常见原因及对策

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常见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8-10-24T13:56:49.5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黄淑梅李炼[导读] 临床医护人员为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锐器伤占职业暴露首位,发生职业暴露时大多为不明暴露源。
(湖南旺旺医院湖南长沙 410016)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焦点问题,为降低医院职业暴露发生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员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113例职业暴露案例,分析统计相关资料。
结果我院职业暴露中主要人群为护士(62例,54.87%)、医生(22例,19.50%)和实习生(21例,18.58%);类型主要为锐器伤(91例,80.53%)、黏膜喷溅(11 例,9.73%)、密切接触疑似肺结核患者(9例,7.96%);主要操作环节为手术操作(26例,23.01%)、穿刺抽血(23例,20.35%),拔针(22例,19.50%);主要的暴露源为不明来源82例(72.57%),乙肝18 例(15.95%),丙肝7例(6.19%)。
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为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锐器伤占职业暴露首位,发生职业暴露时大多为不明暴露源,因此加强我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规范潜在危险的医疗行为,是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确保员工安全的根本。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包括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医院锐器伤通常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废弃物等锐利物品刺伤或割伤,从而导致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为加强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我院医院感染课制定了《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制作《员工职业暴露登记表》,明确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及员工上报流程:发生职业暴露者首先处理局部伤口-本人填写《员工职业暴露登记表》,科室主管确认-医院指定的评估医生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急诊科遵照医嘱执行评估意见-员工将《员工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健康服务中心保存并将每月数据上报医院感染课-人力资源部审核后给予费用报销。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张 岚1,纪荣建1,刘 敏2,王仁秀3,王丽丽4,许翠萍4(1.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4.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摘 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56名医务人员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156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以护士、实习护士和医生为主,分别占比39.7%、34.0%和20.5%;最主要的暴露方式是锐器伤,占92.9%,其中静脉输液、各种经皮注射和动静脉抽血是最主要环节,分别占比36.5%、21.1%和12.1%;整理用毕锐物、丢弃锐物、被不当放置锐物刺伤和双手回套针帽是暴露发生的主要时机,分别占比19.9%、19.9%、12.2%和12.8%;暴露发生地点主要是病房内,共76名,占比48.7%;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28.8%。
随访均未发现职业暴露后感染。
结论: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但部分医务人员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欠缺,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维护其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防护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0.16.006 文章编号:1006-7256(2020)16-0018-04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and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ZhangLan,JiRongjian,LiuMin,etal(SchoolofNursing,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understandthestatus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andanalyzeitsriskfactors,formulaterelevant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demergencyresponseplans,andreducetheoccupationalexposureriskofmedicalstaff.Methods:Aret rospectiveinvestigationwasconductedtomonitorandanalyze156medicalstaffwhowereexposedtooccupationalexposurefromJanuary1,2017toJanuary31,2019inaGrade3ClassAhospital.Results:Nurses,internnursesanddoctorsaccountedfor39.7%,34.0%and20.5%,respectively,among156medicalstaffwithoccupationalexposure.Themostimportantexposuremethodwassharpinstrumentinju ry,accountingfor92.9%,amongwhichintravenousinfusion,variouspercutaneousinjectionandarteriovenousblooddrawingwerethemostimportantlinks,accountingfor36.5%,21.1%and12.1%respectively.Themainopportunitiesofexposurewerefinishingwithsharpob jects,discardingsharpobjects,beingstabbedbyimproperlyplacedsharpobjectsanddouble handedneedlecap,whichaccountedfor19.9%,19.9%,12.2%and12.8%respectively.Theexposureoccurredmainlyinthewardwith76cases(48.7%).ThemainsourceofexposurewashepatitisBvirus(HBV),accountingfor28.8%.Nopost exposureinfectionswerefoundduringfollow up.Conclusion:Medi calpersonnelarethehigh riskgroupofoccupationalexposure,butsomemedicalpersonnelhaveweakprotectionawarenessandarelackofsafetyeducation.Strengtheningtraining,perfectingsystemandestablishingandperfectingoccupationalexposurereportarethefundamentalwaystoreduceoccupationalexposureriskandmaintain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medicalpersonnel.【Keywords】 Occupationalexposure;Medicalpersonnel;Protective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眼、耳、口、鼻、黏膜及破损皮肤等)进入人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1]。
医务人员416例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与防范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02期 279 医务人员416例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与防范措施张丽华(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 赤峰)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职业分布特点、职业暴露及防护意识现状,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和感染血源传播性疾病。
方法将我院2007~2016年发生职业暴露的416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按填写的登记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主要人力资源,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群体,职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外科医生也是不容忽视的职业暴露群体。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是关键。
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主要是不使用工具徒手接触污染针头(处理医疗废物),拔输液针后针头处理不当。
职业暴露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紧急局部处理措施和预防用药,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结论医务人员工作中要加强防范,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关键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02.176本文引用格式:张丽华.医务人员416例职业暴露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与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79-280.0 引言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很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职业安全问题。
医务人员一旦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被其他污染的锐器划破皮肤,不但有被感染的风险,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基于此,进行了此项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各科室上报至感控科的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416名发生职业暴露者的职业、工龄、暴露类型、暴露操作环节、暴露源情况、发生时紧急局部处理情况、预防用药情况、随访情况、追踪随访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
58例职业暴露发生状况调查及分析

58例职业暴露发生状况调查及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状况及原因分析,探讨其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8月~2012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登记的所有资料进行统计。
结果经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分布在内科、手术室、外科,护士最多,以5年以下工龄人员为主,多数知道暴露情况,暴露源以梅毒为首,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病房,暴露发生方式以锐器伤为主。
结论职业暴露的危害极大,是目前所有医务人员及管理者日常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应重视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职业安全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occurrence of 58 occupational exposure cases XUN Ling-fu,OU Jie-mei,CHEN Hai-yan. Guangdong Lian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Lianzhou 513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medical personnel in our hospital,to analyze its causes,and to investigate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All data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ugust 2005~December 2012 were all collected for summarization. Results Analysis show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mainly occurred in general medicine department,operating room,and surgery department,with nurse as the most effected staff. Majority of staff had awareness of exposure source,while those with working age less than 5 years had much higher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Syphilis ranked first as exposure source. Occupational injury mainly occurred in ward due to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Conclus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contains massive damage,and it should be paid with high attention by all medical personnel and manager in daily work. Attention on safe education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trengthened management,newly provided practical protection acknowledge,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 can all correctly prevent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injury.【Key words】Medical personnel;Occupational exposure;Occupational protection;Occupational safety1 臨床资料回顾性查阅2005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感科记录在案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查阅内容有职业、年龄、暴露地点、暴露方式、暴露种类、科室分布、暴露时间、暴露所造成的伤害等,分析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统计与分析反馈
***医院院感办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伤情况
结果分析:
本年度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12例,涉及6个临床科室,基本情况如下:12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11人,护工1人,10例为针刺伤,2例为皮肤黏膜接触;发生科室分别为:一、二、三、四、六、失能养护中心、戒毒中心,具体见表1
二、暴露情况及受伤后的处理情况
发生的12例锐器伤,暴露人员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立即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根据损伤部位使用0.5%碘伏消毒伤口。
致伤物品及发生职业暴露时关联操作见表2.表3.
表2 致伤物品
三、原因分析
本年度发生职业暴露人数较去年11例无明显下降,这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意识、职业暴露风险的认知及个人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遵守操作规范有关,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慎独性不高,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2、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按规范处理或放置不规范,致使被暴露。
3、护理操作行为中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预见性不足,未使用防护用品,注射、拔针操作时对躁动患者未进行有效约束。
4、部分科室护士对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不熟悉,未及时采集患者血液送检,及时上报院感科。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掌握暴露后的上报及处置流程。
2、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做到标准预防和安全注射,减少职业暴露机会。
3、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科室院感管理负责人加强监督管理,认真查找原因,加强培训,分析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确保身心健康与安全。
5、加强职业暴露后的跟踪随访。
全年未发现因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